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恩军
一、中小学教育网络平台出现的背景
2014年,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信息化等文件精神的要求,教育部决定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简称“一师一优课”。随着“一师一优课”等教育信息化活动的全面开展,从中央电教馆到地方各级电教职能部门,陆续开始建设各类教育资源信息平台。中小学教师实名注册,可在平台下载或上传资源,利用平台管理学生;与此同时,教师网络空间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教师可在资源平台上建设自己的网络空间,备课、交流、研讨、管理班级、参加各种比赛活动。在一些资源平台,学生也可实名注册,与教师、同学交流。以安徽省内中小学教师为例,不仅与全国中小学教师一样,可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名注册,参加“一师一优课”等比赛活动;也可在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臺实名注册,建设自己的网络空间,参加各类比赛和研讨活动。教育部门每年都举办面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比赛活动,其中就有个人网络空间应用案例评比活动。安徽省电教馆立足于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已连续多年开展优秀资源达人评选活动,评选指标包括个人网络空间的资源数、粉丝数、来访数、积分数、空间应用效果等。这项比赛,对广大中小学教师使用资源平台有很大促进作用。
二、网络平台在各类比赛和教师备课的重要作用日益明显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机会建设自己网络空间的中小学教师越来越多。近几年,很多教育信息化比赛都是依托资源平台开展的,包括比赛文件发布、作品上传、专家评审以及获奖证书下载等,大部分环节都需要教师登录网络空间。例如,每年开展的“一师一优课”活动,要求参赛教师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个人网络空间提交一节课例,包括课堂视频、课件、教学设计等。然后由专家逐级推优,对参评课例评出“部优”“省优”“市优”“县优”等不同奖项。在打磨“优课”的过程中,教师也可借助资源平台备课,平台上汇聚了中小学各学段教师,资源十分丰富,为教师跨学科获取备课资源提供了极大便利。近年,本人的网络空间建设一直走在全县、甚至全市的前列。2012年,教育部颁布《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文件,教师网络空间作为“三通两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了雏形,面对全国中小学师生的各类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大幕被拉开。2014年,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文件和学校的要求,本人在国家和省级资源平台注册了账号,精心耕耘自己的网络空间,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借助网络空间,本人积极参加各类教育信息技术比赛,先后获得“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网络空间应用案例比赛省级和市级荣誉。
三、借助网络空间,获取跨学科作文教学所需素材
国家建设需要具备多方面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知识,也是公民高素质的体现。师生也经常遇到跨学科知识,以高中作文教学为例,很多学生虽然也懂得写作技巧,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提起笔来,时常“无米下锅”。对于有些高考作文题目,想写好,必须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知识,从语文之外的其他学科获取素材,才能较好地完成写作任务。如何才能让学生获取跨学科知识呢?“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0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的通知”指出,支持教师利用网络空间备课、授课,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组建研修共用体,开展研修活动。可见,借助网络空间组织跨学科共同体,大有可为。
例如,2021年,湖北、河北、湖南、江苏、福建、辽宁、重庆和广东等8个省市共同组织了一次大型模拟高考,简称“八省联考”。该联考接近真实高考,旨在让考生能在新高考模式下发挥得更好。这次联考作文题目可圈可点,得到很多考生、专家、一线教师的认可。“八省联考”虽然不是高考实战,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试题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作文题涉及抗美援朝事件,要用到政治和历史知识。考生写作时,如果不了解抗美援朝的来龙去脉,仅从语文的角度发挥,就会捉襟见肘,很难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因此,可以当作跨学科作文教学的案例。教师可以利用资源平台,访问政治、历史等学科教师的网络空间,获取“抗美援朝”“五四运动”等事件的相关知识。也可与这些教师在网络空间互动,以主题研讨、日志分享、答疑释惑、网络调研等不同方式交流,打通语文、政治、历史等不同学科的通道。网络空间聚集了各学科教师,大家在同一资源平台上,借助网络空间备课、研讨,十分便利。资源平台上,很多教师都是未曾谋面的“网友”,但丝毫不影响网络研修的开展。要获取跨学科资源,这种交流的便捷程度远超QQ群、微信群。也可让学生参与进来,把学生变成平台“好友”,鼓励学生在网络空间留言,写下自己的困惑,学习跨学科知识,或者展示自己的写作片段。这样,相当于把作文讲评课的一部分环节搬到了网络空间进行,对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非常有利。
“八省联考”作文题给我们更大的启发是,语文教师可借助网络空间,调动跨学科教师资源和人脉,为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助一臂之力。很多高中生的作文素材贫乏,素材来源渠道狭窄。这些学生在写作时要么无材可用,要么素材陈旧。需要用到跨学科知识时,只能胡编乱造。教师的跨学科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如果能通过资源平台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网友”,与之切磋,就能获得更多跨学科知识。再经过选择、加工,将那些对学生写作有益的跨学科知识放在自己的网络空间,供学生浏览、学习,学生就能汲取更多有益知识,拓宽写作视野。教师也可鼓励学生添加政治、历史等其他学科教师为好友,经常与教师互动,直接获得这些教师的指导。
四、借助网络空间,开展与跨学科相关的作文升格训练
1.鉴于本地区和本校所有师生均有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账号,方便交流和学习,本人进行的基于跨学科研究的作文升格与指导训练,以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师生个人空间为媒介(以下简称“网络空间”)。借助网络空间,不仅可大幅度增加师生互动的机会,而且还能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之间、学生与多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和学生均可借助网络平台,互加好友,然后互动;学生能获得不同学科教师的指导,拓宽视野,提升作文水平。
2.笔者设计了跨学科作文升格与指导案例,高中三个年级学生均可使用,尤其适合高三学生,对学生集中高考作文复习、扩大跨学科知识并应用于写作,提升作文水平非常有用。在该作文升格案例推广的过程中,有以下写作困惑的高中生都可纳入授课对象:作文素材单一,跨学科知识捉襟见肘的;作文结构混乱、逻辑不清,写出的作文不知所云的;不能集中笔墨紧扣中心,写作过程中经常撇开中心另生枝节的。
3.作文升格案例的主要环节。第一,教师通过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向个别班级或全校某年级学生布置一篇需要跨学科知识才能完成的作文。学生可利用周末或者平时上信息技术课接触网络的机会登录查看作文要求,借助网络空间寻找相关学科教师,争取他们的指导,获得写作需要的相关知识,完成写作任务。每人通过平台提交一篇作文,供教师批阅,遴选,做升格指导之用。第二,针对不少学生的作文材料陈旧、单一,甚至存在知识性错误等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借助网络空间,结识其他学科教师,寻求他们的帮助。作文中如果涉及其他学科知识,比如政治、历史、英语等,不能确定是否正确,最好主动联系相关教师,获得他们的指导。第三,教师对学生提交的作文精批细改,找出共性问题,特别是涉及跨学科知识的问题,做好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根据所掌握的学生作文信息,制作微课,教会学生如何巧妙利用跨学科知识写作,如何让说理更深刻,如何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和论据联系起来等。写作中如能恰当运用跨学科知识,层层剖析问题,层次清楚,逻辑严密,就能使论证更有力度,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第四,教师把制作好的微课放进网络空间,供学生观看、下载、学习,让学生找出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教师交流,获得有针对性的指导。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与教师互动,也可与其他同学互动,以更好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第五,个别学生作文中存在特殊问题,无普遍性,为了避免浪费其他学生的时间,教师可借助网络空间添加该生为平台好友,进行一对一个性化指导,帮助其找出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第六,借助网络空间,学生的作文升格完成后,可在个人空间展示,展示时,隐私建议设置为“公开”,这样其他好友和非好友都能浏览、下载。当然,个别同学如果不愿公开作文,又希望把作文放到平台上,可以将平台日志设置为“仅自己可见”。最后,经学生同意,教师可把这次作文训练修改前后的作文展示出来,制作成完整的电子文档,以图片的形式放到网络空间“相册”“班级共享”“班级聊吧”“班级作业”等栏目里,供师生学习,也包括其他学科的教师,聽取他们的意见,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或者打印电子文档,装订成册,在更大的范围内进一步交流。
五、利用网络空间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素材的新尝试
2020年春季开学,新冠病毒疫情严重,各地中小学不能按时开学,纷纷进行线上教学。大多数中小学线上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师生的网络空间。笔者在这一时期,利用网络空间提高了线上教学的效率。笔者与网络空间打交道已有7年时间,一直在建设网络空间,有各学科中小学教师网友数千人,各类资源近五千条,很多学生也经常访问笔者的网络空间。这更加坚定了笔者建设和利用网络空间的信心。尤其是在作文素材方面,网络空间大有可为。
不论是平时作文、考试作文还是大赛作文,作文素材都是大问题。笔者在作文教学特别是学生作文素材的获取方面进行了新尝试。近年,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组织作文比赛。比如,世界华人作文大赛、安徽省校园读书创作大赛、合肥市中小学生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等。这些比赛是教育主管部门开展或推荐的,具有权威性,而且对学生不收费,学生参赛不会有任何损失。比赛非常接地气,不少比赛题目后来成了高考模拟考试的作文题。参加作文比赛,能有效促进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实现读写结合。有的比赛,需要参考资料,学生为了获取写作素材就会主动读书,能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有些不太喜欢写作的同学,参加作文比赛获奖了,就会产生写作自信,从而爱上写作。笔者利用网络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很多新颖的跨学科作文素材,及时将有影响力的作文大赛信息发布在网络空间里,让有兴趣的学生参赛。获奖后,再把获奖证书发布在网络空间,保存资料,分享喜悦。还可把获奖证书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借助网络空间,笔者不仅自己从其他学科教师处取得了“真经”,还告诉学生在写作时如果需要用到跨学科素材,可直接从网络空间联系其他学科教师,寻求帮助。有的学生,在向其他学科教师获取作文素材资源时,还意外收获了这一学科的其他知识。
“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指出,各地要加强网络平台建设,积极推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关心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对于高中作文教学而言,作文素材的缺乏是困扰很多高中生的难题,教师可借助网络平台,获取跨学科作文素材,为这些写作上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以不断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注: 本文系2020年度合肥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基于网络平台的高中跨学科教研策略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批准号为:HDJ200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