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童话类习作教学策略

2022-05-17 14:30黄元虎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小花猫例文童话

黄元虎

该文为扬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小学‘生本作文提升作文教学品质的实践研究”(批准号:G/18/P/ 043)研究成果

之一。

通过学科化的方式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就语文学科而言,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哪些方面?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主任、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先生从理解、运用、思维与审美四个维度,列出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清单。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决定了写作必定是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调查表明,小学生不仅喜欢读童话,而且喜欢写童话。因此,在童话类习作教学中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此,笔者试结合习作课“编童话故事,培养好习惯”,谈几点做法。

一、聚焦生活,培育初步审美素养

生活是习作最为丰富的源泉。童话虽然向读者展示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童话中的种种幻境,都与现实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都植根于现实生活。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双慧眼,挖掘习作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因素,再引导学生聚焦生活,发现美、理解美,在习作中尝试表现美、创造美,从而培育学生初步的审美素养。

教学习作课“编童话故事,培养好习惯”时,教师从“扬州经贸旅游节”这一真实的生活情境切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近期,我们的家乡迎来了参加经贸旅游节的中外客人,我们怎样才能做好扬州的小主人呢?”由此,学生将目光聚焦生活——养成好习惯,如:见到客人要有礼貌,特别是遇到外宾要大方得体,态度热情;讲究卫生,不能乱丢果皮纸屑;在公共场所要遵守秩序,需要排队时不插队。教师追问:“好习惯使我们终身受益,你们已经养成了哪些好习惯?”学生举例说明,如早睡早起、整理学习用品、写好作业再玩耍等。教师予以表扬,在此基础上反问:“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些不好的习惯?”学生迅速列举出有的人在景点乱写乱画、随意丢弃垃圾、随地吐口香糖等不良习惯。由此,教师顺势揭示本次习作话题:“很多人常常意识不到,这种随意的行为会损坏个人和城市的形象,有时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这节课,我们就以养成好习惯为话题写一篇习作。”这样,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在平等的师生对话中,引导学生聚焦现实生活——做好扬州的小主人。习作话题源自真实的情境,贴近现实的生活,既能引导学生发现并体会不同的生活习惯带给人们的不同审美感受,又有利于学生自然而然地参与表达,抒发真情实感,从而培育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探究特性,培育语言运用素养

童话这一文体具有劝人向善、促人明理的意图。一般来说,许多儿童并不喜欢听别人讲道理,但为什么仍然十分喜欢童话?因为童话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对儿童实施引导,并且将劝人向善的意图隐藏起来,让儿童在聆听或阅读中沉浸于童话世界,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并认同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从而改进自己的言行。因此,在童话类习作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探究童话的文体特性,依据文体特性开展习作,从而培育学生的语言运用素养。

教学习作课“编童话故事,培养好习惯”时,揭示本次习作的话题后,教师继续创设情境:“最近,动物学校的大象校长遇到了很大的烦恼,因为他被许多小动物的不良习惯困扰着。看,(课件出示图片)这些小动物有哪些不好的习惯?”学生发现小金鱼常常暴饮暴食,小白兔因为挑食越来越瘦,小熊经常乱丢垃圾。教师追问:“同学们有没有这些不良习惯呢?爸爸妈妈发现了吗?他们是怎么教育你的?”学生有的说:“他们会大声训斥我,命令我必须立刻改正。”有的说:“妈妈每天再三叮嘱我,限期改正不良习惯。”教师继续与学生对話:“面对这样的教育方式,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学生畅所欲言:“我当然知道爸爸妈妈都是希望我改正错误,我能体会到他们的良苦用心,可常常记不住,改不了。”“他们成天唠叨这些,只要一说我就嫌烦,常常钻进自己的房间不理他们。”教师表示理解并顺势引出一则童话故事:“‘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话虽然有道理,但是经常讲、天天讲大道理,小朋友难免嫌烦,爸爸妈妈的苦口婆心难以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到底有没有好办法,让小朋友养成良好的习惯呢?我们先来听一个童话故事。”教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肚子再也不疼了》:小花猫不讲卫生,被叫作“脏咪咪”。一天,因为用脏手抓起鱼就吃,肚子疼得厉害,医生告诉他是不讲卫生造成的。后来,小花猫注意卫生,肚子再也不疼了。讲完故事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感想,有的学生从故事内容来谈,认为“病从口入”这句话很有道理,大家不能像小花猫一样乱吃脏东西,要讲究卫生。有的学生从文体特点来谈,认为编童话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小朋友容易接受,效果非常好。最后,教师在情境中小结:“大象校长也觉得讲童话故事的办法很管用,于是打算出版一本《好习惯童话集》,让小动物一边读一边接受好习惯的教育,希望大家为他提供精彩的童话。”此教学环节中,教师在真实情境中生成话题的基础上,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继续创设“大象校长的烦恼”这一虚拟的童话情境,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爸爸妈妈说教式教育的不足之处,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诱发心理感受,产生移情作用,从而主动探究帮助大象校长解除烦恼的办法。教师又通过《肚子再也不疼了》这一童话故事,引导学生在交流感想中体会童话的文体特性,认同童话的劝诫作用。在此过程中,学生编写童话的欲望不断被激发起来,成为一种内在的需要,从而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语言运用素养。

三、品悟例文,培育语言理解素养

习作例文是小学生学习写作的重要拐杖。它具有激趣功能,让学生产生习作的欲望;它具有引导功能,让学生明白习作的方向;它具有示范功能,让学生建构习作的图式。因此,用好习作例文,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重要区别在于,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感知例文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还要揣摩例文是怎么写的,除此以外还可以怎么写。教师借助品悟例文,培育学生这些语言理解方面的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习作课“编童话故事,培养好习惯”时,学生通过聆听童话故事《肚子再也不疼了》体验到文体特性后,教师将话题一转:“刚才老师讲的童话故事,其实是一个叫耿新华的同学写的一篇作文。(出示例文,具体内容略。)我们来仔细读一读,同学们可以从这篇童话中学到哪些方法呢?”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出例文值得借鉴之处:例文很有条理,开头告诉我们小花猫有个外号叫“脏咪咪”,再具体描写小花猫不洗手就吃鱼的情景,接着写小花猫因为不讲卫生,寄生虫在肚子里作怪,小花猫疼得直打滚,最后写了小花猫改正了不讲卫生的坏习惯,肚子再也不疼了。内容生动有趣,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小花猫被妈妈拉着去洗手却“不情愿地跟在后面”、语言描写——“嘟囔着说:‘我饿了嘛,我饿了嘛……表现了小花猫急切的样子。人物的动作非常有趣,当小花猫看见盘子里的鲜鱼时,“抓起一条就往嘴里送”,这里的“抓”和“送”写出了小花猫心里只想着吃,根本不考虑是否卫生。当妈妈看到这样的情景时,将鱼从小花猫手里一把“夺下来”,并且“拉着他去洗手”。先“夺”后“拉”不但写出了猫妈妈对小花猫的无比关爱,而且表现了她当时非常焦急的心情。由此,教师小结:“生动的描写离不开平时仔细的观察和写作文时丰富的想象!好的童话,往往不但条理清楚,而且内容有趣,想象丰富,让小朋友读了还想读,在不知不觉中明白道理,改变行为。这里,我们讨论的是耿新华同学写童话的方法,相信同学们还会有自己的独特方法。”此教学环节中,教师将习作例文作为学生感悟童话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的主要资源,带领学生从例文中“走一个来回”,既坚持整体的把握,又关注细节的揣摩。可贵的是,教师并不囿于例文,而是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例文以外的写作方法。这样,学生对习作例文的学习,就有了全面而深刻的领悟,不但增强了“我要写”的主动性,而且提高了“我能写得出、我能写得好”的自信心,从而培育了学生的语言理解素养。

四、交流初稿,培育思维评判素养

写作的本质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交流,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学生自己和同伴的初稿写得怎么样?存在哪些优点与不足?怎样才能写得更好?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后延伸中为学生尽量多地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以便促进学生相互了解和合作,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形成认识,做出评判,提出建议,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从而培育学生的思维评判素养。

教学习作课“编童话故事,培养好习惯”时,学生完成初稿后,教师选择一个学生的初稿,组织交流与讨论,并且提出明确要求:“‘三分文章七分读,读的同学要像讲故事一样,绘声绘色。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做小评论家。对于写得好的地方,你可以毫不吝啬地夸夸他;对于有问题的地方,你可以真诚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初稿《都是香蕉皮惹的祸》(具体内容略):小猪爱吃水果。一天回家时,妈妈正在做家务,他吃完香蕉,乱扔香蕉皮,自己却不小心踩上香蕉皮,差点儿摔成脑震荡。小猪这才认识到不能乱丢垃圾,否则会害人害己。学生兴奋地朗读自己的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对初稿进行讨论、评价。有的学生从整体上来评,如:习作题目与众不同,吸引眼球,让人一看就想读;习作通过小猪踩上自己乱扔的香蕉皮而跌伤的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不能随意丢弃果皮、杂物等垃圾。有的学生从细节上来评,如:“小猪听了,蹦蹦跳跳地拿了一根香蕉,剥了皮,将皮随手一扔,三口两口就吃完了。”这句话中“蹦蹦跳跳”“随手一扔”和“三口两口就吃完了”表现了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生动有趣。还有的学生提出建议,如:当小猪踩到自己扔的香蕉皮摔倒时,猪妈妈“听见声音走过来”,这里的“走过来”可以改成“跑过来”或者“奔过来”,更能体现猪妈妈对小猪的关心。对于同伴们的肯定与建议,小作者表示感谢,并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乐意修改。最后,教师总结:“‘文章不厌百回改,课后,请同学们仔细修改自己的习作初稿。我相信,经过努力,你們的童话一定会入选《好习惯童话集》,帮助小朋友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此教学环节中,教师首先鼓励学生乐于分享,注意倾听,创设了和谐的评价氛围。学生交流初稿前,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评判要求。评价时,教师坚持以学生为评价主体,渗透评价方法,引导学生分别从整体和细节进行评价。关于评价方式的运用,教师坚持肯定性评价与否定性评价相结合,一方面,努力培养学生欣赏他人、赞美他人的观念,在充分肯定、挖掘价值中进一步呵护学生的习作热情,引导学生发现与借鉴同伴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重视培养学生字斟句酌、严谨求实的语言品格,在适当否定、提出建议中,纠正了学生语言表达不当之处。教师这样教,对培育学生的思维评判素养大有裨益。

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童话类习作教学,让童话的本体价值、育人价值更加凸显,使习作教学的品质得到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聚焦生活、探究特性、品悟例文等具体策略的运用,让教更有操作性和实效性,让学更有阶梯性和成长性。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广陵区教研室)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小花猫例文童话
“儿童节”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小花猫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小花猫
小花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