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出版社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探究

2022-05-16 07:13严晓慧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全媒体价值

严晓慧

摘要:信息流通与传播方式的升级重构,塑造着全媒体时代的新型编辑角色,使其肩负更大的社会责任与使命。出版社编辑在文化传播中具有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巧妙融合、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思想在全媒体环境中的流通性、推进社会文明进步、借助出版物传达正确思想导向四个方面,进而创新开拓在全媒体时代下的文化传播新路径,即先于读者理性的信息评价与整合、结合国家政策高质量内容生产与审查、基于新媒体平台以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展开话题讨论、以大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文化选择。

关键词:全媒体;编辑;文化传播;价值

新旧媒体融合语境下,多元化信息大量涌现,这些芜杂而真假难辨的信息内容和观点,对大众优质文化品格和价值观体系的塑造必然会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健康发展和文明进步。全媒体时代下,现代信息技术深度介入人们生活和社交中,催生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和传播载体,使社会大众形成独特的价值倾向和审美标准。

从积极的层面来看,技术要素驱动信息内容传播质量和速度的提升,为出版社的发展和作品创新带来新的机遇。处于多种媒体融合矛盾中的出版社编辑,要重新定位自身在领域和行业内的角色与价值,具备长远眼光和全局意识,对传播优秀文化形成极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媒体时代下,出版社编辑的角色也要应时而变,不应局限于内容生产与出版,需具备全程策划、编辑作品及整合多媒体传播的能力,为文化传播创造更加多元和有利的场景。

一、全媒体时代出版社编辑的角色定位

(一)文化精髓的提炼者

在传统媒体时代,出版社编辑是联结作者与读者的媒介,是信息的筛选者与加工者,要根据既定的行业规则和出版社管理规定,将具有正能量和传播价值的内容输送给读者。进入全媒体时代后,人们获取优质和正确信息内容受到极大干扰,由此出版社编辑应成为文化精髓的提炼者,帮助读者屏蔽虚假信息,为他们创造优质、健康、多元的阅读环境[1]。出版社编辑应借助于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职业素养,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信息内容。

(二)知识产权的保护者

全媒体时代下,信息数据具有极高的传播速度和效率,使得知识产权保护受到极大的冲击。对此出版社编辑应成为版权保护的捍卫者,根据视频、音频、文字等不同文化形态的传播形式与知识产权维护的困境,在各个渠道和平台发出理性倡议,联合整个行业及网络平台优质内容生产者,共同参与到知识产权保护与版权捍卫行动中,由此为优秀文化的传播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尤其是当人们免费使用信息或图片已成习惯时,更应认识到维护作者权益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否则不仅会影响优质内容的生产与创新,还会扰乱优质文化流通的良好秩序。出版社编辑要发挥在舆论宣传和引导方面的优势,引领更多人成为知识产权的保护者,为优质内容生产与优秀文化传播提供健康的文化生态环境。

(三)优秀文化的理性傳播者

文化传播应成为出版社编辑始终坚守与自愿承担的历史使命与重责,复杂的信息交互与流通环境下,向读者传出理性声音。在肩负与践行使命的过程中,出版社编辑既要做好内容生产的质量把关者,还要坚守自身的底线与原则,不被利益所诱惑和限制,致力于成为优秀文化理性传播者。移动智能设备和网络技术被强势介入人们生活与工作中,人们体验到全方位的感官刺激,形成区别于传统社会的心理状态与文化品格,并逐渐形成独特的审美标准及时空理念[2]。出版社编辑要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基于传统图书、音像制品进行全媒体出版,多渠道和多平台地传播优秀文化,让社会正能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成为舆论场和文化阵地的最强音。

二、全媒体时代出版社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体现

(一)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巧妙融合

全媒体时代的来临,进一步提升了信息数据的传播速度,但内容的质量无法获得保障。新文化元素递增的环境下,编辑应肩负传播优秀文化的使命和责任,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巧妙融合。新旧文化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出版社编辑作为经过正规培训和专业训练的“正规军”,要发挥独特的新旧文化融合与传播作用,找到当下读者对传统文化的需求点、传统文化与新颖的信息技术传播形式的契合点、社会整体的时尚流行趋势,筛选出具有高辨识度、自带流量、长变现周期的文化符号,打造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尚新IP和文化产品品牌。从某种角度来讲,编辑是社会文化传播与记录者,更是特定时期信息内容的生产者与传承人,肩负着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积累、存储、传播的重任。全媒体时代下,出版社编辑应提炼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与大的媒体平台积极合作,从线上和线下的不同渠道进行传播。要以传统实体出版物为载体,依托虚拟的互联网平台进行更广泛的文化输出,真正体现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桥梁作用和再创造价值,并将优秀文化成果传承普及下去。

(二)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思想的流通性

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思想在全媒体环境中的流通性,并能在内容生产质量上进行严格把关。基于自身较高的知识素养和信息素养,科学提炼不同领域的文化特质与精髓,将优质信息内容从传统媒体社会传入全新的社会环境[3]。在文化扩散的整个过程中,出版社编辑将不同时期的先进思想和优秀技艺传播到不同区域,能产生较强的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力。传统媒体时代,文化传播主要依赖于实物发行渠道和人与人的口碑相传,而全媒体时代,利用虚拟网络社交环境,可以实现跨区域、超越时空的信息传播。出版社编辑以作品为媒介,根据行业的既定规则与原则,对优秀文化和先进思想进行传播,不限于纸质的书籍、报纸、杂志、光盘,也可以利用新媒体传播电子文本或短视频、音频,在更多大众阅读下载和转发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高效率推广。全媒体时代海量和繁杂的信息数据使读者变得无从选择,出版社编辑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从海量资源库中提炼最优质的文化内容,并制作出实体和虚拟等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

(三)推进社会文明进步

出版社编辑在文化传播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可基于自身的专业素养,对思想文化进行甄别筛选,有着极强社会责任感和长远眼光,对推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价值。相较于物质生产,社会文化在传播和推广的整个进程中,会受到社会运行机制和规则的限制与影响。任何时代的精神文化成果,从某种角度来说,体现的都是社会整体价值观念,以及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特点,有着鲜明的社会规范功能,指向的是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方向。因此,出版社编辑在传播优秀文化的过程中,需在作品中显现与映照当前社会的整体文化价值观念,代表社会整体利益,制作与编制相关的作品。出版社编辑自身要具备极高的文化底蕴和修养,在工作中主动宣传先进和科学的文化价值体系,使其受到社会的认可。精神产品在全媒体时代传播的整个过程中,要真正发挥价值导向、政治导向、文化导向等作用,引领大众形成先进思想与正确价值观。

(四)借助出版物传达正确思想导向

全媒体时代,出版社编辑处于独特的互动结构中,自身的主体意识获得极大提升,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且逐渐占据中心和关键地位。出版社编辑应借助各种类型的出版物展现思想导向,输出的各类信息内容或作品,要切实反映时代精神与文化特点。时代性是评判出版物记录的信息内容是否有文化传播价值的关键指标,需保证相关内容具备一定的新颖性、政治性、艺术性,跟上时代的脚步[4]。例如,用当前人们聚焦和热议的网络话题或社会热点快速吸引更多读者,在围绕相关主题进行探讨与发酵的过程中,厘清现象中蕴含的本质及读者的个性化文化需求。传播内容的政治性,主要体现在国家政策的宣讲与宣传,对读者真正起到思想引领和教育的作用。出版社编辑要把握好政治导向,积极发布和宣传最新的国家政策与价值导向,如文化自信、科技兴国、法治社会等,继而对读者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引领,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与引领功能,助力国家扎实和多渠道地推进思想宣传工作。

三、全媒体时代出版社编辑进行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

(一)先于读者理性的信息评价与整合

网络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使整个社会出现严重的信息冗余现象。大量机械复制的、陈旧过时的、未经科学考据的、思想内容不健康的,甚至存在版权纠纷的信息内容混入出版社的稿件或音像素材中,这些信息一般形式新颖,紧跟社会文化热点,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鼓动性,一般的读者很难区分这些信息的真伪,无法作出理性判断。将海量的信息素材汇总整合、辨伪存真、去粗取精,正是出版社编辑的职责所在。编辑作为这些信息的第一道把关者,应充分发挥自身文化传播作用与价值,利用出版社的信息资源优势,对这些原始信息进行评价与整合,生产与输出符合国家新闻出版思想导向要求和全媒体时代信息发布与流通规律的作品。出版社编辑要将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能因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媚俗从众,迎合某些读者的低级趣味,更要警惕境外反动势力借文化的幌子进行思想渗透、威胁社会稳定[5]。出版社編辑要先于读者理性地对相关内容是否具有传播价值、社会效益进行评估,并通过整合更多的相关材料,生产优质的内容用于满足市场和读者需求,同时提供形式最优质的阅读或观看体验。

(二)结合国家政策高质量内容生产与审查

内容生产与审查是出版社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体现的是他们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水平和对政治的敏感性与觉悟。在生产内容的过程中,既要全面考量国家政策,还要创造出版效益。出版社编辑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快速捕捉市场变化与发展趋势,创造与生产具有前瞻性与思想引领性的作品。在生产内容的整个过程中,既要加强信息组织能力,还要动态地进行内容审查与加工,保证作品中蕴含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理念符合要求。在作品发布后,出版社编辑要根据媒介特点和表现形式,利用线上和线下多元渠道,根据不同平台读者特点与文化素养,进行多类型和分层次的文化传播。

(三)基于新媒体平台以行业发展为主题展开话题讨论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有效衔接和深度融合,促使全媒体时代快速来临,主要以报纸、电视、网络、户外视频等不同媒介进行信息的传播与交互。出版社编辑在发挥文化传播功能的过程中,要实现多维度立体分工,协同推进各项文化输出与内容生产工作。全媒体时代的出版社编辑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主动破除信息壁垒,不局限在信息采集、整理、加工、生产等方面,要致力于成为具有行业引领性的导演型编辑。根据不同媒体受众的特点以及内容发布的要求,制作与策划更具有深度的专题栏目,与读者进行更加直接和密切的交流,成为更具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发声者,在文化传播上展现更大的价值和优势。基于新媒体平台,出版社编辑应以行业发展为主题展开深度的话题讨论,与读者共同探讨该领域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思路。以该领域的优质文化为着力点,依托全媒体环境掀起可促进社会进步和行业健康发展的文化革命,继而将既定的文化传播上升到新的高度。这样,不仅可提升行业内从业者的文化科技素养和职业能力,还可为优秀文化的传播凝聚各方力量与智慧。

(四)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创新文化选择

信息井喷的全媒体时代,出版社编辑应以大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学习更先进的传播技术,并将音频与视频的剪辑应用到当下的编辑工作中。新的信息流通与交互环境下,出版社编辑要实现创新文化选择,不过度依赖或盲从自身的主观判断,要始终坚持“受众本位”“内容为王”的原则,生产与传播优质信息[6],并依托新媒体平台与读者进行深入交流,围绕具体的作品或话题采集读者反馈信息,多角度、多维度地分析信息价值,充分保证文化选择和传播真正具备价值与现实意义。全媒体时代,出版社编辑要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文化传播形成深刻的意识和自觉的行动力。根据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和社会文化发展趋势,从中提炼更具有传播价值的文化,且能敏锐地从国家政策调整中预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由此以创新手段和方式进行文化的选择与传播。

四、结语

全媒体时代下,出版社编辑既要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还要肩负文化传播使命和重责。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在国家政策调整与变化中敏锐感知社会发展动向,根据读者价值取向和文化品格,生产和传播具有教育意义和思想引领作用的作品。通过高质量和多渠道的文化传播,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高质量发展,并能帮助国家更好地宣传与传播先进理论和政策。由此,真正体现全媒体时代下出版社编辑的文化传播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玉清.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策划意识的培养[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20):140-142.

[2] 刘杨,姜兰,李刚.“四全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素质提升[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7):187-188.

[3] 王瑞.简论全媒体时代网络编辑的法制观念与版权意识[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28(11):1-5.

[4] 赵卉琴.融媒体时代视频编辑的创新策略[J].文化产业, 2020(15):65-66.

[5] 张剑英.全媒体出版时代编辑市场意识的创新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1):183+185.

[6] 王凌宇.全媒体出版与编辑角色重塑[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2(2):162-164.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全媒体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教育建设的思索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