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雪萍
摘要:十九世纪末,中国的上海、北京等地开始开展私人钢琴教育活动,二十世纪初音乐在“学院”运动中取得社会地位。新中国成立后,中央音乐学院于1958年正式成立由小学到博士生阶段的完善音乐教育体系,积极促进了全中国的音乐教育的实施。本文主要探析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教学与实践,下详情如下。
关键词:幼儿;钢琴启蒙教育;教学实践
引言
以基于儿童立场的艺术教育,来孵化儿童与生俱来的美感。“尊重与要求的和谐统一”是宋庆龄幼儿园的教育课程理念,我们相信儿童自身拥有巨大的能量,教育只是提供了相应的环境支持。正如宋庆龄先生所说:“点燃儿童的想象力。这是对儿童早期艺术教育价值最好的诠释。”在众多乐器中,钢琴被视作拥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而成为家长们的首选,在演奏时需要演奏者通过身心全方位进行合作,这将影响到整个脑细胞的发育,同时训练孩子的创新思维发展与动作和谐。于是,许多学龄前儿童在父母的鼓励下开始学习钢琴,这标志着钢琴教育进入了一个非常炙热的时期。
1在幼儿教育中通过钢琴演奏渗透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
1.1为幼儿了解传统文化提供支点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传统文化教育需从幼儿开始,确保传统文化能在幼儿心中扎根,成为强脊梁、塑品格的动力。基于钢琴演奏渗透传统音乐文化是幼儿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支点。例如,《浏阳河》是依据湖南民歌改编的钢琴独奏曲,其描写了浏阳河的美景,具有民歌独特的意蕴,歌颂了毛主席及党的伟大功绩,学习这首钢琴曲有利于幼儿了解革命历史文化并传承红色基因,同时,幼儿可以从钢琴演奏特色、创作风格等角度感受民族音乐之美。
1.2扩充幼儿音乐教育资源
以传统音乐文化为背景而创作的钢琴作品较多,如《平湖秋月》《水草舞》《翻身的日子》等,将这些钢琴作品引入幼儿教育领域可有效扩充教育资源,将与钢琴作品相关的历史、人文、艺术赏析等资料转化为育儿素材,使幼儿教育辐射范围更广,为教育目标贯彻落实铺平道路,使音乐教育更有深度,同时为基于钢琴演奏的幼儿音乐教育改革给予支持。
2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教学与实践
2.1发展“琴趣”与“快乐化”教学模式
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教学与实践之一是发展“琴趣”与“快乐化”教学模式。切勿让孩子认为学习钢琴是满足父母的要求,会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要忽视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开始学钢琴之前,可以通过了解一些钢琴的起源或者以国内外对于幼儿动漫形式的作曲家音乐纪录片介绍,让幼儿在早期学习中逐步形成对音乐不同风格的理解是有益处的。在最初的认知学习过程中,学生更容易在键盘上学到新知识,可以穿插趣味游戏,例如:黑键与白键的分辨游戏、用钢琴的键盘区域模仿小动物声音等等。我们需要增加更多的方法来促进孩子对钢琴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孩子们对练习基本功(如:哈农、什密特手指练习、练习曲等)疲惫抵触练习的情况,练习曲的旋律以及技术相对于乐曲来说是空乏无味的,孩子们对旋律优美、曲式结构简单的小乐曲尤为喜爱。对于教学老师来说,练习曲是不可跨越的,忽视基本功的练习是对未来学习钢琴解决其他乐曲技巧难度的一道致命的问题,应让家长和孩子明白基本功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练习曲练习之后也可以对应解决乐曲中出现的技术难点。只有奠定扎实的基本功,在教学的过程中,琴童的未来才会变得更加明朗。建议搭配不同体裁作品,教师应准确地把握不同体裁作品的难度一致。对于初学的学生,教学重点除了通过练习音阶、琶音、练习曲等学习初步的演奏技巧之外,可以加入耳熟能详的根据外国歌曲、中国童谣改编的中外小乐曲内容,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主張快乐化学琴,摒弃身体和精神疲劳的钢琴教育。
2.2注重幼儿歌曲演唱能力的提升
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教学与实践之二是注重幼儿歌曲演唱能力的提升。在音乐课程项目的改革中,非常注重对幼儿歌曲演唱能力的提升和塑造。进一步地增强了幼儿歌曲演唱的趣味性,使其在丰富的幼儿歌曲演唱中,掌握幼儿歌曲演唱的技巧、风格特征,游刃有余地进行幼儿歌曲的演唱表演。幼儿歌曲虽然旋律优美、词曲简单,但是在演唱方面具有自身鲜明的风格特征,因而通过专业的发声练习、演唱练习等,逐渐地获得幼儿歌曲演唱的方法,能够完美地胜任幼儿歌曲演唱教学的要求,能够熟练地掌握幼儿园活动开展中常用的儿童歌曲内容,还能结合新的音乐教学发展,吸收和掌握更多新的适合儿童演唱的方法和内容。
2.3加强幼儿课程开发
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教学与实践之三是加强幼儿课程开发。当前幼儿教育中的钢琴演奏占比较小且传统音乐文化利用率较低,这就需要幼师注重课程开发,为传统音乐文化的渗透疏通渠道,同时幼师还需挖掘钢琴演奏文化,将钢琴曲创作背景、作曲家的人生经历、作品思想感情等内容视为幼儿了解传统音乐文化的支点,使幼儿课程开发资源更丰富。需要注意的是,课程开发应具有时代性、生本性、科学性,作为幼儿艺术教育工具之一能体现出新时代的审美观,根据幼儿成长规律及发展需求筛选课程内容,确保课程能聚合并高效利用传统音乐文化,继而落实通过钢琴演奏渗透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目标。
结语
鉴于上述情况,教师在启蒙阶段应运用教育心理学与教学法对学生采用适合的授课方式因材施教,确保学生在钢琴学习之余,能够开拓学生对于艺术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与艺术张力,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与热情,培育学生艺术审美能力以及对音乐的感知创造能力。作为教育者,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意识与教学能力让琴童拥有良好的教育循环环境,同时成为启蒙教育阶段的坚实支撑,对促进中国钢琴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晓健.对中国钢琴音乐中民族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相融合的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06):32-33+37.
[2]祝翔.钢琴音乐课的教育实践及文化涵——评〈钢琴音乐教育新评说〉[J].中国高校科技,2019,(06):113.
[3]徐澜.钢琴曲〈夜莺〉音乐特征与演奏诠释[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5(04):110-112.
[4](美)库克.钢琴大师论钢琴演奏[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5]李飞跃.儿童钢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钢琴艺术,2002,(05):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