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壁乡梁村传统村落公共交往空间研究

2022-05-20 09:24张睿芳段炼孺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4期
关键词:戏台民居村落

张睿芳,段炼孺

(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0 引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多数乡村规划都聚焦于物质生活水平和居住质量的提高,乡村公共交往空间失去了原本的村落形态特征和地域文化特点。公共交往空间不仅可以为当地村民提供服务,还具有景观功能,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对提升村貌具有重要作用。不同地域的村落都有其独特性,挖掘岳壁乡梁村公共交往空间布局的特点,从而创造出既满足功能又具有文化传承的空间形式,为今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

1 传统村落现状

1.1 概况

岳壁乡梁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距古城东南6km,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梁村北边残留的20多孔靠崖土窑洞,据说是夏商时期遗留下来的。村落中积福寺的建造年代为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由此可以推断梁村最晚在隋唐以前就已经成村,因此有“先有神泉梁村,后有平遥古城”之说。梁村由一街五堡组成(见图1),布局呈凤凰展翅之状,又称“凤凰村”,这种布局结构是古式民居的珍贵范本。梁村现存5座古堡,其中容纳了梁村的大部分民居建筑(见图2)。其中东和堡年代最久、地势最险,民居呈“北斗七星”状分布;西宁堡两面环水,景色最秀;昌泰堡呈“土”字形分布,以四合院居多,较为简陋;南乾堡、天顺堡则分别呈“玉”字形、“王”字形分布,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两个堡。以古源街为干,街北尽头广胜寺、渊公宝塔、积福寺区域为“凤头”,街两侧南乾堡、昌泰堡为“凤腰”,街南头天顺堡为“凤尾”。天顺堡是毛鸿翰联合冀、邓、王、史五姓人家共同投资建设的,整体规模宏大、设计精巧。街东、西两侧的东和堡与西宁堡为“凤翅”。南乾堡主干道是一条石板路,两侧的小巷通向各院,排列整齐。古堡的建筑形式是以家庭宅院为基础的防卫性建筑,一般选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或者靠近水源的地方,梁村建于隋唐之前的东和堡和西宁堡就体现了堡寨式的建筑特性。东和堡地势险要,西高东低,石砌堡门集排水、防卫为一体,符合堡寨式村落的特点。西宁堡位于梁村的西北,北面和东面两面环水,有完整的防御系统,并且也符合靠近水源的特点,满足堡寨式村落的选址条件。梁村民居建筑类型众多,保存完整的历史院落有132座,多为砖木土石结构。院落多为清代巨商故宅,其中有平遥票号业之行首的毛鸿翰、毛鸿举故宅,清代举人、民国议员冀鼎选故居,还有商人冀桂故居、邓旺庆故居及王式故居、史式故居等。这些民居建筑多为“日”字形和“目”字形的二进或三进院落,主房为窑洞配房,为木瓦式建筑,院落中的“砖、木、石”三雕浑然一体,并且各具特色。房屋的出檐、样式多变的窗棂、精雕细刻的柱础,这些民居建筑不仅见证了晋商的发展史,也展现了晋中民居的庄重、含蓄之美。平遥生态植物园在梁村的北面,占地3 000多亩,种植草坪73 000m2,有15个景观园、400余种林木花草。

图1 梁村街景

图2 梁村民居建筑

1.2 公共交往空间

梁村寺庙众多,大型寺庙都集中建于村落的北面,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寺庙建筑群。其中,广胜寺僧人众多,以佛事齐全著称;此外还有一些小型的寺庙,例如观音堂等,散落在堡内。梁村的中轴线为古源街,“凤头”广胜寺位于古源街北尽头,东面有关帝庙,西面在南乾堡的南堡门外是神宫戏院;周边有积福寺、火供台、渊公宝塔等多处宗教场所。神宫戏院坐落在三面堡门围合的区域内,神棚与戏台相对,分为前后两部分。戏台前面是宽敞带天花板的表演场地;后面为窑洞式后台,一般作为化妆室。戏台两侧有残存的壁画,台柱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曰“菊蕊初盼曲将幽艳临歌扇”,下联曰“霓裳迭奏雅倩新声徬泉蝉”。戏台前面宽大的场地和神棚旁边的空地如今是村里老人和小孩主要的活动场所(见图3)。广场东西两侧现为村史陈列馆,存放着一些农具、房契、记账本以及村落中有历史价值的石碑等。除了寺庙、宗祠外,村落的街巷以及古树旁的空地也是当地村民的公共交往空间,人们会在茶余饭后聚集在一起聊天或下棋。

图3 梁村古戏台

2 分布特点与现存问题

2.1 分布特点

传统村落公共交往空间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承载一些制度化或者必要性的交往活动,包含各种宗教和风俗仪式,例如寺庙、宗祠以及必不可少的广场或者不同尺寸的空旷场地;第二类是村民自发进行思想交流的公共空间,例如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街巷、开放的庭院等规模较小的场所。这些场所不是专门设计,而是在人们实际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公共交往空间。梁村每年有2次庙会,农历三月初二是源祠会,农历的七月初三是在古戏台举办的庙会。届时,这两处场所会吸引附近许多村民。寺庙宗祠类建筑是满足人们精神向往的存在,在历史悠久的村落里,中心位置一般都留有空旷地,世代沿袭的村民把它作为自发聚集的场所。梁村的古戏台,全村老少都对它有很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梁村每堡皆有2处以上的三官庙,古源街区就建有5座古庙。大庙集中建于村北,观音堂等小型寺庙散落在堡内,形成了小庙分散、大庙卓然的庙群建筑特色。可以看出,梁村的核心公共交往空间所在位置并非聚落形态的中心,而是在聚落的边缘。

2.2 现存问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城市生活,留在村庄的村民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大多都对自己的房屋进行了修缮,乡村公共交往空间的自然景观格局遭到破坏,在自然环境中发生的公共活动逐渐减少。由于人们保护意识的不到位,一些民居建筑已经遭到破坏或损毁。此外,一些传统的手工艺、民间习俗也随着时代的变迁面临消亡。年轻人大都选择外出工作,村里以老年人和儿童为主,人员的流失以及缺少管理和规划,使得村落里的一些公共交往空间利用率极低,民俗活动也日益减少,没有了往日的热闹。植物园的建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旅游服务设施不够完善、宣传不到位等。梁村作为历史文化名村,古堡文化是它的特色。打造古堡体验式的特色旅游,恢复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梁村文化,可以在吸引游客的同时提升村落公共交往空间的利用率。

3 公共交往空间设计策略

3.1 总体空间

梁村的五堡中,东和堡和西宁堡已经损毁严重,其余三堡也存在建筑结构老化的问题(见图4)。传统村落的公共交往空间由水井、大树、祠堂等组成,这些由代表性的构筑物、建筑、设施等组成的区域,既是村民社交的重要场所,也是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场所,村庄的标志性大事件也往往发生在公共交往空间,是外来人员形成村落印象的重要场地。因此,应分析不同建筑的功能特点,提高公共交往空间的利用率,根据传统村落在民俗文化、自然生态、优势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基础上谋求发展。

图4 梁村东和堡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交通问题,这是提升村民生活品质的基础。

2)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对有价值的民居建筑以及寺庙建筑进行复原和修缮,例如戏台、祠堂、名人故居等。这些场所是不可替代的交往空间,最能体现当地的民俗风情。

3)增加景观小品,为村民提供舒适休闲的交往场所。

3.2 公共交往空间

3.2.1 生活型

公共交往空间的特点是相对开放,一个村庄是否具有良好的交往环境,取决于村庄能否提供旅游、观光、休闲、文化体育活动和户外娱乐活动,它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组成。梁村村民的主要活动场所集中在戏台以及庙宇的周围,人们总是聚集在这些地方下棋或聊天。梁村的中心道路为古源街,两旁的次要道路相对狭窄,整体呈“鱼骨形”。公共交往空间由道路、水体、街巷、广场、文化展览馆、鼓楼、戏台及点状的休憩空间组成。梁村是平遥生态植物园所在地,环境优美,古迹颇多。在此基础上加强自然景观的利用,将村落与周围的田地、林地进行整体规划,使之交相辉映。对坍塌的路面及时做好修复工作,增加指示牌以方便游客参观,道路两旁可以种植当地特色植物花卉。对于一些特色的民居建筑,在保留建筑原有特色的同时进行适当的修复和保护,不能破坏原有的特色。

3.2.2 社会型

可以将祠堂、古庙等公共空间作为村落文化的体验馆,让人们了解村落的历史以及民俗文化;结合文化展示的需求,在保持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设置展墙、展台。村落的庙宇旁边一般都有空地,可将其加以利用,通过规划设计,在戏台前的空地增加一些基础设施,划分区域以方便民俗活动的开展,使村落的民俗文化得到动态展现。梁村还有很多名人故居,如毛鸿翰、毛鸿举、冀桂等人的故居,都有建筑价值。这些民居建筑在整体布局以及建筑装饰上都别具特色,同时体现了晋商特有的生活习惯和当地风俗,可以进行保护和开发,将其作为展馆,弘扬梁村的人文历史,这也是梁村所具有的文化优势。

4 结语

梁村的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交通便利,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传统村落公共交往空间的设计要满足村落发展需求,延续传统的构成要素。梁村是集宗教、建筑、民宿以及自然风光于一体的古村落,村内的五堡各具特色,堡内格局的设计也体现了对称的理念。对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利用,在景观设计时要结合传统村落公共交往空间的分布特点,通过多样性的节点设计营造精神文化空间。文化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因素,村民之间共同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增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此外,合理开发利用不同性质的公共交往空间,最大程度地保持村落原有的民俗独特性。对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动,通过交往空间将其变成具有观赏性的景观活动。在满足村民交往互动空间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提炼乡土文化、历史遗迹、场所精神等要素,设计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公共交往空间,使传统的风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

猜你喜欢
戏台民居村落
雍和宫戏台及其献戏活动考略
驻足山塘古戏台,体验繁华新风尚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摄影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圆明园戏台考
杜潘芳格的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