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兰
摘要:北宋伟大词家苏轼少时就受佛学思想影响,三次遭受贬谪,在一次一次的政治失意下,佛学思想在他心中扎根发芽,长成了参天大树。众人皆说东坡豁达,我想他的豁达是面对困境时的一种处世态度,他并非真的避世不出,他也有美好的祈愿,希望能为国家建功立业。被贬黄州之后,他在这里写下了禅意满满的《定风波》一词。
关键词:高中语文;苏轼;《定风波》;禅味
前言
苏轼自进入朝廷开始,就不满王安石一派的“新法”,所以后期被对手构陷,被贬谪到黄州,这是苏轼一生中遇到的第一次贬谪,我想他肯定也曾想过悲观避世,但是,长期印在骨子里的儒学思想还在影响他,让他辗转反侧,无法不去关心世事,于是他开始躬耕于田园,追求内心的豁达,希望在行动和思想上都能有所慰藉。因此,他在佛学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养成了“入世”和“出世”相结合的创作方式,基于此,他留下了很多发人深省的诗篇。
一、基于北宋文学大环境:了解《定风波》的创作背景
北宋元丰二年三月,王安石“新法”一派收集了苏轼的诗词作品,将无端的罪名强加给苏轼,指控苏轼的诗文讪谤朝政、反对新法、指斥皇帝,要求皇帝处置苏轼,于是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引起了皇帝的不满,被贬谪到了黄州担任团练副使。
即使身处逆境,苏轼也从未放弃自己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前有第一屈居第二的失意和父母先后病故的双重打击;后又无端的遭人构陷,他都还会期望“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可见他的乐观和豁达,他在黄州也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豁达诗篇。其中的《定风波》讲述了苏轼和朋友出游,在归途中忽遇风雨的事。一场春雨来得那么急,沾湿了朋友和苏轼的衣裳,朋友深感狼狈,东坡却气定神闲,毫不在乎,缓步而行。
大文人苏轼生活在北宋,那时的文学环境更注重作品对现实的反映,整体的创作风格趋向明显。苏轼是词大家,也是我国北宋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家,“词”萌芽在南朝,兴起于隋唐,在宋代达到了顶峰。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给诗词文学的创作带来了契机。北宋建立之初,出现了重文轻武的政治局面,这为宋代文人的政治晋升提供了良好的国策支撑,也推动了宋代民间文学的迅速发展。此外,宋代文人群体的发展和写作趋势受宋明理学和“三教合一”文学思潮的影响深远,同时它们成了宋代文学思想和时代思想的核心部分,长期影响着文人墨客的创作意识形态。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们多有积极的儒家入世思想,即建功立业,为国家付出;另外,他们在官场失意时,也能够保持老庄那般乐观、豁达的心境。
二、浅析“东坡居士”雅号的由来
“居士”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多为文人雅士的自称。后受佛学影响,民间多称参与佛教修行的人为“居士”。苏轼在黄州的这段时期里,故人帮他求到了一块荒地,在黄州城东,是一块坡地,和唐代的白居易当年植树种花的忠州“东坡”有异曲同工之妙,他敬慕白老,于是开始自称自己为“东坡居士”,他还带领家人于田间躬耕,在这里建立起了雪堂。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东坡开始倾向于老庄的“无为”思想,因此他开始投身农业,把自己当作“农夫”。事实上,这一切都反映了他思想上的重要变化。但是,他的儒家入世思想并未减弱,他将生死和荣辱置之度外,追求的是更深层次的精神层面的安慰,在困境中冷静自持,淡然自若,他并没有真正的消极避世,他骨子里的入世思想和家国情怀是不会放下的,即使身在逆境,他仍然向往美好,所以人们说他“豁达”。
三、基于佛学思想:初探《定风波》中的“禅意”
词最前面的小序,短短三十一个字,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缘由。词的上阕在描写这场来去匆匆的春雨。“莫听穿林打叶声”,表面讲雨水穿过竹林打在竹叶上,写出了雨来的大而急,侧面可以看出苏轼写的也是自己的真实经历,“乌台诗案”来得猝不及防,这里的“狂风骤雨”使得他的人生发生了转折,这句将真实的风雨和苏轼的人生风雨结合起来,展现了苏轼人生的风雨飘摇,无论是真的风雨还是政治风雨都重重地敲击了苏轼的心,但他仍有旷达的胸怀,所以他说“莫听”,不听猝不及防的风雨,也笑看贬谪。第二句,写自己现在过着“竹杖芒鞋”的生活,好过以前在朝廷“骑马”的生活。也许在别人看来他现在过得很艰辛,但在子瞻心中,官场沉浮,不如风雨中徐行那般潇洒、悠闲,这其中也蕴含了儒家与佛道的区别。下阕中写到天晴,归途中突遇大雨,沾湿衣裳,满地泥泞阻挡了前行的路,让人只觉疲惫和狼狈,这就是苏轼面临贬谪时的真实写照。而后雨过天晴了,苏轼脸上并没有惊喜,历经贬谪,经过自我反思和重生的苏轼,回首来时路,荆棘与风尘,风雨萧瑟,一切都如过往云烟,他只淡然地说了“归去”二字。对这个时候的苏轼来说,朝野旧雨凋零,早已不见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因此,他已经看淡了风雨天晴和人生悲喜,看透了人生得失和官场沉浮,佛道思想抚慰了他受伤的心灵,为他重构了精神境界。
佛教讲求“心静,世界皆清静”的说法,世间万物并无差别,是因为世人心中和眼中看待事物的思想不同,他们才变得不同。若心无差别,世界万物皆无分别。佛法劝人不要过于执念,不要去肖想无法得到的东西,不去想,就不会有念,就不会为此付出一生还一无所获,空留下满心伤痕的自己。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都要学会修心,学会荣辱不惊。“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在向世人传播这样的哲理,只有真正达到心灵皈依,才能真的无所谓风雨与天晴,那样人生的困境与逆境于我们而言,便再无区别。
四、结语
黄州时期的子瞻,他在追求心靈的皈依,他放不下抱负,但又必须如此,所以他希望在佛学上能够找到自己追求的皈依,庆幸的是,他找到了,他在黄州期间留下的脍炙诗篇都展现了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他在回首自己走过的路的时候,能够感叹“也无风雨也无晴”,足见他已经“清静无为”,但我们也不难看出他的诗篇中还是“兼济天下”。于是,最终形成了他儒、佛双重性的文化风格。所以我们读《定风波》总能看出他乐观豁达,却读不出他消极避世。
参考文献:
[1]李静.苏轼:《定风波》中的佛道思想[J].青年文学家,2021(8):58-59.
[2]孙海姣.苏轼《定风波》的解读[J].文渊(中学版),2019(5):776.
[3]赵燕.从《定风波》看苏轼的旷达情怀[J].青春岁月,2017(32):34-35. DOI:10.3969/j.issn.1007-5070.2017.3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