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编辑对出版智能化的适应策略

2022-05-16 16:13武磊磊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3期
关键词:适应出版智能化

武磊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给出版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逐渐向智能化、数字化以及信息化方向转型升级。然而,面对出版智能化发展,大部分出版机构,尤其是出版编辑还无法很好地适应出版智能化发展。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出版智能化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分析当前编辑适应出版智能化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具体策略,以此为出版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编辑;出版;智能化;市场意识;适应

近年来,对出版行业来说,出版智能化发展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热点与重点。面对此发展趋势,出版机构及其编辑需要尽快做出改变,尤其是出版编辑要牢牢抓住时代赋予的良好机遇,尽快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以适应出版智能化发展,从而避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1]。

然而,目前出版机构仍然存在一些适应性问题亟待解决,如编辑人才不足、流程不完善、缺乏市场意识等。由此,下面将通过进一步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相应的优化提升策略,以期帮助出版编辑更加适应出版智能化发展。

一、出版智能化的主要特征分析

(一)内容储存数字化

如今,许多出版产品在生产制作阶段就运用了数字化技术进行处理,将产品内容以数字形式储存在数字化的电子设备中,从而赋予了出版产品相应的数字文件格式。通过调查当前我国市面上已有的数字出版产品发现,这些数字出版产品采用的文件格式并不是统一的,但目前以国际惯例标记可扩展性语言的处理行为较多。尽管以往的出版产品也会应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及设备,但出版内容最终还是以纸质形式呈现出来,而纸质形式并不具备存储内容的功能。

由此可知,出版内容储存数字化是出版智能化时代的一大特征,也是出版编辑行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在数字化时代下,人们主要通过电子终端设备来浏览、保存、处理各种文字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格式转换工作,在为用户阅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减轻了出版编辑的工作量和难度[2]。

(二)产品形态多样化

数字出版产品主要是利用二进制编码数字流对各种形式的出版内容进行处理后得到的数字化的出版产品,这些产品具有多样化的形态。出版智能化、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出版编辑工作内容与方式也得到了相应的改进与优化,如今,出版编辑可以利用一系列数字信息技术与设备设计出版产品的形态,同时可以结合不同载体的优势特征对出版产品进行二次创作,这使更多用户的需求得到满足,也极大避免了出版編辑在内容上的同质化。由此,为创造出更多类型的产品形态,出版编辑还需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数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数字化出版思维贯穿于整个出版编辑工作中,从而创造出更多符合当下人阅读需求的产品内容[3]。

(三)传播途径网络化

现阶段,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出版传播途径也逐渐向网络化方向发展,通过网络传播不仅提高了传播速度、扩大了传播范围,而且相较于传统的传播方式极大降低了传播成本。传统的传播方式在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上耗费较大,需要投入的生产成本较高,然而达到的效果又往往不尽如人意,不利于出版机构的收益。依托于网络信息技术,出版内容可以实现全网快速传播,此外,读者可以在网络平台随意检索、查阅自己需要或感兴趣的出版产品,这不仅极大便利了出版编辑机构,也方便了读者,使读者能够享受到更为优质的服务。

(四)出版过程信息化

同样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出版机构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管理系统对出版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化监督,实现对各个出版项目资源信息的有效整合,另外,依托于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还能够实时跟进出版项目的推进情况,以此有效把控出版进度和出版产品质量[4]。信息管理系统的创建与应用不仅使出版流程更加灵活、透明,促进了编辑出版效率的提升,除此之外,出版机构还能够在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的基础上建立电子交易系统,通过电子交易系统能够促使出版机构挖掘出更多与出版产品相关的附加价值,在发展产品营销渠道的同时,同时还能够进一步了解读者真实的阅读需求。

二、出版编辑适应出版智能化面临的挑战

(一)编辑人才队伍结构亟待优化

当前,基于各行各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出版行业也对出版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还要能够熟练操作、应用一系列信息化技术及设备。然而,从我国当前出版行业的人才结构来看,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队伍中缺乏具备专业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首先,出版编辑人才队伍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具有丰富经验的老编辑,尽管经过多年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出版编辑经验,然而,由于他们受以往工作方法及工作思想的影响较深,对于新鲜事物的理解及接受能力不足,从而导致其整体媒介素养不高,实际工作中应用先进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并不高。而年轻一辈的出版编辑尽管具有较高的适应学习能力和媒介素养,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但工作经验相对不足、文字编辑功底较弱,从而也难以胜任相应的出版工作[5]。

其次,出版机构内部缺乏完善的人才引进及培养机制,对于编辑人才培养缺乏重视,往往留不住、招不来也培养不出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最后,智能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如今的出版机构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发生了转变,出版行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文字编辑功底,还要拥有多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媒介素养,这就需要出版编辑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二)出版工作流程亟待完善

传统的出版工作流程已无法适应如今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出版需求,以往出版工作流程比较烦琐,不但影响整体编辑出版的工作效率,还增加了出版的成本。

从出版整体流程来看,不少出版机构缺乏对市场实际需求及发展趋势的考虑,为读者提供的服务项目不多,机构整体服务意识不高。基于时代发展以及人们阅读方式的改变,出版机构需要以读者为中心,围绕读者的阅读需求为其提供更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服务,从而提高其满意度和黏度。但很多出版机构对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只要做好产品内容就行,对于读者的阅读需求、阅读反馈以及阅读服务体验等方面的重视度严重不足,进而导致读者大量流失[6]。

从出版加工方面来看,以往在出版流程中更加侧重对内容的加工,虽然优质的出版内容的确是产品的基础与核心,但是在智能化、信息化时代,读者对出版产品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具有亮点的产品形式能够吸引更多读者,从而为出版机构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总之,当前我国很多出版机构还未针对智能化出版设置相应的出版编辑流程,在运作效率和市场适应性上亟待提升。

(三)出版市场意识亟待提升

智能化、信息化时代下,不少出版机构已经开始注意到市场营销对产品出版、销售发挥的重要性作用。传统出版营销通常只会在出版内容选题上开展简单的市场调研,以了解读者阅读的兴趣所在,但是这种市场调研方式缺乏全面性和针对性,最终导致大量出版产品积压。出版机构内部缺乏全员参与营销的先进意识,营销方式也较为单一和落后,不能充分打开市场,引流效果不高。

另外,当前我国许多出版机构由事业性单位经营模式转变为企业性经营模式,因此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需要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通过进一步了解读者的需求,妥善利用信息技术为读者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可是就出版机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出版编辑的市场意识较为薄弱,对市场发展以及读者的需求考察不到位,进而导致出版内容及主体脱离市场及读者需求,产品销量也一路走低[7]。

三、提高出版编辑对出版智能化的适应策略

(一)优化编辑人才管理机制

基于当前出版机构朝着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优化出版机构编辑人才结构、建立现代化人才管理机制对出版机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要优化出版机构内部人才结构,可以结合年龄、编辑经验以及信息素养等按比例建设编辑人才队伍,保证出版机构人才队伍结构的完整性,避免出现两极分化或断层的情况出现。通过这样的人才队伍建设,其中具有丰富编辑经验的老编辑可以向新编辑传授实践工作经验,从而提升新编辑的编辑功底,同时年轻的新编辑也可以带领老编辑一同学习信息化技术,以此促进整个编辑团队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8]。

其次,要采用现代化人才管理机制,对出版编辑实施科学有效的在职管理与培训,以此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此外,还可以采用人才管理机制和量化管理方式,定期对出版编辑开展工作考核,以便充分了解其实际工作情况,通过该管理方式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出版编辑工作积极性的提升。

最后,出版机构及出版编辑要充分认识到出版智能化发展对实际出版工作造成的影响,不断提升自我综合素养以适应出版智能化发展。因此,出版机构要重视对出版编辑的智能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可以通过邀请或聘请该方面的专家来指导编辑人员的实践,以此使出版编辑及时了解现代出版编辑的发展趋势,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出版智能化发展。

(二)完善出版工作流程

数字出版产品的出现使出版流程得以简化,为出版编辑和读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进一步优化完善出版流程,还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一,出版机构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意识,逐步提升读者对出版产品的满意度和黏度。具体而言,出版机构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从各类正规渠道挖掘用户对产品的真实需求,并以读者需求为核心不断创新产品,为读者提供更多产品选项,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产品相关服务,如举办读后交流会、读后感写作比赛等,提升读者的产品服务体验。

第二,出版机构要加快实现编辑与制作一体化。当前,读者通过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电视阅读器等移动设备就可以满足自身的阅读需求,基于此,出版编辑在编辑读物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阅读产品的特征,结合不同产品的阅读功能特点设计出相应版本的读物,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各类读者的阅读体验。由此可知,实现出版编辑与制作的一体化有效减少了出版工作中一些重复累赘的工作程序,提升了出版编辑工作效率的同时,也给更多读者带来良好阅读服务。

第三,出版机构还要树立出版编辑全员参与市场营销的意识。具体来说,出版编辑要提前熟悉市场环境、了解产品特征有利于其创造出更多优质且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为出版机构创造更大的收益空间。因此,出版编辑要做好市场调研和市场营销工作部署,为后续产品编辑与制度奠定良好基础。

(三)深挖编辑出版内容资源

如今是一个知识共享的时代,网络中各种流通的信息数据资源将被充分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因此,出版机构应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挖掘出更多能够应用于出版编辑的资源,从而打造出更多优质出版产品。

一方面,出版智能化作为当前出版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发展高级阶段,出版机构需要从行业整体发展方向出发,探索出版产品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新路径。其中,对出版内容可利用的潜在资源的探索仍然是出版机构谋求长远发展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出版机构应积极推动出版内容资源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读者寻求精神文化产品提供帮助,总之,出版行业要充分把握智能化时代为其提供的良好发展机遇,加快实现出版工作方式的创新与优化,以此进一步促使出版编辑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出版智能化。

另一方面,如今IP成为出版行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拥有IP也就意味着拥有良好的发展资源,出版机构有望朝着IP经营、阅读服务以及音视频等方向发展的趋势,出版行业如果能牢牢把握各类资源版权,能够利用和开发的资源就不会缺乏,因此,出版行业需要进一步提升资源整合及开发能力,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实现对版权资源的规范与精细管理,从而为出版行业创造更多的商业资源与价值。

四、结语

现阶段,出版智能化已成为出版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智能化、数字化出版对出版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出版编辑作为出版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是推动出版行业发展不可缺失的关键主体。因此,为进一步提升适应出版智能化发展的能力,出版机构及出版编辑要着眼于当前出版行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加快优化编辑人才管理机制,深入完善编辑出版工作流程,进一步深挖编辑出版内容资源,为出版行业朝着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做长远打算。

参考文献:

[1] 米雪.新时代的编辑如何跟上出版智能化[J].传媒论坛, 2021,4(23):103-105.

[2] 卢颖.出版智能化新生态下的编辑思维转型分析[C]//新业态 新挑战 新思维——中国编辑学会第21届年会获奖论文集,2020.

[3] 郑燕.后数字时代出版从业者的角色定位与转型策略[J].传播与版权,2021(12):81-83.

[4] 严岩.探析新媒体数字时代下的编辑出版转型[J].传媒论坛,2021,4(22):107-109.

[5] 朱军.全媒体时代新闻出版编辑人才的转型路径[J].新闻传播,2021(21):81-82.

[6] 孙浩瀚.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及创新[J].中国传媒科技,2021(8):106-108.

[7] 康健.大數据时代出版编辑的转型分析[J].新闻文化建设,2021(7):56-57.

[8] 张宏煜.探析数字出版时代教辅编辑的能力培养[J].传媒论坛,2021,04(22):93-95.

猜你喜欢
适应出版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科技期刊转型期编辑的适应与发展
城市规划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思考
适应现代社会的美术基础教学
以酒道引领中国酒文化的发展
众筹出版是一种出版创新
民国时期老课本出版略探
玛丽·安·伊万斯小说在中国的出版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