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锋(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
长期以来,素描艺术对被视作绘画的一种形式,也是绘画艺术创作的基础。素描包括基础素描、素材素描及创作素描等类型。艺术家以单色线条、块面以塑造物体形象,表达自身的创作意图并渗透自己的主观意识、审美价值追求。在素描艺术创作中,除了以新颖视角观察与洞察事物,提炼出事物本质特征与外在形式之外,还需要引入科学、前沿的绘画艺术理论,借助透视、光影变化等艺术创作手法将在素描内容上赋予其深刻内涵,以更好地向受众传递信息,实现在绘画艺术精神领域层面的沟通。
素描艺术不仅仅是绘画艺术的基础,抑或是一种简单的绘画艺术形式,而是具有独立性的正式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素描以单色线条、块面为基础,本身对色彩的关注度较低,但高度重视结构与造型,抽象性的艺术表现以及其所隐含的象征意义、情感内涵与物象的形体。在基础素描创作中,造型是每一位艺术家必备的基本功,对创作者的造型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以线条、明暗对比等方式塑造物体造型之外,还需要渗透造型的基本要素、独特的美学思想,反映出创作者精巧的构思与新的艺术视野;在素材素描创作中,创作者要对所收集的素材进行整理、筛选与加工,根据自身的创作意图、创作理念对素材加以应用,或是以简约朴素的线条描绘出生活中的场景,或是以线条与块面的协调以刻画人物形象,抑或是描绘出道具材料的草图;在创作素描的创作中,素描艺术的内涵与外延更加丰富,不限颜色、造型、素材、表现形式,但保留素描艺术的基本要素,以素描的形式描绘静物、风景、组画、主题画等。在素描艺术的创作实践中,无论何种类型的素描艺术都关注对造型艺术的彰显与提升。例如,王世廓的《血衣》最初为油画作品的草图,但该作品以素描艺术表现形式,生动、抽象、意蕴深远地刻画出人物的形象乃至心理、性格,体现出素描艺术的故事性与叙事性,被称为具备成熟素描艺术语言的作品;再如伦勃朗的诸多铜版画作品,有着与素描艺术相同的质朴线条、单色描述,也被归类为创作素描作品。可见素描艺术涵盖多种绘画艺术领域,其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如中国水墨画、铜版画、石版画以及单色的水彩画、油画等都可以被称为素描艺术作品。不仅如此,素描艺术的风格也十分多样,主要包括写实性风格、表现性风格与抽象性风格。其中,写实性风格的素描艺术以真实、客观存在的事物为基础,源于创作者对环境、事物及现象的真实感知,再以素描的形式加以表现;表现性风格的素描艺术具备写意性,即注重意象的选取与意境的营造,着力展现出事物背后的内涵与象征意义,多以夸张、变形为艺术创作手法;抽象性风格的素描艺术是对素描创作方式的延伸与拓展,除基础的线条、形体、造型、结构之外,加入了多维组合,在视觉上更具有层次性,在线条上更富有节奏感,且在多种艺术思潮的影响下,抽象性风格的素描艺术可以打造出虚实交织的审美空间,以表达复杂的情感与深远的立意。
素描艺术是一种具有独立审美意识的艺术语言,也是人类最早接触的绘画与造型艺术形式。在早期的素描艺术发展中其与人们的审美实践、生活生产紧密相连,是情感的寄托与思想的表达。当下,素描艺术多为绘画创作的一种训练形式,是绘画的基本功,忽视了素描艺术本身的价值。若想挖掘素描艺术的价值,便需要对其进行追根溯源,了解其在变迁中艺术价值的解构原因。
素描可谓是人类最早孕育的绘画艺术形式,早在旧石器时期,伴随着信仰仪式、社会文化活动的兴起,素描艺术便于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洞窟内以叙事为主的壁画、陶罐等生活器具上简单的线条纹理、部落的图腾以及具有象征意义的纹样等都可视作早期素描艺术的雏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法国拉斯科洞窟与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内的岩石壁画。在距今两万至三万年的旧石器时期,人们便开始以单一颜色与简单的线条描绘出自然万物,岩石壁画上栩栩如生的二百余种动物有着精炼、奔放但不失简约的造型,这些岩石壁画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素描艺术作品。新时期时期,素描艺术的表现形式愈加多样,除岩石壁画外,素描艺术也走入了寻常生活,织物、雕塑、陶器、几何纹样等,都以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动物与植物的形态。至奴隶制时代,人类的造型技术有了新的发展,此时,具有代表性的素描艺术作品为古希腊时期的瓶画与古埃及的墓室壁画,前者线条流畅且活泼,造型灵动且优美;后者笔触严谨、有着庄严肃穆的艺术气息,其该时期的素描艺术已经具有立体的表现形式。
从奴隶制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中间经历了西方黑暗的中世纪时期,此时文化艺术有着浓厚的信仰色彩,并且,被教皇、教会所统治,无论是彩色玻璃上的镶嵌画,还是插图,都受到信仰文化的影响,造型呆板僵化,线条固定阻滞,且有着程式化的特点。进入文艺复兴时期,文化思想高度开放,文化艺术也获得了发展动力,该时期涌现出一批绘画巨匠,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他们大胆的创作思维让素描艺术走出因循守旧的境地,开始回归本质,有了深厚的人本主义精神。该时期的素描艺术创作开始探寻艺术与自然间的关系,伴随着实践经验的愈加丰富,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素描这种简单、直接的绘画艺术语言逐渐获得了独立的美学思想与审美意识,也出现了有关素描艺术的理论著作,如《绘画透视学》 《绘画论》等。至16 世纪,艺术家们总结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素描艺术、绘画艺术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形成较为完善的素描训练基本程式,对素描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 世纪后期,是西方绘画艺术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涌现出诸多新型的绘画艺术创作思潮,如印象派、野兽派等。该时期的素描艺术被赋予新的概念内涵,艺术家们突破古典艺术与传统绘画思维的限制,对素描艺术的造型、表现形式、素材、材料等进行大胆突破,在素描艺术创作手法以及材料运用上追求创新与独特的风格,更加关注创作者主观意识与审美追求的表达,通过对客观事物形象的变形、夸张、抽象以呈现出不同的主题,以拼贴、笔绘等多种技法体现出素描艺术的创新突破,推动了素描艺术的发展,并且,丰富了素描艺术的表现力。
我国素描艺术的早期发展与西方素描艺术相似,都以线条造型表现事物,同样出现了壁画、雕塑、陶器、几何纹样等素描艺术作品。我国古代也有对素描的描述,如“绘事后素”等。虽然中西方在素描艺术概念界定上具有差异性,但素描艺术的表现及发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我国商代的青铜器、战国时期的帛画等都体现出高超娴熟的造型技艺。尤以战国时期的帛画最具有代表性,其蕴含着我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审美观念,以毛笔描绘线条,用笔着墨气韵生动、自带风骨,线条的疏密交织有着明显的节奏感,笔墨的浓淡相和,将素描艺术语汇融入其中,体现出高超的造诣。再如我国水墨画中的白描技法实际上也是素描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与西方素描艺术概念相得益彰。近代中国,西方素描艺术正式传入我国,带来了更为系统的素描训练程式,但也将素描艺术逐渐转化为绘画艺术的辅助,一种基础性的技艺。
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绘画艺术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除艺术思潮、审美观念愈加多元之外,新媒体、计算机等的发展降低了绘画艺术创作的技术门槛,也弱化了素描艺术的基础性作用。为推动素描艺术的与时俱进,需要深度挖掘其艺术价值。
描述性素描,即写意性风格的素描,注重从对客观事物、现象、环境的真实感知出发,在以素描艺术语言加以艺术化处理,继而将事物呈现在作品之上。描述性素描的创作需要创作者从宏观上整体把握事物间的关系,从微观上划分出事物的结构,再以再现性、真实性与客观性的表现手法加以描述。综合而言,描述性素描的认知价值体现在三大方面:其一为观察。任何一门艺术的创作都需要对美的敏锐感知力、捕捉力,而描述性素描以观察为起点,是敏锐感知的来源,通过对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便迅速把握好事物的特征,利用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的观察力对事物进行加工与创作,果断地剔除与事物不相关或关联度较低的因素,以此实现对事物的高度凝练;其二是思维。素描艺术创作看似简单,实则需经历复杂的思维过程,从题材的确定,素材的整合,材料的选取,最后到创作技法的运用、材料的使用等,是一个复杂性、专业性的过程。描述性素描创作中,以感性思维为起点,依靠创作者的人生感悟、艺术修养、生命体验等捕捉事物最为明显的特征,再以逻辑及抽象思维对客观事物予以分析、概括,最终实现对事物的解构与重构;其三为操作。素描艺术创作是对之前艺术体验的付诸行动,集观察、思维、实践于一体,从最初的感性与理性认知逐渐营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素描艺术作为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艺术语言,在情感表达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情感是艺术作品的内涵来源。在当代的艺术创作中可见诸多艺术作品,因技术门槛降低、题材选取宽泛、创作技法多元,使得部分艺术作品存在“炫技”之嫌,即过于重视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机械性堆砌创作手法,在同一作品内可见对客观事物的变形、夸张、抽象,但忽视了作品的内涵及其所象征的情感色彩。素描艺术有着简单流畅的线条、直观灵动的造型,是创作者表情达意的最佳载体之一。例如,大卫·费尔班克斯创作的素描艺术作品,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个男性形象,在眼部的明暗处理使得其面部表情颓废且茫然,背景上出现的随意几笔线条,勾勒出建筑物的外形轮廓,男人逆光而站,嘴唇紧抿,似是欲言又止。在欣赏此部素描艺术作品时,每一位受众都可以获得不同的感受,都可以在画面中找到现实生活抑或是情感情绪的缩影,也可以体会到画面的“弦外之音”。可见素描艺术有着深刻的情感价值,其与创作者的情感表达、欣赏者的情感体验密不可分,唯有融汇情感,才能够创作出优质的素描艺术作品。
创造性素描体现出素描领域的“新概念”,是对传统美学思想、美学观念、创作程式的创新突破。在艺术创作中可以发现,部分情感难以用传统的表现方式、造型技艺等予以表达,此时,便需要创作者转变自己的创作思路,从多层次、多角度分析情感的表达途径,此时,素描艺术的创造性便应运而生。当前诸多素描艺术作品都体现出一种创新精神,或是在题材上天马行空,有着荒诞与秩序相平衡的美感;或是在媒材上大胆突破,以新的载体进行素描艺术创作;抑或是在素材、材料、技法上体现出与时俱进,丰富素描艺术表现的形式语言。这些作品体现出时代的精神,展现出创造的驱动力,也赋予素描艺术以新的内涵。可见创造性素描体现出创新创造价值,在当代素描艺术创作中也需要具备这种创新意识,追求传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在延续我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汲取多种艺术的精髓,以此,创作出独具风格魅力的素描艺术作品。
在价值视域下,素描艺术不再是一种“草图”概念,而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意识、艺术语言,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与再现表达出深意。素描艺术的审美价值体现在两大维度。其一为多元化形式所体现的审美意蕴。素描艺术有着多样性的艺术风格与表现形式,以单色线条及块面表现事物,且在创作工具上可以根据不同的创作需求予以灵活选择。这些不同的素描艺术创作形式各有侧重,但无高低之分,共同织就素描艺术的广阔空间,形成五光十色的素描艺术世界。如毕加索的《牛》笔触灵动且简约,简单的线条、造型便将牛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牛最为本质的特点与独特的形象;再如施马利诺夫的《老农象》,以炭笔为创作工具,以精湛娴熟的笔法与素描创作技艺体现出空间的层次性。可见素描艺术的多元化形式使其具备独特的审美意蕴;其二为独特的艺术表达所体现的审美价值。素描艺术是对视觉经验的重新审视,善于找寻观察的切入点,将时空观念渗透至艺术创作中,不同光影、时段与空间下的事物有着不同的形态变化,而素描艺术善于捕捉此种微妙的变化,体现出创作者的审美想象力。
素描艺术是一种拥有独立审美意识的艺术语言,经历了原始社会时期的孕育,文艺复兴时期的变革以及二十世纪后期的创新。自素描艺术正式传入我国以来,其逐渐成为绘画艺术的辅助,弱化其基础性作用。实际上,素描艺术有着认知价值、思维价值、情感价值与创造价值,唯有保护其独立性与审美意蕴,才能够促进其创新化与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