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万强 冯友松 卓小瑜
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高度重视中小学劳动教育,根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相关要求,在深度调研全市劳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指导各县校整合校内外资源、完善课程设置、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健全运行机制,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走深走实,让劳动之花开满秦巴校园。
一、以“建”为基础,丰富劳动教育平台
劳动教育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命题。为“优解”这道“新题”,安康市着力在“建”字上下功夫,不断丰富劳动教育平台。一方面,建立机制。出台《安康市推进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十项措施》等劳动教育系列文件、制度,建立健全劳动教育体制机制,专题召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中小学劳动和研学实践教育工作现场会。各县区立足实际,“一县一策”,创新机制,统筹落实。平利县建立的“一个领导小组统筹、一名县级领导挂帅、一个工作专班负责、一名资深校长牵头、一名业务骨干指导”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在市域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实施“五小”工程,即实施“小能人”工程,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处理学习和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强化劳动意识,感知劳动乐趣;实施“小农人”工程,以生产劳动为重点,科学整合校内外劳动教育資源,让学生适当参加生产劳动;实施“小工匠”工程,引导学生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强化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实施“小艺人”工程,让学生掌握1至2项劳动技能或艺术特长,不断建构文化自信;实施“小红星”工程,引导学生参加校园义务劳动、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等,培养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另一方面,建设基地。在指导各县区完善校外劳动实践场所时,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探索“农业+”“工业+”“科技+”“生态+”“红色+”等劳动教育新平台。全市命名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学校61所,建成平利马盘山生态农业观光园、白河天宝梯彩农园、石泉后柳中坝作坊小镇等15个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极大地拓宽了校外劳动实践空间,实现了劳动实践从农村到城市、从田间劳动到职业体验、从手工制作到科技开发的多领域、广覆盖。
二、以“改”为切口,制定劳动教育清单
为解决大部分学校在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内容设计、计划步骤等方面不明确,劳动教育形式片面单一的情况,改变“有课表没课程、有劳动没教育”的窘境,保证各县区学校的劳动教育有章可循,市级层面制定出台了《各学段劳动内容清单》(以下简称《清单》)。《清单》的设计包括学段、主题、劳动内容、实施方法、考核标准等“五个维度”,遵循义务段和高中段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具有梯次性、连贯性和可持续性。每个年级都包含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大类别,覆盖了生活技能、生存能力、文化素养、家风传承、志愿者服务、生产劳作、创新能力、职业体验、生涯规划等内容。该《清单》确保了劳动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实施,促使孩子的劳动能力能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同时倒逼学校与家庭持之以恒地做好劳动教育。
三、以“融”为抓手,构建劳动教育新模式
汉阴县广泛挖掘地域资源,聚焦“固定、校园、家庭、田间”四个课堂,实施劳动教育与“学科作业、地方文化、农耕文化、科技创新”四个融合,设立一项基金,探索出符合汉阴实际的中小学劳动教育“441”模式。“四个融合”,即一是与“学科作业”融合,抓实以劳树德。在中小学思政课、语文、历史等学科,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融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学生进行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劳动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深入挖掘有关学科的劳动教育元素,将校外劳动教育作业分解到教育实践中,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悟、悟中创。二是与地方文化融合,落实以劳增智。充分挖掘传统地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文化等,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如“皮影戏”表演、蒲扇制作、拓印等,让学生参与了解并模仿制作。三是与农耕文化融合,夯实以劳强体。着眼于让学生“动起来”,走进种植养殖基地、田间地头等,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完成相应的劳动任务,使劳动和强体相得益彰。如平梁镇中心小学的“仓廪育人”空间,围绕“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农耕文化核心,对农民耕作场景、农户生活环境、各类农耕工具、粮食加工用具进行认识和学习。四是与科技创新融合,强化以劳促新。注重强化创新劳动实践,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动脑动手,培养创新精神。如凤台小学开设STEAM课程,创设了“智造空间”“生命空间”“创新中心”三大主题空间,满足学生在STEAM学习中对各类探究活动的需求,开设了乐高积木搭建、手工DIY、电脑绘画、无人机、初高级机器人、3D打印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为充分激励企业支持劳动教育,该县研究制定了《汉阴县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项目建设策划书》,印发了《“陕煤集团汉阴中小学研学实践劳动教育基金”奖励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争取陕煤集团扶持设立“汉阴县劳动教育基金”,获得首批扶持资金200万,县财政同比配套资金,主要用于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以及基地内的授课教室、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等,为全面扎实开展劳动教育夯实了基础。
四、以“评”为导向,树立劳动教育新风尚
长期以来,我国劳动教育在中小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地位被弱化、实施被简化、功能被淡化的问题。为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确保劳动教育落地落实,必须要解决好评价这个“卡脖子”问题。安康市着力通过“三个结合”解决劳动教育的评价问题。一是把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结合起来。二是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起来。陶行知说过,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劳动的生活才是受劳动的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劳动产品、劳动成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劳动能力、劳动态度、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劳动价值观等过程性的表现要素。三是把单一评价与综合评价结合起来。劳动教育不能单从劳动本身进行评价,必须要从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如旬阳市蜀河中学把劳动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建立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括五个维度两级指标70个评价要素。五个维度分别为“以劳树德·思想品德、以劳增智·学业水平、以劳强体·身心健康、以劳育美·艺术素养、以劳创新·社会实践”五个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以一级指标为基础,具体细化到21个项目70个评价要素,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获奖成果与违纪处分、个人评价与班级量化、家庭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评价每一个学生。
五、以“育”为目标,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劳动教育是长线教育,其场所在学校、在家庭,同时也在社会。如何构建起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把劳动教育全方位渗透下去,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大课题。通过反复调研、分析,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外,安康市将目光聚焦在了“连接”上,把劳动教育与校内岗位连接、与家长职业连接、与社会各行各业连接,引导学生到学校的保安室、餐厅、图书室等地方参与劳动,要求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或到家长的工作岗位上体验劳动,鼓励学生深入各行各业跟岗锻炼,形成“时时可劳动、处处有劳动、人人爱劳动”的教育新局面。如石泉县城关三小形成以学校劳动为基础、家庭劳动为延伸、社会实践为补充的劳动教育新格局,让劳动教育在“三位一体”的统筹谋划中扎实推进。首先,以学校劳动为基础。一是校内劳动常态化。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设置各种劳动服务岗位,如桌长、灯长……通过“班级岗位劳动竞标”达到人人有事干,人人都会干。二是开展班级微种植。围绕班级“快乐种植”,每一个年段确定不同种植项目并开展劳动学习,在养护绿植的过程中形成“五个一”常态管理机制,即一物一名片、一天一摄制、一周一记录、一组一思疑、一月一研究。学生在主题种植学习的过程中与植物的生命建立亲密的联系,充分感受劳动与自然、劳动与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其次,以家庭劳动为延伸。编制《城关三小家庭劳动清单》,将家庭劳动纳入双休日和寒暑假作业目录,分学段确定实施内容,让家庭成为开展劳动教育最灵活、最持续的劳动教育阵地。再次,以社会实践为补充。学校充分利用本地的博物馆、蚕桑馆、根雕馆、科技馆、纪念馆等公共资源,深挖其育人价值。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教学研究室 安康市汉阴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