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培勇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
国民素质问题是国家发展的根本问题,国民素质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如何提高国民素质问题,不仅是古今中外思想家不断探究的重要问题,更是世界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在现实生活世界中,国民素质发展失衡问题有日趋严重的态势,而造成此情态的原因看似是社会因素,其实是占有性的个人主体性极度膨胀所导致的,是人与文化相分裂的结果。这就促使我们在对自身的现实素质状况进行思考时,所选择研究的着眼点必然是能够射穿整个人类社会体系的核心问题——人的素质均衡发展问题。从学理性高度、独立学科性地位建设国民素质学,以适应国民对素质观念、知识总体性发展的需要和全社会开展国民素质教育的需要,这正是我们坚持建设国民素质学学科的意义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人的问题尤其是国民素质问题在社会发展中的矛盾日益凸现,所表现出来的“价值扭曲、诚信缺失,心理失衡”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对此重大社会问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把国民素质定位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把提高全民族素质确定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大计,把提升全民族文明素质水平明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包括国民素质在内的人学理论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1978年以来,我国的人学研究取得了不可否认、不可低估的巨大成就。在学术上,它不仅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热点和亮点,成为人们在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而且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因而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1]14-17。但对国民素质专门性研究显得薄弱,处在分散而不系统的状态,也没有见到其他专家学者关于国民素质学研究的专著,明显缺乏对提高国民素质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基于此,我们从1994年以来对创建国民素质学学科进行了不懈努力,试图从国民素质学学科建设的意义上,研究党和国家的国民素质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经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解决当代国民素质发展失衡问题,调整国民素质由失衡向着均衡方向发展。
我们在1994年出版的《当代中国国民素质概论》一书中,以研究国民素质基础理论为切入点,紧扣国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具备什么样素质的主题,对如何提高国民素质进行思考与论述,为国民素质学学科的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997年出版的《国民素质学》一书,主要是围绕构建国民素质学学科理论框架问题展开研究。本书确定了国民素质学的研究对象,认为:“国民素质学是以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国民素质为研究对象的,它是一门研究国民素质现象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2]10全书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理论指南,紧扣“提高中国国民素质”这一主题,贯穿了“历史的和辩证的统一、社会的和个体的结合、先天的和后天的互补”三条红线。本书总体设计分为四编二十二章,四编分别为:我国国民素质的考察、国民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当代中国国民应具备的素质、提高国民素质的途径,从整体轮廓上展示了国民素质学建构的基本思想,在建构国民素质学学科体系框架方面进行尝试。对此研究成果,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文章学研究会会长曾祥芹先生在为该书写的序言中认为:“该书是迄今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国民素质理论的个人专著,为社会科学的繁荣开拓了‘国民素质学’的新领域。……国民素质学的问世,为我国开展国民素质的系统综合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2]序言
2002年出版的《中国国民素质学论纲》一书,旨在进一步推进国民素质学学科建设,其理论推进主要有三:其一,进一步确定国民素质学研究对象,认为“国民素质学是以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国民素质为研究对象的,它是一门研究国民素质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3]13。其二,对国民素质学学科结构体系进行了梳理与调整,调整为四编十四章。四编分别为:中国国民素质基本内容构成,中国国民素质的生成、演变及表现形态,中国国民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及国民素质提升法则,提升中国国民素质的主要方式与途径。还对有些概念进行新的界定,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必要补充。其三,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观点和见解,如认为中国国民素质有一个生成、演变的历史发展过程,也有一个历史演变形态等,为深化国民素质学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我国著名哲学家黄枬森先生的充分肯定,他在为该书撰写的书评中说:“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国民素质学的专著。初步建立了中国国民素质学理论框架,跨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在这个理论框架中,以下几点应予以重视。第一,本书规定了特定的研究对象。第二,本书建立了系统的研究体系。第三,本书还提出了不少的创新观点和独到见解。首次提出国民素质文化概念,并对此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论证素质文化对国民素质发展的重要影响。本书的另一个明显特点是论证力度比较强。”[4]
为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学学科建设水平,我们从多角度对国民素质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在2002年出版的《国民素质与现代化建设》一书中,主要是在对中国传统国民素质特质优劣分析的基础上,建构现代国民素质结构体系,提出提升国民素质现代化水平的途径。2005年出版的《国民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一书,主要进行国民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系统性、规范性和现代性研究,并对二者内涵的区分与联系提出了独到性见解。2008年出版的《论国民素质均衡发展与和谐文化建设》一书,主要贡献是率先提出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国民素质均衡发展理论。2009年出版《中国国民素质史论纲》一书,主要对国民素质产生的原始文化基因进行追寻,对国家制度对国民素质的作用与影响进行讨论,对国民素质演变特征及规律进行分析。这些研究成果,为促进国民素质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发展拓宽了理论视野,提供了实践依据。
但在国民素质学学科建设研究中,对西方人的素质思想的挖掘、对某些概念和观点的表述、对国民素质发展规律的研究,还存在一定不足。
如何解决和改进上述存在问题与不足,是深化国民素质学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为了尽快完成这项任务,我们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撰写了《国民素质发展规律研究——国民素质学新论》一书,并在2010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为完善国民素质学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现就这一研究成果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阐明自己观点,以求教于学术界。
其一,国民素质学研究对象的确定问题。科学研究的区分,是根据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因此,国民素质及其发展作为一种社会领域中具有“特殊的矛盾性”的历史事实,是客观的、真实的。现实中的一切矛盾无不与人的素质问题密切相关。所有的社会问题,说到底都是国民素质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显然,国民素质有着自身的矛盾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并在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种种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其研究对象是独立的。该书把国民素质学的研究对象进一步规范为:“国民素质学是以一定社会阶段的国民素质为研究对象,它是一门研究国民素质内在特质的表现形态、一般发展规律的学问。”[5]38其关注点集中在影响国民素质均衡发展的各种因素,如社会制度与核心价值观对国民素质的规范和引领作用、素质文化对国民素质的模塑力影响、国民素质的发展规律等,可见,国民素质学在人类文化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必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一门显学。
其二,对国民素质学的理论体系的逻辑运思作如下安排。所谓国民素质,是指一国国民在先天禀赋和接受教育的基础上,在同期社会制度的核心价值观念的直接引导与作用下,对所获得的素质观念和知识通过内化后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质和能力。
社会发展的一切矛盾,透过器物的表层或外在表现作为实质而存在于其中的根本问题都是国民素质问题。在当代,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素质失衡严重。人们如何解决自身的现实生活世界中特有的矛盾问题,是建设国民素质学的时代需求。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存在物,是由自然因素、精神因素、社会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生存和发展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因而人的素质结构是由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素质构成的,并在实践中发展完善。由此,是为国民素质学研究的实践标准。
国民素质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作用下形成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提高的。国民素质学正是从唯物史观的视域中探讨国民素质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特征,这正是国民素质学研究的理论基石。
国民素质是伴随着国家形式的产生而形成的特殊存在形态,是阶级社会产生以来人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社会制度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规定着人的发展实现程度和素质均衡发展水平。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就有什么样的人性表现和素质特质。正因为如此,国民素质学把社会制度与国民素质的关系作为研究的逻辑基点。
市场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所激发的社会活力推动着社会快速发展;同时,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也消极影响着国民素质均衡发展,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人的自身发展处在失衡状态。这就促使人们在对自身的现实生活世界进行思考时,应以一种新的文化观,即素质文化观来关注人的素质问题,以解决人的不完整性,促使人的价值观由冲突走向协调与统一、人的素质由失衡向着均衡方向调整。这正是国民素质学研究的独特价值。
国民素质作为反映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特质范畴,在主体维度上标示出和谐社会的建设水平。而社会的和谐进步,也必然要求主体具有与此相适应的素质均衡发展水平。主客体之间互为前提、互动共进,社会发展的和谐度与国民素质发展的均衡度具有内在一致性,国民素质均衡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应是同步的。这正是国民素质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所在。
国民素质具有个体性、资质性、实践性特征。个体素质包含着动机、特性、态度或价值、文化知识与科技容量等,是可以被衡量或考查的。每一项素质都表现出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和实践能力,并决定着一个人是否能够胜任某项工作或完成某项任务。因此,研究个体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将体现出国民素质学的应用性、可操作性特征。
着力研究国民素质发展规律,为提升国民素质均衡发展水平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是国民素质学研究的最高目标。
其三,调整后的国民素质学的理论体系框架和基本内容。如表1:
表1 国民素质学的理论体系
我们认为,这样的理论框架体现出了系统性与学理性的统一,中方与西方优秀素质文化的统一,理论分析与实际运用(量化和测量)的统一,先天不同性与后天平等发展性的统一,历史继承性与现实社会制度规范性的统一,文化模塑性与教育引导性的统一,素质观念内化性与素质均衡发展内在要求的统一,个体性、群体性与职业性、角色性的统一。这“八个”统一,标明了国民素质学学科建设迈出了新的一步。正如庞元正教授所说:“国民素质学经过作者及有关专家多年努力探索,就其学科定位、研究对象、理论框架、与人学学科及几个学科范畴的关系上,从学理上都具有了得到确证的理由。”[5]5
国民素质学是从人学中分化出来的,是人学的分支学科,但它仍以人学的思维方法,调剂多门学科的理论因子,研究国民素质问题,是新兴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因此,国民素质学学科定位是:“国民素质学可以说是人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或部门学科,但它也是综合许多学科的有关因素的结果。”[4]
就其性质来说,国民素质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指导,在整合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文化学、历史学、心理学、教育学、体育学、遗传学、优生学等多门学科中的素质文化因子的基础上,对国民素质自身的矛盾运动、发展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独立学科。其逻辑基点是以社会制度为标示,研究国民素质运行机制,探讨社会制度对国民素质的作用与影响。其研究的价值目标是以人性和谐为基础,建构国民素质结构,以促进人的肉体和精神、感性和理性、个体与社会的统一,旨在提升国民素质均衡发展的水平。其研究的立场是从提高国民素质出发,对各个历史时期中的各种价值观的互动过程中所积淀的身体、心理、社会素质的优秀文化因子进行分析与继承,使之更加广泛而统一。其思维指向是以“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为背景和基础,对国民素质均衡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其研究目的集中体现在直接关怀人的完整性和素质均衡发展上,对国民素质发展规律进行研究,提出提高国民素质的方法与路径。
而人学是关于人的存在、本质及其产生、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的新兴科学,是当代哲学的主题形态。人学是以人自身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具体研究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人性与人的本质、人的活动与人的主体性、人的需要和利益、人的价值与人的权利、人的素质与人的发展等,强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为他人、为社会、为人类作出贡献,以促进人类走上真正彻底的自由和解放之路。显然,人学的研究对象“是对完整的个人及其生存、本质和历史发展规律等问题加以研究和阐释的学问。”[6]158是对关于人的问题研究的理性提升。
由上所述,国民素质学与人学的学科性质具有同一性,都具有哲学本性和综合性;二者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人学为国民素质学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国民素质学研究的深化又积极促进着人学的发展。
总之,国民素质学学科仍处在建设的过程之中,我们通过对其前期研究成果的梳理与总结,就其研究对象与理论框架设计进一步探究,对其学科定位与性质从学理上进一步研究和确证,以促进国民素质学学科建设趋向完善。
[1]韩庆祥.社会心理隐性决定论:文化、社会心理和人的选择[J].哲学动态,2012(1).
[2]单培勇.国民素质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
[3]单培勇.中国国民素质学论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4]黄枬森.创立一门新学科的可贵尝试—评单培勇著《中国国民素质学论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5]单培勇.国民素质发展规律研究——国民素质学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韩庆祥,邹诗鹏.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