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科学课堂趣味实验教学策略的分析

2022-05-16 02:26:51李朝霞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

李朝霞

摘要:在小学阶段组织开展科学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启迪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如若离开兴趣的引导,小学生很容易丧失参与科学学科学习的动力,导致课堂整体教学效果不佳。立足于此背景之下,本文对于小学阶段的科学学科趣味实验教学工作开展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从而乐于学习科学知识,最终实现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趣味实验教学

引言:小学阶段的科学学科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学科学习兴趣,带领学生学习诸多科普知识,帮助学生开阔个人学习视野。在小学阶段的科学学科教学课堂之上,通过组织开展科学学科实验活动,能够促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科学学科的教学严谨性,体悟科学学科的深厚魅力。由此可知,教师应当保障在科学学科教学课堂之上设置的实验教学活动具备较强的趣味性,为科学学科教学效果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为此,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挖掘科学学科的魅力,由提升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完善小学生的思维理念入手,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助力科学实验活动顺利开展。

一、采用游戏形式,組织开展趣味实验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喜爱做游戏,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采用游戏形式组织开展实验教学。具体而言,教师在组织开展实验教学之时,应当尽量避免以平铺直叙的形式进行实验操作及讲解,而是应当预先在游戏开展之前设定好游戏环节,引导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协作探究实验现象,共同解决实验问题。

例如,在对于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声音》章节之中《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课程进行教学之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发声探究性实验活动之时,可以应用游戏形式对于声音的产生机制进行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遵循教材内容,为学生分发橡皮筋开展游戏活动,并随机性地选定班内几名学生携带各自的橡皮筋上台,通过对于橡皮筋进行拉伸,比赛所造成的声音大小。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了解声音的发出过程,在此之后,教师可以带领班内学生共同探究声音的产生机制,并踊跃发言。

在完成讨论并发言的过程中,诸多学生提出的实验观点及角度往往是多元化的,一些学生表示,通过抬起笔敲击桌子,便发现发出了声音,另一些学生则表示,通过张开嘴巴开始讲话,便发出了声音;有些学生认为,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便能够发出声音……这均是围绕声音发出所提出的观点,同样也是证明发声的有效观点。如此一来,班内学生通过参与游戏形式的实验教学活动,能够应用多元化的方法探究声音的产生机制,整个课堂变得十分有趣。

二、采用分组教学法,组织开展趣味竞赛活动

采用分组教学法组织班内学生参与科学实验活动同样是一种颇为实用奏效的趣味性实验教学方法。一方面,诸多科学实验往往不是仅凭借学生个体的力量便能够完成的,通常需要应用到诸多工具,配合开展测量工作及信息记录工作等,因此需要几人通力协作、相互配合。为此在参与这些实验活动之时,应用分组教学法往往促使实验教学开展效率提高;另一方面,在参与竞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自身的竞争意识水平以及团队协作意识水平往往能够有效提升,促使诸多小组间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如此一来,学生间的关系便能够有效拉近,彼此互助互爱、互帮互助,在班内形成良好的班风,并能够在对话讨论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例如,在对于教科版四年级上册《设计制作小车》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开办“提高小车运行速度”的主题实验活动,并向学生阐明要求,禁止应用电池以及燃油燃气。教师提出上述要求意在保障实验活动开展的公平性以及可行性。上述竞赛活动往往是配合分组教学法开办的,班内学生被分成了4个人数相当的小组,每一小组之间共同搜集参考材料,并共同讨论制定小车的制作方案。经试验笔者发现,在上述竞赛活动之中,诸小组内部的科学意识均得以有效启迪。诸如,一组学生应用强力弹簧制作出了一枚弹射器,并在比赛之时凭靠弹射便将小车推出了很远;一组学生对于玩具车之上的回力装置进行了拆卸,并安装在了各自的小车之上,助力车辆持续性前进;还有一组学生借助气球的力量,松开气球气口发出较大的推动力,助力小车前行。上述奇思妙想及精彩创意之中均蕴含着颇多的科学知识以及科学原理,因此使得科学实验活动的开展具有良好的意义。

三、应用信息化手段,助力实验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个人见识及阅历往往十分有限,因此在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往往难以具备清晰的思路。为此,任课教师可以应用信息化手段,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顺利参与到实践之中。

诸如,在对于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简易电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在带领学生参与“制作简易电路”实验之时,教师便可以在网上检索保存一段简易电路制作过程相关的视频,带领学生了解简易电路的制作过程,并明确制作注意事项。如此一来,在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的背景之下,学生自身的学习视野变得更为开阔,所获得的学习启迪也愈发多种多样,如此一来便确保了实验活动的高效开展。

结束语:

兴趣是学生学习路上最好的老师,科学学科任课教师在课堂之上组织开展实验教学活动之时,应当充分秉承趣味性原则,切忌将科学实验教学过程流于形式,促使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为此,任课教师应当尽力打造良好的科学课堂探究氛围,带领学生养成探究性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出科学学科的良好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助力学生实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高红霞.关于小学科学课堂趣味实验教学策略的分析[C]//.课程教学与管理研究论文集(五).[出版者不详],2021:174-178.

[2]张述杰.小学科学课堂趣味实验教学策略分析[J].天津教育,2021(36):61-62.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嘻游课堂
十几岁(2020年4期)2020-02-02 06:00:22
嘻游课堂
十几岁(2020年13期)2020-02-02 02:08:44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46:59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