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丛颖(张家口学院美术学院)
古戏台是古代人民重要的文化娱乐场所,流传至今,古戏台已成为一种民俗文化的重要发展见证。它是晋剧在蔚县传承的历史标志。蔚县的晋剧风潮在明清时代达到了顶峰,壁画上的女子的扮相均属于清代的妇女的品位。在戏台的木制隔断上还可以看到清代剧目的题壁和绘画,从中可以看出清代晋剧剧目十分丰富。虽然有些剧目已经失传,但对于戏剧和绘画,都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美学传承的文化价值和浓郁的人文气息。晋剧之所以能在蔚县世代相传,这与爱好者多、政府扶持是密不可分的。县政府从五十年代就组建成立专业剧团,此后,又成立了晋剧学校,进行传帮带,培养了一批批晋剧专业人才。
在1958 年全国的文化普查过程中,发现张家口地区有古戏台2000 多座,其中蔚县就有700 多座。河北张家口蔚县,虽然地理位置比较偏远,但是从明清之后就是八大商业中心之一,蔚县逐渐成为明清时代首都附近的重要商业区。因为商业的繁茂,所以促进了文化和娱乐的繁荣。于是,每座村堡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戏台,所以,蔚县自古就有“800城堡,800 戏楼”的说法。不过,随着晋剧在中国历史上的没落,大部分蔚县的戏台都走向了弃用的状态。蔚县古戏台现存只有207 个,都是根据当地村堡的民俗风情、因地制宜而建立起来的。这些现存的蔚县207 个老戏台,目前多数已经废弃了,只有少数几个经过翻新之后,仍然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使用。历史上的蔚县曾经经历了一个大繁荣时期,每逢过年过节,村民都会组织表演戏剧,观赏一场戏剧活动,这成为蔚县独有的民俗文化特点。现在多数村堡中的古戏台建筑看上去都摇摇欲坠,很多作为民用仓房使用,依然能看到斑驳的墙壁彩绘和戏台内部痕迹模糊的题壁。但是,这些古戏台因为资金缺乏的原因,很多都年久失修被弃用了。通过蔚县这些古戏台的遗迹,我们可以看出过去蔚县的风光场面,每逢过年过节,婚丧嫁娶,村民们都会请当地的戏班来戏台唱戏,有些大型的城堡还拥有自己的班底子,所以戏剧在蔚县人民心中地位可见一斑。
蔚县的古戏台分为三种建筑形式,包括单面戏台、双面戏台、三面戏台和穿心戏台。蔚县古戏台其做工精细程度类似于古代阁楼庙宇的典雅精致,柱础石条上刻有非常精致的花纹,柱子上涂满了精细的油彩,浮雕的内容展示有雕花、苍龙。蔚县有一座古戏台,距今已经有300 年的历史了,它是明朝的建筑,如今依然挺立在代王城的城郭,它的做工精细程度比郑家庄的戏台有过之而无不及。蔚县的古戏台棚顶大多为卷棚或者硬山顶,戏台分为前台和后台,后台三面都有墙,前台与后台的过渡空间使用垂连柱的方式,给人以建筑上的小巧玲珑和典雅美观的感受。另外,蔚县的戏楼在装饰上也比较华丽,前沿柱头采用了龙头、象头、雀尾等等镂空雕的形式,产生了云波诡异、麒麟花开、凤穿牡丹等等意象,而墙壁上的人物壁画则多采用油彩的方式,雕刻精细,绘画出神,给人产生强烈的视觉美感。
蔚县的古戏台具体建筑类型可分成这样四类:一类是单面戏台。单面戏台有三面围合,但只是正面向观众敞开。它是蔚县古戏台建筑中最为普遍存在的一种建筑形式。二类是南北向双面戏台,在演出的时候,戏台会进行木板围合。一方面为了保证演员的安全,另一方面,背对观众的那一面可以当作戏剧班乐队的演出空间,也可以作为戏剧的后台使用,这种前后戏台相互转换的方式,构思极其独特,设计巧妙,实用性也非常强。三类是三面观戏台。实现了演出的立体化形式,可以通过三个方向,给观众提供不同的观感。四类是古戏台建筑方式是穿心戏台。穿心戏台又被称为过街戏台,它是一种移动戏台的表现形式,平时戏台可以放置在移动车上。因为移动穿心戏台的存在,方便了戏台的演出。所以这种戏台虽然比较受百姓欢迎,但是地位却不高,它的应用广泛性也不是很强。
1.主体构造
现存的207 座古戏台中,其建筑主体构造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点。为了巩固建筑主体,防止木体结构受潮,蔚县的古代戏台都是采用砖石台基建筑而成。从建筑结构上来看,蔚县的古代戏台之所以采用抬梁式的建筑,第一是因为明清时代,戏曲艺术得到了高度的发展,由于情节的扩充,角色的扩大,演员的数量的增加,抬梁式结构能够增大戏台的表演面积。另一方面原因是因为清代的官员对建筑类型有一定的规定,特别是对于当时比较潮流性的曲艺艺术,官方规定了标准的建筑造型,所以,采用抬梁式的建筑结构也是为了符合官方的标准而设置;蔚县古戏台大多数是卷棚歇山顶,对于广大的村堡地区——因为在农村地区,神庙的地位往往很低,所以对于附属建筑戏台的地位也就更低,他们的屋顶形式只能采用地位较低的硬山顶形式。
2.平面形式
在平面形式的主体结构建筑构图中,蔚县现存的古戏台布局为进三间模式,这类戏台在演出的时候,戏台的中间靠后位置会设置一种幕布,用来区分前后台,前台用于戏剧表演,或者后台用于演员化妆和休息,前、后台以上下场门相连接,后台的一侧会设置一扇门,方便演员进出。
1.雀替
中国古代建筑在进入明清时代之后,运用了大量雀替。雀替是古代建筑中的构件结构。它的造型是一根短枋,通常是以不规则直角三角形的形式出现。我们在故宫博物院中可以见到大量的雀替建筑。因为明清时代的建筑多为木质结构,所以在横梁和柱子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压力,雀替的存在就是帮助大梁和横坊承受这种压力,增强建筑体的坚固性。为了装饰性的美观,通常在雀替上增加一些浮雕,以达到美化建筑结构的效果。在明清时代,古朴的雀替采用了比较轻薄的建筑方式,其承重性的作用弱化了,但是,装饰性的作用增强了,雀替装饰性也日趋华丽和烦琐。蔚县古戏台的雀替建筑中,一般采用动物、卷草和云朵的方式来装饰,这样不经意地抬眼间,能够望到拐角处的华丽,让人不禁心中一动。
2.楹联
在古戏台的建筑中,应用了大量的楹联设计,就像我们在春节过年的时候贴对联的方式一样,它起到总领文化意境的作用。就算历经年代久远,戏台的建筑体已经破旧损失,但是,部分楹联还存在,虽然已经模糊,但还能够呈现出当年戏剧表演的盛景。楹联寓意着开戏吉祥、开工大吉,一般是由村堡中的读书人所书写的,而且楹联字数一般不多,通常为10~20 个字之间,它对戏台不仅起到了美化和装饰的作用。而且,它的内容丰富,寓意深长,能够阐释戏剧表演的魅力和特征。比如,以下就是一些经典的楹联内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点将千员,无非戏内几人。
3.题壁
题壁是来演出的戏班人员所写,以此作为活动纪念和活动记录。我们知道清末的谭嗣同,在狱中就写下了一个著名的题壁诗,这也是当时比较盛行的一种文化,用来书写志向,用来记录历史。在明清时代,蔚县著名的题壁诗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到现在都是一种经典文化和美学传承。
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部分政府官员为了经济指标的达成,不惜以牺牲古建筑为代价进行房地产的扩建,每年都有大批的古建筑,因为房地产扩建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无疑是一种文化损失。如今,我们只能从街边的建筑角料中看到曾经古代建筑的身影,这些在我们脚下的建筑角标,成为历史古建筑最后的呐喊。相关人士应该注重古建筑的保护,它是先民们居住和生活的唯一拥有具体形象的历史凭证。它对我们研究中国历史、传承中国文化具有重要的见证作用。对于蔚县的古戏台来说,它见证中华民族之所以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就是因为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和充满神韵的中国古建筑。大量文物的存在,证明了我们祖先过去的辉煌。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的程度,并不仅仅是以经济为发展指标,也要看这个民族的文化保持能力和文化传承能力。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一直在提倡文物保护,它能够穿越历史时空,让人们在古与今的联系中徜徉文化的魅力,感受文化的号召力,能够为国民形成富有的精神食粮、深厚的文化积淀。所以,就国民的“人本发展”理论而言,需要在文物保护上大有作为,才能够让我国保持坚定的传统作风,保持核心文化财产。不仅见证了一个戏剧繁荣的时代,还见证了曾经经济文化发展中心的繁荣状态,所以,它是当地人们重要的精神文化财产。蔚县的政府官员要建立起古戏台文物保护机制,倡导市民们关注历史古建筑。特别是在房地产开发利用这一领域,要限制征地的审批对于古建筑的伤害,要让古建筑的历史痕迹,留在蔚县发展的历史舞台上。因为,蔚县古戏台分布的零散性和数量的众多性,所以,在申请文物保护级别的过程中,很难将某一座具体的戏台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而且,古戏台大多数为清代时期的建筑体,距离现在时间较近,所以,在文物申报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基于这个现实困难,蔚县可以采用捆绑申报的方式,将所有的古戏台集合起来,一起申报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建立特别的文物保护负责人员,建立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加大文物保护宣传,让蔚县的人民真正地意识到这种古建筑的价值,积极地参与到古戏台的保护中,把古戏台建筑置于大众的眼光之下,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中。
在中国的现存古建筑群中,大部分都经过了二次修葺,因为,人为与自然损毁的原因,大部分古建筑都不是当时历史的原貌,主要原因是因为战争导致了这些古代建筑的大批量损毁。众所周知,即使是声名远播的故宫博物院,也经过了几次维修,才以今天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诸如,黄鹤楼等历史文物建筑,也是经过几次维修才得以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民众面前。对古建筑的维修,体现出当地政府对古代文化的珍视和敬仰,体现出民众的文明状态。同时,古建筑也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能够让现代人回归过去的历史画面中,能够品味历史的浩然长存,这对于建设中国人民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建设意义。所以,对于蔚县古戏台的现存状况,政府应该加强盘点,对一些大型的古戏台要予以重点维修,恢复和完善古戏台应有的光彩,重塑戏楼文化。这对于维护人民的精神遗产保留是一种重要的措施,也是蔚县社会发展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政府要加大投资,加大资源倾向,针对蔚县村堡的实际情况,对蔚县的古戏台进行大力的维修。因为,建筑的生命力是有限的,所以,对于一些重点文物的建设和维修要慎重。古建筑的修缮与保护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近代以来,梁思成、林徽因等等一大批建筑师经过不断的探索,开辟了古建筑修葺与保护的新理念和新篇章。所以,我们应该继承前人的遗志,义不容辞的进行蔚县古戏台文物保护,加大它的修葺力度,对于蔚县古戏台的损毁情况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进行再次的文化价值鉴定,帮助这些古建筑恢复昔日的光彩。
古戏台是中国古建筑的一种艺术展现形式。从建筑文化上来说,挖掘古代建筑文化,能够和现代建筑文化相融合,为现代建筑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为众多建筑从业者提供大量的现实素材,能够加强我国建筑文化结构的丰富性。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文化,从古代建筑文化中吸取有益的元素,来充实我国现代建筑文化的内涵。与此同时,研究古代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能够从历史建筑中推敲出古代人民的生活状态,对于我国人民了解先民的精神世界与生活状态,具有重要的见证作用。与此同时,古戏台留下的众多文物、众多题壁诗都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大量的实践证明,通过这些戏台的资料研究戏剧的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建筑美学传承价值和艺术美学传承价值。如今,蔚县大部分民俗活动迎来了第二个春天,所以,对于古戏台应该列入重点文化保护项目。民间力量和文化机构的参与,对蔚县古戏台和民俗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可以联合文化机构的力量来共同推进蔚县古戏台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综上所述,蔚县古戏台是中国古代戏曲文化重要的载体,就像当地人民的生活缩影,台上台下的生活面貌都在不断改变、创新,虽然戏剧文化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创新,但渗透到老百姓骨髓、深入血脉中的戏曲情结却是永恒的,经千年风雨、历世纪沧桑而依然矗立的蔚县古戏台也是永恒的。所以,对古戏台的保护工作和文化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研究意义。要加强蔚县古戏台文化的美学传承,需要政府的执行部门建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需要全社会民众的共同参与,需要慈善机构拥有奉献的捐助精神,需要蔚县人民建立强大的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人翁意识。如此这样,联合各方面的力量,才可能有效地保护先民们留下来的文化遗产,让这种美学传承世世代代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