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邱艳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新修订的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美术教学要适应新时代社会的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分析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以期能对小学美术教学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能力;教学
美术课程不仅具有丰富的图片和鲜艳的色彩,还涵盖美术相关知识和技巧,作为一门培养学生艺术气质和审美能力的课程,美术教学的作用不言而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合理地将审美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之中,将会为课堂和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改变。但是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却仍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重新提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方案和策略。
1.现实观察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美是客现存在的,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大自然等给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美的享受。小学美术教育就是要通过审美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针对小学生而言,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就是通过观察。所以,在小学美术审美教育中利用现实观察法带领学生在丰富的生活中认识、分析其中存在的造型美、色彩美,能够加深学生对美的切身体会,使其审美能力得到一定提升。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将现实观察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呢?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有效途径。
(1)制订详细的观察计划
美术中蕴含美的类型很多,但是无论是对哪一种美进行观察,都需要制订详细的观察计划。即具体需要观察的实物是什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观察,具体的观察方式是什么,只有这样全面且细致化的观察计划,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审美感官,从而提高其审美主观能动性。
(2)传授具体的观察方法
掌握有效的观察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发现美。就好比看日出一样,一定要在合适的时间和观景点,我们才能看到最震撼的日出景象,否则要么
太阳已经升起来了,要么根本看不到。因此,传授给学生具体的观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促使学生进行有效观察的重要前提。感知与思维的结合是观察法当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方式,通过边观察、边思考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观察到的事物有更加深入的感知和体验。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观察的灵敏性、完整性,从而具备审美的实际“功力”。
(3)借助小组合作培养审美态度
小学美术课程不仅是一种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讲述,还需要进行基本技能的培养,这种技能包括两个维度,一种是行为方面的操作技能,一种是意识层面的思考感悟能力。从思考感悟能力的角度分析,也可以将这种能力称之为“审美态度”。审美态度有基本的追求和方向,但是没有固定的标准和对错。在这种较为模糊或者较为灵活的领域范围内,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有意识的塑造引领作用则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在进行该环节的设计时,则可以考虑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鼓励全体学生根据自由组合的方式构建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动,提出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并最终提出具有代表性的小组意见和建议。
(4)利用个性创作锻炼审美能力
美术作品或者创造理念从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判标准,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创造者可以将自己的内心感悟和情感体验以及审美取向,都通过一幅作品展示出来。而且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去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创作。例如在教学,对于作品的理解,每个人都会提供不同的答案,而这种个性化的认知和创作活动本身就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美术价值。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形成属于自己的美术认知和理解,并将之表达出来,这也是美术教育活动的核心目标之一。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潜在的艺术创作大师,他们的身上都蕴含着巨大的艺术能量,对于美术的理解,他们都有自己的标准和角度,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预先设定的硬性环节,对学生进行弹性培养和引导。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多元形式的作品来展示自己的内心感悟和理解,比如通过彩泥、建构、拓印、涂色、喷墨、剪纸、水墨以及多种不同形式来表现“明天”这个令人感到期待和美好的主题。
(5)全面细致的观察总结
如果想要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就一定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在此,我们可以学习古人的观察积累法。古有王维赏《按乐图》,有人邀请王维一同欣赏《按乐图》,王维一看便指出了这是一副关于《霓裳曲》第三节第一拍演奏时的场景。那人不信还专门邀请乐工前来演奏,以此验证王维的话。果不其然,乐工演奏到第三节第一拍时,与画上的动作、表情一模一样,大家都夸赞王维有如此惊人的眼力。王维之所以能够做到如此,是因为王维拥有一颗善于观察的心,平日喜欢观察乐工演奏,所以才能对每一个场景烂熟于心。因此,教师要不断丰富学生的观察经验,让其审美能力得到充分提升。
2.作品创作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观察教学既是一种审美能力培养策略,也是为后续作品创作铺垫的手段。当学生通过观察体会到实物中蕴藏的情感和美,情感会随之得到调动,这时再让其进行作品创作,学生的参与程度会很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之后,要及时开展作品创作,让学生在创作中对美有更加深入的体会和感受,从而提高小学美术审美能力培养实际价值。
3.符号概括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通过对小学美术教材中的鉴赏作品观察可以发现,其中有很多作品都是利用简单的线条,或者图形通过有规律、无规律的排列组合方式创作而成的。对这种符号概括类的作品进行鉴赏,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创作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美术理论和技能基础。因此,该培养策略是在以上两种策略基础之上的,适用于已具备一定审美能力的小学生。具体的应用方法如下:首先,收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符号素材,如一些人物表情符号、动物形象、景物形象等,这些素材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内容,并对学生审美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由于符号对小学生的学习而言,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所以不能将收集到的符号素材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要結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对符号进行一定的概括和提炼。
例如,对李宁的logo符号进行鉴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这像不像一个被抽象化的燕子翅膀,将燕子的身体直接去掉了,只留下一双翅膀,以富有动感的造型,给人们一种直观的体验。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对符号的潜在含义有深入的把握,有助于感受其中存在的艺术美,同时还传授给了学生具体的鉴赏方法,使得学生知道如何对符号进行自主鉴赏,从而使其审美能力得到培养。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模式传统、课堂活动单一的问题,影响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小学美术教师需要认识到美术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作用,通过丰富课堂教学的活动以及开展课外的实践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海睿.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5):183.
[2]金仓.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才智,2020(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