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林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都必须做出改变,教师要走出固有的思维局限和舒适圈,通过创新和改革教学形式,为学生构建现代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要思考如何创设趣味且高效的数学课堂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清晰的数学逻辑思维。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科观念,让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内涵和本质有所了解。本文围绕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做出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元素;教学方法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要求下,为了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为学生构建新型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作为学生的重要引导者,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每一次的教学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生活即教育”一直都是我国奉行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形式,并且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生活中很多问题都能够使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数学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细节中,教师普遍都能认识到生活与数学结合教学的重要性,但是有时却因为缺少有效的方式而无法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这是教师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入的背景下,要想全面提高课堂有效性,老师一定要进行相对比较全面的剖析,这样可以对课堂教育加以优化和革新,指导学生参与课堂知识学习,增强课堂教育的实效性。所以讲,科学合理的开设生活化课堂可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使得学校能够比较有效进行课堂重点知识掌握,增强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所以讲,科学合理的开设生活化课堂可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使得学生能夠比较有效进行课堂重点知识掌握,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生活化课堂教学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有效地对数学课堂内容创新和优化,从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推动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而老师们在利用学生日常生活情景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从而促进学生一直对数学学习保持激情。此外,数学生活化课堂还能够训练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使得他们在实践与数学知识教学有关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地参加实际教学活动,从而主动地探索课堂的重点知识[1]。再加上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使得小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课本所学知识,训练小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增强生活化教育的有效性。总的来说,对于能否充分实现生活化课程的有效性,老师需要事先进行相对比较完整的研究,合理的对课堂教育加以优化,指导孩子的课堂学习,给他们的未来学业和生活带来更大支持。
三、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的有效方法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正处于发展初期,对于一些事物的判断缺少正确而全面的认知,因此教师要做好引导教育工作,让环境和氛围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营造良好积极的教学环境对于学生来说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由此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2]。对于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或者融入生活中的素材来创设生活化情境,将学生代入到一个熟悉的场景中,降低学生的陌生感,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小龙带着102元去买牛肉,牛肉一共花费52元,问小龙还剩多少钱,若学生不会计算超过100的数,则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进行简便算法的教学,让学生实现计算100-50=50、2-2=0,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着充足的了解,提高数学知识教学的有效性,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多帮助,从生活化角度开展数学教学,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数学表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教师需要在讲解和阐述时尽量融入一些生活化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数学概念、定义等,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且灵活应用这些数学知识点,以此来更加高效的解决数学问题[3]。数学学科中大多数的表述都是以数字、符号为主,但是都能够用语言来进行详细的阐述,总体来说属于语言范围,因此教师要尽量将这些数学语言转化为语言的方式描述出来,将其形象生动的讲解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送水”问题融入到课堂,并给予学生相关数据信息,如“每桶水的重点为15kg,整个学校一共有6个班级,同时有2个教师办公区,每间教室松2桶水,那么送水工作人员每天需要送多少桶水?”学生在分析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扔学生计算6+2=8,8×2=16桶,为拓展课程教学,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计算用水量,加深学生对大数乘法的计算,从而正确解答16×15=240kg。待到本节课计算完成后,教师还可以渗透水资源来之不易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节水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三)引导学生用数学视角去观察生活
要想真正保证数学与生活化的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树立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正确看待数学这一门学科,培养其良好的学科素养。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和管理中引导学生用数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用数学思维去思考问题。与此同时,在生活中很多细节之处都能够体现出数学知识的应用,学生需要留心观察、深入思考,在这过程中积累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4]。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锐角与钝角》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生活化的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观察去生活中搜寻一些锐角和钝角的事物,并且将其拍照打印出来,在课堂上与同学们进行分享交流,在预习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锐角与钝角”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其能够更加高效顺利的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趋势下,教师必须要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价值,通过不断的研究、采取科学的措施将生活化教学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轻松地教学氛围,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广林.刍议小学数学三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J].才智,2019(24):109.
[2]张永红.小学三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9(11):151.
[3]王善云.引领学生成功跨越小学数学“分水岭”——浅谈三年级数学教学[J].安徽教育科研,2020(22):68-69.
[4]宋丙春.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3):63.C48B0E84-2DC1-4D1C-8AA9-6FBABCF73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