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玉
摘 要:音乐是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阶段开展音乐学习,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而这一阶段也是培养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在教学中对初中生渗透德育,对初中生优秀品格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初中阶段,开展音乐教学是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针对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给广大的初中音乐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德育;渗透策略;
初中音乐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相关的音乐知识,还要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从而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同样的育人作用。好的音乐不仅能够直击人的心灵,还能引起人的情感共鸣,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水平,从而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基于音乐学科的特性,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够深化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素养和高尚的情操,从而充分体现音乐学科的价值,充分发挥音乐的育人作用。此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不仅能充分践行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还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
(一)教学观念落后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以往大多数初中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灌输以及音乐技巧的讲授,忽视了音乐的内在价值,忽视了音乐育人的独特作用,并未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巧,却很难更深入地了解音乐作品中的内在情感。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充分发掘音乐的内在价值,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学校并未重视德育的渗透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正处于道德品质培养的关键时期。但大部分的初中学校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上,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视程度并不足,几乎很少涉及关于德育的评价体系,也并未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德育与学科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三、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一)提高教師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领者,其一言一行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言行。因此,要想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学校就需要提高初中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为了更好地渗透德育,教师应时刻注意自身的形象和言谈举止,通过自身良好的示范,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在课下,教师也要时刻发挥榜样的力量,真诚地关心和帮助每个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学校应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和考核,并鼓励教师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相应的学习活动,从而切实提升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立足教材内容,寻找德育渗透的契合点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科技水平也突飞猛进,信息技术和网络开始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上充斥着很多歌曲,但很多热门的情感歌曲并不适合初中生,甚至还会对初中生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立足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寻找合适的德育渗透契机,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单一固化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就很难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更好地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教学观念的革新。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还能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深化学生对音乐作品理解的同时,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为德育的渗透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但学生对民歌的了解并不多。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牧歌》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导入,给学生播放关于蒙古族的地理环境与风土人情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蒙古族的特色文化。接着,教师可以引入蒙古族的音乐,让学生欣赏《牧歌》这首歌曲,从歌曲中感受到浓郁的草原气息,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真挚的感情。教师可以分别为学生播放无伴奏的歌曲与有伴奏的歌曲,让学生通过比较了解蒙古长调的特点,深化学生的印象。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深化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音乐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将音乐教学完全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而应将音乐教学与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生活化的音乐教学来渗透德育,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优秀道德品质。
(五)以人为本渗透德育
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以人为本,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进行差异化教学,使音乐教学更具针对性,使德育在音乐教学中得到有效渗透。学生在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及音乐素养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吸收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应结合学生的差异,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引导和启发,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均能有所收获。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应及时创新教学方式,革新教学观念,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德育更好地渗透到音乐教学中,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丽英.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学苑教育,2017(08):19.
[2] 侯宇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探讨[J].北方音乐,2019(08):125.
[3] 王丽英.论述德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J].好家长,2015(01):129-130.
[4] 宋斌.关于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探讨[J].才智,2015(01):12.
[5] 张东泽.探究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学前研,2016(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