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强锐 方江平
(1.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科学学院;2.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3.西藏高寒植被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西藏 林芝 86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明确提出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必须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要想完全破解西藏的环境问题,发展社会经济必然是其基石,但西藏作为生态地位极高而自然环境相对脆弱的经济社会欠发达区域,必然面临着强化自然环境保护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战略任务,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2]。因此,对于藏区人民来说,发展生态经济社会既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协调的重要经济模式,同时又对藏区可持续发展事业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1.1 生态环境的原始性。青藏高原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特殊地域单位,而藏区作为整个青藏草原的主体,它的巨大隆起也是近数百亿年中国地理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整体以极高山高原为主体,同时具有世界平均海拔最高、以山地草原为主导,并由此产生的独特生态环境组合体,从而逐渐演变成了世界上独特的生态系统类型和生态环境资源[3]。这些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功能与建设和特色经济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客观基础。西藏土地面积广阔,人口密度较小,由于平均海拔高而不利于人们活动,因此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性相对较小,有不少地区至今仍为没有人烟或人迹罕至的地区,生物生态和人类氛围却依然保持着原生状态;还有在很多地区,尽管也有人类活动,但强度相对较小,基本上保持了其原生状况。而这种天然生态环境的原始性也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同时为西藏特色生态旅游和原始自然风景的观光旅游提供有利条件[4]。
1.1.2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西藏地形变化明显,地貌类型复杂多样,自然环境条件在区域上的差别比较大,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种类,有从高山热带、亚热带到高山寒带的天气种类,和从湿润、半湿润到干燥、极干燥的生境种类,为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生长发育过程创造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基础[5]。西藏目前已经发育了除海洋生态体系外的全部陆地生态系统种类,并产生了自山地热带雨林至寒带冰雪自然生态系的全部天然生态系种类,多样性自然生态系统种类为生物多样性、生态物种资源的建立和发育,创造了优越的环境条件[6]。
1.1.3 自然资源的丰富性。由于西藏地势高,因为藏区地势较高,气候条件特殊,日照时数较长,昼夜温差大,因此西藏农作物高产且优质。另外,由于在西藏地区土壤中很少利用或从不使用化学农药,且大多是高山雪水的浇灌,所以无公害化浇灌技术也是生产绿色农作物和安全食品的理想发展地[7]。
目前西藏拥有多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区;此外,还拥有3 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共44 座开放的山峰,以及各类景区(点)100余处。以自然景观形成的丰富多彩的旅行资源,在国内外都是不可多得的。也是因为地形的多样化而构成了西藏地区气候的多样性,所以在藏区冰川雪峰、高山湖泊、森林瀑布、乡村田野等多种自然景观相互交织在一起[8]。西藏地区有着地球最高点——珠穆朗玛峰,全球第一大高原湖—纳木错湖,全球第1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有着被称之为“生物基因库”的当今世界上保护得最完整的原始森林等极具垄断性与特色的生态景观。
1.1.4 人文社会的特殊性。藏民族是一种具有古老历史文化的种族,特殊的自然环境构成了藏族特殊的种族心态、民族文化、习俗、信仰和风俗习惯。以布达拉宫、大昭寺为代表的藏族传统民俗文化的主要集成载体,从建筑、装饰、壁画、雕刻等方面展现了藏族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和灿烂而特殊的民族文明[9]。西藏地区各族民众群体参与劳作的生活方式、优良传统服饰、纯朴的民风,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仪式习俗、乐器舞曲等,同时也形成了吸纳游人具有地方特点的少数民族人文旅游资源。迤逦秀丽的天然生态景观,丰厚的名胜古迹和底蕴,绚烂多姿的少数民族风貌,得天独厚的大自然旅游资源优势和社会历史人文旅游资源,为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1.2.1 脆弱的生态系统。西藏生态环境脆弱性主要表现在“高、寒、旱、漠、陡、冰、强(紫外线)”等因素,以草地生态系统为例,在高寒环境下形成的草地植物生态系统结构单一、生长成熟期缩短和自我调控能力减弱,当外部环境变化时,如雨季的推迟或结束时期的提早,以及降温的到来及下雪的提早等,草地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可受影响,表现为生物量降低和病虫害增加等。西藏高原气候出现上述的变化比较频繁,由此影响到草场畜牧业的发展[10]。此外,由于高原的干旱、半干旱区面积过大,以及降水减少和蒸发强度过大造成的土地干燥和水分亏缺等问题也非常突出,通过人类长时间生活和适应而留存至今的深根部乡土植被环境必将遭受严重破坏,新的自然植被生态也将无从修复,因此产生了大量无从开发利用的荒漠沙地。
1.2.2 薄弱的经济实力。西藏经济发展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经济总量规模和人均收入水平与我国中东部地区比较,相差很远,仍然是我国最不发达地区之一。近些年来,全区的国民生产总值都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2020年增长率为7.8%,全区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达1.9 千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虽在西部各省(区)中排位较前,但主要靠国家投资拉动,与中东部的差距仍然很大。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人均水平仍很低,第二产业产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虽超过了第一产业,但是居于中国西部省(区)靠后的位置,而且差距明显[11]。广大农牧区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比较落后,大体上还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上,以农牧业生产为加工增值的产业链并未建立,农业生产粗放,以对原料的巨大耗费和损害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局面还没有得以完全改变。农牧业设施相对脆弱,抗灾能力较差,且部分地方还没有脱离过去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的落后状况。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一江两河”地区以及西藏东南部等自然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区经济基本上发展得较好,农牧民的可支配收入较高,但广大牧民仍依靠国家优惠政策,逐渐向定居半定居的纯牧业经济阶段发展,生产生活方式也不断出现了变化,但在南部边境地区至今还保留着较多的原始经济形态[12]。
1.2.3 落后的人力资源。从图中可以看出,2019 年,西藏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3815 人,比2017 年的11967人增加了11848人。根据第二次全国R&D资源统计,西藏的R&D 人员数仅有1330人,远远低于同期其他省份,在全国倒数第一。从绝对数量上来说,西藏的科学技术人员不足是造成西藏科学技术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从人员构成比例上来说分布也很不合理,和2019 年相比,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人员在两年内增加11848人,数量上增加很快,但比例分布甚至有所下降。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类专业科学研究技术人员,专业科学技术人员的发展会带动各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低的问题比较明显,农村劳动者一般受高等教育年限不高,还存在着比较落后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习俗。一方面,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的约束,农牧民聚居地区比较分散,很难形成社区群落,且城市化水平低下,严重影响了农牧区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和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另一方面,过度分散的贫困农牧民聚落生活和生产行为形式,将较大规模的作物生产和牧畜活动分散到了大面积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极为薄弱的地方,也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过大压力,破坏了土地和草场生态,加速了土地和草场退化[13]。
1.2.4 滞后的管理模式。当前西藏仍然以粗放的管理模式和小农经济生产为主,对自然生态资源和地理环境的破坏关注度不够。现阶段的管理办法仍是先要进行基础设施建造,之后再把自然资源、劳力密集型产品运出去,最后再进行消费,但这个管理模式在西藏地区有一定的局限性[14]。高额的运输成本以及产品并不具有不可替代性,限制了西藏的出口量。目前,当地政府发展思路还是紧盯具有特色的地方特产商品开发,但这部分商品在居民消费中的占比不高,并且价格昂贵,消费人群多为游客,而受交通、资源的限制,往往产生的价值也不高。西藏政府对“特色农产品”的政策支持力度很大,作为西藏特色产业之一给农牧民带来了一些收益,如果综合考察社会、经济、人文效益等,可以收回投资成本相对较差,特别是对民营经济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通过近些年的能值分析,西藏地区的可更新环境资源主要是光能、风能、水能等,可以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光能是西藏生态经济体系中可以充分利用的可更新环境资源之一,通过因地制宜的方式发展经济,充分利用空间层次结构,充分利用光能资源,以提升光能利用效率,例如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利用太阳能大力发展蔬菜大棚,或者是水果种植模式等[15]。西藏的水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开发力度很小,可以加大水能的利用,同时也可大力的发展渔业养殖等能值转化率较高的农产品,充分利用水能资源服务农牧业。西藏地区政府对风能的有效运用,能够结合各地政府调节农业能源结构的实际工作,逐步转变为当前资源使用方式,并通过建立风能发电厂的形式进行利用,这可能需要地方政府部门与企业间的联手协作,共同完成。西藏清洁能源资源极为丰富,应大力促进清洁能源出口创汇。面向国内东南沿海地区出口电力,对于西藏而言会遇到若干问题,比如距离远、消耗大、输电线路维修困难大等等[16]。向南亚次大陆出口电力换取各种资源、市场,或许能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西藏农牧民占比高达65%以上,所以第一产业仍然是基础产业,从人民资源消费结构可以看出,农牧业产品的消费占重要地位,导致对耕地、草地的压力加大。因此,加快城镇化建设力度,让剩余的农村劳动力转行从事第三产业,可以有效的减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同时大力推广旅游业、商业、教育业等行业,增加在教育、卫生、社保和结业等领域的投入,促进其在西藏的发展有重要意义[17];并优化西藏人民尤其是农牧民的消费方式,增加其食物消费的多样性,提倡低碳生活。
西藏农产品产出比例极不平衡,这一方面是因为地理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经济利益的不均衡,西藏是旅游业为主的城市,许多宝贵的资源潜力都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严重制约着农牧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生产中除了解决了农户自己的基本生存需求以外,多数农产品都是从初级产品的形态流入市场经济,二次升值机会较小,并没有真正形成支柱产业。畜禽肉类和奶及奶制品类作为西藏居民生产较多的食物,可以把特色的奶制品和肉类产品加以进一步的加工,这将会对商品的附加值有较大的提高。多种经营结构的不尽合理,传统种植业的生产加工流通力量比较薄弱,且市场占有率不高,造成传统种植业生产上后劲不足,经营效益也较差。因此必须主动调节行业与商品和服务市场之间的经济结构,以提升生产系统的整体效益。
农业的生态经营体系是个低耗散结构,要保证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提高开放程度,以及持续的能值反馈投入。西藏的农作物产量以自然因素为产量基础,且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18]。若想保持经济体系的有序性和自组织程度则需要从外部引进负熵流,既需要加大外部对经济系统人员、信息和科技的支持,同时政策、措施和法律制度也是间接实现负熵流动的有效途径。西藏农业生态经济目前仍处于半封闭状态,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大量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仍然保留着较为原始的状态,因此必须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以促进外界资源、高科技人才的引入,同时积极引导当地的农牧民改变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引入栽培、繁育的科学技术人员可以为改善产品的品质做准备,同时引入管理人员可以改善田间管理水平,进而实现流程化的科学管理,通过人才将技术、管理等交给当地农牧民,使技术服务于大众,将粗放型的生产生活方式慢慢转向集约型的生产生活方式。政府的统筹管理可搭建种植业与畜牧业之间的联系,并借助政策推进生态农业规模发展,也有助于带动农业生产往科学的方向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19]。
由于交通、基础设施的限制,西藏在高新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没有人愿意千里迢迢跑到西藏来做计算机产业、信息产业、生物产业等,但另一方面,如果针对海拔、高寒等环境因素,大力开展高新技术本地化研究,则大有可为。比如青藏铁路工程建设完成后,青藏高原线路工程的这一技术,在我国已经毫无疑问成为了世界领先,积累下来的技术成果对全球其它高原地区也有很好的推广出口价值,特别是在桥涵隧洞施工、高原冻土道路养护等方面,几乎成了独有技术。再如生物医学技术开展高原适应性研究,突破成功之后,必定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影响,不仅可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在全世界范围内应用,这是一个朝阳产业。这些产业都有利于民营企业经济的发展壮大,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平台建设和诚信背书等方式,破解传统民营企业经济实体所无法解决的海外与国内交流合作问题,从而实现以国家财政投入高效促进、支持本土民营企业经济实体发展壮大的目的。
科技信息能值比较高,而其转换率又很高。从根本上来说,农业经济的发展还需要依赖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而西藏农民以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造成农业生态体系下降的主要因素。而当前西藏能值投资产出率很高,但能值收率却很低,这都由于农民投资的信息能质较低,根本无法适应消费者子系统生产需求,从而造成农民投资基数过大。因此西藏农村的能值投资重点应该集中依靠高新技术发展,以进一步提高农村资源利用效益,从而达到农村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农业产品生产消耗量,从而可以增加该区域农业发展的环境容量,从而可以保护农业自然环境。提升农业劳动者素养水平,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有效途径,通过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在乡村实际应用中的推广运用,从而更为合理的使用农业资源。通过把种养技术开发、养殖生产技术推广运用、深入到实际应用中,是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调整农业行业和生产结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