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晶晶 项凤梅 平倩 郭艳花 李游 潘斌(.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0006;.南昌市洪都中医院 南昌 008;.南昌县中医院 南昌 000)
单纯性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或是因为摄入能量过多或消耗过少,无其他明显病因引起的一种肥胖症。近年来国人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压力增大,进食越来越任务式,过于高能量的饮食以及越来越少的运动让肥胖人群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1-2]。肥胖不仅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妇女的生殖孕育,更是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甚至癌症等的重要危险因素[3-5]。目前临床减肥主要采取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针灸治疗等措施[6-8]。本临床研究用固本化湿降脂中药结合热敏灸,进行内调外治综合干预,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3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02例单纯性肥胖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中药组、内调外灸组、西药组,每组各34例,因脱落2例,最终中药组男性15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37.68±7.18)岁;内调外灸组男性18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37.55±6.08)岁;西药组男性16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37.85±6.75)岁。三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单纯性肥胖症诊断标准[9-10]参照2003年卫生部疾病控制司颁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中单纯性肥胖症诊断标准: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为腹部脂肪堆积。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与积分方法 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脾虚湿阻证诊断标准:形体肥胖、倦怠无力,头身困重,脘腹胀满、食少纳差、大便溏薄,舌质淡体胖、苔腻,脉缓或濡细。
(1)符合单纯性肥胖症诊断标准及中医脾虚湿阻证诊断标准;(2)年龄在18~48岁;(3)近3个月内未接受其他减肥治疗;(4)意识清楚,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由其他原因引起的继发性肥胖,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垂体性疾病、性腺功能减退症及药物性肥胖等;(2)其他中医证型的肥胖;(3)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疾患或血液系统疾患者;(4)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或其他原因不能坚持治疗或不能配合治疗者;(5)哺乳或妊娠期妇女、精神病患者。
一般治疗:三组给予同样的基础干预,包括疾病健康教育、合理饮食指导以及制定适量运动计划表等。所有患者均根据体重和日常活动等进行基础代谢的计算,并根据基础代谢进行饮食和运动的计算和管理。
中药组:内服固本化湿降脂中药。基本药物有党参、茯苓、山药、白术、枳实、陈皮、薏苡仁、丹参、山楂、荷叶等16味。可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加减或调整剂量。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温服。疗程1个月。
内调外灸组:在中药组基础上结合热敏灸。选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制热敏灸艾条。在关元、天枢、水分、足三里、丰隆、阴陵泉、中脘等穴位附近择1~3个最敏感的敏化穴位艾灸,灸至热敏灸感消失为度。每日灸疗1次,疗程1个月。
西药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0.5 g/次,3次/d,餐中服用。疗程1个月。
观察三组治疗前后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H)、高密度脂蛋白(HDL-CH)、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
(1)显效:患者体重下降≥5 kg,BMI下降≥4 kg/m2,5 cm≤WC减少<8 cm;(2)有效:2 kg≤体重下降<5 kg,2 kg/m2≤BMI下降<4 kg/m2,3 cm≤WC减少<5 cm;(3)无效:体重没有下降或下降<2 kg,BMI下降<2 kg/m2,WC减少<3 cm。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总有效率内调外灸组为90.90%,中药组为82.35%,西药组为72.73%,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内调外灸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治疗前,三组体重、BMI、W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三组体重、BMI、WC均明显降低(P<0.05)。内调外灸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值大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提示内调外灸组对体重、BMI、WC的改善效果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见表2。
表2 三组体重、BMI、WC比较(±s)
表2 三组体重、BMI、WC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中药组比较,*P<0.05;与西药组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体重/kg BMI/(kg·m-2) WC/cm内调外灸组 33治疗前 79.93±4.26 28.31±2.41 92.22±2.88治疗后 75.35±3.96△ 26.68±2.06△ 87.69±2.38△差值 4.57±1.29*# 1.63±0.52*# 4.53±1.30*#中药组 34治疗前 79.57±4.08 28.00±1.72 91.68±3.34治疗后 75.77±4.10△ 26.64±1.40△ 87.89±2.64△差值 3.80±1.41# 1.35±0.55# 3.79±1.17#西药组 33治疗前 79.92±4.92 28.29±2.07 92.07±3.82治疗后 76.98±5.05△ 27.24±1.86△ 88.81±3.55△差值 2.94±1.24 1.05±0.49 3.26±0.97
治疗前,三组间各项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三组TC、TG、LDL-C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组治疗对降低TC、TG、LDL-C均有效。内调外灸组治疗前后TC的差值大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提示内调外灸组对TC的改善作用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更明显。内调外灸组治疗后HDL-C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前后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血脂指标比较(±s ) mmol/L
表3 三组血脂指标比较(±s ) mmol/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中药组比较,*P<0.05;与西药组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TC TG LDL-C HDL-C内调外灸组 33治疗前 5.54±0.87 1.88±1.17 3.04±0.95 1.55±0.36治疗后 4.47±0.83△ 1.48±0.93△ 2.49±0.82△ 1.77±0.34△差值 1.07±0.66*# 0.40±0.61 0.55±0.56 0.22±0.44中药组 34治疗前 5.30±0.66 2.02±0.82 2.79±0.68 1.53±0.50治疗后 4.55±0.75△ 1.46±0.88△ 2.35±0.53△ 1.49±0.33差值 0.75±0.46 0.56±0.72 0.45±0.45 0.05±0.54西药组 33治疗前 5.56±0.72 2.11±1.35 3.04±0.65 1.57±0.36治疗后 4.86±0.63△ 1.71±1.23△ 2.43±0.70△ 1.64±0.38差值 0.70±0.64 0.40±1.01 0.61±0.71 0.07±0.42
治疗前,三组证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且内调外灸组低于中药组和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三组证候积分比较(±s ) 分
表4 三组证候积分比较(±s )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中药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内调外灸组 33 14.79±2.77 9.27±1.89△*#中药组 34 14.85±2.30 10.41±2.32△#西药组 33 14.91±2.32 13.09±1.88△
中医学称单纯性肥胖者为“脂人”“肉人”[11],归纳于“肥满”“痰湿”的范畴。后世医家一般认为肥胖的病位在脾胃,病因多为饮食不节、年老体衰导致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失司,水液、痰浊、脂膏停聚体内,逐渐形成体态的肥胖。患者“管不住嘴”过食肥甘厚味,“迈不开腿”缺少运动,长期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损伤脾胃,形成了痰湿体质[12];又因为痰湿的内扰出现乏力疲倦而更不愿意运动,最终导致体内脂肪的增多。
针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以脾虚为本、痰湿为标[13-14]的中医证候特点,本研究采用固本化湿降脂中药结合热敏灸治疗以标本兼治。固本化湿降脂中药组方,用党参、白术、茯苓补脾胃之气,为君药;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渗湿,山药助党参以健脾益气,为臣药;山楂健脾消食降脂,陈皮理气化痰,枳实行滞消胀,荷叶升阳化湿,丹参活血通经,共为佐药;甘草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达到健脾益气、化湿降脂的功效。该方药不仅可以改善不适症状,还有助于调理体质,以期达到有效持久的减肥效果。
热敏灸[15]是用艾热悬灸敏化的穴位,激发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根据个体差异施以不同的饱和消敏灸量,以提高艾灸的疗效。热敏灸的关键在于找到热敏化腧穴[16]。本研究发现,单纯性肥胖者热敏化穴位多位于中脘、关元、天枢、足三里、丰隆等腧穴附近。中脘为胃的募穴,有调理中焦气机升降的作用;关元是小肠的募穴,可促进肠道功能,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天枢为大肠的募穴,有调理脾胃、通腑通便的作用;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有健脾化痰之作用;丰隆为足阳明经穴,亦为祛痰之要穴,具有化痰降浊、宣通脾胃经气的作用。灸以上穴位可奏温经通络、健脾调胃、祛湿降脂之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固本化湿降脂中药内调结合热敏灸外治,对于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疗效确切,能降低肥胖指标、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血脂指标,具有减肥和降脂双重作用。该治疗方法标本兼治,不仅祛痰湿治标,且可健脾调胃,调护痰湿之源,可以达到降脂减重减少反弹的目的,从而降低因肥胖诱发代谢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等风险,维护单纯性肥胖人群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