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浩, 张昊婕, 左 靖, 万 跃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是1989年由Caplan首次提出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梗死[1]。亚洲国家人群中比较常见,发病率占所有脑梗死的9.74%[2]。与其他的脑梗死类型相比,BAD极易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临床预后差[3]。目前指南推荐对于急性脑梗死只要在溶栓时间窗,首先考虑静脉溶栓,但Deguchi等对BAD急性期患者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发现,有一半的患者在24 h内会出现症状加重[4]。BAD溶栓后发生END的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缺乏明确有效的药物能减少BAD静脉溶栓后END的发生。张猛教授发现,替罗非班有可能改善BAD患者症状波动和预后[5]。BAD溶栓后,是否可以早期使用替罗非班目前仍有争议。因此,我们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BAD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使用低剂量盐酸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安全性。
1.1 收集2017年3月-2021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BAD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发病4.5 h以内;(2)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3)入院接受DWI、MRA检查。排除标准:(1)发病超过4.5 h;(2)不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3)资料不全。根据溶栓后是否继续立即泵入替罗非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见图1)。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定义如下[6~10]:(1)豆纹动脉供血区梗死灶在轴位头部MRI影像上≥3个层面,脑桥旁正中动脉供血区的梗死灶在轴位头部MRI影像接近脑桥腹侧,病灶位于一侧,靠近中线且不超过中线;(2)责任大血管狭窄不超过50%;(3)无明确心源性栓子来源(见图2)。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血管危险因素、入院时血压、空腹血糖、起病到用药时间、基线NHISS评分、第1天及第7天或出院时NHISS评分、病灶供血区。
图1 研究对象纳入及排除流程图
注:豆纹动脉供血区的BAD影像:A:梗死灶分布;B: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50%。脑桥旁正中动脉供血区的BAD影像:C:梗死灶分布;D:基底动脉狭窄<50%图2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影像学表现
1.2 治疗方案 所有入组的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0.9 mg/kg)。实验组溶栓后給予控制血压、血糖,常规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稳定斑块等治疗,溶栓后立即复查头部CT,排除出血后立即静脉泵入盐酸替罗非班,以0.1 μg/kg/min速率持续泵入48 h。停用替罗非班4 h前桥接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并给予西洛他唑每日200 mg联合拜阿司匹林每日100 mg,联用1 w后改为单用拜阿司匹林。对照组:静脉溶栓24 g后排除出血后,给予西洛他唑每日200 mg联合拜阿司匹林每日100 mg,联用1 w后改为单用拜阿司匹林[11]。
1.3 转归和安全性评价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治疗第7天或出院时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于3个月后评估患者远期预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定义为NIHSS评分较入院时增加≥4分或NHISS评分表里一个项目≥2分[6,8],于入院后24 h统计第1天END发生率。临床症状持续改善定义为较入院时NHISS评分持续降低≥2分,并且期间未发生神经功能恶化。安全性评价指标为发生脑出血、死亡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如口腔粘膜、消化道、尿道出血、皮肤紫癜等。
研究期间原本纳入BAD患者238例,排除107例,最终纳入131例,其中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71例。通过PSM成功匹配51对 (见图1)。在倾向性评分匹配之前,两组基线NHISS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见表1),PSM后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入院后24 h内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END)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8例(15.7%),对照组:22例(43.1%),P=0.004]。临床症状持续改善比例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41例(80.4%),对照组:12例(23.5%),P<0.001]。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NHI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治疗后第1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4),治疗后第7天,两组仍有统计学差异(P=0.013)。两组90 d mRS评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1(0,5),对照组:2(0,6),P=0.008](见表2)。其中预后最好的患者(MRS 0~1分),实验组有68%,对照组只有35%。留有严重残疾的患者比例 (mRS≥4分),实验组有7%,明显低于对照组23%(见图3)。
注:mRS(改良Rankin评分量表)从0~6分,分数越高,残疾程度越重图3 PSM匹配后两组3个月mRS评分分布图
两组均无脑出血及死亡病例,其他部位的出血,如口腔黏膜渗血、皮肤黏膜紫癜、尿道出血、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两组一致(见表2)。
表2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临床转归比较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的发病机制,包括主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穿支动脉入口、主干动脉斑块延伸穿支动脉结合部以及穿支动脉入口处形成斑块[1]。常见的穿支动脉有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ies,LSA)、脑桥旁正中动脉(paramedian pontine arteries,PPA)、脉络膜前动脉、丘脑膝状体动脉、Heubner’s动脉及丘脑穿通动脉等。目前对发生在LSA和PPA的BAD研究较多,采用的诊断标准是基于影像学检查。本研究纳入BAD患者的标准与2021年《穿支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中国专家共识》是一致的[10]。BAD发生END机率高达39.4%,BAD发生END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局部血栓形成、局部血脑屏障破坏、水肿、炎症和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有关[9,12]。由于在以往的病因分类中,国际上对将BAD归类为卒中的哪一种亚型没有统一的认识,所以对BAD的治疗研究有限。NINDS研究结果推荐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溶栓时间窗内应积极进行rtPA静脉溶栓[13],然而,BAD患者使用rt-pa溶栓,其中40%的患者在治疗1 d后会出现症状加重,但是经过治疗后患者最终预后良好[4]。本研究结果显示单纯使用rt-pa溶栓组,24 h内发生END的患者高达43.1%,而63%患者最终预后较好(mRS≤2分),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4,13]。
替罗非班是一种高选择性、快速作用的非肽糖蛋白IIb/IIIa血小板受体拮抗剂,半衰期短[9]。SaTIS研究(Safety of Tirofiban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已经证实对于轻中度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使用替罗非班是安全的[14]。吉训明教授团队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发生END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结果发现低剂量替罗非班不仅没有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死亡的风险,还可能与患者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改善有关[15]。张猛教授团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桥接替洛非班,同样证实替罗非班不仅安全,并能减少END的发生,有利于患者远期神经功能恢复[16]。Liu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随机分为4组,结果表明替罗非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尤以阿替普酶溶栓后2 h和2~12 h给药最佳[9]。本研究给予替罗非班的维持剂量与上述研究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前30 min未给予负荷剂量,而是直接给予剂量较小的维持剂量,因为张猛教授的入组患者静脉溶栓前均采用多模式CT检查,有利于筛查出出血高危患者,而本研究以普通CT、DWI、MRA为主,且在发生END之前就开始预防性应用替罗非班,故剂量较其他研究偏保守。
本研究仍存在局限性。首先这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两组之间的基线数据中的一些变量是不平衡的,PSM只能对部分混杂因素进行调整,但不能消除所有隐性偏差的影响。其次,BAD静脉溶栓后发生END几率如此之高的机制尚不清楚,我们猜测可能与溶栓时控制血压严格有关,为了减少溶栓后出血的发生,指南要求溶栓时血压必须控制180/100 mmHg以下。我们猜测降压使局部脑血流量(CBF)减少,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局部微血栓形成,导致END发生。早期使用小剂量替洛非班,可以减少局部微血栓形成。当然,确切机制尚需进一步证实。
总而言之,我们的结果初步表明BAD静脉溶栓后早期使用低剂量替罗非班不仅安全,而且可以减少END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然而,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还需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