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下“三创两迁”大学精神育人模式研究

2022-05-17 11:30安玲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大学精神育人模式新发展理念

[摘  要]陕西科技大学是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作为西迁群体中的一员,“三创两迁”大学精神是“西迁精神”在陕西科技大学的生动实践。本文以陕西科技大学如何将“三创两迁”大学精神(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为研究内容,以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为目标,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对学校的学生工作进行思考、总结和提炼。学校构建了融合新发展理念及“三创两迁”大学精神的“五三”育人模式,同时不断深入推进“三全育人”,并在校内进行了扎实的实践与探索,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  三创两迁  大学精神  育人模式

教改项目:本文系陕西科技大学2021年教改项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三创两迁”大学精神育人体系探索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1060511363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根植于大学的办学实践,包含着学校育人方针、发展历史、传统文化、地域特点、学术追求等,是被社会认同的基本特色和独特气质,也是在校园中可以时刻感受到的无形但又厚重的精神底蕴。“三创两迁”大学精神是陕西科技大学(以下简称“陕科大”)的创业史,凝结了数代陕科大人在办校兴校中所崇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浓缩了六十余年的奋斗历程,激励着陕科大人奋发进取,不断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新时代,学校应将沉淀下来的“三创两迁”大学精神灌输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其作为人才培养的动力源泉,促进大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三创两迁”大学精神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点赞“西迁精神”,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陕科大作为西迁群体中的一员,从1958年创建至今,歷经了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始终秉承着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和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为内涵的“三创两迁”大学精神铸魂育人,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基础厚实、工程训练扎实、思想作风朴实”的优秀人才。“三创两迁”大学精神是陕科大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将其融入育人体系是陕科大独有的育人特色,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三创两迁”大学精神的资源培养学生爱校荣校、扎根基层、创业奉献的家国情怀。

新发展理念下“三创两迁”大学精神育人模式的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教师可从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这五个维度出发,将“三创两迁”大学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形成与之相应的“五三”育人模式,激发大学生从爱校、荣校、兴校到爱国、荣国、兴国的热情,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五三”育人模式构建如下:

1.以“创新”理念搭建三大育人载体

(1)第一课堂。“三创两迁”大学精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可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将其融入专业教学,助力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2)学科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专业赛事,彰显学校工科专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增强学生对母校的自豪感。(3)社会实践。通过科技扶贫、科技下乡等体现“三创两迁”大学精神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2.以“协调”理念统筹三大育人主体

(1)学业导师(班主任)。强化教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其在教书育人中自觉践行学校的办学理念,重视对“三创两迁”大学精神的解读、领悟和传播,并用自身行为感染学生,推动“三创两迁”大学精神育人功能的实现。(2)学生骨干。以学生党员、干部、学优生等为核心,将“三创两迁”大学精神与学生骨干培养相结合,在培养过程应注重精神实质的倡导。(3)优秀校友。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还会受到大学精神的浸润、感染,学校可以优秀校友作为形象名片,为在校生树立标杆和榜样。

3.以“绿色”理念优化三大育人环境

(1)硬件环境。学校利用中国轻工业博物馆、校史馆等物质环境的教育力量,充分发挥其与“三创两迁”大学精神文化内在同构、相互支持的作用。(2)管服环境。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将立德树人作为使命,以“年年都是服务年”的责任意识提升业务水平。(3)网络生态。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新空间,学校应加强网络阵地建设,用主流声音消弭舆论噪音。

4.以“开放”理念丰富三层育人内涵

(1)铭记过往。“三创两迁”大学精神根植于陕科大独特的办学实践,知过往,而向未来,以学校以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三创两迁”大学精神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独特风格。(2)传承创新。大学精神是变与不变的统一,不同的时代会赋予其不同的内容,教师应挖掘“三创两迁”大学精神在新时代对使命责任、价值取向和创新精神的要求,不断丰富“三创两迁”大学精神的时代内涵。(3)发扬光大。“三创两迁”大学精神凝聚着陕科大人的价值追求和努力奋斗,要持续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与责任担当,使“三创两迁”大学精神薪火相传。

5.以“共享”理念创设三个育人途径

(1)资源平台。“三创两迁”大学精神是陕科大人的集体记忆和共同认知,每个人又有其独特的大学精神印记,学校通过搜集、整理陕科大集体及个人的“三创两迁”大学精神资料,形成了可共享的教学案例、音视频及数据等。(2)学习团队。组织学生以社会实践、党团日活动为载体,开展宣讲、论坛、学习会等活动,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宣传大学精神。(3)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而将“三创两迁”大学精神内涵作为活动主题,创建文化品牌活动,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作用。

“五三”育人模式实践

1.育人载体

(1)学校高度重视第一课堂的育人载体作用,注重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以本科生班主任及学业导师为抓手,将“三创两迁”大学精神融入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2)深入挖掘学科竞赛的育人载体功能,利用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赛等学科竞赛的优势,提出“全员科创”理念,从学生入校即开展日常科创知识普及培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参赛过程中增强获得感和自豪感。(3)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载体效用,积极动员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开展社会实践,引导并教育毕业生扎根基层、服务社会,身体力行践行“三创两迁”大学精神。

2.育人主体

(1)学校注重学业导师(班主任)的协同育人作用。全体专任教师担任学业导师(班主任),并将该工作纳入公共服务进行积分考核,同时不断修订并完善学业导师(班主任)的工作方案及量化考核办法,通过政策支持、制度安排和监督评价等,建构起完整、持续的协同育人机制。(2)调动学生骨干的朋辈育人功能。学生党员、班团干部、学优生等都是大学生中一批追求进步、思想活跃、行动力强的积极分子,是协助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可通过“三个一”工程培训学生骨干,增强学生对大学精神实质的理解和践行,以朋辈引领的示范效应扩大“三创两迁”大学精神的传播广度和深度。(3)深度挖掘校友爱校荣校的榜样育人作用。学校充分发挥校友会的桥梁作用,通过聘请企业导师、组织校友座谈会、宣传杰出校友等多种形式挖掘校友在大学精神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在校生对“三创两迁”大学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育人環境

(1)重视蕴含大学精神的硬件环境。陕科大自咸阳市东迁到西安市,十六年以来,不断优化、完善校园规划建设,校园内除了建有中国轻工业博物馆、校史馆外,还有咸阳老校区、校史浮雕、校友林等讲述学校发展历程的硬件教育资源,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学习,使其在重温建校历史和发展的历程中,体会大学精神的深刻内涵。(2)重视营造可体现人文关怀的管服环境。班子成员带头担任班主任年级组长,业务领导干部全员纳入“青苗”学业咨询中心开展日常学业指导帮扶和学涯规划引导,全体党政干部发挥自身综合优势指导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3)重视建设弘扬大学精神的网络生态。学校借助“點语箜声”微信平台、易班平台、网络文化工作室等,开设“科大说”“我在科大”等常态化专栏,通过讲述陕科大不同员工、学生的故事,引起在校生的精神共鸣和文化认同。

4.育人内涵

(1)注重教育学生在了解历史中铭记“三创两迁”大学精神,组织学生赴咸阳开展“五老”访谈活动,让学生从西迁老教师、老党员身上体会扎根西部、默默奉献的家国情怀和精神追求。(2)注重引导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三创两迁”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部分。”学校可通过党建联合共建、企业家论坛、企业导师报告等多种方式加强学生与社会、行业企业的交流沟通,促使学生的发展方向与社会需求相契合。(3)注重号召学生在接续奋斗中发扬“三创两迁”大学精神,接过老一辈人“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教育事业”的接力棒,助力学校追赶超越。

5.育人途径

(1)创建资源共享平台。在“文化科大”活动的推进过程中,师生尽可能大范围地搜集、整理不同年代、不同身份的个体科大故事,形成校史简介、师生案例等资源库,并通过易班优课等方式在网络平台共享给学生。(2)组建学习共享团队。以校级样板党支部本科生第三支部为例,该支部成立了“青年观察家”实践团,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西迁老教师的形式探寻“西迁精神”,开展“三创两迁”大学精神宣讲活动,共享实践体悟成果。(3)举行文化共享活动。以“西迁纪念日”等重要节点为主线,开展“我给科大过生日”等主题教育活动,与学校“两馆”(轻工业博物馆、校史馆)联合开展博物馆馆藏讲解活动,营造爱校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爱校情怀。

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五三”育人模式正是学校在新发展理念下将“三创两迁”大学精神融入育人过程、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益尝试,形成了一整套具有可操作性的育人运行机制。学校充分利用和挖掘“三创两迁”大学精神这一重要教育资源,初步构建了“大思政”格局,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该模式的构建为高校探索大学精神融合育人,教育引导学生在爱校、荣校、知校、强校中努力奋进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吴朝晖.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精神建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9(10):14-18.

[2]薄明华.大学精神与大学内涵式发展[J].嘉兴学院学报,2018,30(1):130-134.

(安玲:陕西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精神育人模式新发展理念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论学分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提炼大学精神内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关于大学和大学精神的思考
培养具有现代素养的农村中学生
大学精神的培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大学精神培育是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的必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