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在助推乡村经济转型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2022-05-18 13:59巫海莉
中国民商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化旅游作用分析

巫海莉

摘 要:在我国大力推进现代农业背景下,未来农村将成为以现代农业为支撑的小城镇,实现全面现代化转型。按照“农业适合农业”的原则,在当地资源丰富的特色小镇发展现代农业型鄉村旅游业,是国家新农业顺应发展趋势,兼顾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可行路径,推进特色城镇建设。本文以中宁县黄羊古落文化旅游为例,对中宁县黄羊古落文化旅游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推动黄羊古落的经济转型发展。

关键词:文化旅游;乡村经济转型;作用分析;中宁县黄羊古落文化旅游

一、乡村旅游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促进农村居民多元化经营,增加农民及财政收入

当地的自然景色、农业资源和田园风光是乡村旅游的基础,并且与农村居民息息相关。“食、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贯穿在整个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因此与这六个方面相关的服务和产品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对于农村居民而言,普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能够通过乡村旅游的方式变为经营性资产,满足游客或者其他经济活动的部分需求,与此同时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农产品和农村劳动力的利益,一方面提高了自身的收入,另一方面还增加了当地的财政收入。

(二)乡村旅游能有效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升级

目前中央一号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结合。对此而言,乡村旅游必然是最佳的选择。将第一产业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产品的需求量,从而促进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将第二产业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能够促进大型旅游装备制造业的进步,例如旅游必需品和房车等;将第三产业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信息、金融、商业和文化等方面。

(三)乡村旅游能提高农村就业率

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在我国十分受关注。以生态环境、农产品供应和农村生产链结构为基础的乡村旅游,能够给乡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就业更多选择的空间,让他们找到更加适合的岗位。除此之外,在乡村旅游产业方面工作的员工一般而言会比单纯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民收入更高,这是由于农民在经营乡村旅游时也会有一定的利润。

(四)乡村旅游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

在乡村旅游产业得到发展后一定能够带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例如乡村的道路、桥梁和房屋等。通常来说这些基础设施是公用的,因此一旦基础设施得到了提高,从另一角度来说就是投资环境得到了提高,如此一来获得投资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当投资增加后,又会有更多的消费者愿意进行乡村旅游,在加大宣传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扩大景点(区)的影响力,综合而言乡村旅游可以创造经济良性循环。

(五)乡村旅游促进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发展

乡村旅游中的文化资源具体而言就是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主要涵盖了地方性的历史文物古迹、各种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技术等等。文化资源是乡村旅游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能够更加博得游客的关注,并且文化产品的经济利润更高。当乡村的文化资源得到了发展,更多的人可以有机会了解当地文化,在文化资源发展的同时还能够扩大乡村的影响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黄羊古落简介

“黄羊古落”八个重要独特资源:

(一)古村落老宅

园区有100多户老宅为60年代至今遗留。经过加固修缮可成为别具一格的民宿住宿风格,形成黄羊古落特色民宿文化,体验当地特色建筑。

(二)古树

园区千余棵百年古树。其中枣树平均树龄240年,年龄最大的枣树340年,未来将建设“枣堂子”汤泉文化,打造冬季旅游产品,填补冬季旅游空白。

(三)古岩画

从村落出发步行15分钟即可到达黄羊湾岩画保护区。在讲解员带领下可了解史前文明岩画,穿越时空感受古人的生活场景。

(四)古长城

黄羊村东侧1公里处拥有保存良好的明长城遗址。通过举办文物修复、保护的研学产品来解决现有业界内研学产品单一的问题,挖掘黄羊古落的研究价值。

(五)古生物植物化石

黄羊村北山内有大量的古生物、植物化石。通过专业科研人员带队,让旅游客户深入了解地球生命的起源,探索生物进化演替的奥妙,满足游客对于古村落形成的好奇。

(六)北山古战场

在黄羊村北山后有著名的胜金关遗址古战场。在沙漠、戈壁、草原地貌里,游客可以骑马或驾驶专业的越野赛车傲游驰骋在这片狂野的古战场。

(七)古石窟

在黄羊村东侧3公里处保留着一座隋唐时期就有建制的双龙山石窟,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小敦煌,有着丰富的旅游文化价值。

(八)百年非遗发源地

蒿子面是国家级非遗,是中宁特色民间小吃,已经流传了360多年。黄羊钱鞭舞也是国家级非遗,是一种综合民间表演形式,集舞蹈、健身、体育和防身于一体的民间舞蹈。已经流传300余年。

三、中宁县黄羊古落文化旅游的意义

(一)挖掘文化遗产,推动文旅发展

黄羊古村落始建于夏朝,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羊钱鞭”发源地,因黄羊钱鞭和保存完整的百年古村落而闻名,整体占地约453亩。北靠双龙山,距离“黄羊湾岩画”保护区、明长城、烽火台(直隶墩)直线距离不到500米,拥有保存较完好的古村民居建筑82处,百年以上枣树2000余棵,其中200年以上树龄的枣树1400余棵。项目建设将文化传承、艺文体验融入景区,设置古落艺宿、枣林艺境等功能区,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二)坚持规划引领,推动项目进展

黄羊古落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约3.7亿元,按照“保留修缮原始古村民居、新建古村外围功能区”的思路,以“挖掘在地文化、保留老村肌理、植入艺文元素、重在深度体验”为原则,全力打造具有“历史厚度”、“个性态度”、“艺术气度”的新派艺文古村落。截至2020年,项目实施辐射带动了附近农户200余人长期就近就地务工,创造了丰富的岗位,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为当地农村脱贫致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优化产业体系,助推融合发展

黄羊古落文化旅游项目观光园、民宿、功能区的建设有效整合了集体土地、空闲民房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为乡村产业振興奠定坚实基础。项目的建设,给周边市民提供了休闲观光之地,带动市民消费升级,使产业结构调整迈出重要一步。周边村落借势积极整合优质农产品资源,培育了富硒大米、富硒菊花等一系列生态农业旅游商品。同时,景区积极承办乡村旅游暨枸杞饮食文化节等各项文化旅游活动,致力于建设融合非遗文化、乡土风情、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科普教育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旅游产业体系,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四、乡村旅游开发的原则

(一)政府引导、扶持原则

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乡村区域居民合理发展旅游业。相关政府部门要多关注不能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区域的居民们,防止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要多激励能够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区域的居民们,指导他们进行合理开发,同时也要积极关注他们的开发过程。政府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首先,政府需要在乡村区域内居民培训方面提供经济支持,培训能够帮助居民了解相应的知识,掌握相应的技巧,从而有利于居民经营乡村旅游。其次,若部分居民在投资旅游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缺少资金,相关政府部分应当给予一定的信贷支持,相对而言,低利率或低息抵押贷款更为合适。然后,部分乡村旅游进行者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并且处于摸索阶段,政府需要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折扣。最后,政府需要从各方面出发提高乡村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道路、桥梁和水电等,从而提高旅游开发的环境。

(二)区域内居民广泛参与的原则

区域内的居民需要积极投身到开发乡村旅游的队伍中,这在一方面可以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在另一方面还能够增加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且还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投身到开发乡村旅游只要有两种方式,首先是直接参与,也就是直接服务游客例如接待和餐饮等;其次是间接参与,也就是投身到和旅游相关的一些产业活动中,例如对食品进行加工,生产纪念币等等。

(三)利益分配公平原则

并不是所有的乡村居民都投身到乡村旅游的资源开发当中,对于他们而言还要接受社会成本的上升和各种旅客的打扰是十分不公平的。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考虑到所有乡村区域内的居民,让大多数人收益,特别是要帮助贫困人口,这才是公平,才能够鼓励当地居民自发性的保护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因此利益分配公平原则在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必须要坚持的。

五、中宁县黄羊古落文化旅游的现状

(一)中宁县黄羊古落文化旅游的基本情况

黄羊古落是历史先民创造的第一批文化成果。黄羊古落的开发与保护不仅是当地村民的实际需要,也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村落是农耕社会最基本的文化单位,而黄羊传统村落则具有独特的地理和风俗特征。黄羊古落位于威宁与中卫区交界处,毗邻宁夏、内蒙古。它是中宁中原农耕与西北游牧文化的融合。黄羊地处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村落周围有着较为平坦的土地,拥有较为良好的开垦种植条件,为黄羊古落的文化积淀与文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中宁县黄羊古落文化旅游调查

黄羊古村落积极探索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先后建成了黄羊古村落旅游接待中心、黄羊古村落旅游接待中心等项目,主题家庭住宿和研究基地。此外,还建设了“水稻和渔业空间”等两个农村综合体示范项目。采用“稻鸭鱼蟹”立体种植养殖模式。种植彩米700余亩,鱼类800余条,鸭鹅1000余只。布置收获风车、走廊等特色景观,促进产业整合升级,乡镇特色农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文化旅游产业链更加紧密。

(三)中宁县黄羊古落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目前中宁县黄羊古落旅游发展的最大瓶颈是旅游产品质量不高,旅游类型少。事实上,旅游产品作为旅游者体验的重要载体,在未来农村旅游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单一的旅游产品不能满足旅游者的差异化需求。一方面,区域民俗文化必须融入旅游产品的开发,充分体现当地乡村文化氛围的独特魅力。在此基础上,加强旅游产品的内涵开发,特别是高附加值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增加游客的数量、关注度和回报率。另一方面,中宁县黄羊古落的乡村旅游以及休闲农业发展起步较晚,人们对这些旅游方式的认识仍然浮出水面,这使得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够深入,乡村旅游的价值、资源特别是人文景观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

六、中宁县黄羊古落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一)建立美丽小城镇,推动产业融合升级

充分发掘黄羊古落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聚力打造全域旅游,构建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立足休闲特色旅游小镇定位,在完成黄羊古落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基础上,深度挖掘黄河文化、古村落文化、乡土文化,撬动资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打造精品民宿、小吃街;积极承办各项文化旅游活动,开展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的推介报道,打响黄羊古落精品乡村旅游名片,提升影响力。加快产业转型步伐。以市场为导向,引进龙头企业、培育经营主体,与壮大村集体经济相结合,因地制宜探索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制定种植生产标准,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打造富硒菊花示范种植基地、“稻渔空间”示范养殖基地,推动产业实现提质增效。

(二)农业方面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实现农业转型升级重要途径,更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有力措施。因此,要积极呼应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一带两廊”空间发展规划,狠抓产业转型和项目建设两大重点,推动乡村产业体系提档升级。增加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数量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持续发展富硒菊花、富硒枸杞、稻渔立体种植等模式,进一步打造如“余香夏贡”等本土品牌,提高农副产品质量水平,形成特色高附加值产品,带动农业与旅游业的双循环发展。

(三)生态优创方面开展黄河流域保护、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工作

乡村自然资源作为乡村旅游重要根本,只有对其进行妥善的保护,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如果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就会让乡村旅游业在自然资源的破坏下成为制约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要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打好“三大会战”,抓好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实施黄河流域保护、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矿山保护修复等工作,在对自然资源安全开发的过程当中实现对旅游资源的利用,确保不会受到二次污染破坏。

(四)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传统村落不但是当地的宝贵资产更是无法再生的重要旅游资源。一方面,传统村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体现,展现着人类在历史上是如何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另一方面,传统村落也是文明传承的象征,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阶段。所以黄羊村落的人居环境不仅仅局限于环境本身,更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在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的基础上,确保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不会受到影响,引导良性开发,建立健全人居环境的长效管护机制,实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处。具体措施上,要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将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循环利用,建立一个更加科学现代化的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对违规堆放生活垃圾的行为进行整治。其次,大力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确保生态资源利用与保护措施相结合,提高污水利用率,发展先进生态处理工艺,减少生活污水给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影响。最后,完善黄羊古落的道路建设,解决古洛内部道路泥泞的情况,让村民能够更加便利的出行,让外界游客能够更加方便便利在黄羊古落旅游。

七、结论

对于历史村落的文化旅游开发要建立在尊重、认同、理解其文化的基础上,重新协调配置自然与文化资源,实现自然与人文合一,在不破坏文化内涵的前提下提高旅游价值。本文指出了文化旅游对于历史村落发展的重要意义,以黄羊古落为例具体论述了历史村落的乡村经济转型发展途径,提出了推动产业融合升级、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开展黄河流域保护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等措施,为当前历史村落的旅游开发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周鸿,吕汇慧.乡村旅游的生态文化传统与生态环境建設的互动效应——以云南石林县彝族阿着底村为例[J].生态学杂志,2006.

[2]蔡林,王庆.农耕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5(11):2810-2813.

[3]卢松,陆林,王莉,等.古村落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为例[J].地理科学,2004,24(2):250-256.

猜你喜欢
文化旅游作用分析
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战略
贵州省文化旅游创意发展态势评价
凤县文化旅游业发展研究
文化系统剥离与市场割裂对文化创意体验产品的影响研究
当前铁路工务线路设备管理对安全生产的作用分析
基于新形势思想政治工作对医院人事管理的作用分析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工商管理培训对保障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