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娟 高 见 肖 普
心脏横纹肌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伴有骨骼肌分化的心脏原发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心脏黏液瘤,在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和婴幼儿中较为高发,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1-3]。临床研究指出,心脏横纹肌瘤是由心肌细胞组成的错构瘤,其发病率占原发性心脏肿瘤的50%~60%,多数可于婴幼儿时期发现。随着近些年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该病在胎儿期的检出率不断升高,数据显示,该病的发病率在尸检报告中为0.002%~0.25%,在活产婴儿中检出率为0.02%~0.08%,在胎儿中检出率约为0.12%[4]。多数心脏横纹肌瘤患儿临床症状并不明显,或仅在体检时会出现心脏杂音,少数患儿会出现气促、发绀、心悸、胸闷等症状[5]。有研究指出,胎儿时期过大的心脏肿瘤可能会导致胎儿出现水肿、心律失常、宫内死胎等,或是在出生后迅速出现心率衰竭而死亡[6]。临床实践发现,心脏横纹肌瘤具有自发消退的倾向,部分胎儿肿瘤会在妊娠晚期停止生长或体积缩小,仅有小部分病例有宫内继续生长的趋势,出生后多数患儿的心脏横纹肌瘤会在婴儿时期部分或全部消退,因而临床上多建议对该症实施保守治疗,仅在横纹肌瘤确实影响血流动力学或影响心脏功能时,才予以手术切除[7]。雷帕霉素是一种新型的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能够通过不同的细胞因子来阻断信号传导,进而发挥免疫抑制效应[8]。本研究旨在分析雷帕霉素对心脏横纹肌瘤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就治疗对患儿远期生存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为改善心脏横纹肌瘤患儿生存质量提供临床依据,现详述如下。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心脏横纹瘤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儿。
纳入标准:①入组对象均经病理和影像学诊断确诊为心脏横纹肌瘤;②患者年龄≤14岁;③病历资料齐全;④存在心脏占位性病变者;⑤调研报医院伦理学会批准实施;⑥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⑦符合美国国立TCS协会制定的心脏横纹肌瘤诊断标准[9]。
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患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③对调研应用药物过敏者;④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⑥调研依从性较差者;⑦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患者;⑧合并慢性严重感染性疾病者。
剔除标准:①调研期间未按照医嘱服药治疗者;②调研期间主动要求退出者。
入组后充分采集患儿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现病史、既往史、治疗史等。对照组患儿接受依维莫司治疗,应用剂量为5 mg/次,1次/日,连续治疗12个月;实验组患儿接受雷帕霉素治疗,初始剂量为1 mg/(m2·d),维持血药浓度为5~10 μg/L,连续治疗12个月。
1.3.1 2组患儿接受治疗后肿瘤大小变化情况 分别于治疗3个月时对2组患儿肿瘤大小进行检查,评估肿瘤大小的变化,将肿瘤变化区分为完全消失、缩小50%~100%(不含)、缩小0%~50%(不含)和无变化四大类,其中肿瘤面积变化标准如下:单个肿瘤以肿瘤最长径和最大垂直径之乘积为准;多个肿瘤以多个肿瘤面积之和为准。
1.3.2 不同年龄患儿肿瘤面积变化情况 将实验组的50例患儿按照年龄区分为0~1岁(20例)、>1~3岁(16例)和>3岁(14例)3组,统计3组患儿接受治疗后肿瘤大小的变化情况,并开展组间差异性分析。
1.3.3 2组患儿治疗后肿瘤直径及肿瘤消失时间比较 分别统计2组患儿接受治疗后3个月时肿瘤最大径的差异,以及接受治疗至瘤体消失的时间,并开展组间差异性比较。
1.3.4 2组患儿远期生存效果比较 分别于治疗后1年以及治疗后2年时对2组患儿开展随访,记录2组患儿的生存率,并开展组间差异性分析。
1.3.5 2组患儿治疗安全性比较 分别统计2组患儿3个月治疗期间各类不良反应诸如肝肾功能异常、口腔溃疡、血细胞异常等事件的发生率,并开展组间差异性分析。
经记录对比发现,2组一般临床资料如平均年龄、性别比率、平均病程等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2组患者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比例)
实验组患儿治疗后瘤体完全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缩小0%~50%以及无变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治疗后肿瘤大小变化比较(例,%)
0~1岁儿童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率最高,达到70.00%;其次为>1~3岁患儿,完全消失率为50.00%;最低为3岁以上患儿,为21.43%。组间比较显示0~1岁患儿肿瘤完全消失率明显高于3岁以上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实验组不同年龄患儿治疗后肿瘤变化比较(例,%)
经分析发现,2组患儿治疗前肿瘤最大径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肿瘤最大直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肿瘤消失所用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儿治疗后肿瘤直径及肿瘤消失时间比较
经随访1年、随访2年发现,2组患儿在1年生存率以及2年生存率上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见表5。
表5 2组患儿治疗远期生存效果比较(例,%)
实验组患儿治疗3个月内出现肝肾功能异常1例,口腔溃疡2例,血细胞异常5例,总发生率16.00%(8/50);对照组患儿治疗3个月内出现口腔溃疡3例,血细胞异常4例,总发生率14.00%(7/50)。2组治疗安全性比较差异不大(χ2=0.078,P=0.779)。
原发性心脏肿瘤起源于心脏自身组织,占小儿心脏肿瘤的84%~95%,绝大多数为良性[10]。原发性心脏肿瘤在儿童中发病率较低,较为罕见,目前的报道显示此类疾病总发病率为0.08%~0.25%,心脏横纹肌瘤是儿童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多见于小年龄的婴幼儿,胎儿时期也可检出,该病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比例基本相当[11]。研究指出,由于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特殊性,不同种类心脏肿瘤的临床表现也较为多样,如心脏横纹肌瘤患儿可无任何症状或仅表现为发热、乏力、肌肉痛等全身症状,部分严重患儿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血流梗阻甚至栓塞猝死等危及生命的临床表现[12]。当前对于确有较为严重临床症状的心脏横纹肌瘤患儿临床上建议开展外科手术治疗,但对临床症状不明显的患儿一般建议保守治疗。
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就雷帕霉素对多种恶性肿瘤干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该药物具有广泛的抗癌活性[13]。有学者通过将鼻咽癌肿瘤干细胞CNE2进行分组干预研究,认为雷帕霉素可以通过下调mTOR以及p-mTOR蛋白的表达,来降低mTOR信号通路活性,进而显著抑制鼻咽癌肿瘤干细胞的增殖,起到治疗鼻咽癌的目的[14]。
本研究通过设立不同分组的方式,就雷帕霉素对心脏横纹肌瘤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远期生存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应用依维莫司治疗的对照组患儿,应用雷帕霉素治疗的实验组患儿治疗3个月后肿瘤完全消失率更高(P<0.05),提示雷帕霉素能够更好地缩小瘤体。有学者就雷帕霉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进行过探究,结果显示雷帕霉素的应用可以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得以明显提升,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5]。本研究提示雷帕霉素有助于加快心脏横纹肌瘤的消退,有助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进一步通过对实验组患儿按照年龄分组后的分析发现,年龄较小的患儿雷帕霉素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该结果为心脏横纹肌瘤患儿制定最佳治疗时机提供了借鉴。关于患儿治疗后远期生存效果的分析结果提示接受雷帕霉素治疗后的患儿1年和2年生存率均较高,由于本文并没有就未服药患儿实施随访比较,故而在雷帕霉素对心脏横纹肌瘤患儿远期生存效果方面的影响上无明确结论。最后关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则说明雷帕霉素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长期服用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心脏横纹肌瘤患儿接受雷帕霉素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瘤体消失或缩小率较高,远期生存率以及治疗安全性值得肯定,0~1岁是儿童最佳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