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惠 王俐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劳动教育的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K20093)阶段性研究成果。
自2020年11月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劳动教育的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立项以来,如何将课程落到实处,避免碎片化,建立健全课程体系,让课题研究真正能够促进幼儿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其后继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是我们课题组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实践发现,抓住重要的时间节点,开展“三阶段三聚焦”的过程性评价,围绕本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项目特点、主要目标和内容、课程编制等要素,通过收集和分析比较有关资料,及时准确地诊断对标和解决问题,科学地判断课程的价值和效果,是提高课题研究进度和效度的有效途径。
一、准备阶段:聚焦实施方案,力求“准”和“高”
本课题是基于劳动教育的园本课程建设,因此,必须贯彻国家关于儿童劳动教育的精神实质,以本园实际的课程传统与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为基础,结合合适的课程配套资源,围绕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管理与评价等要素进行整体全面的规划和设计,完成一套平衡、适宜、可操作的课程体系。课程方案反映的是整体的课程构想,也是课程实施、管理与评价的基础和依据。在课题实施前,针对开题报告和实施方案的评价、审议十分重要,预先进行价值判断、适时调整和改进方案,使得站位更加高远,方向更加明确,避免走弯路,可亡羊补牢。
为了使方案更加富有实效,课题组成员首先进行了自我评价,根据专家立项建议,进一步学习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材〔2020〕4号),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园对家长和教师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情况,围绕前期课程方案所拟定的相关概念、研究目标、内容、基本框架、基本思路和具体步骤逐一进行自我评议,力求精细和准确。
自评中,大家紧抓两个核心:一个是要基于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主要特点;另一个是要聚集园本课程的基本要素。主要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认识到幼儿园的劳动教育不能简单地复制或下移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要立足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劳动教育初步培养幼儿乐于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和习惯,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基本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学会自我服务,初步具有主动服务他人、愿意服务社会的情怀,从而真正发挥劳动教育在当下独特的育人价值。在形式上强调幼儿的体验性和感知性,让幼儿在劳动中感受到乐趣。
二是进一步认识到在幼儿园进行劳动教育并形成园本课程的意义。劳动是生命的底色。一个国家最好的风景,就是一群又一群力求上进的劳动者,用辛勤的汗水、聪明的智慧不断创造、不断创新的热烈场景。在幼儿园开展基础的劳动教育,就是要培养孩子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从小形成良好的劳动精神面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拥有基本的劳动技能,为成为有益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劳动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要抓住园本课程的基本框架,即从课程的缘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角度进行课程的设计,同时,及时约请专家进一步审议和核准,从而使园本课程的体系构想更为可行,更具有实践性。
二、实施阶段:聚焦研究过程,力求“实”和“深”
在课题研究中,经常会出现开题热火朝天、中间冷冷清清、结题忙乱繁杂等两头重中间空的现象,其实,期间的过程管理尤为重要,而及时有效的评价是提高课题管理的重要举措。
(一)形成机制,推进计划有序落实
1.每两周开展不少于1次研训活动
采取研训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提供专著、优秀案例、专家论坛等,帮助和督促课题组成员树立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逐步养成及时自评的好习惯。在学习中自评,在自评中思考,在思考中调整。
2.将课题融入班级每周的保教工作计划,有机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
避免课题与班级日常活动的脱节,保证课题对促进师幼发展以及提升园所保教品质的作用。积极参与上一级组织的有关课程设置研讨会,对照计划和实施步骤,自我反思、自我诊断,主动亮相,接受檢阅和监督,将汇报发言作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一环,提高管理的自觉性,以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
3.每月组织一次自评式分享会
一是捕捉课题实施中的典型案例并进行分析总结,根据出现的问题,适时反思、调整研究计划和步骤。二是针对所设计的各种记录表运用情况进行评析,了解、分析幼儿在不同劳动教育中情感、态度、习惯、能力等方面的真实情况,及时修订并逐步完善各年龄段劳动教育目标。三是围绕不同年龄段幼儿劳动教育目标,结合幼儿园一日生活,开展劳动教育园本课程的内容、形式、评价等实践探索研究。
4.每学期约请专家指导1~2次
为了提高指导的效果,注重约请固定专家,请专家进行跟进式评析指导,全过程、全要素参与,逐步形成螺旋上升的评价环路,及时把脉、及时问诊、及时提供药方,以保证评价的广度和深度。专家们从各自的角度和认知层面来帮助我们回顾和反思,答疑解惑,通过对话和碰撞,让课题组成员深度参与、深度学习、深度思考,力求课题实实在在地开展,实实在在地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服务,实实在在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根据课程架构要素,进一步完善幼儿园劳动教育园本课程体系,形成较为完整的园本课程。
5.认真进行阶段性评价
以前期、中期以及后期阶段性成果论证为契机,及时将本阶段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针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积极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召开课题研究中期成果汇报会,将汇报与评价相融合,视汇报为评估,认真对待,认真展开,努力扩大成果分享范围,为姊妹园所提供有益的借鉴经验。同时,广泛吸取意见和建议,从而进一步调整、完善大、中、小班幼儿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形式,进一步挖掘与劳动教育有关的资源,建构完善的立体化课程支持体系,使之更加适宜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71AFC1F8-5931-4218-8674-961D159F0D66
(二)反思调整,内容框架逐步完善
各幼儿园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过园本课程的建设,但是很多时候,往往不成体系,充其量只能称作是一个活动集锦,缺乏关联性、平衡性和系统性。为此,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围绕课程体系基本要求,根据研究目标,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不断丰富和调整,努力打通活动间的关系,努力编制较为完整的园本课程。
1.融合各大领域的教学课程
集体教学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课题组十分注重将劳动教育和五大领域教学活动有机融合,首先有针对性地梳理、选取《安徽省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中在语言、艺术、健康、社会、科学等领域与劳动相关的课程资源,如音乐《剪羊毛》《蚂蚁搬豆》《我是能干的小宝贝》、体育《挑水乐》、语言《三只小猪盖房子》《拔萝卜》《您别说我小》、社会《幸福快递》《小小文具盒》《亲亲小书包》《吉祥端午节》《我们的安全卫士》、健康《我会漱口》《我会扣扣子》、社会《大家来植树》《我是妈妈小帮手》《择菜》、科学《植物栽培实验室》《我的一天》等实践活动,在完成各个活动本身的活动目标之外,课题组成员还结合教材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增设了劳动教育的元素,将单体活动系列化、网络化,有机地渗透和体现劳动教育的价值。
同时,课题组老师还从其他儿童文学作品中、互联网信息中找寻适合幼儿学习的儿歌,分别作为大、中、小班幼儿劳动教育的课程资源,使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更加丰富,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幼儿劳动意识,强化劳动教育成效。
2.融合传统文化的活动课程
一是结合四季和二十四节气;二是结合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劳动节、世界卫生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清洁地球日等有意义的纪念日;三是结合元宵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开展一系列劳动教育。尤其注重引导孩子在实践中参与劳动体验,进一步扩展孩子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劳动经验,升华热爱劳动的情感,帮助孩子养成主动劳动的好习惯,使幼儿园教育内容更加多元化。
3.融合一日活动的生活课程
(1)“大带小”劳动实践活动课程。为了帮助小班幼儿积极参与劳动,增强中、大班幼儿劳动责任,使幼儿乐意主动帮助他人,使劳动活动更加有趣,每周在固定时间开展“大带小”劳动实践活动,打破班级界限,从周一到周四,每天由大、中、小各一个班级混合组成“劳动大军”,分别参与幼儿园种植区劳动、户外环境卫生清扫及户外游戏玩具整理等劳动,各年龄班师幼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人人有事做,不同程度地满足每个幼儿的劳动需求,使幼儿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责任进一步加强,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在劳动中养成相互照顾、关心他人的好品质,同时使劳动教育趋于常规化、制度化。
(2)周五劳动快乐大放送活动课程。每周五的上午,根据小、中、大不同年龄班幼儿劳动教育主题及幼儿实际劳动能力,分别围绕“为自己服务我快乐”“为他人服务我骄傲”“为社会服务我自豪”等主题内容,开展班级或年级创造性劳动体验活动。如小班年级组以“小鬼当家(生活自理)”为月劳动主题,同步開展“送玩具宝宝回家”“小兔之家”“小衣服理理好”“图书收纳有办法”等劳动习惯和技能活动,带领幼儿认识自己的衣物、柜子、抽屉等物品,通过整理和收纳的养成教育,实现自我服务的劳动体验。
4.融合家园互动的亲子课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与劳动,让劳动成为幼儿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参与一定量的家庭劳动,能锻炼孩子们的自理能力,体会到爸爸妈妈日常劳动的辛苦,更能激发孩子们做家庭小主人的自我责任感、自我认同感!结合日常、节假日等幼儿与家人团圆的机会,教师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合理的活动建议,帮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同时有效黏合亲子关系。如2022年春节,我们在顺应孩子们“爱动”天性的同时,让他们在家里“动”得更快乐、更幸福、更有意义,我们特向宝贝们以及所有家长朋友发出“快乐劳动让假期更有意义”的倡议。积极倡导幼儿在“我会‘剥”“晾晒整理小衣物”“喂养小动物”“热情的小主人”“节能小达人”“衣服我会叠”“办年货”“我是小记者”“保护蛋宝宝”“我来收拾桌椅、玩具、书包、衣服、鞋袜”“贴对联”“剪窗花”“贴窗花”“我的小奖章”等活动中,感受和家人一起劳动,一起过新年的幸福与快乐。
三、总结阶段中,聚焦课程效果,力求“真”和“全”
做好结题工作是课题研究的重要一环,不仅仅是回过头全面复盘和总结的过程,更是自我提升和突围拔节的机会。为此,我们以结题为动力,运用近半年的时间,有计划地开展结题工作。
个体项目总结。各课题组成员对自己具体的研究项目情况进行一个回顾和总结,及时扬长补短,努力让自己成为集体中的一块长板。
整体全面总结。以劳动教育的总目标为依据,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方式,进一步挖掘、梳理、汇总课程资源,创设并不断优化劳动教育环境,使劳动教育更具综合化、情境化、生动化、有趣化,有效提升基于劳动教育的园本课程的品质。
密植课程链条。分工合作,整理相关资料,汇集研究成果(文本和音像)。防止课程设置中碎片化的简单堆积,加强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使课程链条更丰满、更紧密。
通过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幼儿园课程评价是整个课程编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不是课程实施的“终点”,而是持续发展的“起点”,伴随着整个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的全过程。通过过程性评价,可以帮助我们及时检阅课程目标是否实现,哪些课程内容需要予以调整,以满足幼儿的兴趣,更好地适应幼儿的发展需要,真正构建以幼儿的生活环境为背景,立足幼儿的一日生活,通过主动感知和体验获取劳动的愉悦感,体现内容、形式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帮助幼儿联系、运用和提升生活经验,让课题的实施过程、课程的建设过程真正成为“五育并举”的有力助推器。71AFC1F8-5931-4218-8674-961D159F0D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