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2-05-19 07:56:48程志勇戴红伟何国强郑玲莉刘逸玲
新农民 2022年11期
关键词:优化对策推广栽培技术

程志勇 戴红伟 何国强 郑玲莉 刘逸玲

摘要:本文将从分析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现状展开,明确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比如政策资金扶持有限、农民思想认识不足、推广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优化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的可行性路径,包括构建专门的技术推广机构、构建健全的技术推广机制、优化技术推广活动、构建优秀的推广人员队伍。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现状;优化对策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深受影响而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深入了解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实际情况,部分农民依旧坚持传统的种植观念,运用陈旧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及经验,导致农业生产水平难以提高。为了能够改变此种局面,应当加大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力度,即深入到农民群众中,通过宣传、培训等做法来改变农民传统种植观念,正确认识到新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创新生产,努力实现增产增收,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同时也促进我国农业更好地发展。

1 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现状的分析

1.1 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现状

在现代农业发展之中,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是否科学合理地应用,直接决定农业生产水平,间接决定农业发展状况。为了能够促进我国农业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应当高度重视农作物栽培技术转化,使之真正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以便实现增产增收。为此,应积极展开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立足于现实层面,对近些年推广农作物栽培技术实际状况予以分析,期有所改变,即:

1.1.1 推广主体发生变化

因现代农业发展之际,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与应用备受重视。为了能够让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引用科学的、适用的农作物栽培技术,注重创新构建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体系,随之产生的影响是推广主体发生变化,即从单一的县乡相关部门负责技术推广转变为农业生产企业、大专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民等多元主体参与技术推广,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技术推广范围及力度,有利于广大农民群眾更加深入地认识、了解、认可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

1.1.2 客体发生变化

伴随着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体系改变,除了主体发生变化之外,客体也有所改变,也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组成发生改变。也就是近些年因农业生产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不高,难以改善生活状况,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迁入城市,致使农村现有劳动力不足,主要为妇女和老人,又因文化程度、思想认识及现实情况等诸多方面的制约,使他们难以积极投入到新技术学习与应用中来,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技术推广。

1.1.3 形式发生改变

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受环境、推广主体、推广客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以往拉横幅、开设培训班等推广形式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不强。为了能够更加广泛地、全面地推广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积极引用新媒体,比如微信公众号、抖音、官方微博等,增加推广渠道,扩大推广范围,也方便农民随时随地了解农作物栽培技术[1]。

1.1.4 作用发生变化

现代化的今天,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更加全面化展开,相应的其不仅仅发挥推广作用,还发挥指导作用、提高生产质量作用等。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不仅在农业生产之前展开,还在农业生产过程及农业生产之后展开,前期进行技术推广,让广大农民能够认识和认可先进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后期则是指导农户科学地、合理地运用农作物栽培技术,以便做到科学栽培与田间管理,以便获得优质高产的农作物,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先进栽培技术应用的必要性,转变思想观念,科学地展开农业生产。

1.2 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讲,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有很大程度进步,一方面与现代农业贴近,另一方面能够更加深入地影响农户,转变思想,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但深入了解技术推广实践,该项工作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即:

1.2.1 政策资金支持不足

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创造直接影响国民经济。为了能够改善国民生活水平,为了能够使我国良好发展,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我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且大力支持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要求各地方政府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使技术推广取得理想效果,即广大农户运用科学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展开农业生产。立足于现实层面,对当前各地方农业推广实际情况来看,某些地方经济发展状况相对落后,地方政府虽然支持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但能够提供的政策资金有限,导致技术推广可能存在缺乏人员、缺乏设施或缺乏场地等情况,难以全面化、深入化展开技术推广,导致推广效果不理想[2]。

1.2.2 农户对技术推广认识不足

广大农民群众年年从事农业生产,已经掌握一定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及栽培经验,并且非常认可。虽然能够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有着一定帮助,但是由于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所以需要借助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来更新自己的理念,使自己能够灵活运用现代科技开展农作物种植。客观来讲,先进的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是非常必要的,但因民已经固化的生产思想难以改变,会质疑新技术,不敢尝试,短时间内不会参与到新技术应用中来,这就使得新技术推广难以获得良好结果。

1.2.3 部分推广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推广人员作为技术推广工作的主体,他们专业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该项工作能否良好展开,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所以,组建优秀的推广人员队伍是非常必要的。对当前我国各地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实践效果予以了解,部分地区新技术推广不佳与推广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有一定关系。也就是部分推广人员专业知识或者高新科技掌握不足,难以运用简单的语言讲授新的农作物栽培技术,让广大农民群众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新技术;部分推广人员未能正确认识到本职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自身的职责,认真对待工作,有效执行工作,导致技术推广效果不佳[3]。

2 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对策研究

2.1 优化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的做法

2.1.1 设置专门的技术推广机构

为了保证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能够系统化展开,与本地区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相匹配,地方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对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予以高度重视,由基层领导干部组建专门的技术推广机构,选择优秀的工作人员组成优秀的推广团队,负责本地区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在此基础上基于当前农业生产实际情况、技术推广相关政策要求、技术推广需求等,制定可行性的技术推广相关制度及责任制,将技术推广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头上,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及协作意识,共同构建可行性的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方案,相互配合,全面化、有效化地展开技术推广工作,以便广大农民群众能够逐渐认识、认可及应用科学的农作物栽培技术[4]。

2.1.2 构建健全的技术推广机制

总结性分析以往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实际情况,该项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人员、渠道等等,导致技术推广难以取得较好的成效。为了能够改变此种局面,获得良好技术推广效果,应当构建健全的、完善的、可行的技术推广机制,用以规范、约束和指导技术推广工作,使之能够与区域农业生产相匹配,能够通过多种推广手段的应用,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力,让广大农民群众逐渐认可先进的、科学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对于技术推广机制的构建,应当按照党中央及地方政府下达的文件指示及以往技术推广经验,科学合理地构建该机制,明确推广主体、推广责任、推广范围、推广细则等等,以便技术推广机构能够按照以上机制要求,探究适合的推广模式,比如分地块推广模式,构建可行性的技术推广方案,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推广,让广大农民群众逐渐了解、认识及掌握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

2.1.3 优化技术推广活动

技术推广需要转变农民传统的、陈旧的农业生产思想,正确认识和了解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应用价值,才能够在农业生产之中积极应用新技术,创新生产。为此,优化技术推广工作,应当加大对农户的培训力度和种植观念教育培训。

种植观念教育培训。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科技兴国战略理念指导各个领域创新发展,这其中也包括农业。而事实上很多农户依旧按照传统的种植观念,运用传统的种植经验来进行农业生产,这难以适应现代农业,难以满足农业发展需求。为改变此种局面,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工作应当在农民群众展开,即由推广人员组织农民群众展开种植观念教育培训,包括现代农业的概述、先进农作物栽培技术的介绍、农业发展趋势等等,从多角度来说明新技术对于农业生产的重大影响,使之能够改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新技术应用的重要性,不排斥新技术的学习,而是积极参与新知识及新技術的学习中来,创新生产[5]。

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围绕广大农民群众展开先进的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难以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新技术,对新技术产生诸多质疑。为了能够让掌握并科学合理地应用新技术来进行农业生产,推广人员应注意加大培训力度。也就是注意了解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及农民群众的实际情况,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介绍新技术、讲授新知识、新技能等,让农民群众更容易理解,进而逐渐掌握新技术。另外,为了能够获得良好的培训结果,推广人员还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技术培训中来,呈现农作物栽培技术的相关视频或者图片,直观化地讲解技术,那么农民群众能够深入地理解新技术,掌握相关技能,为后续有效应用农作物栽培技术来进行农业生产创造条件。

2.1.4 构建优秀的推广人员队伍

技术推广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相应的推广工作量增加、推广工作要求提高。如若推广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将难以专业化、合理化、有效化地展开技术推广,进而影响技术推广效果。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应积极构建优秀的推广人员队伍。首先是基于技术推广需要,制定可行性的人才招聘计划,在新媒体、人才市场、高校等方面发布招聘信息,吸纳优秀的推广人才,为推广人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为创新开展技术推广工作创造条件。其次是对现有推广人员工作实际情况予以了解,明确他们存在的不足,制定并开展培训活动,以便推广人员能够掌握水稻、马铃薯等农作物栽培技术相关知识、要点等[6]。

2.2 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的案例

对于湖北省来讲,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是非常重要的,可促进当地农业生产良好展开,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正因如此,近些年农业农村局大力支持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客观分析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了解农作物栽培存在的问题,比如病虫害发生概率较高、幼苗成活率不高等等,与农业科研院构建合作关系,创新研究科学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并积极推广。具体落实的技术推广工作为:

制定可行性并实施可行性的推广方案。也就是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指导下,结合我省实际,以水稻、小麦、马铃薯、大豆等作物为主,组织有关县市按《湖北省粮食作物栽培技术试验示范与技术推广实施方案》实施,并准备好一个省级粮食作物栽培技术示范现场。同时,抓好超高茬麦(油)林套稻栽培示范、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油茬棉免耕移栽、棉花无土育苗等技术示范推广,充分发挥该项技术在降低劳动强度、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积极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按照农业有关文件精神及《湖北省农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各地区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举办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核心示范区、创设双季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创办好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区、举办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区等。

落实国家重大项目。响应国家政策要求,本地区持续落实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比如超级水稻示范、转基因水稻示范及其他生物技术应用等项目。

组织好新技术的试验与贮备。进一步加大与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涉农企业的合作,在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研究与开发,通过扎实的试验与研究,实现技术创新与突破,为全省农业发展做好新技术贮备。

展开农作物栽培技术技能培训。为了能够让当地农户进行科学生产,积极开展专题技术培训活动,也就是由从事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的工作人员培训当地农民,使之能够了解先进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系统性的学习,逐渐掌握该项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为实现农作物增产增收而努力。

抓好农作物培育进展的定点调查与指导。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县市,对定点农户的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棉花等主要作物的种植面积、生育进程、苗情长势、产量结构、成本效益、技术推广等内容的定点调查,在生产的关键技术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农情分析及田管措施,为指导全省农业生产提供基础性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避灾救灾生产提供针对性强的技术支持与服务[7]。

3 结语

要想使农业发展始终保持良好状态,那么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是非常必要的。为此,积极展开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使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创新生产,增产增收,势必能够创造较高经济效益。经过本文分析,当前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推广效果不佳。对此,应通过设置专门的技术推广机构、构建健全的技术推广机制、重视新技术培训、构建优秀推广人员队伍等做法来改变现状,良好地展开技术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吉勇.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2):798-799.

[2] 齐淑平.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的现状与解决措施[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14):615.

[3] 陈娜.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J].农家致富顾问,2020(24):164.

[4] 朱桂珍.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强化方法探究[J].商品与质量,2021(28):173.

[5] 赵文军.论关于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20(19):42.

[6] 汪洪涛.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天工,2019(10):21.

[7] 许焕.农作物新品种推广现状及对策建议的探讨[J].农家致富顾问,2020(18):73.

猜你喜欢
优化对策推广栽培技术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简析
财会学习(2016年19期)2016-11-10 05:19:54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新闻界(2016年11期)2016-11-07 21:27:56
群众文化音乐的推广及发展探讨
对龙眼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影响因素及优化对策分析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27:31
对我国推广大众体育活动的意义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12:12
在医疗卫生单位推广运动处方的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6:09:26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