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高愿
2014年,新一轮高考改革开始启动,这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涉及面最广、力度最大、任务最艰巨的一次高考改革。从2022年秋季高一年级开始,陕西省将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使用高中新教材,进入新高考改革。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深入理解高考改革目的,把握高考改革方向,洞悉高考改革内涵,扭住“树立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建设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培育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构建什么样的评价体系”四个关键环节,不仅能落实高考改革精神,突破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所面临的育人瓶颈,承担好为高等学校输送人才的任务,也能更好地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一、放宽教育视野,树立开放的思想观念
思想是灵魂、是方向。离开思想的指引,行動必然是盲目的,保守的思想观念一定会阻碍改革的进行。
新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取消文理分科,实行“必考+选考”。这是克服因文理分科而导致的学生偏科现象,扭转学生知识结构、思维特质同质化倾向,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这一改革举措,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自主意识发展,符合新时期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但对学校也提出了严峻挑战。
首先,新高考背景下,“走班制”将成为常态,势必带来学生需求、学科设置、师资结构和教师教学能力之间的矛盾。对班级管理、教学安排等现实问题提出挑战。
其次,新高考背景下,理性选课、职业生涯规划将成为学生最为纠结、茫然的问题。视野决定思路。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放宽教育视野,树立开放意识,创新思路和思想。
再次,针对师资结构短缺、师资强弱不均、学生生涯规划缺乏专业指导等问题,学校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可以采取“导师+助教”“线下+线上”“教师+行政”“中学+大学”“学校+社区”“域内+域外”等方式方法,充分挖掘每一名教师的潜能,发挥优秀教师的积极作用,合理借助校外教育资源,通过各种“共享”方式,培育更为开放的教育空间,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充分条件,破解学校发展中长期存在的教育资源不足、育人方式单一的问题。
新高考的挑战是全方位的。面对新挑战、新问题,放宽视野,树立开放的思想观念,才会有新的思路和方法,不至于“穿新鞋走老路”,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二、整合教育资源,建设多元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一所学校办学品质的体现,更是推动学校持续发展、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障。建设丰富多元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发展提供强大保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新高考改革的要求。
新高考改革要求学校必须整合各种资源,开发更多、更优质的课程,建设多元化课程体系,满足选课走班的需要,满足学生多元化、特色化发展的需要。
根据新高考改革要求,学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建立国家课程校本化体系。
国家课程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在学校整个课程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在学校课程建设中,学校和教师应通过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的需要,有更好的实际获得感,实现国家课程的真正落地,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
第二,建立全新的德育课程体系。
长期以来,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停留在活动层次,具体翔实,但松散无序、杂乱无章。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要对学校德育工作、德育活动进行梳理和统整,建立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使德育工作从外显走向内化,落地无痕。
第三,建立拓展类校本课程体系。
新高考改革要求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选课程。在这一背景下,学校必须对学生需求、社会发展进行合理评估,在充分考虑学校文化和学生诉求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有必要拓展的课程,并努力促进课程融通,形成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既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更强化和发展学生的自身优势,破解培养目标单一化问题,回应新高考对人才培养和选拔的要求。
三、深化教学改革,培育思维型课堂教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教学以唤醒、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
中国基础教育每一次改革,都对课堂教学提出了要求,回答课堂教学应该“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2019年出台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作为高考的考查内容,为课堂教学“教什么”“怎么教”指明了方向。
“必备知识、学科素养、关键能力、核心价值”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落实在课堂中。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积极探索大单元教学,在教学重构中,使学生获得必备知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在教学中,要切实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积极推进情景式、互动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实现课堂教学从关注学科知识到关注学科素养,从关注教学形式到关注教学本质,从关注学生表现到关注学生思维的转变。
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课堂教学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关注的是学生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学识的过程,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启迪思维、提升智慧、养育人格,关注学生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升入高等学府继续学习有重要意义。
四、聚焦持续发展,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这个工程中,评价发挥着牵引作用。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课程,有什么样的教学,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和教师。即将开启的新高考改革,聚焦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要求改变以往评价单一的现象,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对学校来讲,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逐步建构科学化的评价体系。
一方面,建立校本化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分数是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新高考改革在继续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主张建立学生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兼顾的评价机制,从而改变原来单一的、依据分数评价学生的方式。
新的评价机制,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当前,学校应当对校内评价要素进行归类、统整、重建,尽快建立适合学校实际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新高考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建立结果与过程并重的学业评价机制。
以往的学业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属于终结性评价,虽然比较直观,但忽视学生学习状态、学业发展变化,忽视学生创新力、创造力,也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削弱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利于学生终身发展。
陶行知先生讲:“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建立过程性评价机制,关注学生发展动态,关注学生成长进程,有助于保护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成长,符合新高考要求。
评价在教育教学中居于特殊地位,通过评价改革,推动学校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育人方式等变革,有助于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并为破解因评价方式单一而导致的育人方式单一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新一轮高考改革在即,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识到,新高考改革对学校育人方式、育人目标、育人要素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全面领会新高考改革精神,对思想观念、课程体系、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全方位改革和重塑,解决观念滞后、课程单一、教学主观、评价单一等顽瘴痼疾,才能实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才能真正落实新高考改革精神,破解教育的“育人”瓶颈。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