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视角下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控

2022-05-19 05:30:35路玉霞
时代商家 2022年14期
关键词:成本管控成本核算信息技术

路玉霞

摘要:目前,制造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加强成本核算与管控有助于企业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实现战略发展目标。本文从制造企业成本核算、管控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角度,阐述了信息技术下成本核算与管控的基本内容,介绍了加强信息技术化对成本核算与成本管控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基于信息技术下的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的主要问题,并从利用信息化加强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的实践方面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以便为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控提供借鉴。

關键词:信息技术;成本核算;成本管控

随着中国在全世界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严峻的市场竞争也对制造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控是企业经济效益的保障,特别是现在信息化技术在制造企业的广泛运用,在提高了效率的同时,也对制造企业经营管理指标的分析提供了高效的工具。特别是近几年区块链、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初级应用,对制造企业的自动化设备与数字化管理提供了新思路,亟需加以研究。

一、信息技术下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内涵

(一)信息技术化成本核算与成本管控

制造企业的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所消耗的原材料、人工费用以及相关费用。依据与产品的关系相关支出,制造企业的成本一般分为直接和产品有关系的产品成本和按照费用归集的期间费用。其中,产品成本是指组成产品的直接成本,通常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料工费即制造费用、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核算是指发生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原材料、人工费用和相关费用等)依照一定的成本对象进行分配、归集和结转,来核算产品单位成本和消耗的总成本。成本管控则是企业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和程序,对成本归集和核算过程的准确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对企业有效的资源利用、节约资源等一系列的活动。

影响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的因素包括管理水平、员工素质、信息化运用程度、市场环境变化等诸多要素。因此,成本管理绝非只是财务人员的工作,制定成本核算的考核办法,建立成本核算的基础体系,如成本核算的制度文件、数据的归集统计、分配的依据,搭建企业成本核算信息管理平台,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相关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与责任心都是做好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制造业还处在中低附加值的简单加工,技术创新不足的阶段,虽然大部分的制造企业运用了自动化产线MES系统以及EPR系统,但是对系统的运用,及利用系统对成本核算及管控并没有真正的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进程并没有完成,还需要制造企业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

(二)加强信息技术化对成本核算与成本管控的现实意义

1.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每个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的核心部分为成本核算,其准确性和合理性是成本控制与绩效评价的主要参考指标。在信息化不高的成本管理情况下,制造企业具有工艺复杂、工程资料呈现难,计划调配不合理以及生产周期长等情况,所以成本数据在全面收集、归类、分析等方面多数依赖于定性的书面文字,而不是定量的数据资料,这样造成企业的成本核算和管控准确度并不高,主观判断度较强。制造企业想要提升成本核算和管控必须在信息化下有效的利用生产自动化系统和ERP系统提升成本核算与管控精准度。制造企业从自动化生产系统的数据归集直接原料的数据,再利用ERP系统对进销存监控和与成本相关的制造费用等数据的汇总,这样就确保了对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同时可以查阅同行业的相关资料与宏微观数据并与其数据对比,以便验证和提升企业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和精准度,推动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和管控由“主观主义”的模糊,向以“数据引领”的精准规划发生转变。

2.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

在常规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情况下,因成本核算与管控都是通过线下纸质资料,各部门之间的成本相关数据要素的资料传递和交流存在更新不及时,这种情况下会导致成本核算的资料有传递错误和漏传的情况从而导致结果存在较大偏差,甚至出现失真现象。从制造企业人工成本归集类型而言,人工成本的数据来源于企业的考勤系统,直接材料成本归集主要是智能化生产线的过数资料以及与收发存相关的ERP系统,制造费用的相关的数据主要结合于生产部门和财务人员相关费用的核对和整合。信息技术下成本核算可以数据归集、计算快捷、多方式处理信息、电子存储方式整合升级成本核算流程,实现制造企业对直接成本、人工费用及制造费用准确及时匹配到产品中,有助于提高制造成本核算的及时性并推进向智能化发展。

3.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信息化技术的全面运用,企业就可以及时取得准确的数据信息,从订单、产品生产及费用归集,有效的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控是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内部因素,也是制造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信息技术数据的支持下,制造企业的通过制订成本核算的目标,做好预算工作、细化成本核算、关注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减少闲置成本的产生等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成本核算与管控的效率,实现智能财务目标的达成,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信息技术下制造企业在成本核算与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化系统的选择及成本核算的设置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的制造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信息化,有生产上的MES系统,有管理上的ERP系统,有财务核算系统。但很多系统软件具有很强的行业性,SAP、ORACLE、Infor、Sage(赛捷)、Microsoft(微软)为国外的主要ERP品牌等,国内主流ERP品牌主要有用友、金蝶等。其中:Infor是全球第三大企业应用软件和服务提供商;Oracle帮助现代企业提高了灵活性和敏捷性,在快速增长中进行精确定位;SAP是全球企业管理软件最好最全面的,可以给企业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Sage X3(赛捷)其功能包括财务、人事成本、预算核算、承诺和固定资产。此外,Sage X3可以轻松地处理国家之间以及您的子公司和总部之间的转移。这种灵活的会计结构(多科目、多科目表)既能提升全球视野的实时性,又能适应当地的经营要求。功能包括:总账、应付账款、应收账款、仓库管理、现金流量管理等。大部分行业都有各自的常用软件,所以很多企业选软件系统时不了解或者是生产设备的企业赠送软件系统,实际使用中并不合适。42286985-B29C-4752-8F2C-D91B9339B989

(二)成本归集与分摊方式缺乏准确性

众所周知,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中料工费正确的核算才能确保整个成本的准确性,其中直接成本资料的归集及其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的分摊方式对核算成本的准确性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一方面,成本归集不准确。目前成本的归集方面主要是原材料、人工工资、制造费用等方面。制造企业的原材料品类众多,会按照生产产品的批次购进原材料,在发放原材料时必须按照生产工艺的需求按时精准的投放,在这个过程中仓库员工有时会搞错生产批次及有漏发的情况;人工工资和制造费用有时会因为变化在归集时搞错部门。因此在成本归集方面存在分类错误和遗漏的问题。

另一方面,成本分摊方式不合理。制造企业的成本的准确性是原料及其费用分摊合理性的体现。通常情况下,制造企业的工序多且复杂,要求把对应工序的原料和该工序所需要承担的费用通过合理的方式分摊,目前很多制造企业认为只要所有原材料和费用都计入成本就没有问题了,对其分摊的方式是否合理和每个工序所承担的综合成本的准确性不重视

(三)成本管控过程中线上线下缺乏时效性

目前,制造企业基本都是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生产线,且现在化的生产线需要熟练的产线工人只有人机好的配合才能体现出优势。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业机会也多种多样,很多制造企业的面临用工难的问题,熟练的产线工人是制造企业争抢的对象,所以企业想要提高线下和线上的准确和时效性离不开熟练的产线工人。另一方面,原材料线下传递也影响着制造企业的成本管控的准确和时效性,成本管控也会有线上生产,线下资料收集,这样就存在数据收集的时间差,线下资料和线上数据存在匹配及核对的困难。

(四)部门间成本核算与管控的协同性不强

制造企业的生产需要有工艺部设计,工程部数据化,计划部物控与协调、生产部实施生产以及仓库发料发货等众多需要协调的工序及环节,信息化的成本核算在制造业实施时间并不长,生产系统的数据归集仍需不断积累經验,仍存在产线工人操作生产设备欠灵活、对差错的查找不熟练比较耗时的问题,比如不按流程操作将某个系统关闭,导致接下来的工序当机以至于无法完成剩余的生产任务;ERP系统是自上而下管理和维护,但产线工人及基层员工往往无法真正了解其运作过程及逻辑关系的关键点,大部门相关系统由第三方单位开发,一旦有问题,在沟通上需花很长时间导致效率低下,如果某个环节出错,因数据量大财务人员复核有时很难发现,则在查找错误就要在海量的数据中筛选,从而降低生产效率。

(五)成本核算与管控缺乏绩效考核

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很多制造企业的原材料都受国内外的经济影响,如何激发员工的热情,如果通过一套公平公正又有效的机制激发出员工的潜能和能力,复制出像老板一样为公司操心的员工。让员工人人都成为企业的发动机,驱动着企业向前发展,因此,要有效的最大程度的搜集信息,为企业降低成本就必须激发调动各成本相关部门的主管能动性,需要有绩效考核,但很多企业的绩效考核都是有制度并没有效的落实。

(六)成本核算与管控队伍素质不高

制度企业有着复杂繁琐的成本核算和管控的流程,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也很高,成本会计应该具备:会计数据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产品成本结构的识别能力,标准成本的核算能力、生产工序的熟悉和了解能力、财务会计账务的软件处理能力、材料的预算能力、生产日报表的检查能力、各个部门的数据的校对和管理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很多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的人员都是从其他岗位转化过来的,这样就造成其专业素质并不高,能够完全胜任人才的并不多。

三、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加强成本核算与管控的对策建议

(一)选择符合本企业行业额信息化系统

在众多软件系统中,如何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就显得尤为关键,因为除了成本的考虑之外,最关键的是能适合公司的行业属性,所以首先选择成熟的国际性软件,如果成本限制,也要选择本行业成熟的软件系统,正确的核算系统可以提升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效率,节省综合管理成本,增加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制定成本核算全流程确保成本归集和分摊的准确性

成本核算中的成本归集和分配是两大核心内容,包括“料、工、费”三部分。“材”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包括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低值易耗品等;“工”包括工资和福利费用;“费”料消耗、折旧费等。全流程的收集和监管是成本核算准确性的保障,其中直接成本归集的有序性和全面性需要有流程和制度规范,相关部门的主管对数据的完整性高度重视并及时提交,财务需按照公司的成本核算方法及时准备的归集成本资料,与前期的资料对比是否有异常,可以对直接成本资料起到查缺补漏。成本分配的方法有多种形式,无论哪一种都需要遵循企业的实际生产工序等合理的分摊到对应的阶段,以保障整个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三)建立成本资料对接流程确保时效性

制造企业需要收集各环节和流程的全部资料,并形成相互勾稽的网络关系,必须有ERP系统的集成功能以便确保成本资料的时效性。现在多数制造企业生产用MES系统,所有生产数据会自动生成,而材料、发货、某些生产环节需要线下手工报表做补充。目前制造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应将生产工序和经济环节的资料归集到相应的ERP流程中,大量的资料数据通过MES自动化生产系统、ERP管理系统收集,最终汇集到财务系统中,经过财务部专业的数据归类处理使用企业的信息数据不再是割裂的,甚至可以做到实时转化业务信息能够,直接生成会计凭证和信息,ERP的应用对成本核算的时效性有了保障。

(四)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性

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过程是复杂和灵敏的,多部门协作是常规情况,需要建立有效的协同性的制度,并培训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认识领会协同性工作的原理及其重要性,只有制度和员工主观能动性配合才能很好的完成协同性。

(五)建立相关成本核算的绩效考核

成本核算的绩效考核需加强成本管理意识﹑降低产品成本与控制各项费用。说到绩效考核很多企业都是有制度,但落实的情况各有不同,制造业的成本核算又是最繁琐和重要的工作,绩效考核就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类似成本率、能耗率等指标都是非常重要的。企业还可以通过很多管理方法进行预测、核算、控制、分析、决策、考核等科学的管理明确岗位职责、监管工作程序及流程,达到企业的预定目标。提高本公司经济效益好的绩效考核对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时效性有了制度保障,对成本管控也有分析成本问题有了抓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六)增加成本核算及管控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不管信息化程度如何高,都是企业管理提高生产力的手段,成本核算与管控的制度需要人才能完成,对人的提升才是提高效率的关键所在。所以,成本核算人员的专业教育提升,管理能力提升,行业交流沟通都非常重要。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业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道德水平等方面采取措施,提升管理意识,参与预测和决策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企业管理的方式方法都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企业要跟上时代的发展需要对企业的管理不断修正提升,对制造企业而言,成本核算和管控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准确及时的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的保障,也是增强制造企业在国内外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张涛.浅议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以制造业企业为例[J].中国商论,2020,(24):152-153.

[2]徐雅琴,李明.数字经济背景下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特征与创新[J].财会通讯,2021,(20):172-176.

[3]孙昊.信息系统环境下制造业企业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的策略与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5):162-163.

[4]王振华.制造型企业的动态成本管理分析[J].财会学习,2020,(21):129-130.

[5]冯丽莉.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问题探讨[J].纳税,2021,15 (17):165-166.42286985-B29C-4752-8F2C-D91B9339B989

猜你喜欢
成本管控成本核算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8
企业成本管控的问题及解决路径探讨
浅析房地产企业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经贸(2016年20期)2016-12-20 16:41:20
物流企业成本管控
中国市场(2016年41期)2016-11-28 05: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