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墨
摘 要:学前教育专业一切为了幼儿,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顺利发展,学习此专业的学生需要尽早熟知相关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提高自身教学技能,抬高思想境界。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就需要具备和教师同等的教学观,具备工匠精神。本文在此基础上,研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怎样的工匠精神,如何贯彻落实该精神,给更多有意向的准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职;学前教育;幼师
一、分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需具备的职业素养
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要保持高度教学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真正把教育当成自己毕生的任务,需要具备格局,能够勇于创新,在教学领域补齐自己的短板,完善自己的不足。应该勇于对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真正把眼光放到幼儿身上,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看待教育。现在很多幼儿教师缺乏耐心,甚至虐待幼儿,导致幼儿成长出现童年阴影,这是极端恶劣的行为。幼儿教师一定要真正爱孩子,为了孩子着想。拥有高度责任感,才能够做好学前教育。
工匠精神也需要教师具有精气神,工作要高效快捷,不拖沓,不懒惰,拒绝惰性心理,要具备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能够敢于面对教学之中的困难,不断进步,不能因为孩子脾气不好,不配合,就失去耐心,就敷衍工作,一定要踏实肯干,不怕麻烦。作为学前教育的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专业素养,能够一直保持着学习的状态,幼儿教育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在变化,所以不断学习,不停进步,才能不被淘汰,才是工匠精神的动力源。在教育领域要干实事,能够在教育幼儿的同时,自己也做到不斷学习,学习别人的经验,学习优秀教师先进之处,学习他人身上过硬的素质,能够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二、分析工匠精神在学前教育的适配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生意味着以后很大可能会接触幼儿,比如做幼师或者做和幼儿教育相关的工作,无论是怎样的具体分工,都必须要具备工匠精神,能够拥有合格的、优秀的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而工匠精神恰好能够促使中职生朝着这方面的专业进行过渡与转化,能够让中职生提前意识到自己以后的工作发展方向和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学生提前熟悉这种概念,学习到这些能力,能够进行思想与观念的提升,在日后真正步入到教学工作时,也能够更加得心应手,能够快速的融入到幼儿教学领域,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让自己完成更出色的工作成果。所以如何贯彻落实工匠精神,就一定要考虑到工匠精神和学前教育之间的适配性,让学生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未来身份的转化,能够提前掌握这种思想,并朝着该方向培养相关技能,强化相关精神。
三、如何贯彻落实工匠精神
1、匠人根骨,树立师风师德
做好学前教育事业,首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端正师风师德,为人师表,只有以身作则,才能够带给幼儿更良好的教育。学前教育要注意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思想启蒙。因为教师在与孩子们相处时,自己的言行举止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若教师思想消极,行为不端,则会给幼儿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因此师风师德是非常重要的,是教师的根骨,也是教师在教育领域安身立命之本,是匠人精神的内核。要保证思想的先进性,教学观念的纯粹性,能够真正为了幼儿着想,在日常生活之中,在与幼儿相处之中用自己的精神带动幼儿的价值观,对幼儿付出更多耐心、爱心、责任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为幼儿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环境,在进行这些教育的渗透时,教师也是在自我学习,进行思想提纯的过程。
2、为人师表,思想作风廉洁
工匠精神要具备廉洁的作风,高尚的学术精神,端正的教学态度。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为了孩子们着想,不搞形式主义,安安分分上课,踏踏实实搞教育,不刻意的追求教学成果而对幼儿们进行施压,不可揠苗助长,要能够按部就班的让幼儿们掌握基础知识,随后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培养幼儿们更强大的力量。不能够为了所谓的业绩,追求所谓的成绩,就让幼儿形成压力和焦虑感,这也并不符合我国双减政策的号召。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教育公平,能够对待幼儿们一视同仁,并且要尊重幼儿们的个性化发展和心里诉求,不同的幼儿在学习时接受能力,学习节奏都各不相同,所以教师们也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能够积极地培养每一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让幼儿们都能够被激发出天赋和潜能。所以在日常教学之中,就应该多和幼儿沟通,了解幼儿的内心状态和喜好倾向等等,为幼儿们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活动。也能够让幼儿们的学习更加轻松愉快。在幼儿们遇到困难和困惑时,应该多去了解幼儿们内心的想法,能够积极的面对这些问题,寻求恰当的解决方式。
3、稳中求进,追求工作激情
做教师要有激情,做学前教育的教师更要有激情和热情。虽然是一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但是创新的思想是无穷无尽的,创新的力量是非常伟大的,教师应该能够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育儿知识,既能够调节幼儿,也能够调节自己。能够合理的面对工作之中的压力,让自己在讲课时拥有饱满的状态。教师的精神状态饱满起来,幼儿们才会更加配合教师,能够更加适应课堂环境,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也有助于幼儿们达成更好的学习成果,有助于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升。教师要杜绝“躺平”心理,要追求教育激情,工作激情,能够不断的去寻找适合幼儿发展的教学方法。带给幼儿新鲜的活力与生机,在不断学习吸取他人的长处和经验的过程中来提高自己。比如现如今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很多的教学方式为幼儿带来更多快乐,比如“游戏化”教学法,“延迟满足”奖励法,“团队合作”教学法等等,这些方式都应该在分析幼儿学情之后合理的运用,能够和幼儿的发展情况相结合,为幼儿塑造更好的外部环境,以便于激发幼儿的内在动力,让幼儿获得足够前行的力量,激发幼儿的进取心理。
总结
掌握工匠精神的内核,做好学前教育的根本,一切都应该“以生为本”,为了幼儿长远发展做出努力,应该具备高瞻远瞩的目光,能够为幼儿的未来保驾护航,让幼儿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之中学习知识,得到成长,因此,教师们应该不断努力,知行合一,坚持正确理念,脚踏实地实践,让工匠精神在学前教育领域被贯彻落实,为幼儿顺理成长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林静.新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背景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改革的思考[J].教师,2016,(32):107.
[2]班晓莉.关于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文艺生活,2013,(05):229.
[3]闻乐靓.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现状思考及发展研究[J].北方音乐,2016,(2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