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嘉莘 熊吉安 杨红娟
生计资本是农户增产增收的基础,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生计资本总量与结构缺乏科学性会严重阻碍农户生计目标的实现。当前,中国扶贫工作的重心已转为缓解相对贫困,相对贫困治理成为稳定脱贫成效,防止返贫,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也是降低生计脆弱性的主要手段。①董晓林、吴以蛮、熊健:《金融服务参与方式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中国农村观察》2021 年第6 期。绝对贫困消除后,基于中国基本国情与发展阶段,相对贫困问题仍将持续存在,亟需把解决好相对贫困问题置于突出位置。农户生计资本是农户谋生的各类资源集合,生计资本的提升与优化是治理相对贫困的关键。②何仁伟、李光勤、刘邵权等:《可持续生计视角下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综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第11 期。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交通区位、经济基础和发展资源等方面往往都处于发展的“洼地”,发展的滞后性导致了相对贫困问题的严重性。因此,探究民族地区农户生计资本的演变规律与农户异质性对生计资本结构的影响,有利于帮助农户防贫减贫,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准靶向性策略。
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制定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被广泛接受并使用。①郭华、杨玉香:《可持续乡村旅游生计研究综述》,《旅游学刊》2020 年第9 期。该框架将生计资本分为金融、人力、自然、社会以及物质资本。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主要矛盾的变化,传统的各项生计资本无法全面反映人们现有的生产生活需要。②刘格格、葛颜祥、李颖等:《生态补偿对水源地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改进的DFID 生计分析框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 年第1 期。当前对于生计资本的研究较多集中在生计资本的评估体系构建、生计资本的量化、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以及居住在特殊地形的农户生计资本的研究。但在民族地区,鉴于其地理位置和历史进程,农户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都独具特色,构成了具有当地民族文化以及文化物质载体的文化资本。因此,在DFID 的可持续分析框架基础上,民族地区农户生计资本包括自然、物质、金融、社会、人力和文化等6 类资本。并且,生计资本作为可持续分析框架的核心,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还需深入,尤其结合具体案例与微观数据进行研究。针对民族地区农户的生产生活实际,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发展现状与演变进行整体判断,探究农户异质性对生计资本结构的影响,提出促进民族地区农户生计资本提升的政策建议。对扩展现有研究,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治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振兴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价值。
可持续分析框架是基于农户生计,对贫困问题相关复杂要素进行整合、分析的有力工具。农户依靠自己拥有的生计资本及不同组合方式,采取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而得到不同的生计结果。③靳小怡、李成华、杜海峰等:《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应用的新领域:农民工生计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11 年第3 期。民族地区农户生计资本涵盖了农户在自然、物质、金融、社会、人力以及文化方面可利用的各类资源,生计资本的演变与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农户在客观条件上的差异程度即农户异质性,极大程度制约并决定了六类资本的基础水平与发展空间,对生计资本总量提升与结构优化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异质性极大程度决定了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④李昊、李世平、南灵:《中国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基于29 篇文献的Meta 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17年第7 期。以及各类自然资源的禀赋程度,也是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和返贫风险的主要因素。家庭人口数是农户生计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⑤李昌荣、傅春、校建立:《家庭特质对农村居民生计水平的影响研究——以江西省为例》,《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而不同行政村的自然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水平、经济发展、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及社会组织情况、教育与文化发展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是对该地区生计水平的整体描述。⑥章文光、吴义熔、宫钰:《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返贫风险预测及返贫原因分析——基于2019 年25 省(区、市)建档立卡实地监测调研数据》,《改革》2020 年第12 期。此外,致贫原因体现着农户存在的生计短板,致贫原因不同使农户生计资本提升难度也有所差异。基于主要致贫因素的识别,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升农户生计资本,有效进行相对贫困治理。因此,需要构建农户家庭人口数、所属行政村以及主要致贫原因等异质性要素对农户生计资本影响理论框架。
为探索农户家庭人口数、所属行政村、主要致贫原因等异质性因素对各项资本以及生计资本的影响,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其中,i 为农户,t 为年份,capitalit分别代表农户的自然、物质、金融、社会、人力、文化以及生计资本值,populationit为家庭人口数,villageit表示农户所属行政村、causeit反映了农户的致贫原因。α0为常数项,εit表示随机误差项。
明晰农户异质性对生计资本结构影响的关键是对生计资本进行有效测度。科学有效的民族地区农户生计资本评估体系,有助于更为系统、清晰地了解民族地区农户生计资本水平与现存的生计短板,探究不同条件下农户生计资本结构与总量的发展情况,进而为相关决策部门建立促进民族地区农户生计资本稳步提升的长效机制与可行路径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民族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实现民族地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1.评价指标选择
基于可持续分析框架,按照科学性、整体性、统筹性以及数据可得性等原则选取相关三级指标。
(1)自然资本。自然资本即农户生存或谋生所需的自然条件与资源①Vedeld P,Angeisen A,Boj J,et al.,Forest environmental incomes and the rural poor,Forest Policy &Economics,Vol.9,No.7,pp.869-879.,农户进行生计活动所依靠的资源及服务都源于其中,包括土地、林、水、树木以及丰富的生物资源等,是与农户生计脆弱性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项资本。其中,土地作为民族地区农户最重要的自然资本,各类土地的质量和面积等因素对农户收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地面积越大,质量越好,农户越容易依靠农业种植来获得收入,改善生计状况。本研究分别选用耕地面积、林地面积、林果面积以及牧草地面积来衡量农户的自然资本。
(2)物质资本。物质资本是民族地区农户维持生计与生产经营的基本设施与工具,包括道路状况、交通运输工具、安定的住处,完善的水资源、清洁的能源、生产工具、设备以及先进技术等②参见苏芳:《可持续生计:理论方法与应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年。。对于农户而言,住房是其最重要的物质资本。住房位置、面积等条件的差异会对农户物质资本产生显著影响。③周恩毅、聂思言:《城市边缘区失地农户生计策略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 年第6 期。尤其是居住在危房的农户往往难以解决最基本的安全需要,对政府帮扶资金依赖性较大,内生动力不足,进而阻碍了其他各项资本的发展。④陈璐、黄善林:《基于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贫困农户住房保障及其对策研究——以黑龙江省9 县(区)3370 户农户为样本》,《求是学刊》2019 年第4 期。因此,提升农户的物质资本有助于降低农户的生计脆弱性、改善区位条件、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本研究采用以下指标衡量农户的物质资本:住房面积、入户路类型、是否危房户。其中,农户入户路为泥土路赋值为0,砂石路赋值为1,硬化路赋值为2;农户居住在危房赋值为0,否则赋值为1。
(3)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是帮助民族地区农户采取具体的生计策略进而实现生计目标的资金来源,包括农户的储蓄、收入以及可筹措的贷款或借款等⑤何仁伟、李光勤、刘邵权等:《可持续生计视角下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综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年第11 期。。其中,农户最主要的金融资本是其能够获得的收入,包括农作物种植收入、外出务工的工资以及其他渠道的收入来源。本研究主要从农户家庭全年四个维度的收入水平对农户的金融资本进行度量。
(4)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农户可利用的社会网络关系与社会资源,可以帮助农户增收、实现生计目标⑥Putnam R D,The Prosperous Community: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The American prospect,Vol.13,1997.,改善生计状况。社会资本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发展,从而降低死亡率。⑦杨金东、胡荣:《社会资本与城乡居民的心理健康》,《云南社会科学》2016 年第1 期。对于农户来说,若家庭中有较多成员参与到社会组织中,则可以实现信息共享,获得更广泛的交流机会,进而促进就业。本研究采用是否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数来评价民族地区农户社会资本水平。其中,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
(5)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主要以劳动技能、健康、教育文化等形式存在,人力资本的匮乏既是生计脆弱性的内在原因,又是其外在表现,因此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有助于从根本上建立可持续生计。⑧Schultz T W,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51,No.1,1961,pp.1-17.其中,教育水平提高可以降低农户陷入贫困的概率。提升农户受教育水平对于激发农户内生动力,增加就业机会与经济收入,防止返贫具有重要作用①LÓAPEZ R,VALDÉS A,Fighting Rural Poverty in Latin America:New Evidence of the Effects of Education,Demographics,and Access to Land,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000.。本研究选取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数与人均受教育年限两项指标作为农户人力资本的评价指标。
(6)文化资本。文化资本体现了当地居民的价值观念与文化素养,也具备一定的经济内涵②姜琪:《政府质量、文化资本与地区经济发展——基于数量和质量双重视角的考察》,《经济评论》2016 年第2 期。,往往是导致生计风险产生并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一旦农户与其他社会成员相脱节,无法认识和融入先进的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并安于现状,将很难彻底脱离贫困,实现生计目标。③张兵:《贫困代际传递理论发展轨迹及其趋向》,《理论学刊》2008 年第4 期。因此,在生计资本评估体系中增加对文化资本的考量,将是对民族地区生计资本研究的有效补充。针对民族地区,分别从农村业余文艺宣传队数与社区及老年人文艺队数两个维度来考察农户的文化资本水平。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农户生计资本评估体系如表1 所示:
表1 少数民族地区农户生计资本评估体系
2.评价方法
全面、科学地确定各项指标权重是测度各项资本与生计资本的基础,由于生计资本是众多因素的综合反映,难以用线性组合的方式进行量化。熵值法作为一种客观赋权法可以有效避免主观赋权法的局限性。④郭军、张琛、马彪:《贫困地区脱贫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宏观质量研究》2021 年第3 期。此外,当前广泛使用的熵值法未体现出数据的时序性。为弥补该弊端,本文基于全局熵值法对由时间—空间—指标构成的三维数据展开研究⑤吴嘉莘、杨红娟:《中国城乡居民生计资本的时空演变及耦合协调度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20 年第11 期。,具体步骤如下:
(1)构建全局评价矩阵
用n 个指标X1,X2,…,Xn评价m 个农户在T 年中的生计资本,其中每年形成一个Xt=(Xij)mxn的评价数据,排列T 年后得到mT×n 的全局评价表,记为X=(X1,X2,…,Xt)'mTxn=(Xij)mTxn
其中,m=1209,n=17,T=5,则1≤i≤mT=6045,j=1,2,3…17。
(2)数据标准化
采用极差法处理数据,以消除数据在各维度的差异①李少惠、韩慧:《我国省域公共图书馆服务资源承载力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图书馆建设》2020 年第5 期。:
(3)计算指标j 下农户i 的占比
(4)计算指标j 的信息熵
(5)计算指标j 的差异系数
(6)计算各指标权重
农户六类资本值为各项生计资本评估指标数据标准化后与其权重的乘积,六项资本汇总后即得到农户生计资本总量。
研究区域选择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沧源县),沧源县西部和南部与缅甸相接,国境线长达147.08 公里,总面积为2445.24 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9.2%,辖4 个镇、6 个乡。作为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县内佤族人口分别约占全县、全国和世界佤族人口的85%、40%和15%,俗称阿佤山区,是“直过民族”聚居区,2019 年正式脱贫摘帽出列。沧源县勐来乡是一个以佤族为主,傣族、拉祜族、彝族等民族聚居的乡,民族结构复杂多样。2018 年,勐来乡总人口达14797 人,远超县内所辖其余5 个乡,其中佤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98%。勐来乡地处沧源县中部,乡内地势西南部高、中北部低,海拔相对高差高达1605 米,山区面积占全乡总面积的98%,自然环境较为恶劣,是民族地区的典型代表。课题组在沧源县调研的基础上,2015—2019 年深入勐来乡开展持续、深入的田野调查,收集1209 个农户有关自然、物质、金融、社会、人力、文化等方面的详细信息,结合沧源县2015—201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为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数据。下文所有结果由Stata 输出。
根据公式(7)计算得到民族地区农户生计资本评估的各项指标权重如表2 所示,表中可见不存在冗余指标,说明所选取的评价指标较为合理。
表2 民族地区农户生计资本评估体系指标权重
基于各指标权重并结合相关的标准化数据,最终得出2015—2019 年沧源县农户生计资本总得分,如图1 所示。沧源县农户的生计资本显著提升,生计资本值由2015 年的0.1864 增至2019 年的0.8621。尤其在2017—2019 年的3 年内,生计资本值大幅提升,增长速率明显加快。
图1 2015—2019 年沧源县农户生计资本
具体来看,2015—2019 年沧源县农户生计资本分布情况如图2 所示。各项资本均呈向好态势,得到稳定长久的发展。自然资本方面,沧源县农户自然资本由2015 年的0.0088 增至2019 年的0.0126,有一定的增加,但不明显。物质资本由2015 年的0.0657增至2019年的0.2090,农户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和物质保障水平得以提升,满足农户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金融资本由2015 年的0.0117 增至2019 年的0.0225,农户可支配收入增加,增收能力稳定增强。社会资本由2015 年的0.0438 增至2019 年的0.2563,成为涨幅最大的一项资本。随着农业经营体系变革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中,农户生活的归属感、社会保障和社会支持得到完善。人力资本由2015 年的0.0165 增至2019 年的0.1653,5 年内沧源县各级各类学校所数以及人均受教育年限均不断增加,农户拥有的知识、技能得以提升。文化资本由2015 年的0.0399 增至2019 年的0.1963,沧源县作为世界佤乡、心灵家园,民族文化丰富灿烂。近5 年沧源县农村业余文艺宣传队与社区及老年人文艺队数目显著增长,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力度加强,为生计资本提升提供支撑。
图2 2015—2019 年沧源县农户生计资本分布
可见,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完成,在一系列支持政策“组合拳”的作用下,沧源县农户各项生计资本状况不断改善。但由于不同资本的初始水平和增长幅度存在差异,各项资本协调发展水平仍有待提升。在生计资本内部结构中,自然资本是条件、物质资本是基础、金融资本是保证、社会资本是动力、人力资本是核心、文化资本是灵魂,要兼顾好农户各项资本的齐头并进,有序推进各项资本间的协调发展。这不但有利于资本总量增加,更能打破各项资本间的转化障碍,促进生计资本向有效生计的转化。
1.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选取2015—2019 年沧源县农户生计资本与农户异质性方面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在表3 中列示。
表3 变量描述性统计
(1)被解释变量
将全局熵值法确定的农户生计资本水平(LC)作为被解释变量,该指标值越大,生计资本水平越高。同理,进一步分别考察各解释变量对自然资本(NC)、物质资本(PC)、金融资本(FC)、社会资本(SC)、人力资本(HC)以及文化资本(CC)的影响。
(2)解释变量
①家庭人口数(population)
家庭人口数是农户资源禀赋、策略选择的基础。通过对农户家庭人口数的精确识别,分析农户家庭结构异质性对生计资本结构的影响。沧源县农户家庭人口数在1—10 人之间,且均值约为4 人,农户家庭人口数具有较大程度的异质性。
② 所属行政村(village)
根据农户所属行政村的异质性,对农户的生计资本存量进行区别和综合考量。其中,所属行政村为勐来村的农户赋值为1,永安村赋值为2,英格村赋值为3,民良村赋值为4,曼来村赋值为5,拱弄村赋值为6,公撒村赋值为7,丁来村赋值为8,班列村赋值为9,并以此来探究农户行政村异质性对生计资本结构的影响。
③主要致贫原因(cause)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如何做好各项政策、制度的有效衔接成为促进农户生计资本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主要致贫原因结合文献①王建洪、李伶俐、夏诗涵等:《制度性合作机制下脱贫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与脱贫政策效应研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 年第5 期。与沧源县发展实际,分为能力丧失型、负担加重型、要素短缺型、偶然冲击型以及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型,并分别赋予从1 到5 的不同数值。
2.数据检验
在实证分析前对数据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其中方差膨胀因子(VIF)越大,共线问题越严重。检验结果如表4 所示,可以看出,VIF 介于1.01—1.02 之间,均在10 以下,平均VIF 小于5,即农户在家庭人口数、所属行政村以及主要致贫原因等异质性因素的数据无多重共线问题,满足进一步的分析条件②黄天能、许进龙、谢凌凌:《资源枯竭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水平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4 座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自然资源学报》2021 年第8 期。。
表4 多重共线性检验
3.回归结果
分别采用F检验、LM 检验以及Hausman检验以确定模型回归方法,模型统计学检验结果见表5。其中,F 检验与LM 检验的P 值均为0.0000 显著小于0.05,Hausman 检验的P 值为0.6687,显著大于0.05。综合三项检验结果可知,随机效应模型优于混合回归模型与固定效应模型。
表5 模型统计学检验结果
因此,基于随机效应模型检验家庭人口数、所属行政村以及主要致贫原因对农户生计资本结构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如表6(见下页)所示。
表6 影响因素回归结果
(1)家庭人口数(population)。农户家庭人口对其自然资本提升呈正向影响作用,家庭人口每增加一个单位,农户自然资本就增加0.03%,农户家庭越趋向于拥有更多的耕地、林地、林果以及牧草地等生产要素。同时,家庭人口数对农户金融资本的影响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统计显著性,家庭人口每增加一个单位,农户金融资本增加0.15%,家庭人口数对农户收入增长有着积极的正向影响。此外,家庭人口数对农户人力资本及文化资本的影响也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统计显著性,人口数越多的家庭越倾向于人力与文化资本存量的提升。
(2)所属行政村(village)。农户所属不同的行政村对其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以及生计资本整体水平均存在一定影响。往往不同行政村的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状况以及农户的社会关系与联系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和社会组织,更多的政策红利和增收效应对本地区农户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增强该地区农户间相互信任和相互合作的能力,并使各类社会组织能够对农户需求给予更及时的反馈,使农户获得更广泛的社会支持。
(3)主要致贫原因(cause)。致贫原因对农户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及文化资本的影响均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对金融资本的影响作用也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即对农户自然、金融、人力以及文化资本存量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新时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户生计资本提高应重视各项政策与精准扶贫工程的有序衔接,将对农户的致贫因素识别以及基于不同的致贫因素进行精准施策放在突出重要位置。
1.更换估计方法
为验证研究结论的稳健性,分别采用OLS 及FE 等估计方法验证家庭人口数、所属行政村、主要致贫原因等因素的异质性对农户生计资本结构的影响,回归结果见表7。对比不同回归模型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变量系数的方向和显著性基本保持稳定,回归结果无实质性变化,表明研究结论是科学、可信的。
表7 更换估计方法的回归结果
2.改变样本范围
将样本的研究范围从2015—2019 年调整为2017—2019 年,并保持基准模型及其变量不变来验证研究结论的稳健性。调整样本范围后的实证结果如表8 所示,可以看出除个别变量如主要致贫原因等变量系数的显著性发生变化外,其他系数变量虽在系数绝对值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其系数符号与显著性水平基本保持不变,进一步强化了基准回归中的结果,稳健性条件得以满足。
表8 改变样本范围的回归结果
本文基于可持续分析框架,结合民族地区农户的生产生活实际,从自然、物质、金融、社会、人力以及文化资本6 个维度构建民族地区农户的生计资本评估体系。结合2015—2019 年云南沧源县1209 个农户的跟踪调查数据,借助极差标准化法与全局熵值法对该地区农户的生计资本存量与演变趋势进行综合评价,再利用随机效应回归模型探究农户异质性对生计资本结构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民族地区农户生计资本的评估体系中,社会资本占比最大,对农户生计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物质、文化、人力和金融资本占比依次减少,自然资本所占权重最低。(2)研究年度内,沧源县农户的生计资本总量逐年升高,生计资本内部各分项资本也呈现出不同比例的增加,但各项资本间的协调发展水平仍有待提升。(3)农户家庭人口数、所属行政村以及主要致贫原因异质性都对生计资本结构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家庭人口数的增加有利于民族地区农户自然、金融、人力以及文化资本的提升。农户行政村异质性显著影响了农户物质、社会以及生计资本存量。此外,农户主要致贫原因对其自然、金融、人力及文化资本的提升也存在异质性影响。
针对研究结论,进一步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整合各类资源,着力提升农户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各类资本的粘接剂和传送带,一方面,要鼓励各类社会组织主动作为,积极搭建多元化的社会合作交流平台,拓宽民族地区农户的社会网络结构及其发展机制;另一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各类供销社、农技推广机构、龙头企业、农村种养大户等各类组织规范、有序发展,通过重点扶持、典型示范,扶持、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社会团体,融入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强化民主管理,重视农户的参与感及利益诉求,最大限度提高相互间的信任与互惠互利,促进社会资本健康成长。(2)重视文化资本,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一方面,针对民族地区特点,落实“传承+开发”理念,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及民族节日等,强化农户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形成“一村一品”地方特色,依托民族传统文化宝贵资源,举办乡村旅游宣传活动,发展民族特色文旅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功能,激发民族文化资本对于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及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把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尊良俗、去低俗、废恶俗,不断提高乡风文明程度。加强乡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广泛开展乡村文化活动。贴近群众需求,创新乡村文化产品供给,丰富文化形式。开展“戏曲进乡村”“百姓大舞台”、放映公益电影、公益演出等乡村文化活动,支持乡村文化合作社发展,培养“文艺能人”“民间艺术家”,加强村史文化建设,新建、改扩建村史馆,凝聚民心民意,推动乡村振兴。(3)建立区域联动机制,实现各村农户不同资本间的协调发展。一方面,要打破不同行政村界限,整合碎片化资源,依靠产业关联、项目合作、利益联结等机制使不同行政村之间形成发展的合力。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水平,积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另一方面,既要注重提高各项资本,又要提高不同资本间的协调发展水平,促进不同资本间的有效转换,形成各项资本统筹发展,农户生计资本稳步提升的良性循环与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社会和谐、人人发展、乡风文明的新发展机制。(4)紧密围绕“三孩生育政策”,实现由计生到生计的有效转化。家庭的优生优育,有助于农户生计资本提升。应牢牢把握国家最新计划生育政策契机,以家庭结构优化带动生计资本的提升与优化。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组织与基层社区协同参与的“三孩”家庭联动帮扶机制,同步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托育、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劳动就业、社会保险、住房保障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领域建设,为“三孩”家庭提供物质基础、经济帮扶、教育与就业机会以及社会资源等,助力农户生计资本的提升。进而为人口、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推动相对贫困治理与农户生计资本提升的有效衔接。借鉴与应用相对贫困治理科学成果,基于识别的农户主要致贫原因,重点关注农户存在的生计短板,狠抓落实。对不同致贫原因的农户展开分级、分类帮扶,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注重“造血式”帮扶。对农户生计资本的结构优化与总量提升进行精准施策,以期为巩固脱贫成果、提升农户生计资本、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提供聚焦性、可操作性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