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玉香
闽南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民间文化资源优势,是一个极为广阔、深邃的空间。如何在幼儿园学习活动中融入闽南民间文化,笔者从营造闽南民间文化的浸润空间;优化闽南民间文化的区域时间;拓展闽南民间文化的游戏资源;引发闽南民间文化的深度游戏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引导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中了解闽南民间文化,促进闽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增强乡土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一、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闽南民间文化:闽南民间文化是民间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融合体。闽南文化历史悠久,这里的民间文化特指闽南自然文化生态中的文献形态、器物形态、技能技艺形态、仪式活动形态、场馆景观形态等方面的资源,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游戏、民间美术等。
依托闽南民间文化开展的园本区域活动:在这里特指从民间文化众多门类中筛选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的闽南民间文化资源融入区域活动,形成区域活动课程网络,建构具有闽南特色的园本区域活动课程。
二、闽南民间文化区域活动开展的价值
幼儿身心主动发展的需要。幼兒阶段是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思维感性形象,将生活背景渗透在教育中,是真实而生机勃勃的教育。在浓郁的闽南民间文化熏陶和传统技艺学习中,幼儿拓宽了多元发展天地,既达到以乐促智、以技促能的整体效果,又促进闽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促进园本特色建设的需要。依托闽南民间文化特有资源,在区域活动中通过环境建设、课程研发、活动开展、资源融合等一系列研究,致力于闽南民间文化保护和传承,在园本区域中融入闽南民间文化。以闽南民间文化区域活动为载体,极力打造一园一特色的文化格局,让闽南民间文化传承之花在幼儿园绽放。也使得我园文化更富有内涵,园本特色更鲜明。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以课题研究为平台,提升教师区域观察指导、记录分析能力,进一步更新教师区域活动指导理念和方法,使区域活动的开展更具实效性和适宜性,整体提升我园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闽南民间文化区域活动的有效实施
(一)营造闽南民间文化的浸润空间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环境创设的要求是“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孩子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儿童是在适宜的环境中,以主动、积极、内涵丰富的活动为基础,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
1.公共空间“处处皆乡韵”的自然渗透。在公共区域创设彰显闽南文化的创意,帮助幼儿体验闽南民间文化的淳朴美、人文美,激发幼儿的家乡情怀。例如:土楼人文楼道、闽南美食长廊、闽南风俗走廊等。
2.留白空间“角角皆闽味”的创意启示。幼儿园充分利用园所内各个小角落,展示素材的同时,要有意留白,引发幼儿思考互动,促进幼儿大胆想象,触发幼儿对闽南民间独特文化的关注、欣赏、评价。引导幼儿进行一物多角度、多物创意组合等多维度的持续探索,开发材料的创意属性。
(二)优化闽南民间文化的区域时间
1.固定式的区域时间。幼儿园每周安排固定时间进行区域活动。教师根据幼儿实际水平、具体兴趣需要,投放与幼儿生活经验、能力发展相符的低结构、不同层次的主题材料,满足幼儿的创作需求。固定的区域活动时间,班班互动、幼幼互动,使不同班级、不同年龄的幼儿达到能力互补,以大带小。教师应鼓励、引导幼儿自由串班、串区,增加互动次数,逐步提高跨班、跨区游戏质量,提高全园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例如:走廊公共区域——大班:版画拓印等;中班:竹片创意坊等;小班:妙妙美食屋等。
2.随机式的自由区域时间。在一日生活中引导幼儿自由随机看一看、聊一聊幼儿园各个角落里无处不在的闽南民间文化元素,帮助幼儿丰富已有经验。例如:餐后到巧手区进行各种编织;课间到农家腌制坊进行菜干装罐;早操前后踩高跷等。利用一日活动中的琐碎时间,填补充实幼儿的学习生活。
(三)拓展闽南民间文化的游戏资源
家长资源的选择性介入。幼儿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与幼儿、教师共同学习、成长,多渠道获取课程资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加强与家庭、社区的密切合作。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家长认同、支持、参与幼儿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首先是材料的支持。良好的物质材料为幼儿提供学习、探索、发现、创造的空间。区域材料必须随着幼儿兴趣的转移而不断进行替换和更新。各班教师发动家长帮忙收集区域所需的各种物件材料,如闽南制作各种糕点的模具、闽南民间风俗物件等。其次是人力的配合。教师选择性地努力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采用“请进来”的形式丰富区域游戏活动。邀请具有特殊技能的家长朋友来园助教,拉近孩子、老师、家长心灵的距离。例如:邀请家长与幼儿一同表演闽南歌仔戏;邀请奶奶现场指导制作闽南美食印桃花粿;邀请家长向幼儿介绍闽南建筑古民居等。
社区资源的有效性融入。社区以一定的物质或精神的形态完整地呈现在幼儿面前,并以一定的方式作用于幼儿。幼儿园坐落在城乡地域,有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土楼、美丽古村落塔下村,周边有江滨公园、湖心岛文化馆,这些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可为我们课程所用。例如:邀请县土楼艺术团表演并指导幼儿简单掌握提线木偶基本技能;组织幼儿到文化中心参观东溪窑博物馆;邀请民间艺术团入园表演舞龙、舞狮等;县文化馆提供闽南民间文化的相关书籍,作为教师阅读学习研究的丰富文字资料等。
网络资源的价值性提炼。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利用,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丰富的平台。网络上各种视频、图片、文献等资源给予教师更有效地开展闽南民间文化区域活动新的启发。老师充分利用平台资源提升自身的储备,拓展思路。例如:大班利用传统的拓印完成“魅力土楼”、小班结合东溪窑瓷器用超轻泥塑造“漂亮的陶罐”等,悄无声息地融入闽南民间文化元素。
(四)引发闽南民间文化的深度游戏
适时介入指导,促进幼儿发展。引导幼儿深入的学习探究,对幼儿进行观察指导,是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技能。区域活动时,教师现场观察、及时捕捉活动中的亮点,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幼儿最合适的指导。找准时机,恰当地切入幼儿的游戏中,使得幼儿学会深层次地思考,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注重知识迁移,促进深度游戏。在幼儿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并引导幼儿通过亲身动手、动脑思考获得相关的经验,进而能够帮助幼儿理解所学的知识。各种不同层次的材料赋予幼儿不同的挑战,不断激发其潜能,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构建与牵引。例如:小班幼儿在生活区,学会了腌制萝卜干的一系列流程,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很快就掌握了腌制芥菜干、笋干等方法。
巧妙分享交流促进深度游戏。区域活动中,随着游戏的不断深入,难题随之而来。这问题的难度是具有层次性的,幼儿是选择独自解决或寻找同伴一起解决,教师要学会观察分析。每次区域活动结束后,教师留出足够的时间,引导幼儿学会分享、乐于分享,从而发现游戏中的亮点、难点,给予及时的指导。
融入闽南民间文化元素的区域课题研究,给幼儿园带来了特色,带来了活力。幼儿园充分挖掘和利用优秀宝贵的本土传统文化资源,将其整合在幼儿园课程中,有效开展区域活动,让幼儿了解和感受家乡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爱国、爱家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