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韵茹 李蓓
关键词: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护理干预;急性胰腺炎;生化指标
【中图分类号】 R657.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2--01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特殊类型,多由胆道疾病、暴饮暴食和过量酗酒导致,占所有胰腺炎的10%-20%[1]。病情十分险恶、预后较差,临床常选择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能够维持患者的机体功能、缓解全身炎性反应、缩短治疗时间。但由于该治疗需要开展中心静脉留置导管[2],做好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综合护理干预同样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抽取共计80例纳入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55.16±2.1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55.14±2.11)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影像学诊断和血清胰淀粉酶测定,结果均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中关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研究内容并表示配合;排除标准:合并胰腺坏死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①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若出现血压下降症状,可适当降低超滤的速度;②保障充分预冲,保障脱出液体的及时、持续补充,预冲时要适当轻拍过滤器,排空间隙空气;③早期观察凝血前兆,血液颜色变化、凝血块出现、动脉压或静脉压异常均可能提示凝血,需要立刻使用生理盐水冲洗;④调节血流速度。部分凝血可由过高血量或过低血量导致,血管通路应优先选择股静脉或颈内静脉,充分优化凝血速度。试验组患者给予感染预防综合护理:如下:①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在触诊、置管前后、消毒接头前后、敷料更换前后都需要保持手部卫生,佩戴无菌医用手套;②置入中央导管或更换导管时,需要利用无菌屏障预防感染,如医用外科口罩、无菌手术衣、无菌手套、无菌保护套等;③正确进行皮肤消毒、定期更换敷料,无菌区域应保持不留空隙、分界清晰,敷料每两天更换一次,若出现污染、松动或潮湿则立刻更换。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配合的依从性、生化指标改善情况得出。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统计相关数据均利用SPSS21.00软件进行计算,计量数据采取卡方检验计算、计数资料采取t检验计算,当结果得出p<0.05时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配合的依从性对比
表1可见,試验组患者接受相关护理后的依从评分显著提高,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对比
表2可见,试验组患者在实施了相关护理后,相关生化指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多伴随器官衰竭现象,病情恶化速度快,短期内的死亡率高达17%以上。随着临床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近年来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有所下降[3],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也被称为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该手段能够通过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代替肾脏功能,清除血液中的杂质、毒素,达到维持机体功能、防止器官衰竭的目的。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不稳定,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类型不良事件,影响到治疗的顺利开展、不利于预后,加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综合护理干预是保障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在实施了个性化健康教育后,患者的依从评分显著提高,血清淀粉酶、血尿素氮等生化指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崔宗义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5]。
综上,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优质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丽涓,沈钦,陈淘江,等. 漂浮导管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脓毒血症患者临床治疗的价值研究[J]. 四川医学,2021,42(1):10-13.
[2] 赵秀芬,李影,梁世耀,等.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区域动脉灌注导管规范化护理方案的构建[J]. 肝胆胰外科杂志,2021,33(2):109-113.
[3] 王静,鲁华鹏,李晓婷,等. 循证护理在预防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研究[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1):66-68.
[4] 艾敏,刘丽,卢光明,等. 经导管动脉栓塞在外科手术和非外科手术后重症急性胰腺炎伴出血中的应用[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9,28(4):379-382.
[5] 崔宗义.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预防感染的护理效果分析[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20,43(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