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洁
班本课程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开展的课程,可以展示幼儿的学习过程,反映幼儿发展的持续性,是幼儿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班本课程倡导以幼儿为中心,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相契合,能让幼儿切实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学习的过程。接下来,笔者以中班班本课程“小小茶馆茶意浓”为例,谈谈教师如何有效地开展班本课程。
开学初,笔者用透明的玻璃杯泡了一杯红茶,并将杯子放在桌子上。过了一会儿,几名幼儿围上来,开始围绕着这杯红茶热烈地讨论起来。希
希说:“这是红茶,我爷爷最喜欢喝红茶了。”大宝说:“我妈妈喜欢喝奶茶。”紫兮说:“我去过茶馆,茶馆里有很多好喝的茶。”欣欣说:“我想知道茶的種类。”于是,笔者根据幼儿的兴趣以及探索需要,开展了班本课程“小小茶馆茶意浓”。
在本次班本课程中,笔者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给予幼儿充足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与探究,逐渐了解了茶文化,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了幼儿的探究能力。
(一)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创设游戏化的学习环境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开展游戏化的班本课程,并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游戏材料和游戏形式,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成为班本课程的主人。以下以“小小茶馆茶意浓”为例。
1.茶馆的名字我做主。在开设茶馆前,幼儿决定自己给茶馆起名字,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了“御茶馆”“暖茶”“小确茶”等茶馆名。最终,幼儿通过投票的方式选择了“御茶馆”作为茶馆的名字。
2.茶馆的布局我来想。在确定茶馆的名字后,幼儿又开始讨论茶馆的位置和布局。经过讨论,幼儿决定把茶馆设在靠墙的位置。在确定了茶馆的位置后,幼儿便开始动手搭建御茶馆,只见几名幼儿搬来一张桌子,摆上茶叶与茶具,又搬来两把椅子,方便顾客坐下品茶。
在以上过程中,笔者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以及“我的环境我做主”。
(二)根据幼儿的需要,完善班本课程的内容
在创设好环境后,教师还应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求,不断完善班本课程的内容,以丰富幼儿的课程体验,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1.设计今日好茶推荐牌和点茶单。在御茶馆整体打造完成后,笔者带领幼儿开展了一些游戏,引导幼儿学习与茶有关的知识。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发现茶馆里没有特色茶推荐,也没有点茶单。于是,幼儿发挥想象力设计了今日好茶推荐牌,方便客人点茶。幼儿还利用卡纸制作了点茶单,并在各种茶叶图片的下方标记了对应的价格。
2.制作茶馆特色卖品与特色小吃
在开展“小小茶馆茶意浓”班本课程的过程中,有幼儿提出在客人喝茶时,服务员只能给顾客倒水,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于是,笔者组织幼儿讨论“如何丰富班本课程的内容,让服务员忙起来”。在讨论过程中,莹莹提出可以增添特色卖品与特色小吃的售卖服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笔者组织幼儿利用纸盒、卡纸、胶带等制作了各种款式的茶叶套装礼盒、茶具、圆扇等特色卖品,并带领幼儿用塑料小球和竹签制作了茶馆的特色小吃“糖葫芦”。
(三)满足幼儿的社交需要,增加与其他游戏区域的互动
在开展“小小茶馆茶意浓”班本课程的过程中,笔者充分满足幼儿的社交需要,增加了御茶馆与其他游戏区域的互动,以丰富幼儿的课程体验和游戏体验,提升班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例如,笔者将御茶馆与表演区联动起来,这样客人在观看表演就可以到御茶馆点一壶茶,坐在观众席一边看表演一边喝茶。
教师应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开展班本课程,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充分发挥班本课程的价值,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一)寻茶——基于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和学习特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由此可见,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和学习特点,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课程内容。
某天午餐后,幼儿在认真翻看与茶有关的绘本,并根据绘本内容自发地开始了讨论。于是,笔者便走过去聆听幼儿的讨论内容,以了解幼儿的兴趣与需求,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刚走过去,就有幼儿问笔者:“老师,这种茶是绿茶吗?”笔者告诉他:“这种是绿茶。”“老师,这是什么茶叶呢?”随后他又指着绘本上的另一种茶叶问道。笔者回答了他的问题,并追随幼儿的兴趣与需求,面向家长开展了一个“大家爱喝什么茶”的小调查。在调查结束后,笔者根据调查表选出了几种常见的茶叶作为御茶馆的招牌茶,并向幼儿讲解了相关的知识,丰富了班本课程的内容,拓宽了幼儿的知识面。
(二)验茶——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
在调查结束后的第二天,佑佑从家里带来了一小包茶叶,其他幼儿见状也纷纷从家里带来了茶叶。于是,御茶馆就有了各种茶叶。接着,笔者将各种茶叶分别放在圆盘上,让幼儿细致地观察茶叶的外形和颜色,并闻茶叶的香味,用手触摸茶叶。在观察的过程中,有的幼儿说:“各种茶叶的味道我都想尝一尝。”为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笔者便为幼儿分别沏了各种茶,并让幼儿仔细观察水杯中茶叶的变化。在观察的过程中幼儿发现,不同的茶叶泡开后呈现出来的颜色不一样,泡开的时间也不一样。幼儿通过观察发现了茶叶的许多“秘密”,他们开心地与同伴分享着自己的发现。
一会儿后,茶泡好了,接下来就是饮茶了。小哲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红茶和太平猴魁。在喝完之后,小哲说:“太平猴魁看起来像干菜叶一样,闻起来却比其他茶叶的味道香一些,也更好喝。”欣欣听到后跑过来尝了尝太平猴魁,表示很好喝。川川喝了一口金银花茶,对雯雯说:“这个茶怎么有一点点苦呢?我不太喜欢这个味道。”雯雯听了川川的话忍不住笑了。
在本次班本课程中,笔者让幼儿通过识、赏、闻、饮、品等方法,了解了茶叶的相关知识,丰富了幼儿的认知经验,拓宽了幼儿的眼界,帮助幼儿养成了良好的探究习惯。
(一)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有效促进幼儿的成长
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推动班本课程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了他们经验积累的脉络。因此,在开展班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求不断调整和变换角色,做好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以及引导者。教师还应采取多种指导方式组织幼儿开展班本课程,以调动幼儿参与班本课程的积极性,促进幼儿在课程中的成长。例如,在本次班本课程中,笔者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提高了幼儿的探究能力,还通过让幼儿自由沟通与交流,增强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让幼儿敢于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此外,笔者还通过讲解、实物演示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茶叶的来源、种类、泡开的时间、颜色等多方面的知识,拓宽了幼儿的知识面,丰富了幼儿的认知经验。
(二)根据幼儿的兴趣,建构班本课程的框架
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根据幼儿的兴趣建构班本课程的框架,以充分发挥班本课程的价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组织“小小茶馆茶意浓”班本课程时,笔者始终根据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成为课程的主人,并鼓励幼儿自由地探索与学习,培养了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三)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提升班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幼儿教育的主体是幼儿,教师要相信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自由地探索与学习,以提升班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在“小小茶馆茶意浓”班本课程中,笔者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自主确定茶馆名和搭建茶馆,并鼓励幼儿收集与茶馆相关的物品,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在开展班本课程的过程中,笔者鼓励幼儿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为幼儿营造了自由讨论的学习氛围,促使幼儿主动探究与茶有关的知识,丰富了幼儿的知识。
综上所述,在开展班本课程时,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求,以提升班本课程的效果。教师还要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并鼓励幼儿自由探究、主动学习,促使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与经验,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者單位: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舟山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