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文化”对大学生群体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2022-05-21 11:40何宏莲郭诗瑶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5期
关键词:丧文化大学生群体青年亚文化

何宏莲 郭诗瑶

摘    要:“丧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影响较广,主要表现为弱化自我价值认同、影响人际关系和谐度和加剧代际隔阂。大学生自身处理负面情绪能力不够、家校对“丧文化”正确引导不足、互联网推波助澜及社会结构转型时期竞争加大是“丧文化”对大学生群体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而提高大学生群体自身能力、强化家校良性引导、加强互联网媒体文化监管建设和优化社会环境可以有效缓解“丧文化”对大学生群体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丧文化”;大学生群体;青年亚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5-0027-04

2016年,情景剧《我爱我家》中葛优眼神呆滞、浑身无力躺在沙发上的画面被截成表情包在社交网络上风行,从此“丧文化”正式走入大众视野。近年来,“丧文化”已成为一种新兴的青年亚文化现象,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侵入大学生群体并广泛传播。“丧文化”传递的焦虑、迷惘等负面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大学生群体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长此以往不利于大学生群体身心健康发展。因此,研究“丧文化”对大学生群体的消极影响并找出其原因,进而提出缓解对策,这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一、“丧文化”解读

“丧文化”是青年亚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通过梳理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学者对于“丧文化”概念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例如,李佳昕将“丧文化”定义为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青年群体对诸多现实的一种抵抗,是青年群体的自我宣泄和释放压力的方式[1];萧子扬、常进锋、孙健认为“丧文化”的本质是一种新兴的青年亚文化,通过带有颓废、绝望等负面情绪的语言文字、图片、音视频,在青年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中广泛流行[2];张晓庆对“丧文化”的理解是青年群体的学业、事业、感情等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不顺而失去希望和奋斗的动力,从而表现出颓废和绝望等难以自拔的生活状态[3]。从学者们的研究中可以将“丧文化”概括为:主要流行于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间,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媒介的带有消极情绪的一种青年亚文化。

“丧文化”主要通过互联网媒介,以表情包、文字、音乐、影视剧等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诸如“葛优瘫”、总是流泪的悲伤蛙、懒蛋蛋等“丧”表情包;“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明天和后天的苟且”“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气馁,因为生活明天还会继续欺骗你”等“丧”语录;太宰治的《人间失格》、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等“丧”文学代表作品;《无底洞里的动物》《感觉身体被掏空》等“丧”音乐;《不求上进的玉子》《伦敦生活》等“丧”剧。此外,市面上还涌现出大量“丧文化”相关产品,如“喪茶”“凑合过的确幸蛋糕”等。

大学生群体既是“丧文化”的接收者,又是“丧文化”的传播者。他们通过分享“丧”表情包、“丧”语录等加速“丧文化”的传播,使“丧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范围扩大。

二、“丧文化”对大学生群体的消极影响

(一)“丧文化”弱化大学生群体自我价值认同

“丧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大学生否定其自我价值。大学生群体步入大学后开始独立生活,处于社会化的进程中,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多方面需要进行自我协调。即部分大学生是通过“丧文化”独有的自嘲方式来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但受生理年龄较小和思想不够成熟的影响,过分沉浸于“丧文化”获得短暂自我释放的同时,也会跌落到负面情绪的旋涡中,进而导致自我否定,出现精神虚无、理想淡薄等状况,长此以往便会打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和努力奋斗的意愿,不利于其长足发展。

(二)“丧文化”影响大学生群体人际关系和谐度

“丧文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大学生的“丧”情绪容易裹挟周围人的情绪。这种负面情绪不仅影响身边的人,也会通过分享“丧”表情包、“丧”语录等传递给网友。如果一个人长期对外输出“丧”气,久而久之周围的人就会疏远他,进而导致人际关系和谐度下降。还有部分大学生受“丧文化”影响不愿吐露心声,喜欢沉溺于网络寻找新鲜与刺激,与周围人群和外部世界产生距离感,这同样不利于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

(三)“丧文化”加剧了代际隔阂

“丧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代际隔阂。英国学者赫胥黎曾说过,欲造伟大之国民,必自家庭教育始。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学校教育的结果,也是家庭教育的结果。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形成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影响。作为成长于不同时代背景的两代人,大学生和家长在价值观、思维方式、教育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容易产生代际隔阂。此外,中国父母大都是在中国精英式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容易忽视对大学生群体中流行的“丧文

化”及大学生群体“丧”气满满状态的引导,加之大学生群体与父母缺乏或拒绝沟通,在“丧文化”影响下,这种代际隔阂有加剧的可能性。

三、“丧文化”对大学生群体产生消极影响的成因

(一)部分大学生自身应对负面情绪的能力不够

部分大学生处理负面情绪能力不够是“丧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理想与现实是大学生群体想要平衡好却又难以平衡的两方面。大学生通常对未来充满期待和抱负,对生活期望值过高,但又难以正确认识自身的实际能力,从而产生失望和沮丧等情绪。“丧文化”独特的“丧”式表达方式与大学生群体追求时尚与猎奇的心理相吻合,它的出现让大学生群体的负面情绪有了暂时逃避的空间与地带。但由于部分大学生自身掌控能力欠佳,不能把控好自己和“丧文化”之间的距离,认识不到这种偏激化的“丧”式表达并非缓解挫败的正确路径。过度沉溺“丧文化”会使“丧文化”的消极影响如滚雪球般逐渐变大。

(二)高校、家庭对“丧文化”的正确引导不足

“丧文化”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已经引起高校和家长的注意,但仍存在重视不够和引导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和家长过度重视单一成绩导向,忽略大学生群体心理需求,导致大学生群体过度依赖“丧文化”疏解压力。单一成绩导向是把学业与成绩作为衡量大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或最高标准,相对忽视其学业之外的状况与需求,尤其是忽视心理需求。很多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也易受到家长和教师的限制,本应朝气蓬勃的他们,常因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单一的成绩评价标准,而变得精神萎顿。

二是教师和家长对“丧文化”影响的辩证认识不足。对于“丧文化”的流行,部分家长和教师对此并不理解,且对于“丧文化”并未进一步了解,看到其夸张、颓废的表现方式就急于否定。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丧文化”虽然有负面作用,但也存在相对积极的一面,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的焦虑情绪。如果高校和家庭可以充分利用好“丧文化”的积极影响,帮助大学生把握好与“丧文化”之间的距离,那么“丧文化”就可以转化为大学生群体放松心情的“调味品”。

三是高校和家庭引导方式创新不足,引导大学生群体主动改变意愿的方式、方法欠缺。传统教育存在形式单一的缺点,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以教师单方面输出为主,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多以家长说教为主,二者均缺乏创新,大学生群体对此类方式感到麻木,久而久之失去兴趣,缺乏主动改变自己消颓状态和主动向主流价值观靠拢的意愿。

(三)互联网对“丧文化”传播的推波助澜

互联网对于“丧文化”消极影响的扩大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互联网是“丧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随着其不断发展,“丧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负面影响范围也在逐渐扩大。

第一,互联网对“丧文化”传播的推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推动娱乐放松方式的更迭,涌现出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这些媒介的发展既提供了更多舒缓神经的娱乐工具,也为“丧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网络上各个媒体为了抢占主市场,利用“丧文化”做文章吸引大学生群体的注意力,如在网上流传一些“生不如狗”“没有人必须沉重地活着,请尝试一下颓废的生活”等不负责任的话语。某些美妆博主甚至推出“甜丧妆”和“厌世妆”来夺人眼球。上述行为均在拉近大学生群体与“丧文化”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催生大学生群体的焦虑情绪。

第二,互联网技术发展对“丧文化”传播的助推。当前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整合数据速度较之前有较大增长,可以根据用户使用记录,完成每个用户独有的信息链条,构成“信息茧房”。各类软件依托“信息茧房”可以更好地掌握目标群体的喜好,并有效针对每个人推送其感兴趣的内容。大学生群体在完整浏览一遍“丧文化”相关内容后,便会收到第二、三、四、五条相关内容的推送。微博热搜榜单每年的年度热词榜上都能看见“丧”的踪影。在“信息茧房”的助推和热搜栏的引导下,大学生群体对“丧文化”信息的获取由主动变成了被动。

第三,互聯网提供的虚构空间成为“丧文化”的发酵温床。新的媒介环境不仅瓦解着主流媒体搭建的议题框架,也在网络上再生青年群体的“部落”[4]。”微博、微信、豆瓣等各类社交APP都有“丧文化”相关讨论群组,而大学生群体常活跃于其中。在不用实际接触的虚拟空间中,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参与讨论或是隐身潜水,这种虚拟空间的高度包容性助推“丧文化”消极影响范围扩大。

(四)社会结构转型加剧了“丧文化”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群体的心态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当前,我国正处于加速实现现代化的社会结构转型时期,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过渡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

大学生群体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的残酷环境产生碰撞,加剧了“丧文化”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群体具有强烈的自我实现需要,但由于其并未真正踏入社会,在社会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没有足够的能力面对来自社会转型时期的现实压力。面对生活的无力感和对未来前景的焦虑,加上缺乏改变生活状态的动力与决心,使大学生群体易陷入自我困扰的境地。相对于“再黑暗的隧道也有出口,光明一定就在前方”“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有希望”等励志鸡汤语录,“有时我们觉得别人误会了自己,其实是我们自己误会了自己”这类“丧”气十足的话语更能准确表达大学生群体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他们期望通过这种夹杂自我安慰与讽刺的文化现象来缓解社会结构转型发展带来的焦虑,但长时间沉浸其中不免加剧“丧文化”对大学生群体的消极影响。

四、应对“丧文化”对大学生群体消极影响的策略

缓解“丧文化”给大学生群体带来的消极影响,应结合上述原因及大学生群体复杂多样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加以正确引导与教育。

(一)大学生群体应提高自身能力主动远离“丧文化”

“丧文化”的幽默自嘲只能逃避一时,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始终是落在大学生群体自身的肩上,因此,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主动远离“丧文化”,通过正确方式疏解负面情绪。

第一,大学生群体应提升自我掌控能力。自我掌控能力可以让大学生群体避免长时间沉浸于负面情绪。一名具备良好自我掌控能力的大学生能自觉抵制“丧文化”的不良影响,用运动、倾诉、看喜剧等方式来排解自身的颓废情绪,通过完善的自我控制模式保障自己在“丧文化”浪潮中行稳致远。

第二,大学生群体应加强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教育是自身有意识地从主观层面出发,积极向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靠拢的过程。自我教育能力比知识灌输更能带动大学生群体对“丧文化”负面影响的深层次思考与剖析,在客观思考的过程中让自身远离“丧文化”的侵蚀。

第三,大学生群体应提高自我定位能力。提高自我定位能力,就是找到自身价值所在,放下好高骛远的观念,脚踏实地地努力前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做到知行合一,让自己的价值在奋斗中闪光。

(二)高校和家庭应积极引导大学生群体抵御“丧文化”

古谚有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高校和家庭的文化取向必然影响大学生群体的文化取向。因此,要帮助大学生群体远离“丧文化”消极影响的侵蚀,高校和家庭的积极引导必不可少。

第一,高校要利用好思政课堂引导大学生群体远离“丧文化”。高校应充分提高思政课教师教学素质与思政课堂质量,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传递主流文化。思政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剖析网络“丧文化”典型事件,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大学生群体正确认识“丧文化”的本质及其消极影响,并带领大学生群体共同探寻对待“丧文化”的方法。

第二,高校要积极营造校园主流文化环境引导大学生远离“丧文化”。充满主流文化的校园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群体。高校可以通过张贴横幅、举办知识竞赛等方式引领大学生群体向主流文化靠拢,拉远大学生群体与“丧文化”的距离。

第三,家长要树立家庭文化育人的理念。大学生群体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家长应着重增强自身文化素质,建设正向积极的家庭文化,并通过家长带头阅读或举办家庭读书分享会等方式带动大学生群体阅读主流文化书籍,以此来引导大学生群体对主流文化产生兴趣,进而疏远“丧文化”。

第四,家长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培养大学生群体健康心态的重要环境,家长单方面发出命令的教育方式容易引起大学生群体的逆反心理。家长应尽力改善与大学生群体之间的对话模式,搭建良好的沟通桥梁,引导大学生群体主动阐述自我感受,减少家长对大学生群体的压迫感,避免大学生群体产生压抑情绪进而过度沉溺“丧文化”。

第五,加强家校联动,积极引导大学生群体远离“丧文化”。家校联动要保证家校间的信息对称,在校期间,高校定期与家长沟通大学生在校状态,以便家长更好地掌握大学生群体动态;假期期间,家长定期反馈大学生在家状态,促进高校对每位大学生的了解。通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互配合,引导大学生群体主动抵御“丧文化”,帮助其在面对多重压力时保持积极正向的心态,砥砺奋斗前行。

(三)加强互联网媒体文化监管建设防范“丧文化”

缓解“丧文化”消极影响,应加强互联网媒体文化监管建设,让互联网媒体成为传递主流文化的主要力量,使大学生群体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价值观的引导,进而有效促进大学生群体由“丧文化”向主流文化倾斜。

首先,互联网媒体应努力提升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加强主流文化导向,主动客观地辨别多元文化信息,减少“丧文化”的传播,帮助大学生群体辨别“丧文化”。互联网媒体要有效运用互联网平台积极弘扬正能量,加强主流文化传播力度,创造优质网络文化产品,做好自身网络文化内容的把关,传递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作品。正能量文化的深入人心会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丧文化”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同时增强大学生群体对非主流文化的分辨能力。

其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互联网媒体文化传播的监管。一是要持续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引导网络媒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网络阵地,树立规范的网络媒介标杆,强力打击不良媒体过度传播“丧文化”给大学生群体“贩卖”焦虑情绪的行为。二是加大对互联网媒体监管力度,持续优化互联网环境。启动对互联网媒体文化传播的全方位监管,严格把关互联网媒体发布的信息;将技术创新运用到互联网媒体文化传播监管上,积极研发针对“丧文化”等亚文化信息的防火墙,过滤互联网媒体传播的

“丧文化”等亚文化信息,保证健康的互联网媒体文化传播环境。

(四)优化社会环境缓解“丧文化”负面影响

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对于职业选择、发展前景等问题非常关注。目前我国处于社会结构转型期,社会竞争较大,导致大学生群体产生焦虑情绪,因此,打造良性社会环境载体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群体焦虑情绪,降低“丧文化”的消极影响。

第一,缓解就业和竞争压力,减轻大学生群体焦虑情绪。缓解就业和竞争压力,不是将大学生群体放在一个玻璃罩子里面,而是让社会“有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达的上升空间、透明的职业预期和足以承受的社会压力”[5]。高校通过建立校企之间良好的沟通模式,保证就业信息对称;社会创建和谐有序的就业环境,着力减缓大学生群体就业压力;政府加强对社会良性竞争的引导,避免恶性竞

争;用人单位完善管理制度,使上升渠道和制度透明化;政府和高校进一步跟进人才引进与补贴落实情况等。这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减轻大学生群体对就业与竞争的恐惧感,进而减少大学生群体与“丧文化”的接触。

第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缓解大学生群体恐慌感。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让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盛景,可以从根本上减轻大学生群体的焦虑感。政府相关部门可以为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服务,疏导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不公平感,缓解“丧文化”对大学生群体的负面影响。

第三,加强主流文化的宣传。在新时代,高校应通过教育、宣传等渠道在大学生群体中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学生群体在学习中体会到优秀文化的感召,促使大学生群体形成自尊自信的心态。同时,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群体形成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引导大学生群体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大学生群体作为青年一代,他们的努力奋斗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他们背负着父母、学校和社会的期盼,所以担忧前途、忧虑现实,有暂时的负面情绪属于正常现象。但这些不应该成为大学生群体奋斗路上的绊脚石,也不该是大学生群体沉迷“丧文化”的理由。对于一些现实的困难,大学生群體应勇敢面对,同时坚定理想信念,将对抗“丧文化”的负面影响作为一次锤炼,锻炼自己的品格与能力,为更好地奋斗积蓄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佳昕.“丧文化”的风格建构与解码——以伯明翰亚文化理论为视角[J].东南传播,2018(3):49.

[2]  萧子扬,常进锋,孙健.从“废柴”到“葛优躺”: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网络青年“丧文化”研究[J].青少年学刊,2017(3):3.

[3]  张晓庆.“丧文化”背景下的青年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9(6):113.

[4]  董子铭.情绪释放与技术催生:新媒介环境下的“丧”文化解读[J].新闻界,2017(11):50.

[5]  张璐.对“丧文化”要文化引领也要问题关怀[DB/OL].(2016-10-19)[2021-08-10]. https://share.gmw.cn/guancha/2016-10/19/content_22539557.htm.

编辑∕陈晶

猜你喜欢
丧文化大学生群体青年亚文化
如何看待“丧文化”?
材料作文“丧文化”导写
“丧文化”不丧, 是年轻人宣泄情绪、对抗焦虑的新武器?
搭建思政教育网络平台 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大学生微博使用动机实证研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青年消费主体性的建构
网络心理咨询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运用探析
“丧文化”,不必过敏不可轻视
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本土色彩与跨界对话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