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传承
——以沈阳市204地区为例

2022-05-20 09:24张翼飞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4期
关键词:场所人文精神价值

张翼飞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1)

0 引言

历史街区在现代城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沈阳市的铁西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三台子、204地区等。这些历史街区有的被遗弃,有的随着城市的发展,虽然还发挥着使用价值,但却破旧不堪,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在城市化进程中,历史街区饱受争议,而其背后所拥有的场所精神,也逐渐失去了传承。

场所价值是源于人们对于环境的感受与认知,以及人与建筑之间的良好互动,进而形成的独特的历史感与场所感。而人文价值,又名为人性文化,即只尊重人性为本的价值理念。如何从历史建筑当中发掘出深层次的人文价值与场所价值,需要依托历史街区现实存在意义,借以现代手段进行保护,从而深层次地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使历史街区在新时代下焕发出新的活力,使历史街区的场所精神与人文精神得到更好的传承。

1 现状及问题

1.1 背景

沈阳市204地区位于大东区,是中航集团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的附属地区。“204”其实是兵工厂的番号,久而久之老沈阳人和新沈阳人都把那里叫“204”。中国人的航天梦想在这里起步,地区内有苏式建筑群,同时沈阳地铁1号线在这里终起,显示出别样的繁华。

然而,如今这里早已经破旧不堪(见图1~4)。作为沈阳市曾经最大也是现存最大的一片苏式建筑群,这里曾承载几代工人的骄傲与满足,也承载了几代年轻人的成长与梦想。这些老旧建筑大多是3层的苏式小楼,有上百栋之多。

图1 苏式建筑立面

图2 历史街区周边商铺

图3 历史街区道路

图4 历史街区转角空间

1.2 现状

沈阳市204地区,东至北运河,西至滂江街,南至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区内有和睦路和黎明街等主要道路,地铁10号线从区域内穿过。从南北方向上看,北区多是废弃的居住区、工厂及正在开发的楼盘,环境相对较差,与南区的繁荣有很大差距。北区路面宽度相对较窄,约10m,仅能允许双排车辆同行。道路两旁商铺稀疏,居住人员较少,务工人员较多。

1.3 问题

随着时代发展,紧邻204地区逐渐建起许多高楼大厦,而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已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沈阳属严寒地区,冬天室外气温低于零下20℃,这些历史建筑显然不能抵御这种寒冷气候。电路老化、杂物堆积容易引发火灾。庭院年久失修,野草丛生,电线老化,墙体脆弱、四面透风。这些历史建筑从外观上与周边新建的高楼多少有些违和感,难以融入沈阳新的城市发展定位。

2 问题成因

2.1 时代的发展使历史街区逐渐“过时”

204地区与我国绝大多数历史街区一样,均位于市区的中心地段,交通便利,周边配套丰富的公共资源,在地理位置上占有很大优势。另外,这些老旧街区的建筑大部分是低层,容积率较低。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容积率低的建筑显然不能满足国人日益增长的需求。

2.2 缺少必要的维护而逐渐失去历史价值

历史街区伴随着城市成长,是城市历史的积淀,是城市发展的见证。在历史积淀中,204地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形态,呈现出鲜明的历史建筑元素特征。红砖、红瓦、三段式风格,无一不在诉说着它所经历的岁月,但这些建筑缺少必要的维护,逐渐失去了其历史价值。如有的地方还是土路,一遇雨雪天气,道路就变得泥泞不堪。

2.3 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

历史街区是历史留给城市的宝贵财富,但历史街区保护任务艰巨,需要持之以恒。204地区的居民虽知道历史街区是宝贵的财富,是上代人留下来的珍贵记忆,但其也不希望每天行走在泥泞不堪的土路上,也不希望生活在卫生环境恶劣的小区里。

3 场所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

场所即被赋予社会、历史、文化等特定文脉意义的某处特定空间,如在日常生活中的某建筑物,甚至一棵树、一条河等。场所精神的概念则是由建筑现象学衍生出来的一种定义。诺伯格·舒尔兹最早提出“场所理论”,将场所精神定义为取决于不同的地域特征所产生的某种自然精神,是场所的灵魂所在。场所精神能使人们体会到不同场所所经历的风雨洗礼,唤起对不同场所的记忆。

场所精神的产生有2个必要因素,即方向感与认同感。当一个人处在陌生的环境时,其对方向感的理解是颇深的。若没有方向感,便会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漫无目的性,甚至感到忧虑、恐惧。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提出的城市意向五要素,即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便是引导方向感的重要因素(见图5)。而认同感实则是对环境的一种肯定,人们总是对特定、熟悉的场所、建筑等产生某种情节,这些都可理解为认同感的一种外在表现。

图5 城市意向五要素

人文精神在英文中为“humanism”,可理解为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等众多含义,其实质可理解为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在我国古代,人文精神以理论的形式系统地出现,如“天人合一”“效法自然”思想,实则是一种人文精神,其主张在人与自然共生的前提下,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物。张自慧先生认为的人文精神主要包含4个部分,既是构成一个国家、民族、城市或地区的核心内容,又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城市或地区是否富有人文关怀的标准(见图6)。

图6 人文精神的内容

4 场所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传承

历史街区独有的建筑符号记录着城市的兴衰与变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历史街区有着与现代街区明显不同的外观与内在。每个历史街区都反映着这一街区自身以及其中人的衣食住行。历史街区是场所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载体,是一个城市的根本所在,其珍贵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在当下的规划建设中仍起到一定的作用(见表1)。如可提供各地建筑规划的论证、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参考等。最大程度地保护历史街区,使历史街区这一载体在新时代仍然具有意义,可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

表1 历史街区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

4.1 重点保护

沈阳市204地区基本上都是老旧的苏式建筑,这些建筑在形式上基本都是一样的,在对其进行保护时可以找到一些重点,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制定不同的改造策略。例如对一些没有重大意义、不适宜居住且维修困难的建筑物,可以进行拆除;对于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独特标志性建筑物,在进行改造时,建筑物的尺度、材质、色彩等方面应与周边的建筑物相呼应。对于既有路网,可通过延续其原有道路骨架、完善路网等方式,打通历史街区内部的断头路,优化整个街区空间。

4.2 焕发价值

在对历史街区建筑进行修缮保护时,可适当增加绿色技术的应用。在不破坏街区建筑主体的原则下,避免对周边土壤、水源等环境的破坏。同时可对重点保护建筑的部分构件进行更新,使其达到现行环保标准,如增设光伏发电板等。此外,可通过应用BIM技术、空间句法等,对历史街区的老旧建筑进行各种环境模拟,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构建良好的历史街区微气候。

4.3 诉说历史

对人文精神、场所精神传承,可从建立历史街区展厅的角度出发,将富有历史意义的老旧物件放于展厅进行展览,其可以唤起人们对历史街区的记忆,人们可以从中倾听街区经历时光洗礼的故事,从而更好地传承历史街区的人文精神与场所精神。

5 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的场所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其地域性、人文性的综合体现。历史街区人文精神与场所精神的呈现要兼顾城市生态环境、环境精神的营造。反过来,风貌、环境精神的营造又使历史建筑的场所精神与人文精神得到更好的传承。经过岁月的洗礼,历史街区的建筑形态、布局特点依然还在,而对于生活其中的人来说,历史文化街区所带来的场所感与归属感,是极其珍贵的财富。历史街区保护需要积极引入现代新兴的先进技术与理念,留住人类的美好记忆,延续以人为主体的文明。

猜你喜欢
场所人文精神价值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20年4 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