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庆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3004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染性非常强,临床多表现为干咳、发热、乏力等症状,少数患者伴有流涕、鼻塞、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治疗不及时还会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为了更好地防控疫情,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在第一时间奔赴前线,但是由于大多数支援的护士前期相关培训较少,对新发疾病的认知度不高,每天不仅要面临高强度的工作,还要承受随时被感染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影响护士自身健康和疫情防控质量[2-3]。为进一步了解疫情防控期间一线护士的心理状态以及探讨相关应对措施,本文将100名一线护士纳入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10月100名一线护士为观察对象,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6名,本科学历82名,大专学历12名;初级职称47名,中级及以上职称53名;女89名,男11名;年龄24~45岁,平均年龄(34.50±10.50)岁。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护士;③参与疫情防控工作≥2周;④均完全知情同意,自愿参加。(2)排除标准:①感染COVID-19者;②调查期间不能连续上岗或中途调离一线者;③有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者。
1.3 方法 向100名一线护士分发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所有调查内容均经过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并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人员进行填写指导和收集相关资料。调查对象需要如实填写所有调查内容,独立完成并提交,调查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对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进行保密。调查人员评定调查结果,排除前后逻辑不通、回答不全等不合理问卷,并将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探讨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1.4 观察指标 (1)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记录100名一线护士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态、生育情况、家庭关系、文化程度、有无参加过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等情况。(2)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护士焦虑主观症状的严重程度,SAS评定中分界值是50分,评分<50分代表不焦虑,50~59分代表轻度焦虑,60~69分代表中度焦虑,≥70分代表重度焦虑,分数越高焦虑倾向越明显。(3)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4]评定护士抑郁程度,SDS评定标准分值为53分,评分<53分代表无抑郁,53~62分代表轻度抑郁,63~72分代表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分数越高抑郁倾向越明显。
2.1 一线护士心理状态整体情况 疫情防控期间一线护士的SAS评分为(50.08±4.73)分,其中无焦虑42名(42.00%),轻度焦虑45名(45.00%),中度焦虑6名(6.00%),重度焦虑7名(7.00%)。平均SDS评分为(53.06±4.63)分,其中无抑郁55名(55.00%),轻度抑郁37名(37.00%),中度抑郁6名(6.00%),重度抑郁2名(2.00%)。
2.2 影响疫情防控期间一线护士心理状态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影响结果显示,婚姻状态对于疫情防控期间一线护士的心理状态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职称、文化程度、个人准备是否充分、家庭关系是否和谐、是否有传染病防控经历、是否参加过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等对于一线护士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状态具有明显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一线护士心理状态影响单因素分析
2.3 影响疫情防控期间一线护士心理状态的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多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30~40岁、职称低、文化程度低、个人准备不充分、家庭关系不和谐、未参加过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无传染病防控经历是影响疫情期间一线护士心理状态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2 影响一线护士心理状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面对突发性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人们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焦虑和抑郁是最为常见的情绪反应。自COVID-19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发病率急速上升,疫情防控期间一线护士每天近距离接触大量患者,再加上前期一线护士对新型冠状病毒认知不足且缺乏必要的防护物质,面对病毒的强感染性,极易产生不良心理情绪。同时这些不良情绪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一线护士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而影响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5-6]。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加强一线护士心理状态的调查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
目前国内针对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一线医护人员心理状态的相关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宋玉洁等[7]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临床一线护士主要心理应激反应为恐惧,且年龄、工作年限、心理资本以及社会支持等都会影响到一线护士的心理状态,建议医院管理者能够加强对一线护士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最大限度消除其不良情绪。陈烨等[8]学者在研究中表示,抗击新冠疫情的一线护士中,尤其是30岁以上、本科及以上学历以及已婚的中级护士人群中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需要重点关注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本文纳入100名参与疫情防控的一线护士进行研究,其平均SDS评分为(53.06±4.63)分,平均SAS评分为(50.08±4.73)分,抑郁、焦虑检出率分别为45.00%和58.00%;其中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30~40岁、职称低、文化程度低、个人准备不充分、家庭关系不和谐、未参加过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无传染病防控经历等是一线护士产生抑郁、焦虑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分析原因可知,因一线护士长期工作在疫情防控前线,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患者,工作量大,再加上疫情前期防控物资准备不足,在工作中被感染的可能性较大,使得大部分一线护士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或者抑郁情绪。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抑郁和焦虑情绪,分析原因可能是一线护士中女性所占比例较高,且女性比男性更加感性细腻,面对突发状况情绪波动更大,再加上厚重的防护服也使女性在工作中体力消耗较大,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9-10]。年龄30~40岁、职称低、文化程度低均是影响一线护士产生焦虑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职称越高的护士往往工作年限越久,具有更加丰富的护理经验,面对突发疫情,在工作中心理承受能力越强。文化程度高的护士更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自行开导情绪,而年龄30~40岁这一人群因为处于中年,大部分都有家庭和孩子,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较大,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11]。有传染病防控经历和参加过心理危机干预培训者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无经历者,可知无传染病防控经历和未参加过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的护士因为缺乏相关经验或者心理素质而无法适应疫情防控工作。家庭关系是否和谐、个人准备是否充分也会影响到一线护士的心理状态,家人对医护人员的精神支持是医护人员能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坚强后盾[12-13]。
在本文结果的基础上,建议通过以下4个方面对一线护士进行心理干预,改善其心理状态:(1)构建科学完善的心理干预体系,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每一次发生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都要提供必要的心理干预措施,要尽快构建起相对成熟的且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体系。建立专业的心理医疗队伍,定期开展针对一线医护人员心理状态的健康评估,并根据不同结果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2)加强人性关怀和激励。护士的被关怀程度与其关怀能力呈正比,医护人员感受到的关怀越多,其关怀患者的能力就越强。主动了解防控一线医护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帮助。(3)优化排班制度和物资管理制度。合理排班保证其具有充分的休息时间,优化物资管理保障护理人员有充分的物资支援,为其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提高免疫力。(4)加强岗前理论培训和防护操作培训。加强“新冠”知识的培训,强化一线护士对新冠病毒思想上的正确认识,减少因未知带来的恐惧。加强防护隔离培训力度,由具有丰富感染防控经验的老师进行现场一对一过关培训,包括穿脱防护衣、隔离衣、防护口罩、护目镜、面罩等[14]。
综上所述,疫情防控期间一线护士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情况较为普遍,且与年龄、工作年限、家庭情况、文化程度等多种因素相关,应结合以上因素采取科学的心理干预方式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改善一线护士的不良情绪,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