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军,杨金贤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1)
汽车工业经过近几十年来飞速发展,产量及保有量大幅增长,城市交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向着高速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济南市作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不尽如人意,道路建设缺乏系统整体的规划,使得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市民的正常出行和城市形象。因此,如何改善交通环境成为济南市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济南市交通规划状况为例,分析当前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我国城市交通设施现状较差,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布局过于密集以及交通管制落后都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严重影响,大部分城市都面临着交通拥堵所带来的各种问题,阻碍城市的发展步伐。
道路两侧的土地性质决定了道路的等级、性质和交通流量,同时不同等级的道路也决定了其相邻土地的性质,为了保证城市健康持续发展,道路旁的土地性质应与道路的定位相协调。一般来说,在城市主干道两侧不适合布置商业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这类建筑会给主干道带来复杂的交通和大量的人流车流。在城市次干道则不适合布置工业和仓库类建筑。城市中的主干路和快速路应协调规划与城市各功能区的连接,加强城市各组团之间的联系,使其具有良好的便利性。而城市中的次干道和支路应在街区划分中发挥重要作用,满足分区内的交通需求。为了保证各个交通类型的正常运转,其要与相应的道路系统结合,具体来说应科学划分交通用地和生活用地,协调好与道路相邻的用地性质;规划公交和轨道交通沿线,避免相互干扰增加投资成本;根据道路两侧的用地布局,规划好道路的横断面,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步行道分开,使其“各司其职”,避免“鸠占鹊巢”。
土地规划和道路网络是城市不同经济活动的表现,土地利用规划是工作、学习、休闲等场所在空间上的表现,道路网络是联系土地利用的途径,两者互相制约、相辅相成。土地利用应以道路规划为基础,协调好两者的关系,保障道路交通建设的需求。而道路交通规划要将土地利用作为前提,优化两者的协调性。
我国目前正处于机动化快速转型时期,与此相伴的是交通堵塞、城市污染愈加严重,大城市如此,中小城市也是这样。分析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更新速度较慢,远远跟不上机动化速度;城市路网功能与预期定位不符,造成非机动车道空间被大量占用、停车位设置不合理等。另一方面是城市的大量古建筑限制了城市道路的完善和改变,其更倾向于非机动车的出行方式,与现代出行方式相违背。
城市性质不同,其交通方式以及与外界联系方式则不同,如经济型、工业型、交通型城市的交通活动和经济活动比较频繁,与别的区域之间的交通量大,如港口型城市作为重要的货物转运站,海陆、水陆交通需求很大,其水陆交通相对比较发达。城市规模也对道路系统的组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城市人口数量决定道路等级,如果城市规模大,则其需要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也更紧密;如果城市规模小,则交通需求也比较小。景观对道路布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型绿地、公园和一些景观带的限制上。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把地面公交作为最主要的公共交通方式,所以在城市规划初期,公交线路的规划尤为重要。公交线路的规划要和城市其他道路规划相结合,在调整现有公交路线时要有详细的规划和前瞻性,同时处理好新旧线路之间的关系。在规划合理的前提下提高公交网络和站点的覆盖面,提高居民出行的便利度,同时还应保证公交行驶的安全性,尽可能让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来缓解交通的压力。特别是对于还没有建立轨道交通的地区来说,规划好公共交通显得更为重要,同时这一规划也是向轨道交通的过渡。
现在很多城市都有轨道交通,相较地面公交,其具有运输量大、经济环保等优点,对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城市来说,轨道交通开发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国际大都市,如东京、巴黎、洛杉矶等,其轨道交通占城市交通的比例很大,因此即使人口密集其交通压力也不会太大,而且其轨道交通体系在建设初期就做了很好的规划,体系较为完善,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经验。我国城市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应该做好轨道交通体系的规划和建设,使其与其他交通方式协调,构建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
道路运行系统的主角是汽车,应科学规划各级道路的人流和车流量,缓解交通压力;通过分流和划分路权的方式,保证道路秩序,保障交通安全;计算并预测交通容量,规划相应的停车位数量,做到物尽其用。完善的道路系统应提供给车辆流畅安全的驾驶环境,坚持公交先行的原则,创造和谐、慢行的城市交通网络。
建立合理的城市快速交通体系,为车辆提供高速行驶服务。快速车道可以与其他道路相交,采用全封闭式的立交模式,实现交通速度最大化。我国上海、广州、深圳等用地紧张且道路密集的特大城市,一般都采用这种形式;而在道路密集度低的特大城市,如北京市,一般会采用平面道路和立体交通结合的形式。
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省会,是山东省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的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济南市的常住人口为890万。从地理位置来说,济南处在京津冀和长三角经济圈的中间位置,国务院下发的针对济南市的规划文件也确定了济南市渤海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地位,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枢纽。
随着近几年城市经济和交通的发展,济南市确立了“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发展格局,迎来了高速建设、高速发展的阶段。城市框架一步步扩大,道路网络系统逐渐完善,共享单车和网约车等项目也不断出现,大大提升了城市公共交通效率。现在济南市的道路网络呈现多条主干道交叉、其他次干道辅助的网状体系。该体系最早是由济南市的一条老街发展而来的,在当时,这条老街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便利,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和汽车数量急剧增长,这种道路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城市发展诉求,由此济南市的交通越来越拥堵,居民出行压力越来越大。严重的拥堵带来了巨大的交通成本。综合分析济南市的交通拥堵状况,主要分为4个类型。
1)区域性拥堵 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济南市中心区,由于商业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住宅比较多,所以交通拥堵尤其严重。
2)时间性拥堵 这一情况主要集中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期,特别是城市主干道交通压力更大(见图1)。
图1 拥堵的济南经十路
3)节点性拥堵 主要体现在某些规划不合理的道路相交处,或者是大型集散广场,如火车站和汽车站等节点。
4)事故型拥堵 发生事故的地段极易造成拥堵。
当前,济南市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要求具备高效科学的城市管理能力。就目前来说,济南市的城市管理水平还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宏观的交通管理和社会生活之间没有良好的结合,城市的全局规划和控制性规划没有纳入交通规划综合考虑,这样综合性的机构在做规划时会缺少科学规划管理的重要依据,降低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城市管理部门对济南市交通的有效引导欠缺正确的方法,对复杂因素的掌控和判断能力不够,还需要继续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
城市布局不合理是引起交通堵塞的重要原因之一。济南市现在的城市空间布局比较落后,已经跟不上城市快速发展的交通需求,这一点尤其在城市中心区体现得淋漓尽致。城市中心区的土地大都被用来开发为商业娱乐和公共建筑,居民的住宅用地大都往外迁移,所以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是必然的。与此同时,居民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差,近几年济南市政府一直在努力改善环境,投入了大笔资金,但是效果甚微。
近几年,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暴涨,济南市的交通需求迅速扩大,现有的交通状况已经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交通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将更加突出,交通出行矛盾将日益加重。
城市路网设计不合理是导致交通拥堵的重要因素之一。济南市长期以来秉持“以车为本”的道路建设思想,然而城市的路网设计并不合理,机动车拥有过多特权,非法占用非机动车道的情况屡见不鲜,公共交通、行人、非机动车的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护,路网容量低、层次单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主要体现为“机非混行”现象严重,有些路面缺少隔离带,交通秩序混乱,人性化设计严重缺乏。
结合济南市交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希望对济南市交通规划的完善提供参考。
道路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形成良好交通条件的重要前提。结合现有路网体系,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道路信号灯系统及交通标志、标线;区别不同等级道路,加快快速路的发展;完善停车设施,合理利用土地,增加停车位数量,加大对违停整治力度。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行公交先行战略,保障公共交通权利,这是缓解城市道路压力的重要举措。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1)定期对现有的公交线路进行维修检查和保养,保障其安全性,为居民提供健康安全的乘车环境。
2)完善现有路网体系,建立一体化综合公交体系,提高其覆盖率和可达性。
3)提升公共交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促使市民愿意选择公交出行。
在智能化、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转换为治理交通的有效办法,加大交通信息智能化方面的投入,采用视频监控、智能卡口、电子警察等一系列科技手段,提高城市交通的管理水平和通行能力。
通过分析济南市现有交通拥堵状况和对传统交通规划与现有城市规划关系的反思,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及城市许多细节结构有着紧密的关系,相辅相成,只有在规划设计时做到有机协调、相互配合,才能实现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