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子晏,吴贞,章洁,皮红英
(1.解放军医学院 学员三大队,北京100853; 2.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 肾脏病科,北京100853;3.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护理部,北京100048;4.解放军总医院 卫勤训练中心,北京 100853)
机动卫勤力量是指由战略战役后方卫勤力量采用“预编”、“寓于”方式抽组而成的卫勤保障分队[1],而护理队伍是卫勤保障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员配置结构及战伤救护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卫勤保障的整体效能。目前我军现行的人员抽组方法为任务下达法,即上级将抽组名额指定下达到各抽组单位,由各单位论证上报,人员遴选及抽组较为主观,抽组人员质量及护理人员与任务需求的匹配程度得不到充分保证。本研究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机动卫勤力量护理人员抽组辅助决策信息指标体系,旨在提升护理人员抽组决策效率,增加护理人员能力与卫勤保障任务需求的适配性,为任务下达时人员抽组提供依据,也为课题下一步构建机动卫勤力量护理人员数据库及抽组信息平台提供标准。
1.1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研究小组由5名成员组成,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名和在读硕士研究生2名。研究小组主要是负责编制咨询问卷、发放回收咨询问卷和整理分析咨询结果等工作。
1.2 初拟指标体系框架 课题组采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拟定指标体系框架,结合护理人员抽组实际工作,围绕“卫勤保障”、“护理人员”和“抽组”三个核心概念初步拟定访谈提纲,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提炼主题后拟定指标体系框架。本研究获得6个核心范畴和27个主范畴,最终确定的机动卫勤力量护理人员抽组辅助决策要素包括作风素质层面(思想作风、身体素质、体能素质、心理素质),综合能力层面(团队协作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业务能力层面(临床知识储备、临床技术水平),战救能力层面(战伤救护知识、战救技能水平),任务经历层面(分队任职经历、执行任务经历),人员信息层面(人员基本信息)。
1.3 Delphi专家咨询法
1.3.1 编制咨询问卷 本研究基于前期文献回顾和专家访谈结果,通过课题组讨论后确定专家咨询初稿。指标体系初稿包括6项一级指标、34项二级指标。第1轮专家咨询表分为四个部分:致专家信,向专家简要说明本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问卷的填写要求等;指标咨询表,专家对每个指标的重要性进行Likert 5级评分,同时设有“删除/修改意见/增加项目”栏,供专家修改或补充;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主要包括专家的性别、年龄、职称、学历、从事专业等基本信息;专家权威程度自评表,专家对各指标的判断依据(Ca)和熟悉程度(Cs)进行自我评定。
1.3.2 选择咨询专家 一般的德尔菲法咨询专家人数以15~50人为宜[2]。专家纳入标准:选择范围为军队医院、院校或研究所;专业领域为从事卫生勤务、军事护理、护理管理、医院管理等专业;职称要求为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工作年限为在本专业工作领域工作10年及以上;对本研究内容感兴趣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1.3.3 专家咨询实施方法 本研究采用面呈和邮寄两种方式发放咨询问卷。根据专家意见、各指标的重要性得分均值和变异系数对指标进行增加、删除或修改。如果指标重要性评分≤3.5分或变异系数>0.25,研究者与课题组讨论后决定是否删除或修改该指标[3]。在第一轮专家咨询后,汇总专家意见并修订问卷,编制并发放第二轮专家咨询表。
2.1 咨询专家的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27名专家进行专家咨询,专家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专家一般资料(n=27)
2.2 专家积极性 本研究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两轮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说明专家参与本研究的积极性较高[4]。两轮咨询均有专家提出具体的指标修改建议,第1轮共有20名专家提出建议,占74.07%;第2轮共有12名专家提出建议,占44.44%,第2轮提出建议的专家人数明显减少,提示专家意见趋于一致。
2.3 专家权威性 第1轮专家咨询Cr值为0.837,第2轮专家咨询Cr值为0.831。一般认为Cr≥0.70为可接受信度[5]。由此可见,27名专家对此次咨询内容的权威程度高,结果可信。见表2。
表2 两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
2.4 专家意见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由表3可见,两轮专家咨询后,各指标的CV值均<0.25,说明专家意见较为集中,咨询结果可靠性高。3两轮专家咨询整体指标的KendallW值分别为0.389和0.305,均>0.3,且KendallW检验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专家意见相对一致,协调性好[6]。
表3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2.5 专家咨询指标筛选及修改情况 第1轮专家咨询共增加1项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删除1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修改(合并/转移)了4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第2轮专家咨询,修改一级指标2项:“人员综合能力”改为“行动适应能力”,“卫勤战救水平”改为“战伤救治水平”;修改二级指标5项:“思想作风”改为“政治素质”,“战场救护能力”改为“现场急救能力”,“卫生装备使用能力”改为“卫生装备设备使用能力”,“救治信息管理能力”改为“伤员信息管理能力”,“日常工作经历”改为“临床工作经历”。
2.6 指标体系的确立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本研究最终确立的机动卫勤力量护理人员抽组辅助决策信息指标体系共包含5项一级指标和28项二级指标。见表4。
表4 机动卫勤力量护理人员抽组辅助决策信息指标体系
3.1 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该指标体系是在文献回顾、专家访谈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而成,整个构建过程严谨、合理。遴选的27名专家从事卫生勤务、护理管理、军事护理等领域,来自全军21家军队医院及院校,具有良好的地域及学科代表性。其中高级职称专家占77.7%,在本领域的工作20年以上的专家占66.6%,说明本研究的咨询专家不仅具有较高的知识结构层次,而且有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本研究两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37和0.831,权威程度较高。第2轮专家咨询结果显示,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评分为3.74~4.96,变异系数为0.039~0.217,CV值均<0.25,KendallW值为0.305,说明本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专家意见一致性和可靠性[7]。
3.2 指标体系的特点 本研究立足于机动卫勤力量护理人员一线救治和平战时卫勤保障职能,以战伤救治水平为核心,战斗作风素质为基础,行动适应能力为保障,人员基本信息为前提,任务工作经历为补充,全方位体现护理人员在执行卫勤保障任务时抽组遴选的标准及要求。以往学者对于护理人员能力或胜任力的研究注重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8-10],本研究在其基础上增加了“人员基本信息”和“任务工作经历”方面的指标。表6显示,一级指标中“战伤救治水平”所占权重最高(0.3298),说明护理人员的战伤救治水平是护理人员抽组的核心要求,这与目前我军军队医院“练兵备战、保障打赢”的建设目标一致[11];一级指标中“战斗作风素质”所占权重处于第2位(0.2416),军队护理人员在执行卫勤保障任务尤其在完成战时卫勤保障、各类军事冲突、维和行动及远洋护航等相关工作时,经常会面临任务准备时间短、任务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特殊、作业风险高等问题,而过硬的战斗作风素质,尤其是良好的体能素质是确保军队护理人员处于最佳状态的有利保障,也是军队医务工作者有别于普通医务人员的特殊精神品质[12]。研究[13]指出,部分护理人员由于任务期间连续工作时间较长、体力消耗大以及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缺乏等原因,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本研究设置二级指标“心理素质”和“心理支持能力”以确保抽组的护理人员心理状态稳定;同时,为培养军队护理人员“一专多能”的战伤救治能力,“战伤救治水平”按照《战伤救治规则》要求的处置流程和人员职责下设7项二级指标,其中“急危重症处置能力”所占权重最高(0.213),其次依次为现场急救能力(0.192)、个人防护能力(0.162)等。这提示未来军队护理人员要进一步提升卫勤理论水平、现场救护急救能力和急危重症处置能力等综合保障能力。
3.3 指标体系的实用性 机动卫勤力量护理人员抽组是一个多因素、多维度综合评价的复杂过程。本研究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同时设置了指标说明、方便的测量方法和赋值标准,如:采用军人心理素质量表[14]评估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通过管理部门查询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通过年度体能考核成绩和军事训练成绩反映护理人员体能素质和军事素质;通过战救技能考试成绩反映各项战伤救治水平等。本研究建立的指标体系从护理人员的人员基本信息、战斗作风素质、行动适应能力、战伤救治水平和任务工作经历等五个方面反映人员遴选抽组的标准及要求,为卫勤决策部门科学抽组护理队伍、提高护理队伍救护能力与任务需求的匹配程度以及明确未来护理人员能力培训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下一步构建信息平台奠定基础。但本指标体系的部分内容如行动适应能力及下设二级指标目前仍缺乏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法及标准,下一步课题组将继续探索开发合理的评价方法,从而客观反映护理人员各项能力的优良程度,展示人员能力特长及短板。
本研究应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机动卫勤力量护理人员抽组辅助决策信息指标体系,过程符合科学程序和要求,结果具有可靠性和科学性,能够为不同类型卫勤保障任务下的人员遴选抽组提供依据,有助于提高护理卫勤指挥决策效率,实现人岗匹配最优化,从而进一步提升平战时护理应急救援快速反应、灵活机动、精准决策和优质保障的能力。课题组下一步将以此指标体系为基础,继续构建机动卫勤力量护理人员数据库及抽组决策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