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冉
(1. 河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省农业干旱遥感监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 河北地质大学土地科学与空间规划学院)
土地整治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设专业,该专业注重突出土地工程技术特色,强调信息技术、测绘遥感技术、农田水利、农林生态修复技术等在土地资源领域中的应用。“土地工程基础”作为土地整治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涉及土地整治工程中涉及的基础理论及相关技术方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对毕业前景感到迷茫,学习目标模糊,学习动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1]教学活动围绕教师、教室和教材三个中心转,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高阶能力的发展。
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发展能力,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改革,美国于1990年左右开启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推动了美国的本科教育发展。[2]近几年,我们国家也开始了类似的本科教学改革,国内一些教学工作者提出了参与式、[3]互动式、[4]项目驱动式[5]等教学改革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这些与现代高校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仍有一定差距。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工程教育认证,并大力倡导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也试图基于OBE理念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6-9]因此,本文针对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土地工程基础”课程,运用OBE核心教育理念进行教学设计,以此提高教学质量与土地整治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高阶能力,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为其他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OBE意为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遵循反向设计原则,以学习成果为导向设计课程与教学。OBE更加关注高阶能力的培养,例如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综合信息的能力等,强调个性化评定及个人的进步,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用不同时间、通过不同途径和方式,达到同一目标。OBE理念主要强调四个问题:[10](1)学生要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2)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3)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4)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因此,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改革最主要是要做到:(1)确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即课程目标 ;(2)理解达成课程目标的价值与意义;(3)确定教学策略;(4)确定多元化梯次评价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以往“土地工程基础”课程学生进行调研及意见征集,分析结果发现学生基础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对课程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约81%的学生觉得本课程所用教材所含基础知识足够,不需要额外补充基础知识;但仍有19%的学生认为需要增加讲解一些基础的名词解释等来辅助理解书中内容;约27%的学生并不了解自身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要求与目的,因此头脑中无法将课程目标与专业的毕业要求相联系;约73%的学生觉得课程知识点较多且不易理解。
因此,现阶段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学生能力基础不同,但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能力不匹配;课堂互动少,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对课程学习成果定位不清晰。因此,改革“土地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应以OBE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学生能力因材施教,调整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最终使每位学生达成课程目标。
针对现阶段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OBE教育理念对“土地工程基础”课程进行设计,通过调研分析,从行业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通过有效合理的教学设计,以多元的评价标准进行学习成效评价,促进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土地工程基础”课程的持续改进,具体思路如图1所示,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
图1.课程设计思路与路线图
1.根据土地整治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结合行业需求及学生自身特点制定学习需求,明确“土地工程基础”在本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及课程目标。
2.基于课程目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不同的学习要求和课程知识模块,引导学生向高标准努力。对学生进行探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并设置团队合作、协同学习任务,使学习能力较强者变得更强,使学习能力较弱者得到提升。
3.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跟踪评价,注重过程考核,采用课堂表现、作业、报告、测验、个人进步情况等多元评价手段,着重考核学生的高阶能力以及在自我参照标准下的学习达成度情况。
4.依据学习成效评价结果,对课程进行持续改进,包括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等。
“土地工程基础”课程是土地整治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为指导解决土地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是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课程主要探讨土地工程相关基础理论、项目设计、管理与实施以及各类土地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及技术体系。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扎实的土地工程理论基础,掌握土地整治及相关工程技术,学会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土地整治中的复杂工程问题,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体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如表1所示。
表1 “土地工程基础”课程目标及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导致了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土地退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使人与土地和谐共处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土地工程是运用工程手段解决土地问题,把未利用土地变为可利用土地或把已利用土地进行高效利用,能动协调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过程,[11]可为解决我国土地资源问题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土地工程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土地工程相关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实施有助于学生毕业与行业接轨,推动我国土地工程的发展,满足社会对土地整治工程人才的需求。学生工程意识、经济意识、环境意识、统筹全局意识及综合分析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我国土地整治行业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以及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综合实现。
传统教学方式以讲授+问答式为主,虽能在有限
时间内传递最多信息,也可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提供清晰的说明,传授知识简捷高效,但是局限性较强,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导,不利于学生高阶能力的发展。为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与学生间的互动,提升学生高阶能力,课程教学设计中新增探究式、案例式、团队合作式教学,不同教学方式融合使用,进而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学生达成课程目标。
1.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借助事例向学生抛出问题,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实验与试验、思考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知识点的一种方法。[12]此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能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性与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实践能力、主动能力、科学素养都得到了加强。
“土地工程基础”课程涉及不同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与方法,主要包括非农用地转化为农业用地工程、建设用地整备工程、污损土地土体有机重构工程与低标准用地提升工程。各种工程所需技术方法不同,即使同种工程面临不同情形,如污染土地土体有机重构工程中不同污染物导致的土地污染整治方法也不尽相同。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亲身参与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对难点的理解与掌握,区分不同技术方法的使用场景,从而正确运用所学理论。土地整治工程在社会中较为常见,学生所处学校位于城市中,土地整治工程项目以建设用地整备工程与低标准建设用地提升工程为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土地工程事件,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具体现象具体分析,最终解决问题。
2.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指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中的场景,学生将自己纳入较为具体的案例情景中,根据案例提供的背景、事件信息,师生、生生间通过互相探讨,分析、判断、解决相应事件与问题。[13]该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不同土地整治工程类型特点及具体规划设计与实施过程是“土地工程基础”课程中的主要内容,实践性较强,单纯的理论讲解无法使学生对具体工程产生系统直观的了解,而案例式教学有助于提高课堂可感性,便于学生学习理解不同土地整治工程的处理手段与方法。土地工程项目类型多样,而教学容量有限,因此,案例需要精心选择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选取难度适中,具有典型性的案例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利用适时的、适度的提问引出具体案例,组织学生思考、讨论、自我总结,最后教师讲评、总结,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3.团队合作式
在探究式教学与案例式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其凝聚力。在明确团队任务及目标后,团队内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以分工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使能力较弱者的能力得到提升,能力较强者的能力得到加强。
教师可设置不同的团队作业供小组选择,各小组依据自身能力及兴趣进行选择。如污损土地有机重构技术的学习中,可以设置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水毁土地、重度灾毁耕地、矿山开采损毁等土体有机重构技术方法的作业,各组选择其中一个,通过查找文献资料等方式自行解决问题,并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中做出总结并讲解,即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的设置应对应支撑的课程目标,主要包含三大方面内容:基础理论与技术知识;具体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与技术方法;土地利用保护与土地工程管理。课程所含内容较为全面系统,将课程知识模块化有助于知识的分解,利于学生分块把握。在充分考虑课程安排及课程实施的要求下,将课程内容按照知识和能力要求编排为合理的课程模块。为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基于课程目标为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要求,引导学生向高标准努力。
1.知识模块分解
“土地工程基础”课程知识模块大致包含几个部分,基础篇:基础理论模块、技术方法模块;进阶篇:理论技术的具体应用模块;拓展篇:项目管理模块、土地利用保护模块。内容涉及土地工程项目施工前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规划设计、施工期技术方法、施工后期验收评价等各个阶段。基础篇的学习过程中,按土地工程阶段顺序进行学习,依次掌握各阶段相应的理论与技术知识。进阶篇的学习主要为各类土地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方法及实施后的效益评价,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工程问题。拓展篇主要围绕项目各时期的管理制度与方法、土地工程中的土地利用与保护进行学习,为项目设计与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经济意识、全局意识及综合素质。
因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学习过程中应设置阶梯式学习要求,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均可分步达成课程目标。如“土地工程基础”课程中某一具体类别的工程整治过程中需要采用的技术方法,若想灵活运用,首先需要掌握土地工程项目的基本理论与相关技术,再结合具体工程事件的特点及存在的土地问题选择适合的技术方法。
2.知识更新与精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土地工程整治技术不断更新与发展,教师需要把握行业动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相关知识与涉及的案例,与时俱进,方便学生毕业时与社会顺利接轨。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国家土地政策、行业动态,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与联系,查找行业最新文献,关注不同类别土地整治工程中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与成效,将行业最新知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
针对学生提出的课堂容量过大的问题,本课程拟对教学内容进行适量精简。在备课期间,教师根据课程大纲及培养目标,依据教材精简教学内容,强化重点、难点、要点。讲解时有主有次,有轻有重。对于与其他课程重复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课堂上仅就基本概念与原理进行重点的讲解。如学生在“土地工程基础”课程前一年已经学过专门的“土壤学”课程,那么“土地工程基础”课程中有关土壤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就不再重点讲解,而是挑选重要内容提纲挈领地回顾,学生课下以自学为主。除此之外,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只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做到少而精。
OBE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自我参照评价,因此在对学生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评价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考核,根据学生所做PPT报告水平、课下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测验成绩、个人进步情况等多种要素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重点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高阶思维能力以及自我参照标准下课程目标达成度情况。根据学生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结果,对教学过程进行持续改进,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等的改进。
课程考核过程中,以知识模块为单位进行分阶段考核,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每次的考核进步情况,知识模块考核未通过的学生教师要重点关注,明晰学生未掌握知识点的原因,并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改进。期末考试时,试题内容与课程目标相对应,按课程目标进行考核,各课程目标所占成绩比例相当,三项课程目标所占比例设置为40%,30%,30%。最终课程成绩包含平时成绩以及期末成绩,平时成绩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汇报水平、作业完成情况、平时测验成绩及个人进步情况。依据学生最终成绩,对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最终分析评价,分析学生对总目标及各分目标的达成情况,发现教学过程存在的不足,持续改进教学过程。
课程改革是推动教育向前发展的重要实践,教育理念对于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教师应注重知识及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注重学生探索知识、创新思维等高阶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以此达成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新工科背景下,本文基于先进的OBE教育理念对“土地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进行设计,从教学方法、内容及课程评价三方面进行教学改进,可以增强学生的高阶能力,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其他工程类课程提供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