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廖祺(1987-),女,博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院讲师。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办学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但相对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求来说,其发展依然任重道远。站在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起点上,要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突破、新高度和新格局,必须优化发展理念。本文围绕高校基本职能,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校至少应从提倡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研究方法适当性以及发挥国民素质教育主战场功能五个重要方面展开。
关键词:高等教育;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国民素质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1.014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学者认为,一流大学最主要的特征应该包括具备一流的师资队伍、先进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良好的办学效益、优秀的生源、规范的治学机制以及享誉国际的品牌影响力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理念创新,从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来看,围绕基本职能进行的理念创新理应是最为核心的部分。理念创新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发挥着率先引领作用,高等教育发展应不断推进思想、理念创新,以理念创新驱动改革发展。高等教育理念创新首先涉及关键问题就是高等教育发展需要什么样的理念。
1 优化创新的理念,实现理念的创新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力争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上出更多成果,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学术人员是一流大学最核心、最关键、最宝贵的战略资源,是其持续发展最持久、最深沉的动力,是开展学科领域交叉融合以及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高我国高校学术研究、学术创新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关键。要想创造更多具有引领性、突破性作用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新的突破,新的高度和新的格局,就必须优化高校学术创新的理念,实现学术理念的创新。
首先,应该在高校营造一种“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的校园氛围和运作机制。高等教育的目的应该侧重于激发人的创新潜力。如果个体层面的创新十分缺乏,就不可能出现社会层面的创新。因此,创新氛围的营造十分重要,在良好的创新运作机制形成后,师生才能够人人都想创新、都敢创新、都能创新,最后提高研究水平,强化原始创新能力。
其次,由于创新存在风险并产生创新成本,因此,高校应该鼓励创新,并允许和包容创新失败,这应该成为高校创新认识理念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创新和其他创新是有所不同的。高等教育创新除了有创新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外,和企业创新以及政府创新相比,高等教育创新其他方面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仅如此,高等教育中的各种创新即便是创新失败,一方面为后续创新积累了重要的可鉴资料;另一方面,倘若创新失败,但在创新过程中,创新团队也完整的走过了一段创新路径。因此,从培养学生研究创新能力的角度来看,高校创新即便是有成本和风险,大胆创新也是值得的,鼓励和倡导创新也是应该的。
最后,正确认识“学者”与“学家”的区别,提倡争当专业领域之学家。高校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创造知识的地方,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创新成果和世界一流大學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这与我们对学者和学家的认识有一定的关联。在传统思维模式里面,学生或者普通教师被归为学者,而学家则被狭隘地认定为学术权威、社会名流的大家,这种认识理念阻碍了人们的创新意识。相对于个人有限的学习时间,人类积累的知识是无限的,哪怕掌握了人类社会的所有知识积累,充其量是一位“学者”,而非“学家”,“学家”应该是指在某一学科领域有重要创新突破的学者。只有正确认识学者与学家在创新层面的本质区别,提倡高校师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不断加深学习,不断创新,既重视学习知识也重视提升创新能力,争当专业领域之学家,整个社会才能实现既传承传统知识又不断创新,进而实现我国高校创新发展的最佳状态。
2 营造良好的制度创新环境
制度的完善性、开放性、包容性不但影响着高等教育发展的程度,而且会对教育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推进制度创新,能够使实践在一定理念的指导下,唤醒发展活力。理念创新能够影响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方向和内容,制度的创新是理念创新的具体和有形表现,或者说理念创新是通过制度创新来具体实现,现有制度是下一次理念创新创造的基础。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着力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制度障碍。制度不仅可以限定实践的范围和方向,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积极的激励。为了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国家要继续完善顶层设计,要从战略高度上重视教育制度创新,创设良好的制度创新环境,努力推进地方和高校层面制度创新。在国家层面制度框架下,激发高校制度创新动力,除了要在高校树立创新意识,树立争当学家的理念和氛围,还应该以创新理念为指导,针对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新需要开展多方面制度创新。
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方向主要包括招生制度、培养制度、教师考核制度三大主要方面,这三大制度创新最核心的问题首先就是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标准来选拔人才?然后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培养人?什么样的教师主体才能既满足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需要,又满足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群的需要?从招生制度导向、培养制度导向、教师考核制度导向方面去分析,目前我们在这三大主要方面还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招生制度导向问题分析
目前,在招生标准方面,我国不论是对于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还是高等职业教育还是普通高等教育体系,都是基于分批统一的高考分数作为招生标准,高考分数仍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的主要刚性标准,缺乏公平性,且不能适应高校自身的层次、类型、需求以及自身的使命和培养目标。缺乏对综合素质、个性特长,例如才艺、领导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区分选拔;我国分层多样化的招生标准尚未全面应用,针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标准缺乏选拔的针对性,除了相关技能的标准,文化成绩方面的选拔标准应与普通高等院校有所区别,应更注重知识的应用;我国学生自主择校的权利需要进一步落实到学生身上,学生在高等教育招生中的弱势地位与相应自主选择机会息息相关,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双向自主选择是突破大一统刚性分数招生考核形式的改革方向;政府在高等教育招生导向中扮演主要角色,其单一控制角色现状亟须彻底转变。政府、高校、非政府组织、学生主体的各自权责关系存在的职责不清,腐败行为屡禁不止。因此,涉及高等教育招生的各主体,在发挥各自主体功能方面,例如监督、规范、资助等都需要重新科学地界定。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招生公平和招生质量,影响着国民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进程。
2.2 培养制度导向问题分析
人才培养才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一方面,我国高等学校在办学上的分类及定位存在较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实际应用型人才培养欠缺,职业教育受社会重视程度不够,办学定位以综合性研究型为培养目标的持续发展倾向对基础教育的发展极为不利;另一方面,我国高校自身的培养目标在招生选拔标准上体现不充分——选才有方,之后才能充分因材施教。招生促进培养的直接效应才能更加凸显。自主招生制度于2003年底开始试点推行,这给予大学一定的招生自主权。有数据显示,通过自主招生进入清华大学的学生在本科学习的各阶段综合表现更为优秀。但我国各高校如何成功建立起适应自身的培养目标,构建科学的人才选拔体系,既保证公平同时又扩大高校的自主招生权还需要探索。再者,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间的矛盾随着我国髙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而日益突出,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尤甚。长期以来,出现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下滑,研究型大学重科研轻教学、重研究生教育轻本科生培养的现状。提髙本科教育质量,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要在招生质量、在校生培养质量、毕业生质量三方面得到提高,就必须打破现状,通过改革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理念、课程和专业设置、教学管理、教学制度与管理等涉及人才培养的全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
2.3 教师考核制度导向问题分析
高校的职能双重性体现在教学和科研这两个方面。高校教师如何协调肩负的教学科研任务关系着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当前我国教师评价制度本身就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高校教师的工作内容丰富,价值角度和层面很多,主要采用定量评价虽然简单易操作但是缺乏客观。单一化的评价指标忽视了教师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科的科研规律。并且对教师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养缺乏重视。高校教师科研活动的目的基于行政任务要求,甚至个人功利目的现象较多,而基于科研兴趣,热情的科研目的需要从制度改革上进行支持和激发。关于对学科评估和教师考核中,我们必须摈弃重项目申请,轻科研产出的考评顽疾、要优化科学研究评价,完善学术论文评价,把论文、教材、咨询报告、社会服务等各项研究产出成果纳入评估范围,既强调成果的数量又看重成果的质量;要创新评估结果发布方式,更多地采取聚类排名、省市排名、单项排名,进一步完善评估后续引导。
3 瞄准学术理论前沿,重视理论创新
一流大学的理论研究应该能够通过大量原创性、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引领世界。因此,理论创新应该成为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理念和任务,也是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不可回避的责任。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既有学科优势,又有人才优势的高等院校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和理论创新不可忽视的力量。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发展,理论创新不仅仅是对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的理性分析与解答,还应该从本质、规律、发展趋势的新视角对认识与实践對象进行揭示和预见,对人类历史与现实经验作出新的理性升华。在这个过程中,强调的正是具有创造性思维活动,能提出体现正确的理性认识的新的思想、学说和理论。在这一理念下,我们要处理好人类社会知识的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人类社会知识有几千年的积累,一方面需要我们很好的传承,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我们去不断地去探索新知识,迎接新挑战。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人类面临诸多挑战,许多理论的滞后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理论上的重复研究较多,创新研究少,甚至存在追风和人云亦云等现象,这正是高等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作为理论创新的主战场,高等教育已经被推到人类社会发展的风口浪尖,无论是高校机构还是高校师生都应该有一种创新担当的精神,正确处理好人类社会知识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承担起全社会创新的主要责任和义务,立足当代并继承传统,大力推进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和学科体系的创新,努力建设形成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中国学派。瞄准学术发展前沿,拓展思维空间,开阔认识视野,努力做到理论创新、理论超前和理论引领,为人类社会应对各种挑战提供理论支撑。
4 倡导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恰当性
方法创新理念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从1895年最早的官办大学北洋大学堂的诞生起,我国的高等教育已历经了一百多年的波澜壮阔和艰苦卓绝的时期,跨越了若干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高等教育于1978年以后才开始形成庞大的高等教育学科群,高等教育研究进入国家知识规划层面仅三十余年。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发展战略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科学发展这三大层面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要求。21世纪以来,先后颁布了科学技术、人才发展以及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的时代背景及其所要完成的时代任务已与三十年前完全不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世界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一些对我国高等教育独特研究方法的质疑和诉求不断被提出,例如研究者的方法论意识淡薄,结构缺乏规范,定量与实证研究严重不足,且研究中比较法和测验法使用较少。在西方的教育研究中追求定量化,数字化表达和确定性的研究特征十分明显。可是在我国学者在学习西方教育研究研究特征的时候又出现另外一种倾向,即过于追求定量化,研究思维局限于建模运算,数据造假问题严重,研究内容缺乏思想、少有灵魂。因此,在理念和理论创新之外,研究方法和研究理念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意义重大,研究方法的成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有利于揭示事实真相,探求规律,创造新知。虽然说研究方法的选用与研究者的研究选题密切相关,研究方法应该依据完成研究任务的有效性和恰当性选择,但总体上而言,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中没有很好地处理和把握好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这些主要也是受到学术文化传统和思维模式的制约,忽视研究方法训练,以及科研评价制度重量轻质的简单化操作,期刊商业化运作等因素的影响,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不是单一的,将定性与定量科学合理的融为一体,这个局面亟待改变。
5 高校应成为我国国民素质教育的主战场
国民素质是一切社会经济发展永续的动力,是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提升的精神源泉。我们必须看到和承认,经过改革开放多年的不懈实践,中国GDP总量从1978年改革开放初启时的3650亿元增长到2020年101万亿。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堪称奇迹。但与此同时,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与世界一流的经济实力形成了很大反差,经济发展与国民素质不协调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信仰缺失、诚信缺失、道德滑坡、教育不足、基本礼仪缺失、行为失规、利己主义流行、缺乏社会责任、漠视法律法规、价值观较混乱等问题层出不穷。可以预见,三流的国民素质一定无法为一流的国力提供长远支撑和后劲。我们也很清楚,国民素质的提高,绝非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内化与外化的渐进过程。
在提高国民素质问题上许多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德国是个典型的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德国经济起飞和经济平稳发展有赖于德国教育,德国民族高素质的持续动力来自于德国教育。德国国民素质的提高不仅使其实现了国家统一,而且使其一跃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德国将其教育视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高等教育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德国在发展教育方面首先是教育理念的变革,提倡教育和研究的有机结合,主张公民受教育更多的是为了在将来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日本学校道德教育对提高全民素质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其道德教育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社会变迁,在育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历次大规模教育改革中道德教育内容不断更新、变换,这与时代的发展,人们价值观的改变密切相关。特别是第三次教育改革,它针对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传统道德观念淡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盛行,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提高道德教育变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形式,能有效覆盖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具备良好道德风范的一代国民。
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虽然各国提高国民素质的目的和方向是一致的,但根据中国的国情,我们认为,高等教育应是我国国民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和先头军。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社会层次复杂、城乡差异、风俗习惯,知识水平差异等原因,国民素质的提升面临较大的现实困难。而反观高校,大学生作为我国公民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国民素质影響着整个社会的国民素质发展前景。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多元的、立体的环境中,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从国际上看,交通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等媒介,多元的文化与价值理念都对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产生着影响。如果不加强国民素质教育,大学生的法制意识、诚信意识、权责意识等公共精神发展都会受到冲击,高校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度高、体系多样化的机构,对于大学生国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国民素质教育是我国实现国民素质现代化目标中的基础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实践意义。
放眼世界,现代化国家国民现代化的转型大多是通过国民教育实现的。国家如何通过高等院校的教育,有计划地培养大学生,使之拥有适应社会发展必需的国民素质需要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在推动各国社会发展进步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培养优秀国民,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在这项任务的完成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责任。但是,引进国外理论与经验时,应当结合时间和空间来把握,特定时代要求下,国民素质教育反应的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主观诉求,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同时,也要传承我国的国民素质教育思想,开辟一条中国特色的高校国民素质教育道路。国民素质教育并未充分渗透到高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高校很难结合本校实情制定出实施国民素质教育的可行计划,而专业教育或者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代替国民素质教育,理论化和理想化的国民素质教育内容造成国民素质教育难以内化成学生的信念,从而外化表现为学生的国民素质水平。高校在实施国民素质教育方面,要注意有针对性:
(1)注意构建大学生有效参与机制,促进大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冶炼国民素质。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不够,要在拓展其社会参与领域与激发其参与意识都需要下功夫。必须改善大学生参与环境,构建大学生了解和体验社会的桥梁,保障渠道的畅通,这些都是提高其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2)学校、家庭、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主体在大学生国民素质教育中的功能是不可分割的,它们之间必须相互配合,紧密联系,才能使国民素质教育的效益在任何一方的缺失中遗失。高校与家庭的联系非常重要,我国许多家长认为高校是孩子家庭教育的全盘接手者,不管不问的家庭教育态度对于大学生国民素质教育十分不利,因此,如何通过高校加强三者的联系非常重要。例如,要构建学生的重大突发事件的及时沟通机制,重视家长会的开展,探索家长会开展形式和内容,创新教师——家长沟通方式,加强双方联系等。
(3)高校要充分发挥大众媒体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现有的进展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国民素质教育作用力不可小看。营造良好的高校舆论氛围是高校的职责。
6 结论
我国的高等教育状况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还有许多不匹配的地方,高等教育理念改革还需要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相协调。我国的高等教育理念一方面来自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理念的冲击,另一方面受到国内各种发展转型的压力,要遵循大学教育规律,瞄准世界一流标准,积极借鉴吸收世界一流大学成功经验和做法,深化大学教育治理机制、人才培养等领域综合改革,改进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方法,提高各领域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大学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坚持品牌化发展思路,着力推动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注重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探索并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办学思路,形成鲜明的学科优势和学科品牌。还应结合我国自身高等教育发展的具体阶段情况,从科学研究、教学、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职业教育、创业与就业等各个层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理念创新。
参考文献
[1]喻恺,田原,张蕾.后发新兴世界一流大学师资队伍的特点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1.
[2]于涵.招生与培养: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理念与创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12):31-34.
[3]王晓辉.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4]任彦民.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定位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1.
[5]郭倩.我国高校教师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子教育,2014,(1):1-5.
[6]刘慧颖.我国农村扶贫开发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交通大学,2012.
[7]杨佩昌.德国的竞争力来自何处[J].领导文萃,2013,(8):95-97.
[8]张涛.百年校园形态[D].上海:同济大学,2008.
[9]王映哲.教育改革中的日本道德教育演进及启示[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10]王晓辉.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11]周廷勇.关于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