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家驹 吴泽晖 汪 兵 刘 刚 史良会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芜湖 241000)
胃癌是世界上第四大常见和第三大致死性肿瘤[1]。手术是治疗胃癌的重要手段,远端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胃下部肿瘤的推荐术式[2]。但目前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种类繁多,有BillrothⅠ(BⅠ)式、BillrothⅡ(BⅡ)式、Roux-en-Y(RY)式等[3]。BⅠ式仅适用于早期胃癌,在日韩等国应用较为广泛。在中国,胃癌患者多为进展期胃癌,BⅡ式与RY式应用较多。BⅡ式操作简单,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但术后往往会并发胆汁反流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4~6]。RY式被认为具有良好的抗胆汁反流的效果,但术后有并发RY淤滞综合征的可能[7]。目前并没有一种堪称完美的重建方式,外科医生对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常基于自身的喜好。我科在行胃空肠吻合前,先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在胃空肠待吻合处行输入襻与输出襻侧侧吻合,再用圆形吻合器吻合输入输出襻共同开口于残胃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因其形似裤子,故将这种全新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命名为“裤形”吻合[8]。本研究对2018年7月~2019年5月我院66例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应用裤形吻合与56例传统BⅡ式吻合进行回顾性比较,报道如下。
本研究共纳入122例,男84例,女38例。年龄32~83岁,平均63岁。72例上腹胀痛不适,40例黑便,10例头晕伴四肢无力。术前胃镜病理诊断均为胃癌,均为单发肿瘤;肿瘤位置:胃窦部61例,胃角部32例,幽门部29例;肿瘤直径:0.2~11.0 cm,中位数2.8 cm;肿瘤分期:T1期20例,T2期42例,T3期58例,T4期2例。54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术前均控制良好。术式由术者随意选择,裤形吻合66例(裤形组), BⅡ式吻合56例(BⅡ组)。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病例选择标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裤形吻合病例选择标准与传统BⅡ式吻合相同,T1~T4a期远端胃癌,无特殊之处。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头高脚低位,双腿分开。操作trocar按传统五孔法置入(脐下为观察孔,左右腋前线肋下2指、左右腹直肌外缘平脐处为操作孔)。所有患者D2淋巴结清扫参考《日本胃癌治疗指南2014》[9],分别清扫1,3,4sb,5,6,7,8a,9,11p,12a,14v组淋巴结,分别离断肠系膜上静脉、胃结肠干、胃网膜右动静脉、胃左动脉、胃右动脉和胃网膜左动脉。胃空肠“裤形”吻合:距离屈氏韧带15 cm空肠的对系膜缘处纵行切1.0 cm,分别向空肠输入襻和输出襻插入直线切割闭合器的2支机械臂,于空肠对系膜侧行侧侧吻合。经空肠切口埋入吻合器抵钉座;于胃前壁切开胃壁,置入吻合器,靠近胃大弯后壁与空肠抵钉座对合,完成胃空肠吻合,最后关闭胃残端,完成裤形吻合[10]。BⅡ组行传统BⅡ式胃空肠吻合[11]。
手术时间(术区消毒至辅助切口缝合完成),术中出血量(术中吸引瓶吸引量-冲洗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出院标准:通气排便,半流质饮食,手术切口无感染,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合并症或并发症),术后并发症(采用Clavien-Dindo分级系统[12],≥3级被认为临床相关并发症)。
对所有患者术后1、2年内镜结果(均由我院消化内科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评估)进行食物残留、胃炎、胆汁反流(residue,gastritis,bile,RGB)量表分级[13],此量表包括食物残留、胃炎和胆汁反流发生情况的分级标准:食物残留分成0、1、2、3、4级(0级:没有食物残留;1级:少量食物残留;2级:较大量食物残留,但可能随着胃的运动排空;3级:大量的食物残留,即使通过胃的运动也无法排空;4级:大量的食物残留,在胃镜下无法观测);胃炎分为0、1、2、3级(0级:没有胃炎;1级:胃炎局限在吻合口;2级:严重程度在1级与3级之间;3级:胃炎遍布整个残胃);胆汁反流分为0、1级(0级:没有胆汁反流;1级:有胆汁反流)。采用洛杉矶分级量表(Los Angeles Classification)[14]比较2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洛杉矶标准将反流性食管炎分为A、B、C、D 4级:A级,食管可见1个或1个以上黏膜破损,长度<5 mm,局限在一个黏膜皱襞内;B级,食管可见1个或1个以上黏膜破损,长度<5 mm,局限在一个黏膜皱襞内,且病变未融合;C级,食管黏膜病变有融合,但未达到管周的75%;D级,食管黏膜病变有融合,且大于管周75%。
所有患者在术后1、2年完成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astrointestinal Quality of Life Index, GIQLI)[15]评估。该量表包含自觉症状、躯体生理功能、心理情绪状况、社会活动4个方面,共36个项目。每个问题按程度由高到低有5个选项,依次对应:0=全部时间,1=多数时间,2=有时,3=偶尔,4=从不。得分范围为0~144分,得分越高代表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调查的形式为电话随访和门诊服务,我们向患者解释问卷的每一项内容,所有患者均选择自己作答。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见表2。裤形组术后发生2例吻合口漏,均为十二指肠残端漏(图1A),持续腹腔冲洗后治愈;2例吻合口出血经药物止血,补充凝血因子等治疗后治愈;1例腹腔内出血,经使用止血药物,补充血容量等治疗后治愈;1例胰腺炎,经抗炎、抑酶等治疗后治愈。BⅡ组术后发生2例吻合口漏(1例胃肠吻合口漏,1例十二指肠残端漏),胃肠吻合口漏予以持续腹腔冲洗后治愈,十二指肠残端漏(图1B)行二次手术后治愈;1例吻合口狭窄,经内镜下球囊扩张后治愈;1例吻合口出血,经药物止血后治愈;4例输入襻梗阻,经禁食、胃肠减压等治疗后治愈;2例肺炎,经抗感染等治疗后治愈。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3。122例随访2年,均无复发或死亡,GIQLI的调查中,术后第1年裤形组失访14例,BⅡ组失访12例;术后第2年裤形组失访18例,BⅡ组失访15例。
表2 2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表3 2组并发症比较
术后第1、2年BⅡ组食物残留、胃炎、胆汁反流发生率明显高于裤形组(P<0.05),见表4和图2。术后第1、2年BⅡ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裤形组(P>0.05),见表5。
表4 2组胃镜RGB分级比较
表5 2组术前后胃镜洛杉矶分级比较
术后1年96例完成GIQLI量表调查(96/122,78.7%)。裤形组自觉症状、心理情绪状况和总分均明显高于BⅡ组(均P<0.05),见表6。术后2年89例完成GIQLI量表调查(89/122,73.0%),裤形组自觉症状和总分明显高于BⅡ组(均P<0.05),裤形组社会活动得分显著低于BⅡ组(P<0.05),见表7。
表6 2组术后第1年GIQLI量表比较 分
表7 2组术后第2年GIQLI量表比较 分
裤形组手术时间较BⅡ组略长,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t=0.394,P=0.694),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裤形吻合是安全、简便的,我们所额外构建的空肠储袋并没有明显增加手术的复杂程度。在裤形吻合中,胃肠吻合与肠肠吻合的交汇处在理论上血供较差,但术后该处并未发生漏,这可能是我们习惯在重建消化道时在此处加固缝合的原因。在离断十二指肠后,我们常规不加缝合残端,这也许是2组术后均发生十二指肠残端漏的原因,在今后的手术中我们会进行改进。BⅡ组术后发生4例输入襻梗阻,裤形组并未出现,可能是由于裤形吻合由于构建储袋而缩短输入襻的长度,有效减少输入襻梗阻的发生,还有待更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BⅡ式作为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最为经典的重建方式已成功开展100多年,但因严重的术后胆汁反流而饱受诟病[16,17]。我们提出的裤形吻合可以认为是BⅡ式吻合的改良术式,裤形吻合独特的空肠储袋可以储存胆汁,从而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胆汁反流的问题。胆汁反流一直被普遍认为与Barret食管和食管癌的发生密切相关[18]。Kubo等[13]提出适用于评估远端残胃的RGB分级量表,此量表提供针对食物残留、胃炎与胆汁反流的评分标准。无论是术后第1年还是术后第2年,裤形组相较于BⅡ组胆汁反流与胃炎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BⅡ组术后2年胃镜可以看到明显的胆汁反流(图2),该患者术后常有上腹部疼痛,食欲不佳。
为预防十二指肠残端漏,我们习惯在术中向输入襻置入胃管,以降低输入襻压力。2组术后均发生吻合口漏,CT引导下重新置管,腹腔冲洗等治疗后均治愈,拔除引流管。患者出院前复查上消化道造影,我们向置入输入襻的胃管注入造影剂均未见造影剂溢入腹腔。复查造影时,向裤形吻合患者输入襻注入造影剂,造影剂会在吻合口鞍区停留后再进入输出襻,并未进入残胃。向BⅡ组患者输入襻注入造影剂,造影剂经过残胃再进入输出襻,有较为严重的反流,见图1。可以认为裤形吻合的储袋发挥良好的储存及抗反流效果。
胆汁反流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采用GIQLI量表评估裤形组与BⅡ组患者术后1、2年的生活质量。术后第1年裤形组患者在自觉症状、心理情绪状况、社会活动和总分均显著高于BⅡ组(P<0.05)。术后第2年裤形组患者自觉症状、心理情绪状况和总分明显高于BⅡ组(P<0.05),社会活动得分明显低于BⅡ组(P<0.05),可能是样本量较少的原因导致,可以认为裤形吻合可以为胃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术后生活质量。
综上,我们认为裤形吻合是安全、简便的,比传统BⅡ式吻合有更好的抗胆汁反流的临床疗效,患者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