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林冬
关键词: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
引言
初中生正处在一个快速成长阶段,在这一阶段之中,其三观以及自身素养会不断得到提升,在此前提之下,学生需要一个足够良性的引导模式,来释放他们无处不在的经历以及使其动手能力得到提升,而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便是最好的选择之一,教师要做的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并以此为基础,让学生能够得到良性的锻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显著的提升,学生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收获。
一、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的兴趣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学习和研究。教师可以在活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因为在是时候日常生活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事情,这些事情可能会被学生称之为尝试,但学生只需要进行细心的引导和探索,就可以发现这些尝试背后所隐藏的科学道理。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将综合实践课程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
例如在进行综合活动课程的设计时,就可以根据生活实际来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索。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类电灯是我们在夜晚照明的主要工具,学生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他们知道电灯是依靠电力并且依靠一定的开关进行工作的。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尝试着制作一个可以调节亮度的电灯。首先学生需要确定自己完成活动的材料,具体来说,学生需要一个滑动变阻器,需要一部分铜丝,并且需要一个电灯泡和一个载具以及一小节电池。待材料准备齐全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让学生尝试着依靠自己的动手能力,将这些材料连接在一起,以此来实现电灯的组装,而学生在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可以收获更多的知识点,比如铜线的连接方式以及电灯的组装方式,这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着较大的帮助,并且这样的探究活动能够显著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沉浸到实践活动课程之中进行有序的思考和研究,当然教师也需要及时的给予学生评价,让学生能够确定自身存在的问题,以此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注重活动的开展并及时评价
教师也需要注重活动的开展以及及时的评价,因为活动开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如果教师只注重活动的开展,那活动所带来的成效将会被忽视,学生也无法通过活动来看到自身的提升,这也就意味着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成就感会被忽视,学生在经历了数次活动之后,其对活动的兴趣会不断降低。而活动可以让学生收获成就感,也可以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专题改正。
三、引导学生自我表达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的表达,因为活动本身是为了锻炼学生而出现的,如果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只能按部就班的进行学习或者完成任务,那活动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是极其有限的,并且活动需要学生具备较为灵活的思维能力,能够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探索,这才是活动的真正目的,不然的话,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与传统的课上教学没有任何的区别。另一方面学生的自我表达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让学生能够敢于表达自己,这是学生自信心提升的关键。
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处理信息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中,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通常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会以活游戏或者自主探索的模式推进,如果学生不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那活动的推进将会无迹可寻,学生也就无法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乐趣,而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动脑能力和动手能力正处在巅峰,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良性的引导,将学生的能力完美的激发出来,并且让学生能够将自己收集的信息进行灵活的处理,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但教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进行良性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主动的有效的进行综合实践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活动的设计,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需要注重活动内容的反馈以及评价,让学生能够收获成就感,以此来使学生长久不衰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当然学生的自我表达以及学生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也是极其重要的,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项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矫文本.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研究[J].新教育,2022(05):85-86.
[2]高燕萍.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地制宜实施策略[J].学周刊,2022(06):73-75.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6.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