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返贫防范机制研究

2022-05-14 16:11赵璇李立君呼玉珂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11期
关键词:线上+线下机制研究小额信贷

赵璇 李立君 呼玉珂

摘要:“互联网+金融”是解决“三农”问题,稳脱贫防返贫的创新途径之一,小额信贷是实现普惠金融的主要途径。基于纯线上模式信用风险和纯线下模式融资成本高、程序繁琐等缺点,文章以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为例,提出“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探究该创新型小额信贷模式返贫防范机制,并从就业、创业及增收等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小额信贷;返贫防范;机制研究

一、引言

目前,我国的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成就,但是个别地区仍存在脱贫质量不高、返贫风险高、成果巩固难持续等不可忽视的问题。“输血式”扶贫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但长远来看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断血”后贫困地区金融服务需求无法满足,存在较高的返贫风险。就现状来看,我国一些脱贫地区还存在没有形成持续增收的良性循环路径的问题,防返贫比攻坚难度更大。

保证稳定脱贫、防止返贫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任务,建立稳定的扶贫长效机制,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采取适当的金融扶贫手段,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 能够更好地实现乡村建设与经济发展目标。小额信贷是解决“三农”问题,稳脱贫防返贫的创新途径之一,本研究以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为例,探究“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如何从就业、创业及增收等方面防范返贫,助力乡村振兴。

二、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于小额贷款的研究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体系。大量研究已证实小额信贷在保障家庭福利、提高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Angelucci Metal.(2015)指出小额信贷对于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Brittaetal.(2015)表明小额贷款带来了较高的个体经营户及年轻人参与家庭生意的比例,即小额贷款为经济增长带来的正向效应。

国内学者对于小额贷款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近几年,随着扶贫信贷政策的下发,关于小额信贷以及小额信贷公司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小额信贷在促进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助力脱贫、防范返贫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普遍观点认为小额信贷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着“输血”和“造血”的功能,极大推动了我国普惠金融的建设和发展。黄鹏和夏宇(2015)指出适当调整信贷计划的配置标准,有利于建立并完善当前国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真正落实金融对农业的扶持。徐彬和周仕通(2016)实证分析表明,银行信贷与产业结构优化率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普惠金融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邵亚萍(2019)指出扶贫小额信贷能够为贫困群体提供发展基金,帮助贫困群体尽快摆脱贫困,是一种特殊的普惠金融服务;钟润涛(2018)认为村镇银行提供的小额信贷增加了我国县域(尤其是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供给能力和覆盖范围,作为农村地区小额贷款的代表机构,推动了我国脱贫工作的开展。

国内学者对于小额信贷的研究已经有了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但是,针对小额信贷的大多数研究,仍然集中于风险防控、信用评级、助力扶贫等方面,针对于扶贫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小额信贷对于防范返贫工作长效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学者张玲(2019)在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给出了一定的见解,她认为尽管扶贫小额信贷在金融精准扶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农户发展产业难度大,金融机构嫌贫爱富、参与意愿不强以及部分地方政府追求短期扶贫政绩等都制约着扶贫小额信贷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仍然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完成扶贫任务的小额信贷,如何在防范返贫工作中继续保持积极作用,助力破解农村经济发展瓶颈、激发农民群众内生动力、振兴乡村发展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国数字金融呈现出蓬勃发展趋势,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弥补传统金融的不足,逐渐进入广大农村居民生活,使得经济落后的地区也能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张勋等(2019)指出数字金融可以提升家庭收入,农村居民在数字金融发展中获益更多,数字金融的发展为经济带来了包容性增长,能够促进农村居民的创业行为,为农村居民的增收创造了条件;周利等(2020)认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增加金融可得性、降低门槛效应。王明洋也指出数字普惠金融在稳定居民收入方面具有一定影响。

金融服务市场孕育出纯线上小额信贷模式,小额信贷是实现普惠金融的主要途径,作为减缓贫困的一种方式,已经在多个国家地区取得良好成效并走向成熟。研读文献可知,国内外学者对小额信贷的认知基本相同,都将其定位在“小额、中低收入、信贷、扶贫”上。蒋亮(2021)等人提出我国普惠金融下,现阶段发展重点是普惠融资;要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必须建立服务“大众创业”的新型普惠金融体系。小额信贷作为农村贫困农户以及中小微企业新的融资渠道,在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刘树颐(2020)指出小额信贷能够帮助解决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增加融资可得性,降低融资成本,增加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风险,对小微企业的壮大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杨小燕(2019)也認为,小额信贷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门槛比其他融资途径要低,融资可得性较高,融资成本较低。具有信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特点,近年来,互联网技术深入广大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逐渐进入广大农村居民视线。金融机构顺应市场逐渐孕育出“纯线上”小额信贷模式,“线上”具有信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特点,特别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纯线上”小额信贷模式有了更强大的技术支持,但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也暴露出网络信用风险问题,而传统的纯线下小额信贷模式存在无可抵押物、成本高、效率低等现实问题。传统的“纯线下”小额信贷模式、“纯线上”小额信贷模式结合广大农村地区现实情况后均存在各类无法抗拒的弊端。

由此可见,纯线上和纯线下模式结合广大农村地区现实情况后均存在弊端。本文开展了关于“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在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发展状况的研究,对纯线上小额信贷、纯线下小额借贷以及“线上+线下”小额信贷三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深入研究“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特征,力求改善纯线上或纯线下信贷模式的不足,基于该新型小额信贷模式对脱贫工作的重要贡献,对该模式稳脱贫防返贫的机制进行深入探究。对纯线上小额信贷、纯线下小额借贷以及“线上+线下”小额信贷三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深入研究“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特征,探究该模式稳脱贫防返贫的长效机制,为“互联网+金融”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现阶段学术界对脱贫攻坚的研究已逐步形成体系,但对“互联网+金融”如何助力长效返贫防范、实现稳定脱贫的研究仍较为空白。以此,本研究选题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为学术界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三、线上网贷、线下借贷与“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比较分析

(一)三种借贷模式

纯线上网贷模式主要采用P2P网贷,该平台作为单纯的网络中介存在,负责制定交易规则和提供交易平台,从用户开发、信用审核、合同签订到贷款催收等业务流程在线上完成。通常此种模式中采取的审核借款人资质的方法主要包括网络视频认证、银行流水账单、身份证查验等。纯线上模式的优势在于规范透明、交易成本低,但由于没有线下审贷环节,在纯线上模式中对贷款人进行信用审核,是通过搭建数据模型来完成,利用模型对借款人进行信用级别和信用额度评定,其中存在数据获取难度大及收款坏账率高的劣势,由此制约了纯线上模式的良性发展。由于没有线下审贷环节,在纯线上模式中对贷款人进行信用审核,是通过搭建数据模型来完成,利用模型对采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对借款人给出一个合理的信用评级和安全的信用额度。

传统线下借贷流程主要包括客户申请—资料审核—放贷。客户递交包括工作单位和联系电话、贷款申请审批表等资料;放贷机构核查客户信用信息,包括客户的信用违法记录,针对中小企业,还需调查经营状况;放贷机构工作人员与客户进行签约,实现放款。

“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采取线上大数据授信、客户经理线下调查客户资料、实地评估、线上信息填写完成贷款,是一种结合纯线下模式的征信体系和纯线上模式的操作方法的新型信贷模式。授信及贷前审批按照借贷金额的大小分为线上和“线上+线下”两种路径。当借贷金额较小时,主要通过线上平台完成授信,当借贷金额较大时,则采取线上认证与线下核准相结合的方式,由客户经理协助完成授信工作。贷后监管服务是指客户经理和客户要保持定期联系,客户经理要及时跟进客户生产经营状况,为农户生产经营提供技术指导,讲解征信知识,按期进行还款提醒等。此外,线上平台也会及时发布产业相关市场动态,减轻供求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助力农户拓宽销路。针对贷款逾期不还问题,信贷机构将会视具体情况按规定处理。以中和农信为例,若客户因不可抗因素(患病、自然灾害)导致逾期,机构将会使用公益基金援助客户;但对于有能力偿还却在客户经理上门催收后仍拒绝偿还的,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二)三种借贷模式对比分析

针对贷款额度、借贷成本、审批时间、贷后服务等影响农村居民贷款的主要因素,对线上网贷模式、纯线下借贷模式和“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进行对标分析,结果见表1。通过对比发现,“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具有借贷成本、审批时间、贷款额度适中的特点,且贷后服务更具针对性,可以为贫困居民提供“造血式”帮助,故该模式在贫困地区具有较高的适用度。

(三)“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特征

1.贷款利率、额度适中,借款偿还和贷款收回压力较小。该模式制定的利率和额度范围属于适中层次,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借贷行为,减轻借款人还款压力;同时,降低了金融机构收款风险,有利于形成健康持续的借贷环境。

2.线上放款,线下追踪,有效分散网络风险,降低信息成本。该模式依托于网络平台的同时,线下也会生成客户信息备份,能够防止网络被攻击给金融机构和农民带来损失。

3.线上审核、线下评估,便于金融机构对客户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等级进行实时评估。该模式采用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融合的优势,使其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服务小微企业、中低收入群体及农村用户,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降低风险贷款率。

4.实现农户操作方便、金融机构服务成本下降的双赢局面。该模式下客户经理进行实地走访,指导农户进行线上贷款、还款等操作,极大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及操作效率,提高了农户贷款的可得性和便利性,也降低了金融机构进行纯线下贷款所产生的时间、人力及管理成本。

5.便于各方监管,提高信贷市场监管效率。政府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客户经理在线上进行款项实时监控,线下追踪走访,双管齐下优化了监管体系,有效提高监管效率。

(四)模式提出

中和农信平江分支是一家农村小微金融服务机构,专门为县域内中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农户,提供以小额信貸为主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产品。该机构已通过“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发放贷款10098笔,共计3.3亿元,该模式在平江县内发展趋势良好,仍有较大的市场提升空间。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曾属国家级贫困县,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该地金融市场提供的贷款途径主要有:传统金融机构借贷、纯线上贷款、私人借贷以及“线上+线下”小额信贷。当地居民的小额贷款需求较大,“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在该县已推广运用,具备研究开展基础。

四、研究假设

(一)“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对就业的影响

国内外学者对小额信贷在就业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普遍认为小额信贷对就业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能够帮助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就业。一方面,小额信贷能够为农村中小微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帮助扩大生产,进而增加农村就业岗位,带动就业;另一方面,“线上+线下”小额信贷能够为个人创业者提供资金援助,帮助启动创业,以创业带就业。“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能够更精准地为农户提供服务,满足农户多样化的资金需求,进而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扩大生产,满足生产生活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H1:

H1:“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可以通过提高农村贫困居民生活水平、提供资金支持农村小微企业的发展,带动农民就业。

(二)“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对创业的影响

农村居民创业能够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助力贫困居民稳定脱贫,提升脱贫质量,降低返贫风险,是防范返贫的重要方法之一。一方面,创业者通过建立、运营中小微产业,可以获得收入利润,再将其在扩大生产,能够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实现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创业带动更多人实现就业,使更多人有稳定的工作、持续的收入来源,进而保障农村收入稳定增长。研究发现,小额信贷对促进创业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H2:

H2:“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通过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增大融资的可得性,对贫困地区居民创业具有正向推动作用。

(三)“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对收入的影响

多数研究成果表明,小额信贷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正向效应。农户通过小额信贷创造价值,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后,会加大对生活品质、医疗卫生、教育等的追求,医疗水平和教育程度的提高又将推动农民的生产效率,从而使农民收入水平更上一层。“线上+线下”融合的小额信贷模式以其人性化的金融服务方式,克服了农村贫困户自身原因导致的贷款积极性低的问题,并且可以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资金需求。能够使更多的居民获得周转资金。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H3:

H3:“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在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实现长效扶贫,具有积极影响。

五、实证分析

(一)就业效应

1. 相关性分析

在实地调研走访中,本团队通过分析借贷者年龄、性别、家庭情况,来探究“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在解放劳动力,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从年龄和性别层面分析,使用过“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的多为35~50岁的中青年男性,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家庭人口情况分析,这类受访者家庭人口总数集中于3人以上,家庭支出涉及方面较为广泛,支出较大;家庭经济困难,收入来源局限于务农。通过小额信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家庭困难、解放劳动力,通过进城务工、个体经营等途径促进就业。

根据贷款用途、通过贷款进行创业或扩大生产经营所吸纳的劳动力人数等指标分析“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在支持创业、扩大生产规模以带动就业方面的效应。贷款用途中,用于个体生产经营的占42.61%,从吸纳劳动力人数来看,通过小额信贷扩大生产规模能够吸纳劳动力人数集中于3~30人,提高了当地的劳动力需求,带动了当地就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由此可见,“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使输血式扶贫转换为造血式扶贫,能够更切实地帮助农户扩大生产经营,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带动就业。

2. 实证分析

基于研究所收集的与就业效应相关的数据,运用SPSS26.0软件对“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对就业的效应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結果如表2、图1所示。

“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对就业的效应显著性小于0.05,且标准化系数为正,即该模式对就业效应具有正向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就业,验证H1。解释如下:一方面,“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能够为经济困难家庭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解放农村劳动力,通过进城务工、开展个体经营等途径实现就业,进而促进当地就业;另一方面,“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可以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促进企业正向发展,扩大生产规模、增大劳动力需求,从而带动就业。

(二)创业效应

1. 相关性分析

研究发现,多数创业者面临着创业资金短缺、融资难、启动资金获取困难等问题。将小额贷款用于创业的人群主要为中青年、学历水平总体较高,此类人群更易掌握专业技术、接受新兴事物,但是社会阅历相对较少,资金储备不足。通过“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贷款的青年人中超70%有创业资金需求,该模式门槛低、手续简单、放款速度快等特点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为创业者增加融资渠道,为企业长期经营发展提供周转资金,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带动经济发展。

在通过“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获得贷款进行创业的居民中,26.46%的居民实现年利润30000元以上的增长,50.42%的居民实现年利润5000元以上的增长。由此可知,农村居民通过“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解决创业资金缺口的问题,提高收入水平,稳定脱贫,使得脱贫质量提升、返贫风险降低。创业者通过建立、运营中小微产业,积攒收入利润,为扩大生产蓄力,实现稳定发展。

2. 实证分析

基于研究所收集的与创业相关的数据,运用SPSS26.0软件对“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对创业效应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图2所示。

“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对创业的效应显著性小于0.001,且标准化系数为正,即“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对创业效应具有正向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创业,验证H2。解释如下:“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结合了纯线上贷款与传统金融机构贷款的优势,在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增大融资可得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以提高创业资金的可得性,为创业者提供初始资金,帮助其启动创业;另一方面也为已成功创立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周转资金,进而帮助其扩大规模、促进发展。

(三)返贫防范的增收效应

1. 相关性分析

研究发现,当地居民的贷款需求普遍较高,“线上+线下”小额信贷以其人性化的金融服务方式,克服了农村贫困户自身原因导致的贷款积极性低的问题。数据显示,通过“线上+线下”小额信贷获得的收入增长累计为500万元以上,当地农户、个体工商户、企业通过该模式贷款扩大生产、实现就业直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居民增收减贫,助力乡村振兴。虽然目前“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在农村地区的市场占有率不高、发展规模较小,但其防范返贫的增收效应显著,因此有较大的市场推广空间。

在该模式贷款用途中,作为生产经营本金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的占42.61%,可见该小额信贷模式,可提高居民生产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脱贫减贫中,努力增加收入,进而防范返贫。

2. 实证分析

基于研究所收集的与增收相关的数据,运用SPSS26.0软件对“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对增收的效应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图3所示。

由回归结果可知,“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对收入年利润的效应显著性小于0.05,且标准化系数为正,即“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对增收效应具有正向影响,当使用“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帮助进行经营生产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年收入水平,验证假设三。对这一结果的解释如下:第一,“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大大提高了农村居民的贷款可得性,通过贷款获得周转资金,可用于扩大生产规模、促进资金回流,使得生产经营得以顺利进行,成功带动收入增长;第二,“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具有促进就业、带动创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个人和企业的收入利润增长。

六、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作为扶贫小额信贷的创新性发展,凭借其低风险、便于监管、操作方便、可得性强等多种优势,在助力稳定脱贫、提升脱贫质量、降低返贫风险、建立防范返贫长效保障机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该模式通过改善农村贫困居民生活水平、解放劳动力,能够带动农村居民就业,对就业效应产生积极影响。其次,该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增大融资可得性,对农村地区居民创业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一是为创业者提供初创资金,促进其创业增收;二是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为小微企业提供周转资金,帮助其生产经营、扩大规模。最后,在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方面,该小额信贷模式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有利于实现防范返贫的长效目标。

(二)对策建议

1. 带动就业:提供就业渠道

政府应进一步丰富贷款种类、调整贷款利率、增大小额信贷在农村的投放量,为创业者提供良好资金来源,助力贫困居民稳定脱贫,提升脱贫质量,降低返贫风险。加快金融创新,包括金融机构及金融产品的创新,建设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为创业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创业与经济增收的作用。如,设置创业贷款,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从而帮助振兴农村经济;在地域特色明显的地区,设置专门的优势经济产物贷款(平江县的茶油贷等),在具备旅游资源地区,设置专门扶持旅游业发展的贷款等。农村金融机构可通过业务结构的有效整合,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大服务的创新与质量,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提高金融机构推动金融服务市场发展活力。

2. 促进创业:丰富资金来源

拓宽信贷资金的来源渠道,促进农村相关产业发展,提升就业水平,确保贫困人口可持续性收入。在对金融信贷有效的控制前提下,利用“线上+线下”小额信贷模式获取资金,放开市场的准入条件,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带动产业升级,从而增加就业,为农村经济增添新活力,改善农村贫困居民生活水平,实现长效脱贫、有效防止返贫。

3. 增加收入:实现长效防范返贫

农村小额信贷对农民增收有“雪球效应”,农户通过小额信贷创造价值,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后,会加大对生活品质、医疗卫生、教育等的追求,医疗水平和教育程度的提高又将推动农民的生产效率,当地农户、个体工商户、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通过新型多样化的贷款模式进行借贷用于扩大生产、带动就业反哺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而提升整体收入水平,助力“三农”问题的解决,实现乡村经济振兴。

参考文献:

[1]薛博文.乡村振兴视角下金融扶贫的发展和路径选择——以务川县为例[J].经济管理文摘,2021(04):22-23.

[2]Angelucci M,Karlan D,Zinman J.Microcredit impacts: Evidence from a randomized microcredit program placement experiment by compartamos banco[J].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Applied Economics,2015,7(01):151-182.

[3]Britta Augsburg,Ralph De Haas,Heike Harmgart,CostasMeghir,“The Impacts of Microcredit: Evidence from Bosnia and Herzegovina,”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Applied Economics,2015,7(01):183-203.

[4]邵亞萍.扶贫小额信贷助力脱贫研究[J].海南金融,2019(07):62-66.

[5]杨小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困境和路径创新研究[J].山西农经,2019(08):151-152.

[6]周建荣,姚建峰.浅谈支持大众创业的金融体系建设[J].商业经济研究,2016(08):180-181.

[7]刘树颐.小额信贷对农村微小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J].中国市场,2020(15):74+106.

[8]蒋亮,郭晓蓓,邓金堂,罗幼强,王丽寒.普惠金融视角下的小额信贷问题、原因与对策建议[J].西南金融,2021(01):38-49.

[9]李绍平,秦明,董永庆.数字普惠金融背景下的小额信贷与农户收入[J].经济学报,2021,8(01):216-234.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项目(项目批准号:S202010542036)。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线上+线下机制研究小额信贷
中级财务会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探析
基于微信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
基于网络资源的“线上+线下”双向互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
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及实现机制研究
领导—成员交换的理论阶段、维度划分和机制分析
基于大数据的电商小额信贷创新模式的研究
独立学院实习实训暨创新创业基地的运作机制研究
商业银行小额信贷在农村信贷市场中的作用探究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四川小额信贷公司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