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怀杰
摘 要:音乐心理学实际就是研究人们对音乐的美的理解和感受的科学,音乐心理也可以理解为对音乐的情感体会。初中音乐欣赏是音乐课中学生要掌握的,对音乐的欣赏能力的掌握能够促进学生的音乐方面的发展。本篇文章主要是对音乐心理学理论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音乐心理学;初中音乐欣赏;应用初探
引言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心理学理论是重要内容,因为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难度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丰富的音乐知识,从而在教授学生时能够发挥自然。音乐作为初中学生学习的科目之一,它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听觉受到影响,还能促进学生感知生活中的美,释放学习压力。音乐也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着。但是,现在初中音乐课,大多数教师教授的都是很基础的,有的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只在要考试的时候教授考试的内容就了事了,导致学生也觉得可有可无。因此,要想音乐能够在初中学习中发挥作用,教师就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心理学就是其中的一种手段,它能让学生在情感中接受音乐,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让学生喜欢上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素养。
一、音乐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音乐的创作,主要是人的情感的一种表达,人可以从音乐中感受到快乐,音乐往往是会治愈人的精神状态,音乐对于心理治疗也是很重要的。具体来说,音乐的心理学的意义有如下。第一,音乐可以调节不良情绪,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带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听听音乐,可以达到舒缓心情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多听好的音乐可以缓解学习的压力,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听音乐也可以放松心情,给自己加油打气,下次一定会考好。音乐与我们的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帮助我们实现个人放松,忘掉不快乐的事,同时也能感受到音乐力量的强大。第二,音乐可以改善人际关系。人在社交的时候,有时候音乐也是共同的话题,比如追星,很多女孩子都喜欢易烊千玺这个歌星,而她们之间增进感情的話题就是歌星又要出什么歌曲了等,还有一些音乐活动,当学生组织合唱、乐器演奏等表演节目,某公司年会时要表演节目,一些人也会选择组队唱歌来完成表演。所以,音乐为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在音乐活动中来改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自我。总之,音乐心理学包括了很多地方,它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音乐也是人的情感体验与体现。
二、音乐心理学理论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
(一)让学生认识音乐,感受音乐
有些学生在小学时候就已经接触过音乐了,他们学习过一些乐器,或者听歌,都算是接触过音乐,但是这些都只是对音乐的很基础的了解,并没有深层次的了解音乐,比如什么是乐谱、五线谱等等。而在初中真正进去音乐课堂中,这些音乐教师都会讲到。然而,教师在音乐课上教授的知识大多都也只是音乐的表面内容,所以有些学生在上课时不认真听讲,不能够真正的认识音乐了解音乐,从而对音乐产生不了情感。所以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在音乐课堂中就要注重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真正的了解认识音乐,热爱音乐。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给学生讲述著名音乐家莫扎特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也让学生知道莫扎特创作音乐也没有他们所想的那么容易,让学生知道莫扎特每一个作品背后的艰辛,让莫扎特的故事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将音乐这门课更加重视起来。又比如,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挑选有代表性的音乐旋律,让学生用心倾听,随后教师在向学生介绍这段旋律背后的故事,引发学生共鸣,使学生更加热爱音乐,热爱每一段旋律背后的故事。从而使学生意识到音乐也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
在初中时期,学生都处于青春期,这时学生的情感都不成熟,接触网络上的流行歌曲大多都是网络歌手创作的,尤其是之前流行的喊麦歌曲,大多数歌曲的质量都不是很好,有的歌曲带着负面情绪,对正是初中学生来说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有着歌曲的歌词还带着色情暴力,这时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由于很多学生都接触到这种音乐,要在一方面斩断歌曲的来源,一方面教师也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让学生在音乐中能够分清楚好与坏,摒弃不好的音乐,多多听、唱、有意义的歌曲。在音乐课中,教师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不仅要让学生能分出好的音乐去坏的音乐,在音乐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还要让学生了解到音乐中的美是什么。比如,教师在课前首先挑选一些具有代表的网络歌曲和一些著名音乐家创作的歌曲,通过在课堂上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哪种歌曲可以让人身心愉悦,哪种音乐可以让人烦躁不安,经过课堂实践对比,学生也能分辨出两种音乐的不同,能把它们分别开来,以至于让学生能学会审美。同时,教师也可以推荐学生去观看音乐会和乐器演奏会的现场去感受音乐的美,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对学习音乐是十分重要的。
(三)鼓励学生敢于表演,尽显才华
在音乐课堂中,有很多学生都喜欢唱歌,表演乐器,学生对音乐表演有着很大的兴趣与热情,但是往往学生缺少自信,对自己的表演不肯定,所以这时,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勇敢参与到表演中,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比如,教师可以先让几个学生一组来展示才能,慢慢的,胆小的学生也勇敢表演了,不自信的学生也逐渐有了自信,教师在慢慢的扩大小组的人数,直到学生可以站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学生表演完后,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表扬与鼓励,这样学生得到了肯定,在下次表演中可以更好的发挥。这样子的方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学会享受音乐,以镇静的态度感受音乐,这就是音乐心理学带给学生的反馈。
结语
总之,音乐对人们是十分重要的,它在生活中已经不可或缺了。教师在音乐课中要引导学生不断走进音乐,发现音乐的美,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美好心情与愿望。音乐心理学理论在音乐课上的应用,就是教师通过对学生心理的引导,促使学生热爱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教师也应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音乐,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力量的感知。
参考文献:
[1] 金彩萍.论音乐心理学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北方音乐,2017年
[2] 胡晓峰.音乐心理学理论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初探.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