黄耀民
(厦门理工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0)
纪录片是对真实生活素材进行艺术加工的一种电影和电视艺术形式。真实性就是纪录片的生命,创作者理应遵循一切真实性原则对纪录片进行创作。中国纪录片自19世纪末期发展至今,无论是拍摄技术还是制作水平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此发展过程中仍然遇到了许多困难,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纪录片收视率的数据显示,大多数纪录片的受众是远不如其他形式的电影、电视节目的,那么纪录片将如何通过创作方式和内容的创新而吸引更多的受众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就要发现问题的本质,电影和电视节目为什么受观众欢迎?是因为这些创作内容中带有故事,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很容易抓住观众的眼球并让人有观看下去的欲望。生活本就是一出戏,人类喜欢故事是天性,各种已知、未知的故事无时无刻不发生在人们的生活里,而常见的纪录片为了追求真实普遍缺少精彩的故事情节,弱化的故事链和单一的叙事手法始终没能吸引到更多观众的兴趣。有研究者认为,纪录片并不仅是对客观世界的记录,它应该是一种叙事艺术,讲究故事化的表达。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手法能够加强可视性,吸引观众,从而得到一定的传播效果。这一艺术手法在中国纪录片中的广泛运用也为国产纪录片开辟了一条宽广的创作道路。
2020年,一部没有过多宣传的海洋题材纪录片《蔚蓝之境》在网络上悄然走红并获得了2020年优秀国产纪录片的奖项。这部历时四年精心打造的纪录片是中国首部全景呈现我国海洋文化及海洋风貌的自然纪录片,也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为全面的一次海洋拍摄活动。《蔚蓝之境》以中国近海作为背景,沿着中国蜿蜒绵长的海岸线进行拍摄,运用先进的拍摄技术呈现唯美色彩影像的同时,通过细腻的情感元素、故事化的叙事手法向观众传递大量的海洋文化知识,更是表达了对自然生态的敬畏之心和人文情怀。
纪录片的故事化,是以真实性为原则将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进行故事化创作的一种表现形式。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是需要在纪录片和叙事这两个概念下进行定义的,叙事本来源于文学艺术,常以文学叙事作为研究对象,在20世纪首次出现电影叙事学后,影视艺术这一综合性艺术通过借鉴,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表现形式。纪录片作为影视艺术形式之一,所呈现的叙事是一种以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进行创作的纪实叙事。故事化则是一种动态,是将纪实叙事的内容转变为故事的创作手法。
综观当下国内外纪录片,随着多种类型、多样表现形式的纪录片出现,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开始倾向于故事化叙事这一艺术手法,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显然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故事化叙事不仅能够维持纪录片原有的纪实性特点,还能够兼具艺术性,增强趣味性和观赏性,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一部好的纪录片先是给予观众认知,在此基础上感染观众,最后试图通过影片内容达到教育、启发的目的,以野生动物为描述对象的纪录片,多用故事化的讲述来构建叙事结构、推动情节发展、传播自然知识、普及生态理念。《蔚蓝之境》就是这样一部将海洋生物作为故事载体,不只是简单记录它们的行为,而是对其中的悬念和细节等故事性元素加以重视,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鲜艳生动的画面揭开海洋生物的神秘面纱,给予观众认知的同时拉近观众,既达到了科普的目的又附加上了创作者的人文关怀。
故事化的纪录片在可视性和艺术表现力方面都要好于传统模式的纪录片,讲好故事是纪录片拥有更多受众的前提,也是纪录片故事化叙事中的重要元素。主题的选择尤为重要,这就要求运用故事化叙事手法时要做到适度,既要选择吸引人的故事主题,还要遵循真实性原则。在保持真实记录的前提下,创作者对故事情节进行拍摄和选择,情节就是故事,是整个纪录片故事化叙事中的结构框架,是故事化叙事的重要元素之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是激发观众兴趣所在和信息传播的有效途径。纪录片中的情节是生活中矛盾冲突的结果,悬念和冲突的设置使故事本身更富表现性,观众观看的欲望也会随之变得强烈,纪录片本身也会更富故事性。除此之外,人类在以往自然生态类纪录片中往往是缺少的一部分元素,在《蔚蓝之境》中,导演以另外一个角度展现了人类的作用,沿海救援人员在抹香鲸误入迷途之际伸出援手助力其返回深海,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在改善。
综观当下国内外优秀纪录片,故事化的叙事手法的出现改变了观众的审美并改变了部分创作者的创作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为纪录片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创作道路。在了解了故事化叙事魅力、故事化叙事重要元素的基础上再次欣赏《蔚蓝之境》,不难发现,这部历时四年精心打磨的国内首部海洋题材类纪录片的走红并非偶然,创作者恰当运用了故事化叙事的技巧,完美呈现了祖国辽阔海域内神奇又令人动容的海洋生物故事。
选题,顾名思义就是对题材进行选择,是纪录片创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匈牙利电影学家贝拉·巴拉兹认为,纪录片要在拥有广阔天地的世界中发现最有趣、最有意义的东西,这就要求创作者在创作初期不只是简单地考虑记录事实,还需要在选题上挖掘出有代表、可塑造的文化内涵。国产纪录片由于起步较晚,处于发展阶段的纪录片类型和题材暂时没能得到有效完善,海洋题材类纪录片相对而言更是较为少见的,《蔚蓝之境》作为目前中国首部全景呈现我国海洋文化及海洋风貌的自然纪录片,它的选题可以说是极具人文价值的。
根据生命起源学说,人类起源于海洋,海洋文明是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位于地中海、拥有独特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希腊是历史上海洋文明的代表性国家,1987年拍摄的《希腊战争》最早在影视艺术文化中注入了海洋元素,这一选择为后续创作者探索海洋文明提供了借鉴。严继洲导演拍摄的《祖国的边疆》是最早展现我国海岸线的纪录片,观众第一次在纪录片中了解到了祖国广阔的海岸。近几年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的出台,国家对海洋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一系列针对海洋开发与保护的政策随之而来,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更是加深了对海洋的重视程度。2011年播出的《走向海洋》使观众不仅认识到了海洋的重要性还加深了海洋主权的意识。《蔚蓝之境》的创作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走向对环境的影响也在被人们所关注,影片以四年中拍摄的百余种海洋生物作为切入点,从巨型鲸鱼到浮游生物,大大小小的海洋生物之间为生存而战的自然奇观跃然于银幕之上,不仅向观众科普了海洋文化知识,还启发观众树立文化自信、进行海洋保护,人文情怀的展现恰到好处。
故事的设计包括主体、客观环境和情节,故事的叙述离不开情节的发生,故事情节通过每一帧镜头画面进行表达。镜头语言所呈现出的叙事画面,同声音元素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依存构成了故事化叙事的影像技巧。春季从热带出发前往高纬度海域的雌性抹香鲸在长途旅行中遇到迷途的危机被人类施以援手;夏季的崇明岛芦苇丛深处迎来了沿岸鸟类的繁殖高峰期;夏去秋来,海上无声的号角再一次吹响;冬天的辽东湾上刚出生的斑海豹幼崽为了尽快成长第一次跳入冰冷的海水。无论冬季的冰天雪地,还是夏季的狂风暴雨,都是海洋这片辽阔的舞台上恢宏的布景,每一种不得不激发出所有能量为生存和繁衍而战的海洋生物,上演着一幕幕大自然赋予的生命故事情节。
镜头语言对故事情节的呈现,符合观众在视觉画面上的期待。《蔚蓝之境》全片通过4K超高清技术进行拍摄,区别于以往人们对海洋只有黑色或蓝色的刻板印象,影片用色大胆,并将多种瑰丽的色彩倾注于大量的空镜头中,火红的碱蓬盐地、黄色的芦苇、红嘴鸭、洁白的丹顶鹤、色彩斑斓的虾虎鱼,甚至航拍镜头中的海面彩虹,镜头内色彩中的生命释放活力,镜头外的生命体验丰沛的色彩之美,这正是《蔚蓝之境》的要旨所在。
声音元素作为故事化叙事影像技巧的重要元素之一,起到了对画面语言表现出的故事情节加以辅助的作用,音乐音效、解说词、同期声等都可视为声音元素。《蔚蓝之境》中逼真的动物声音配合跌宕起伏的音乐音效,为观众提供了良好的沉浸式听觉体验。开篇可爱的斑海豹形象足以吸引观众的目光,加上活泼灵动的配乐,很容易使观众与之产生共情;红脚鹬驱散不速之客时,倏然升起的鼓点使故事情节逐渐变得紧迫;抹香鲸洄游时背景雄壮的交响乐;受伤的丹顶鹤逐伴高飞时略显悲凉的一声长鸣。声音元素的加入恰到好处地控制了故事化叙事的节奏,平添一番灵毓之美。
片中还有不可忽视的声音元素就是解说,即画外音,是对画面进行解读的声音,流于画面之外却与之结合,对画面表达的内容进行塑造并加强叙事的故事化,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有效途径。《蔚蓝之境》的解说词不仅起到了对画面中出现的海洋生物的信息传达作用,还通过丰富的语言系统贯穿镜头画面串联起故事情节,带观众走入海洋生物的故事世界。
设置悬念作为故事化叙事的技巧对于创作者来说并不陌生,多数类型纪录片都会通过设置悬念将讲述中的故事情节进行暂停处理,从而激发观众的探索欲望,充分利用观众的好奇心使其保持持续的观看热情。恰当的悬念设置同样立足于实际,《蔚蓝之境》中多次采用了这种叙事技巧,不集中讲完一个完整故事的散点式叙事节奏,合适的悬念和冲突通过画外音提出的问题巧妙地设置在每一个故事的解构处。斑海豹宝宝能否在不速之客的闯入后完成成长?不幸迷失方向的孕期抹香鲸在人类的助力后是生是死?被台风摧毁的芦苇巢穴中,震旦鸦雀是否能保住它最后一个孩子?潮水的涌动与海洋生物的繁衍究竟有什么关联,生物们因何做出关乎物种前途的决定?银幕前的观众被故事化的叙事技巧带领进入到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又奇妙的空间,随着故事情节感受自然的力量,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蔚蓝之境》尊崇纪录片的真实美学,立足中国近海海洋图景的真实呈现,力求保持海洋生态影像化的丰富性与客观性。海洋题材主题的选择是时代发展的选择,也是人类认识自然后的选择,透过海洋图景,跳脱出人的视域,观众看到生命状态、感受生存法则,每一个生命都在极力证明自己、奋力生存,这同样是一次人类从自然维度完成自我审视与反思的过程。故事化叙事的创作手法既展现了客观事实下海洋生物的活动故事,理性的表达使观众接收到了丰富的海洋知识,故事化叙事技巧恰到好处的运用,深深地吸引住观众并使其获得了良好的观看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