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管理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的实践

2022-05-16 22:16郑颖捷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过程控制能力培养

郑颖捷

摘    要:模块化管理是将系统进行科学分工,在实现模块任务的基础上更为高效地实现整体目标。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包含一系列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过程。根据模块化理论,可以将整个论文指导工作拆分设计为若干任务模块,通过强化选题、开题、写作、查重等模块管理,加强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控制,提升工作效率。同时,精准的模块任务管理也能够实现学生文献阅读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有助于提高论文质量。

关键词:模块化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过程控制;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4-0023-03

一、模块化管理理论及其应用

1997年哈佛商学院教授鲍德温和克拉克发表了经典论文《模块化时代的管理》,自此模块化理论开始受到学界重视[1]。日本著名学者青木彦昌将“模块”定义为具有某种确定独立功能的半自律性的子系统,它们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更加复杂的系统[2]。所谓模块化管理是指把整体工作进行科学分工,通过实现各模块的工作目标完成整体工作,是专业分工和模块管理的协调统一。模块化管理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是明确任务。系统性的整体任务可以拆分为若干模块,每一个模块对应一项相对独立的子任务,有助于执行者通过完成一系列子任务目标,最终较为轻松地实现整个工作目标。第二是提高效率。模块化与分工经济相联系,执行者可以专注于当前模块任务,对分项目标快速作出反应,有利于集中精力攻克其中的问题,避免因各模块互相掣肘而降低整体效率。近年来,国内将模块化管理在高校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3]。

2021年伊始,教育部印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加大了对不合格本科毕业论文的处罚力度。此举旨在提高高校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也对毕业论文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有学者提出应加强毕业论文指导的监督与评价,有效控制并管理毕业论文写作这一实践教学环节[4]。从近年指导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经验来看,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战线较长、环节众多,完全可以运用管理学上的模块理论加强过程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论文质量。

二、毕业论文指导的模块化设计

(一)任务模块拆分与管理

组织流程的模块化设计需要以可分性和价值性为标准,以独立运作为依据。模块化管理的精髓在于各子模块既相互独立,又存在内在联系。这就需要明确整个工作流程的目标要求、要素组成、实施步骤和工作重点,方能正确有效地拆分管理模块。本科毕业论文的核心教学任务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指导学生完成一篇符合答辩要求的专业论文,整个指导过程包含若干互相衔接的阶段任务。从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制度的要求来看,学生要在约半年的时间内完成开题、定稿、查重、答辩等阶段性任务并形成相关过程记录,但是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还存在大量的隐性工作,诸如撰写文献综述和论文提纲、三次以上的修改过程、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等。所以,应当将阶段性任务加以提炼,形成若干任务模块加以管理,每一个模块包括任务名称、任务目标和任务时限,详见图1。

据此,教师可以为该年度指导的每一名学生分别建立模块管理档案,掌握该学生的写作进度,了解其在每一个阶段任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1.选题模块。对于不知如何选题的学生,向其提供可能的选题方向,指导其检索相关文献;对于选题较为陈旧的学生,引导其了解学科前沿和热点问题并进行文献检索阅读工作,以优化论文题目。

2.开题模块。对于无法撰写论文提纲的学生,应了解其对拟研究问题的了解程度,在此基础上帮助其分析问题的现状、成因和解决对策。

3.初稿模块。对于逻辑结构混乱的学生,指导其进一步梳理思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展开论述;对于论文内容有缺失的学生,指导其进一步完善文献,拓展思路;对于论文规范性欠缺的学生,严格要求其按照范文进行学术方面的规范。

4.修改模块。对于不能够领会教师指导意图的学生,需要进行深入面谈以了解该生的主要障碍存在于何处,是态度不端正,还是能力不足。对于前者教师应严格要求,对于后者教师需要加大投入,从专业知识、文献搜集、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入辅导。

5.查重模块。以下两类学生须进行二次查重:一是符合查重指标但仍存在问题的学生,指导其全面细致地标记引证来源;二是不符合指标、查重不通过的学生,指导其有针对性地增加原创性表达,降低重复率。

(二)能力模块衔接与管理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重要依据[5]。 教育部从论文选题、文献搜集、篇章结构、论证能力、学术规范等方面提出了本科毕业论文能力标准,部分高校以此为依据制定了相应的量化评分标准。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由选题(10%)、文献阅读(10%)、学术水平(20%)、研究能力(30%)、写作与总结提炼能力(30%)共同组成社科类毕业论文的量化評分标准,教师据此对学生论文进行评价。这要求在毕业论文中能够体现出学生相应的文献阅读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推行模块化管理之后,笔者发现上述三方面的能力检测是可以通过任务模块完成的,它们与各模块的任务目标有密切联系,如图2所示。

1.文献阅读能力模块管理。文献阅读能力包含搜集文献和整理文献的能力,考察学生能否尽可能全面地搜索与选题相关的文献并加以甄别、筛选,然后通过阅读整理、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掌握现有学术研究动态。该能力集中通过任务模块中的“选题”和“开题”进行训练和培养。从初步定下比较宽泛的选题方向,到最终提炼明确论文题目,学生起码要进行一周以上的文献阅读才能完成这一任务。在这个过程中,阅读内容应尽量宽泛,阅读的深入程度可以不作太多要求,主要目标是寻找合适的选题。在开题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约半个月的文献搜集整理工作,包括系统教授学生如何通过主题、关键词、作者等信息寻找需要的文献,引导学生甄别文献的重要程度和相关性,以及指导学生撰写文献摘要等。经过这两个任务模块管理,学生能够大致掌握本领域主要的和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为完成后续任务奠定基础。当然,论文写作模块(包括图1中的论文初稿模块和修改模块)中还会涉及到文献阅读,但不再是大规模的,而是根据论证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深入和补充。

2.问题分析能力模块管理。问题分析能力考察学生能否从社会现象中抽象出法律问题,并运用专业知识对背景和成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合理的立法或司法对策。这是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考查的核心能力,因为它能够体现出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高低,也能反映出其是否具有创见性的思维,贯穿论文写作全过程。

对本科生四年学习的最后一项专业学习任务而言,一篇合格的乃至优秀的毕业论文从横向的内容搭建来看,是“破题—写作—完善”的过程,从纵向的时间要求来看,是一步步明确写作目标、按时完成既定任务的过程。一般来说,初稿是最难完成的,因此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从上一年的年末完成开题报告开始写作,到第二年3月前提交初稿,学生有2个月的时间去构思和写作。因为论文提纲已经初步完成,学生不至于无从下笔;又因为是初稿,教师不必对完成质量作出太高的要求,以免让学生心生畏惧,但是一定要求在规定的时限内交稿,这有助于他们摆脱拖延的习惯。在批阅初稿时,教师应主要从篇章结构和主体内容两方面提出修改意见。篇章结构最能反映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文章结构混乱,说明作者思路混乱;如果文章主要内容缺失,说明作者对研究的问题认识片面。解决对策一是帮助学生厘清思路、理顺逻辑,二是要求他们补充阅读、开阔思路。如果说初稿解决的是文章从无到有的问题,从二稿开始,教师应侧重于引导学生完成将论文“从粗到精”的转变。比如,各级标题的归纳和概括是否有完善的空间、重点部分的论述是否做到了层层递进、有无遗漏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学术规范方面(如脚注和参考文献)是否符合要求等。伴随着上述问题的改进,学生势必能够全方位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

3.文字表达能力模块管理。写作能力的考查具体落实到文字表述上,学生能否独立写作一篇10 000字以上的学术文章,以及能否在布局谋篇、层次推进、语言表达、材料组织等方面体现出较好的综合素质等应当作为考察重点。现实情况是,很多法科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严重缺乏书面表达(写作)能力训练,即使那些擅长口头表达的学生,一旦将想法落实到文字上也往往颠三倒四、词不达意。这种不足通常会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集中爆发,大到文章段落完全无法表达中心观点,句子成分缺失,小到随意使用标点符号,这些问题已经沦为完成论文的巨大障碍,指导教师必须重点解决。

对应到任务模块,该能力培养主要藉由写作模块(初稿和修改)和查重模块来实现。对初稿进行批阅时,教师应当抓大放小,将重点放在篇章结构、内容完整等方面,但对于文字表达能力显著不足的学生也要及时指出,如是否有过多的语病,表达是否过于口语化,是否因为语句的不通顺严重影响了观点的表达等。在论文修改的过程中,语言文字的锤炼就成为主要目标:首先是语言的准确性。法学专业用语使用不可随意,“法言法语”方能体现专业素养;其次是语言的精炼程度。要尽量用简明的表达,这需要反复地錘炼文字,非常考验学生的耐心;最后是语言文字的原创性。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表述,即使不能提出创新性的观点也要通过原创性的文字加以表达,因为这还直接关系到能否通过后续的查重。

三、启示与思考

(一)模块化管理的优势

已有的研究表明,模块组织化有利于价值创新,管理模块化有助于效率提升。实践这一管理方法两年来,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和教师指导工作效率都有了较明显的提升。

第一,有利于学生建立可行的写作进度计划。表面看学生有近半年的时间进行论文写作,实际上这期间他们要考研、进行毕业实习、去单位应聘等,毕业论文反而成为其中最不受重视的一个任务,因为它实际上无法影响学生的毕业和就业[5]。从以往的经验看,尽管有教师的提醒催促,部分学生还是会在答辩前一个月内集中突击论文,其质量可想而知。但是,如果一开始学生就清楚整个任务是由若干互相衔接的模块组成,了解每一个模块的任务内容和时限要求,就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写作进度计划表。心理学理论认为,将任务分散逐个攻破可以有效克服畏难情绪,更为顺利地推进进程。虽然笔者每年指导超过10篇毕业论文(包括辅修学生毕业论文),但都能根据任务模块有条不紊地推进工作流程,基本没有出现学生拖延的情况,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第二,有助于教师形成规则治理和契约治理。规则意识和契约意识非常重要,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石。学生对待毕业论文写作之所以采取“拖”“等”“靠”的态度,原因之一是与指导教师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规则,没有形成有约束力的契约。部分学校没有可操作性的论文管理制度,一些教师缺乏责任心、态度比学生还随意,学生自然无所适从。模块化管理有效地解决了规则和契约的问题。明确任务流程和问题解决方式,这就是建立规则;遵守时限,否则需要承担相应的不利后果,这就是契约精神。实施模块化管理本质上就是严格论文的过程管理,自然能够提升最终产品的质量。两年来笔者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合格率为100%,2020年当选校级优秀论文指导教师,就是例证。

(二)仍存在的问题

由于存在着形式单一、选题陈旧、质量低下、标准模糊等顽疾,这些年不断有专家和学者呼吁改革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和管理。改革的方向无外乎制度内和制度外两个维度。制度内,出台科学合理的毕业论文评价标准、严格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强化对于指导教师的工作考核都是值得努力的方向。本文所论述的模块化管理就是过程管理改革的一种尝试。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笔者深切地认识到只有社会、学校和师生共同加强对毕业论文的重视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因素。从宏观看,要改变现阶段对毕业生的就业考核机制,从社会层面改变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风向标;从微观看,当时间安排与毕业实习、考研、找工作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冲突时,学生、教师和学校要做好时间上的平衡和精力上的分配,保证毕业论文质量,保证人才培养规格永远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芮明杰,张琰.模块化组织理论研究综述[J].当代财经,2008(3).

[2][日]青木昌彦,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M].周国荣,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2-7.

[3]郝晓冉.高校微生物学实验室的模块化管理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9).

[4]张奕.须加强本科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N].中国教育报,2021-02-01(3).

[5]时伟.大学本科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2010(7).

[责任编辑  包玉红]

猜你喜欢
本科毕业论文过程控制能力培养
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检查与控制技术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探析
关于本科毕业论文抄袭现象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