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迎迎 伊海凤
摘要:基于“双减”政策的大力推行,体育活动成为学校课后活动的主要内容,为学校体育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程度的促进,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基于此,本文对“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活动的开展策略进行深入探索,力求培养小学生所应具有的运动兴趣,还给小学生一个快乐童年。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学校结合各阶段教育目标,通过不同方式给小学生减负,同时也不再将教育任务推到当地培训机构,而是丰富课后服务活动,开展多元体育活动,缓解学生焦虑情绪,从而构建出良好教育生态环境。学生能够带着强健的体魄参与各科学习,不仅提高各阶段学习效率,还能用最快速度完成作业,更是有足够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实现成绩与身体素质的双提升。
一、课外体育活动的现存困境及理论归因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巩固课内知识技能、培养运动兴趣、养成运动习惯与提升健康水平尤为重要。但总体而言,我国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质量不高、水平不一,并未实现课外体育活动的预期目标,主要表现为“活动时空封闭,内容形式僵化,组织部门单一”。究其因:①课外体育活动游离于体育课程体系之外,有形无实。从理论上讲,课外体育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且具有拓展兴趣爱好、培养运动习惯的功能;但在实践操作层面,课外体育活动尚未被真正纳入体育课程体系,名存实亡,效果有限。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工作量大,难以兼顾课外体育活动。受中小学教师编制所限,体育教师数量普遍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体育教师工作量较大,且课外体育活动工作量未被计入总工作量并取得相应报酬,因此,体育教师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热情不高。③课外活动常被“主科”教师“侵占”,课外体育活动难以落实。由于学生课业负担重、作业量大,“主科”教师抢占课外活动时间现象严重。④学校运动场地匮乏,课外体育管理難度大。全校性课外体育活动不仅需要充足的运动场地,且要求全校教师共同参与管理,但很多学校的运动场地明显不足,班主任及其他学科教师参与运动管理的专业性不够,存在一定的运动安全隐患,故课外体育活动难以正常开展。
二、“双减”政策为课外体育活动的改革提供契机
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校外培训机构过剩、收费过高、违规行为过多,家长经济和精力负担过重,是在义务教育阶段长期难以破解的顽疾。为此,“双减”政策从校外培训机构与校内教育两方面进行了工作部署,提出了“三限”“三严”“三管”“三提”的具体要求。“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是“双减”政策中“三提”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提升课外体育活动服务水平”是“双减”政策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那么,“双减”政策能为课外体育活动改革提供哪些空间?笔者认为:①“双减”政策明确限制了校内作业量与时间,为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留出更多的时间,这对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而言,有助于其通过运动缓解学习压力、强化体能、促进人际交往、改善心理状况。②“双减”政策较大程度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业压力,使学生有更多的精力与体力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在“双减”政策下学生体力与精力的节约化,为他们从事中高强度的课外体育活动进而提升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了可能。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活动的开展策略
(一)基于双减政策,提高活动质量
在“双减”政策的逐步落实下,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空间得到拓展,教师也从作业负担与校外培训负担的减轻入手,对体育活动内容进行不断丰富,学生可以在减负前提下有足够时间参与有趣的体育活动,解决小学生没有精力与时间参与各类体育活动的顽固性问题。为此,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对体育技巧进行精准传递,学生则能够掌握当中重点难,保证动作规范,在后续参与体育活动时将提高整体活动质量,让其身体素质得以增强,避免出现运动伤害等意外情况。例如,在体育常识的解读中,教师运用多媒体等设备将理论内容转换为小视频或图文等多种方式,学生能够掌握坐与站的标准姿势,也意识到体育活动可以锻炼身体,让头脑更加清醒。
在此基础上,教师考虑到课后服务水平的提升,丰富小学体育活动内容,鼓励学生参与小球类活动,对其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做到不断提升,也让学生在延时中掌握体育安全常识,形成锻炼身体的正确态度,将体育活动质量有效提高。
(二)运用游戏教学,激发活动热情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对游戏有无穷的参与热情,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成长需求将游戏与体育活动有效结合,不仅激发出小学生活动热情,也让体育活动给学生带来愉悦感,丰富课后服务内容,让延时服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为“双减”政策落实带来有力促进,学生也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减轻课业负担,度过一个快乐童年。为此,教师从学生运动的基础能力提升入手,将学生参与热情有效调动,不再抵触无趣的体育活动,走出望课兴叹的局面。例如,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课后服务当中可以参与更多类型的体育活动,因此在跑步训练中采用游戏教学法,运用接力跑方式激发出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能够带着竞争完成接力跑训练,同时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能够凭借正确观念参与体育活动,而不会出现孤立情况,对其身心健康成长均有所促进。在游戏或比赛结束后,教师一方面要通过口头表扬方式,另一方面还应选用物质奖励,让学生感受到自身被尊重,也乐于参与体育活动,对其身体素质提升带来有力推动。学生掌握了更多体育技能,才可以参与不同类型体育活动,不再无所事事,而是带着运动热情度过延时的一小时,实现“双减”全面性落实。
(三)借助分层教学,落实双减政策
小学生面对体育课堂时会充满期待,但部分学生因身体素质弱而无法参与一些体育活动。为此,教师站在小学生角度对各阶段体育教学方案进行针对性优化,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来调整运动强度,让体育技能传递呈现出层次性。教师可以通过日常体育活动和双向互动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身体素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加以分析。例如,对于体育活动意识强且精力旺盛的小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其参与一些有难度体育活动;对于身体素质待提升,能力略有不足的小学生,教师则是选用合作式体育活动让学生可以在互相指点下提高自身体育能力,为“双减”政策下的体育活动开展夯实基础;对于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而言,教师必须对其进行针对性训练,设计与之身体能力相契合的体育活动,满足身体能力差的学生的运动需求。在分层方式下,学生能够参与和自身能力相契合的体育活动,从而带着热情去锻炼,让体育活动能够长期开展,缓解小学生学习当中的紧张情绪,也让课后服务内容得到不断丰富,活跃了体育活动气氛,让全校学生均能带着热情参与各类体育活动,让体育活动在“双减”背景下绽放出生命之花。
四、结束语
在新时代下,体育活动能够增强小学生身体素质,也对“双减”政策下的课后服务活动做到不断丰富,学生将带着热情参与到不同类型体育活动中去,让其获得体育能力的不断提升,也能够感受到学校生活的趣味性,可以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发挥出体育活动开展的应有作用。为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带着前瞻性思维对体育活动开展内容与时间进行明确,借助分层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真实需求,也融入游戏内容,激发出学生参与热情,为“双减”政策全面化落实带来有力推动。
参考文献:
[1]陈伟.试论如何利用游戏活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J].新课程,2021(35):155.
[2]陈家洛.谈如何开展趣味化的小学体育教学活动[J].田径,2021(08):4-5.
[3]姚会文.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开展中渗透德育[J].学周刊,2021(11):169-170.
[4]崔恒勇.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优化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3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