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飞
一、教师的阅读与写作是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克服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有人把教师比喻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还有人把教师比喻为“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这些比喻从赞颂教师的奉献精神的角度来说未尝不可,但从教育的角度、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来讲却是失之偏颇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即使从奉献的角度,也不尽合情理。试想,蜡烛成灰了,如何再照亮别人?春蚕死了,如何再继续吐丝呢?按我说,教师应该是一棵树,它在努力给人们提供遮蔽的阴凉及供呼吸的氧气的同时,也努力地吸取阳光、水分、养料,使自己长成参天大树,以便能提供更大的阴凉、更多的氧气。换句话来讲,教育与被教育者在共同的教育过程中应该是双赢的过程,不是仅以教育者的消耗而教育者受益为结局。
教师一味地做题、讲题、批改作业、,机械、重复、单调,教学活动成了一项纯粹技术性的活动,教师“异化”为一种工具,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张扬,同一性的技术化教学,使教师失去了享有教学生活自由和幸福的可能和条件。但广大教师都明白,一个教师如果终生从事教育工作,那么其个人的教学活动在生命中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对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也是教师个人生命质量和生命厚度的体现,是教师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如果一个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其感到不自由、不幸福中度过的,那么教师的人生只能说是灰色的、悲哀的。无怪乎有人说,有的教师是把同一工作机械地做了十几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一个教师,今年的教学水平比去年不是提高了,而是原地踏步走,甚至是退步、下降,这是教师的悲哀。这一点与医生不同,医生是随着从医时间的增加,经验逐步增加,而教师虽每年接触新学生,但经验水平不会自然随之提高,有时倒很有可能会下降。
要改变这种状况,从教师的阅读与写作着手,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里所说的阅读,主要指的教师的专业阅读,平时消遣性的阅读不在讨论之列。教师的专业阅读与教研写作,能够使教师的教育教学逐步提高学术性水平,摆脱单调重复机械的劳动,使教育教學富有创造性,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研究、探究和创造的成就感、愉悦感,增强教育生活的信心,促进专业发展与专业成长,逐步摆脱职业倦怠,感受到教育教学的职业幸福。
二、教师的阅读应该围绕教育教学实践展开
教师的阅读与写作最好围绕教育教学实践展开,这是最简单易行的方便途径。我们要上每一节课、每一章节、专题,按照课本上、教参上讲的去上,完了做一做课后练习,这是一种上法,但层次有些低。同一篇课文、同一章节、专题,不同的老师上,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听几个老师的课,然后吸取他们的长处为我所用,这比第一种上法好些。进一步想,这些课文、章节、专题老早就有,我们是不是要想一想,全国那么大,那些全国的名师、大家是如何上的、如何教学的,我们都看一看,拿来为我所借鉴,是不是比自己偏于一隅,闭门造车要少走一些弯路?吸收一些名师精彩的教学设计,课堂效果不是要好一些吗?这就需要我们阅读一些专业报刊杂志、书籍,对同一专题、章节参考几位已有定评的名师的教学设计,当然要加上自己的思考、选择,再加以融会贯通,这样的教学设计,我称之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有人可能会说,这样不是模仿吗?不是自己的东西啊,我觉得不用大惊小怪,一开始确实是模仿,但这也比原样照搬教参好些啊,况且,模仿是创新的前提,这就如同练书法、学写文章,都是先从模仿开始。
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三、教师在阅读写作时要有探究精神,要积极寻找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支撑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要进行反思,针对教学中好的做法和生成的有价值的东西要及时总结,同一节课的内容,在不同的班级,教学方式及内容可能有不同,这时及时记录、整理、总结下来,把相关问题前后联系思考探讨,就是很好的课题,中学教师进行科研不要贪多求大,最好选择一些可操作性强时效性强的微课题、小课题进行研究,积累数据,经验描述,科学分析,就可形成对教育教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课题报告或小论文,;它来自教学实践,现实针对性强。
虽然我们教师的舞台是狭小和平凡的,但教育工作具有独特的创新性,我们绝不能让思想和精神被限制和固定,我们要保持思想、精神的独立与创新,温暖、滋润学生的心灵,引领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读书、思考、践行,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征途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不断攀登、开拓进取的精神,为人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书是我教育教学中最大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