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建筑一体化理论的德国建筑设计研究

2022-05-20 09:24韩俊生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4期
关键词:克莱建筑设计德国

韩俊生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1 研究背景

1.1 研究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的意义

随着现代城市与建筑设计理念及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传统观念中的“建筑是建筑,城市是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之间有着明晰的界限”的观点已经与当前诸多大型事务所的设计思路出现了相异之处,已经不适用于现今城市与建筑之间产生的新关系。当下,国际上出现了一些难以明确区分是建筑设计还是城市设计的新型设计,它们在形式上表现为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结合体,这样的设计被称为“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此种设计获得了一致好评,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在未来极有可能成为设计的新方向与新举措。因此,在高速城市化背景中,开展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研究十分必要。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并非将建筑元素与城市元素进行简单拼贴设计,而是提出独立的概念以及整理出成型的理论框架体系,以此引导建筑实践活动。当前的研究中虽已提出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理念,但并未整理成型,这也正是研究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的意义所在。

1.2 我国对于德国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的研究现状

笔者整理了我国对于德国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的研究状况,具体如下。

1)在1999年韩冬青等[1]在《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中收录了3个位于德国的实例:德国法兰克福商业交易博览会主楼;德国斯图加特国立美术馆新馆;德国慕尼黑商业步行街。该书主要为项目简介,并列举平立面图以示其功能。因其定位为新概念的普及,故侧重点不在城市·建筑一体化的理论阐述,且篇幅过短。

2)对于1987年的柏林国际建筑展,在2000年前后,李振宇等[2-3]进行过详细研究。在建筑活动完成十数年后,采用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居民生活的满意度进行过调研。

但截至目前尚未有人将德国建筑师的城市·建筑一体化观点引进国内,克里尔兄弟与福里克教授的理论也鲜有学者进行研究,这些观点和理论当前处于研究的真空阶段。基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该课题具有一定的研究空间。

基于当前进行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研究的重要性,也基于国内对于德国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研究程度不足的情况,笔者梳理德国建筑师数十年的研究成果(理论研究与实例研究)予以介绍,旨在为国内建筑设计打开新视角,提升建筑设计水平。

2 德国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的主要人物及其思想

2.1 德国建筑师克莱胡斯与其“批判性重建”理论

德国建筑师约瑟夫·保罗·克莱胡斯(Josef Paul Kleihues)提出了“批判性重建”(Kritische Rekonstruktion)的主张,这一主张形成了德国20世纪70~90年代的一股较强的思想潮流。该思想是德国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思想的来源之一。因此,要研究德国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思想,首先应研究克莱胡斯与他的思想,这有助于了解该理论形成的起源,为后续理论研究打下基础。

“批判性重建”本意是对“国际式”建筑形式与尺度越来越大的城市建设进行反思。这一思想包含了“批判”与“重建”两部分。其中“批判”是指对19世纪之前的建筑与城市模式进行批判,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不是全盘吸收。基于旧有的城市肌理,向传统、小尺度与复合功能的城市形式回归,并严格控制建筑尺度与街道尺度。“重建”是指进行新的设计研究,满足不同时代市民的不同需求。将二者组合就是克莱胡斯“批判性重建”的主张。

对这一思想进行溯源,不难发现,其并非凭空而来,克莱胡斯主要受到了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的影响。1966年,罗西出版的《城市建筑学》(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一书中对现代建筑运动进行了重新评价,分析了城市建设的规则与形式。在抨击功能主义与现代建筑运动的同时,希望恢复建筑工艺自身的地位。1973年该书的德文版出版后,在德语世界产生了影响力。书中的思想促使了克莱胡斯形成了其“批判性重建”的理论主张。此后,在1987年柏林国际建筑展(International Bauaustellung 1987,简称IBA1987)上,“批判性重建”成为新建建筑竞赛的标题口号。依据该理论,克莱胡斯引导数位建筑师在柏林不同区域开展建设活动。同济大学研究生在2004年针对IBA1987的遗产进行街头走访调研时,当地受访居民大多表示了对项目肯定的态度[4]。

在克莱胡斯的思想以IBA1987作为指导理论的形式出现之前,早在1970年,克莱胡斯就在西柏林的威尼塔广场设计了“270街坊”。这是一个四面围合的街坊,由外圈建筑与内部庭院组成,共高5层。在街坊4个转角处设置了通向内部院落的入口。该项目是克莱胡斯“小尺度街坊”的一次尝试。在处理该项目的街坊关系时呈现出连续的闭合的沿街界面,但又保持了适当比例的开放性:内部院落通过4个角入口的可达性设置,不仅供街区内的居民使用,还对城市开放,成为城市公园的一部分。该设计手法将城市设计观点引入建筑设计中,虽然功能相对比较单一(城市公园),体量也不大,但从其作为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的早期实践观点来看,仍不失为一次突破性的尝试。此后的数年里,克莱胡斯通过不断思考、实践,确立了他所提倡的传统、小尺度与复合功能的城市形式下更为科学的建筑高度与建筑间距要求(22m的距地檐高和22m的街道宽度),在IBA1987中作为设计规则开展实践。

2.2 德国建筑师克里尔兄弟及其作品“里特大街住宅群”

德国建筑师罗伯·克里尔(Robert Krier)于1975年出版著作《城镇空间——传统城市主义的当代诠释》,该书是当今城市主义研究的经典著作。克里尔的思想被看作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可选方案,其所提倡的当代传统主义呈现出更加亲切和值得信赖的城市景象。他提出的观点得到了他的弟弟里昂·克里尔(Léon Krier)的支持。里昂·克里尔曾与克莱胡斯密切交往两年左右,在此期间受到了克莱胡斯思想的影响。克里尔兄弟经过思想整合后一致认为,城市建筑设计应向传统、小尺度和复合功能的城市回归,这一点与克莱胡斯提出的主张相同。不同的是,该观点不仅吸收了克莱胡斯的思想并对其加以深化,还加入了兄弟俩自己的主张,可以看作是克莱胡斯思想的延伸。这些主张最终体现在罗伯·克里尔的建筑作品“里特大街住宅群”里。

罗伯·克里尔于1980年参加了IBA1987中新建建筑竞赛的一部分,具体要求是在柏林市的南弗里德里希城(SüdlischeFriedrichstadt)的里特大街(Ritterstraβe)上设计里特大街住宅(Ritterstraβe Nord/Süd)。南弗里德里希城作为柏林市的一部分,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大轰炸的影响较大。城内到处断壁残垣,这样的城市面貌与正在复苏的德国社会是格格不入的,整片地区亟待重建。这也就是竞赛中该单元的目的:名为对地区重建的竞赛,实则是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舒适度,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本次设计的主题是“在弗里德里希大街生活和工作”,所有参赛者需要依据该主题,在克莱胡斯所定的要求下进行设计。克里尔设计的里特大街住宅群包含了北面与南面两个部分,这里探讨的是里特大街住宅的北面住宅群。

北面住宅群沿用了之前的街区结构,首先依据历史样貌将原有形式予以复原,不仅对其空缺处进行了填补,还在建筑形式、平面设计、室外空间等方面进行了重新设计。其平面可看作为“田”字形的变体,由四片环绕的建筑及建筑所围合而成的四个院落所组成。四个内部院落纳入城市公园并向公众开放。这一处理手法与“270街坊”具有相同的设计思路。

但与“270街坊”不同的是:①里特大街北面住宅群体量更大,能够容纳更多居民,生成更多城市公园;②该住宅群在产生城市公园广场的同时,也设计了私家庭院,克里尔认为这里的私家庭院与城市公园具备同等的重要性;③住宅群被置于城市街道中,由城市街道对住宅群进行分隔,城市肌理因此被重构。居住空间与城市街道接触后被整合成为新的有机体,产生了新的交互方式。建筑与城市的功能自主发生交互,产生了先前设计中从未出现的新型交互行为(见图1)。

图1 里特大街北面住宅群路网

2.3 柏林工业大学教授迪特·福里克与其城市设计思想

在克莱胡斯与克里尔兄弟之后,“批判性重建”的设计思想逐渐式微,随后出现的便是柏林工业大学教授迪特·福里克(Prof.Dr.Dieter Frick)的思想。其思想虽然与先前的思想有着不同的叫法,但由于其本质上仍然具有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的发展思想,仍可以看作是其精神的延续。

1995年,在他的城市与区域研究所成立21年后,福里克教授发表了期刊论文《在特殊情况下的柏林规划原则》(Town planning under particular condition)。这篇论文是基于IBA1987与1991年的波茨坦广场新建筑竞赛的背景提出的。他认为,在当今的情况下,新的特殊空间与新的社会条件将会产生与以往不同的城市模式。柏林的整体建设有两条不同的路可以选择:①营造出更大、更富有、更重要的城市形象,这种形象应该能使人联想起1890—1930年时期的辉煌历史;②走一条与当今西方世界与前社会主义世界的城市规划模式不同的建设道路。

虽然福里克教授没有立刻提出向传统、小尺度和复合功能的城市回归的主张,但他已经提出了与“国际式”设计原则不同的道路。他指出,当前没有已知的模式可以参考,在发展进度上存在很大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他希望能在上述两条道路中寻找折中点。

在2009年的论文《介于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城市设计》(Stdtebau zwischen Architektur und Stadtplanung)中,福里克教授认为,经验丰富的建筑师与城市规划师在设计时会遇见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重叠的情况,通常情况下的处理方式是尽量将二者剥离开,交由不同的人员分开设计[5]。但是福里克教授认为二者并非封闭边界,二者的边界是双向渗透的。设计人员不能固守自己的领域,要将城市性设计思想带入建筑设计中,避免生硬切割的现象。

《城市设计理论——城市的建筑空间组织》是福里克教授2015年的著作[6],该作品具有以下要点:①将城市视为建筑空间的产物进行设计;②建筑布局及由此产生的关系促进了居民间的相互接触和帮助、共同防卫和各种服务;③核心概念“建筑空间组织”是指地块、建筑物、技术设施、植被、外部空间等要素布局方式与关系,核心任务是将该系统进行构思与安排,以此决定建筑物的布局与关系。

福里克教授的思想是统一的,他2009年的论文从理论方向阐述设计原则上的开放性与全局性,2015年的书籍则从实践方向表达具体的做法。设计人员应当将二者结合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在设计过程中便能凸显不同。

3 结语

德国关于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的尝试具有丰富的经验,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产生了可观的理论作品与实践案例,可作为学习借鉴的素材,故笔者对德国该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皆在为我国发展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提供新视角,设计和研究人员通过学习这一理论,可对未来我国的相关设计产生积极的影响。

猜你喜欢
克莱建筑设计德国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在德国喝啤酒
意外的结果
“梦梦”“娇庆”德国行
意料之外的结果
意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