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强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 200241)
一
2011年9月人民出版社再版了方勇教授的《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增订版)一书,它是在方勇教授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此前,已由人民出版社在2000年出版,傅璇琮先生与严迪昌先生分别为之作序。该著资料翔实,论证严密,第一次对南宋遗民诗人作了群体研究。该著出版后受到了广泛好评,刘荣平、陶然、孙明君、骆自立四位先生先后写过书评。
方勇教授是研究先秦文学出身,主要研究领域是庄子,研究成果丰硕。《庄子学史》已被该领域学人所熟知,2011年底他主持的《子藏》首批成果问世。《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是他在杭州大学跟随吴熊和先生读博士时期的学术成果,虽然唐宋领域未能成为方教授后来的主要研究领域,但是他的这篇博士论文是南宋遗民诗人研究不可略过的重要著作。这次重版除了对初版中个别字句作了修订,还在附录中增加了方教授《吕祖谦朱熹共讲月泉说质疑》和《月泉吟社的历史地位》两篇文章,亦有重要价值。
“遗民”一词由来已久,《艺文类聚》引汉朝杜笃的《首阳山赋》云:“其二老(伯夷、叔齐)乃答余曰:‘吾殷之遗民也。’”遗民一般具有三个特征:亡国后在文化习俗上仍然保留原状,在政治上不与新朝合作,内心深处仍然对故国深深眷恋。南宋遗民对前朝有着深厚的感情,不与元朝合作,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爱国精神是可贵的。南宋遗民诗人人数较多,如将他们一一例举,则不太切合实际,故《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选择从群体角度着手研究,为此,方勇教授阅读了这一时期大量的史书、方志、别集,积累了大量的基础资料。通过对资料认真细致的整理,方教授以八个遗民诗人群体为研究对象,全面展现了当时诗人群体的生存状态与创作面貌。正如傅璇琮先生在序中指出的那样,方勇教授对材料作了大胆细心的排比,使得在南宋最后阶段的几个消失了七八百年的群体又重新展现在读者面前。
二
《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资料翔实,论证严密,该书通过对大量资料的挖掘与整理,为我们勾勒出了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的分布地图。方教授通过对诗歌主题取向、诗人心态以及诗歌风貌的深入研究,使我们重新认识了那段诗歌史。其主要特色如下:
(一)群体性的研究视角
《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首先对遗民群体分布与成员构成作了较为细致的考察;其次考察了不同诗人群体之间的互动,呈现出立体网状结构;最后完整地描述出了遗民成员增加与减少的动态变化过程,客观展现了遗民群体的生存面貌。
《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列出了八个遗民诗人群:临安群,会稽、山阴群,台州、庆元联合群,浦阳群,严州群,江西群,福建群,东莞群。这八个诗人群代表了在南宋版图上诗人的主要分布情况,展现了宋末诗坛的主要面貌。在这八个诗人群中,因为方先生家乡是浦阳,且方先生的24世祖方凤是浦阳遗民诗人群体的中心人物,故作者对浦阳群格外用心。在对这一群体考察时,方教授着重考察了三次诗人集体活动:(1)月泉吟咏的举行。这是一次全国范围的征诗比赛,自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十月十五日始,至次年正月十五日结束,共收诗歌2735卷。这次征诗活动是南宋遗民群体对元朝大规模征士所做的一次集体抗争,这次活动将各个遗民诗人群体联系在了一起。方教授还专门对“月泉吟社”社员作了考述,通过对13个成员的考察,使我们对当年的月泉吟咏活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2)游金华洞天。至元二十六年正月,方凤、徐玉汝等20余人,同游金华洞天,他们从浦阳出发,越太阳岭,历时五日,此次活动将浦阳与金华两地的遗民诗人联系起来。(3)登钓台悼念文天祥。至元二十七年冬十二月初九,谢翱约吴思齐等人登桐庐钓台,哭祭文天祥。场面悲壮不已,这次活动将遗民唱和活动推向了高峰。这三次活动均体现了南宋遗民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
方教授还对遗民诗人类型作了划分,如以谢枋得、谢翱为代表的孤臣义士型,以杜睿之为代表的高蹈肥遁型,以戴表元为代表的隐于学官型,这些都使得我们对遗民诗人有了更清晰生动的认识。
《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并未孤立地研究诗人群体,而是着重突出他们之间的互动。作者以谢枋得、谢翱、林景熙、汪元量四人为考察对象,并通过他们的行迹,将散落在各地的南宋各个遗民诗人群连成了网络状。以汪元量为例,汪元量南归以后,先在西湖创立了诗社,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前后在西湖丰乐桥旁建小楼与刘江孙等遗老十余人进行唱和,也与江西遗民马廷鸾、曾子良等进行过唱和,他还多次入湘与刘辰翁等人进行唱和。这样的考察便达到了既对成员个体有了解,又把握了群体特征;既有个案剖析,又有宏观考察,从而形成了网状结构,使读者对他们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还写出了遗民诗人群体成员的动态变化,展现了遗民诗人群体形成、发展和解体的过程。如遗民诗人群体不仅包括传统的文人,还融入了一些新成员,如释子温与释炳同,他们本为南宋僧侣,但南宋亡后,他们的诗歌亦充满了故国之思,也融入了南宋遗民诗人群体。还有江湖诗派的一些诗人,如胡仲弓,本为干谒之徒,但在宋亡后感情发生了变化,也加入到了遗民诗人行列。
南宋遗民诗人群体解体的主要原因是,元朝的征聘,使得一些遗民诗人走入仕途。当然,入仕者的心态也是值得探究的,他们有的是为了维护文明的文化传统,对文化传承和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诗人彼此交流,于遗民诗人圈外亦形成了遗民精神的亚文化圈。但也有人是禁不住元朝的荣华富贵的诱惑,如叶李和赵孟頫,他们在出发点上便彻底背离了遗民诗人的精神。
(二)“宗唐得古”的群体性诗歌创作
宋元之际的诗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钱谦益说:“唐之诗入宋而衰,宋之亡也,其诗始盛。”南宋后期诗歌先是经过了永嘉四灵与江湖诗派时期的诗风低迷,继而随着蒙古族军队铁蹄的到来,宋末士子从歌舞升平中惊醒,诗歌从吟咏个人情怀的狭小天地中解放了出来,民族斗争、爱国精神成为主题,沉郁凝重的诗风也占据了诗坛的主导地位。
对遗民诗人诗歌研究,作者是从群体性角度出发,从诗歌主题与诗歌风貌两个方面来进行的。在诗歌主题方面,归纳成了四类:“悲恋与反思”、“愤慨与控诉”、“节士的崇拜”与“隐逸的旋律”。这四类主题概括了南宋遗民诗人诗歌的全部情感内容,既有对南宋灭亡的悲慨与反思,又有对元军灭宋过程中罪行的揭露与控诉,无力回天的他们只能以崇拜守节之士来激励自己不忘故国,以隐逸来慰藉自己的心灵。方教授对于他们的诗歌主张与创作实践作了深入的研究,较为详尽地阐释了戴表元提出的“宗唐得古”的诗歌理论。
“宗唐得古”指的是打破北宋江西诗派、南宋四灵诗人与江湖诗派学唐诗的门户之见,恢复汉、魏、晋、唐诗歌的优良传统。对此,傅璇琮先生也深表赞同,他在序中说到:“本书对作家诗歌研究,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提出‘宗唐得古’的创作追求,也就是南宋后期未曾出现,而于元初在江南一带形成的对陶渊明、杜甫诗歌精神、风格的新体味与新探索,特别提出‘对于杜甫诗史的认识,宋人比唐人更为深刻’,这对于我们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研究这两位诗人,颇有启发。”
在创作实践上,遗民诗人师法杜甫与陶渊明,一方面是由于南宋灭亡,元朝的统一战争给中原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许多诗人颠沛流离,饱尝了人间的艰辛,这使得他们很自然地想起了杜甫,“走笔成诗聊纪实”,“少陵诗史在眼前”,对杜诗有了深刻的感受。例如:汪元量发展了杜诗联章体与组诗的手法,其最大的组诗《湖州歌》共98首,记录了元兵入杭,南宋三宫投降,随三宫北行入元大都一路上所见所感,可谓展现了一代诗史。另一方面,由于元朝停止了科举考试,遗民诗人科举无门,同时也为了保全气节,便自然地走向了隐逸。他们追寻晋代的陶渊明,演绎出一场隐逸“大合唱”:“读罢归来赋,临风欲和陶”,“渊明千古士,伫立此时心”。这也成就了遗民诗人群体性的遗民文化。
(三)群体性的遗民文化
《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导言说:“全书将着眼于把南宋遗民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独特表现来加以考察,又选择‘群体’角度来进行研究,以便全景式地展示宋末诗坛的全貌。”中国传统文化向来重视“夷夏之辨”,早在孔子作《春秋》时便申明此义。元朝为北方游牧民族所建,而南宋士人则以正统自居,元灭南宋,南宋诗人再也不可能像当年北宋诗人那样通过南渡来躲过劫难。国家灭亡,他们成了遗民,“夷夏”思想在南宋遗民心中更加突出。遗民精神最重要的是坚守民族节操,大部分遗民拒绝朝廷征聘,甚至在对抗元朝统治的过程中牺牲了生命。元代科举考试一度中断,使读书人的地位一落千丈,他们也出于对昔日社会地位的怀念而更加思念故国。遗民对故国的怀念与对新朝的抵触便构成了他们复杂的心态。受这种心态影响,爱国主义与隐逸思想成为南宋遗民文化最重要的特征。
爱国主义的动力推动了各个诗人群之间的互动,如上所述,作者以谢枋得、谢翱、林景熙、汪元量四人为例论述了全国诗人群体之间的互动,而他们互动的主题便是用诗歌来表达对故国的忠心。至元二十三年“月泉吟社”向全国征诗活动亦是遗民诗人共同抵御元朝征士活动的表现。
文化特征是《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对遗民类型划分的重要依据。《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在谈到遗民文化时紧紧扣住了地域特征与遗民心理,写出了遗民文化的独特性与深刻性。如在考察福建遗民诗人群体时,便谈到了由于受朱熹的影响,他们的诗歌创作颇有理学味道。在考察严州诗人群体时,方教授注意到了当时的隐逸文化,东汉严光,晚唐方干成为他们倾慕的对象。严迪昌先生在序言中说:“不审遗民苦心,难以解悟遗民之诗心。”南宋灭亡后,失去了归属感的遗民群体呈现出各种复杂心态,作者对遗民心态作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从春恨绵长到借酒消愁,从耿介孤傲到求禅问道,展现了不同遗民心态共同特征下的独特个性。
对于遗民群体的分布,方教授也作了文化上的考察。浙江、江西、福建是遗民诗人群体分布最多的地方,作者对此现象原因作了探究,认为物质条件的发达与否是产生遗民多少重要的因素。经济是文化与诗人成长的基础,而文化发达又会促进诗人的产生。据方教授统计,南宋考取进士最多的省份就是浙江、福建、江西三省,而大批这样的高水平文化人士的出现,在文化上必然又会加深对此地区诗人传统观念的影响。相比较而言,他们更加注重气节,因此南宋灭亡时,这些地区产生大批遗民诗人便是情理之中的了。
三
方勇教授《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一书除了以上所述的特色外,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其对宋元之际的诗歌研究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学术意义。
余恕诚先生在《中国诗学研究》中对于改革开放后“遗民诗人群体研究”作了一番回顾:“80年代以来这一群体的研究出现了三大变化:一是出版了对遗民诗人进行研究的专著,如方勇《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二是将这一群体的研究与当时的诗社研究结合起来,如欧阳光《宋元诗社研究丛稿》对宋元之际诗社的考论,三是将其放到一定背景中加以考察,如张宏生《感情的多元化选择——宋元之际作家的心灵活动》”。这些著作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南宋作家群体作了十分有益的研究。余先生认为《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对遗民诗人群体的研究是具有开创性的,方教授首次对南宋遗民群体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立足点是诗人群体研究,所以侧重点是群体,他对群体的考察不仅将宋元之际的诗歌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也为以后的个体诗人研究做了铺垫。后来王次澄先生的《南宋遗民诗人论稿》,便侧重于遗民诗人的个案分析,与方教授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是从所有诗人群体的宏观角度来研究宋元之际诗坛的,其实各个诗人群体的研究也是可以单独深入下去的,如方教授的博士邹艳便在《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的基础上,作了专门研究浦江月泉吟社的学位论文《浦江月泉吟社研究》(即将出版)。
《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从出版到如今再版,历经了十年的时间,这十年来《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宋元之际诗歌乃至其他文学领域的研究,对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笔者认为,《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对学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吸引了更多的研究者关注宋元之际的文学研究。关于宋元之际研究的选题主要有三类:(一)诗人研究。《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中将南宋遗民诗人共分为八个群体加以整体研究,但是每一个诗人群还有继续研究的空间,有些论文便是以他们交游为拓展对象,如2002年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论南宋都城临安文人群的交游与唱和》和2009年浙江大学硕士论文《宋元之际临安文人唱和活动研究》便是在《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临安群的基础上所作的深入研究,前者时间涵盖了整个南宋,后者则是直承《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中对于月泉吟社活动考论相当精彩,这也影响到一些学者将目光投向了南宋遗民诗社。2011年暨南大学硕士论文《元初南宋遗民诗社“汐社”研究》是以南宋遗民诗社之一的“汐社”为选题加以研究;2003年暨南大学的硕士论文《南宋遗民诗人研究》则是直接承袭《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的选题而来,但研究的角度与《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不同,选择了从历史文化学的角度来研究南宋遗民诗人。王次澄女士的《宋遗民诗与诗学》主要是选择了南宋遗民中几个代表性的诗人与作品去解读,如杜本及其《谷音集》、丘葵及其《钓矶诗集》、福建大儒熊禾及其诗歌作品、刘辰翁评点李长吉、陈简斋的诗歌等,通过这些诗人及其作品去研究遗民诗学。(二)诗歌研究。2007年上海师范大学的硕士论文《南宋遗民诗人诗作研究》也是直接承《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而研究,但是作者对《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研究空间作了一定的延伸,较为详尽地论述了南宋遗民诗人诗歌对元明以后的影响。2006年南京大学博士论文《宋元之际诗歌研究》是继《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之后又一个以宋元之际诗歌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该论文将诗歌作为研究对象,但是诗歌范围不局限于遗民诗歌,还包括了僧人、道士、忠臣义士、以及降元诗人的诗歌。(三)其他文学研究。如:2010年安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南宋词社研究》,以南宋词社为选题加以研究,对词社成员、词社作品展开研究分析;丁楹先生的《南宋遗民词人研究》则是第一次研究南宋遗民词人群体,可以说与《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一书构成平行研究。《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主要研究的是诗歌,而丁著是词,而且很多文人是诗词兼擅,因而与《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对“遗民标准”的划定得到了研究者广泛的肯定。《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对于“遗民”一词的考证与辨析甚为明晰与恰当,为研究者广泛接受。2003年暨南大学的硕士论文《南宋遗民诗人研究》提到,《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的作者方勇先生这样认为:是否出仕并不是唯一标准,不出仕的人中有献媚新朝者,而出仕新朝者中又有对故宋一往情深者,并且那些出任元朝学官、书院山长、学正等的人其实是为了拯救民族文明,他们生活贫苦,不直接参与机要,与统治百姓的官员不能混为一谈。所以,最后方勇先生将遗民概括为“内心深处怀有强烈的遗民意识的人”。以往学界关于“遗民”的标准主要看其是否出仕,这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有失片面,因为有些南宋遗民出任“山长”、“教授”类的学官与朝廷“命官”有别,他们把教授生涯作为延续华夏文明的途径、手段,而且出为学官多有不得已之苦衷,因而不能把宋亡后出为学官与出仕新朝等而视之。《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在遗民的划分上采用了“内心深处是否有强烈的遗民意识”作为标准,因而比较客观。
最后,《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一书的研究方法对研究者的启发。《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最大的特色是对于群体性的视角以及对于大量材料的科学处理,这一点本文前面也提到过,颇受傅璇琮先生的赞赏。研究视角是可以被广泛采用而不受研究对象限制的,2007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曹利云的硕士论文《宋元之际两浙遗民词人研究》受到了《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研究方法的启发:“方勇《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该书虽非论词,但对笔者启发极大,尤其是作者群体研究的视角,研究诗人范围很广,对于其群体构成、交游互动都作了细致的资料爬梳工作,相当程度上展现了当时诗坛的全景。对于其诗作的主题、表现心态、艺术风格分析都较深入;其中对同时有词作存世的作家的研究,对笔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段话点出了《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成功的特色。宋元之际已经离我们很遥远,关于那一时期的资料是十分琐碎的。《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便是将大量零碎的材料进行排比,为我们还原了当年遗民诗人活动的生动场景。曹利云的论文虽然是研究词,但是他将《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中研究诗人之法运用到了词人身上,将视角集中到了两浙遗民词人,考察了他们群体性的交往以及群体性的词人创作,因而取得了成功。
当然,关于宋元之际文学的研究并未结束,《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中也还有一些问题值得继续探讨。如《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中对于南宋遗民的心态重点分析了爱国主义与隐逸风气,而佛道思想与理学思想对诗人诗歌创作上的影响,则可以继续深入,如当时僧侣、道士与南宋诗人之间的交往,除了对诗人感情上的慰藉以外,对其诗歌创作中意象的选择与意境的营造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学界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