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

2022-05-13 02:26李菲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5期
关键词:血脂水平临床特点急性心肌梗死

李菲

【摘要】目的:分析青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6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观察组(32例,26~40岁)、对照组(33例,60~80岁),分析其合并症、实验室指标等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的发病至入院时间、心梗部位、是否吸烟、年龄、合并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 a、D-二聚体、C 反应蛋白、脑钠肽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在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需掌握不同人群疾病的临床特点,以便能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的有效治疗,更重要的是加强青年人的健康教育,强调合理规律的生活作息及饮食习惯对防范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从而降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关键词】青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梗死部位;血脂水平;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5-0042-03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脉阻塞、供血不足所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动态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1-2]。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3-4]。另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AMI,约半数以上的 AMI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心绞痛症状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或对硝酸甘油效果变差;或继往无心绞痛者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5-6]。据统计,近年随着生活及工作压力的增加、饮食习惯的改变,40岁以下年轻人AMI发生率持续升高,为减少其对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影响,需及早根据疾病特点、高发人群对疾病进行预防[7-8],故本文遴选65例男性AMI患者展開对比研究,促进明确青年AMI患者的临床特点,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检查及治疗65例男性 AMI患者,根据其年龄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26~40(34.14±5.52)岁,收缩压(145.20±10.28)mmHg,舒张压(89.28±10.22)mmHg,心率(96.29±10.48)次/min,体重指数(24.00±2.10)kg/m2,病程(18.11±1.24)h;对照组患者年龄60~80(67.14±2.61)岁,收缩压(145.35±9.28)mmHg,舒张压(89.33±8.16)mmHg,心率(96.55±3.58)次/min,体重指数(24.22±1.84)kg/m2,病程(18.14±1.33)h。两组患者收缩压、心率、舒张压、体重指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患者均为男性;(2)年龄26~40岁,60~80岁;(3)临床资料齐全者;(4)无精神及心理疾病者;(5)经血管造影、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确诊为 AMI;(6)检查期间无发生死亡情况。

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丢失者;(2)恶性肿瘤者,合并其他影响心功能的全身性疾病,如肺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等;(3)慢阻肺者,合并有传染性疾病患者;(4)慢性心衰者;(5)精神及心理疾病者;(6)结缔组织疾病者。

1.2方法

分析两组实验室指标,采集患者肘正中静脉血5 mL,离心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采用尿酸酶比色法测定尿酸(参考值90~420μmmol/L);采用酶比色法测定总胆固醇(参考值3.1~5.7 mmol/L);采用比色法测定甘油三酯(参考值0.56~1.7 mmol/L);采用直接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参考值1.7~3.64mmol/L);采用直接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参考值1.03~2.07mmol/L);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载脂蛋白a(参考值1~1.6g/L);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参考值0~0.5μg/mL);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参考值0~5 mg/L);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脑钠肽;采用仪器法验测定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参考值40%~75%)。所有检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严格室内质控。

1.3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合并症、心梗部位、并发症等基础资料。

(2)分析65例患者实验室指标,如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 a、D-二聚体、CRP、脑钠肽、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等。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 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 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

两组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心梗部位、是否吸烟、年龄、合并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实验室指标对比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而载脂蛋白 a、D-二聚体、 CRP、脑钠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AMI是临床上的常见危重疾病,我国现有AMI 患者约200万人,每年新发病至少50万人[9]。现代研究表明AMI患者中大约80.0%的患者合并有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室颤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等,都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从机制上分析, AMI引发了心肌组织坏死,也间接导致心肌电生理改变,从而发生心律失常。并且当心肌组织发生缺血坏死后,其代谢物会有不同程度的聚集,机体容易出现低氧血症,也会诱发心律失常[10]。 AMI如果不进行积极地血流再灌注及药物治疗,预后会出现心肌重构,从而导致心功能衰竭,甚至会引起其他器官功能下降及衰竭。 AMI作为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对其进行合理控制或预防是改善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措施。鉴于此,本文就不同人群AMI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旨在明确相同点、不同点,从而提高疾病预防的针对性[11]。

AMI 占急性冠脉综合症的60%,对于AMI 超过24 h 且仍有心肌缺血症状发作的患者,择期进行介入治疗仍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12-13]。

本次结果显示:观察组发病至入院时间、心梗部位、是否吸烟、年龄、合并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青年男性雄性激素分泌较多,且大多具有吸烟、饮酒习惯,烟草中的尼古丁可直接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在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同时,促进血管收缩,随着时间延长,机体血压持续升高。此外,调查显示,青年男性摄入脂肪、热量较多,而活动量较少,从而导致AMI发生率增加[14];但同时由于青年人体质好、抵抗力强、恢复速度快,因此在入院治疗过程中不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本次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 a、D-二聚体、 CRP、脑钠肽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是心血管疾病的出现多为血管粥样硬化为特征,机体长期处于血脂异常状态下,可导致大量脂质堆积在体内及血液中,增加粥样硬化速度及进展,因此医师可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及治疗,也可以作为评估疾病预后及判断治疗方案的参考。但在治疗中需定期复查,并对患者病情进行动态观察,同时结合其生活及饮食习惯进行健康教育与生活指导,使其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暴饮暴食、过度劳累、熬夜等[15-17],还需积极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进行防治,达到预防AMI 的目的[18]。

由于本研究总例数较少,所以对年龄分组比较少,同时调查因素比较少,也没有进行多因素分析,将在后续研究中探讨。

综上所述,吸烟、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等为诱发青年男性AMI 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该病预防中需从此方面入手,同时需加强高血糖、高血压等人群的防治工作,降低或预防AMI,提高我国居民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宇,倪祝华,李惟铭,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住院期间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20,28(4):181-186.

[2]  Woods KL,Fletcher S. Long-term outcome after intravenousmagnesium sulphate in suspecte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the second leicester intravenous magnesium  intervention trial(LIMIT-2)[J]. Lancet(London,England),2019,343(8901):816-819.

[3] 馮晔娇,林平,赵振娟,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生活事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抑郁的中介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9):3667-3674.

[4]  张乃今,孙兆青,于彤彤,等.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心脏磁共振诊断新发心包积液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1,41(8):705-709.

[5]  高静,王洁,冯利娟,等.年龄≤45岁早发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与临床结局的队列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21,23(3):347-353,358.

[6]  Jablonsky G,Leung FY,Henderson AR. Changes in the ratioof lactate dehydrogenase isoenzymes 1 and 2 during the first  day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Clinical Chem,1985,31(10):1621-1624.

[7]  孟培娜,吴强,夏勇,等.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导致年轻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7):536-542.

[8]  宋兵战,蒋静,孙庆霞.年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与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8):48-49.

[9]  吴娜琼,高展,李卫,等.中国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异常的年龄和性别分布特点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20,35(8):739-743.

[10] 胡龙,单培仁,周昌钻,等.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J].心电与循环,2020,39(3):242-246.

[11] 付君杰,岑雪伟,杜天敏,等.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21,27(4):404-408.

[12]  马真真,李如意,贾媛,等.血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影响[J].心血管病学进展,2021,42(6):485-487,511.

[13]  张海华,俞梦越.年轻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21,36(10):972-977.

[14]  张浩玲,林海,郭艳,等.2015-2018年中山市急性心脑血管病流行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3):405-409,446.

[15] 林春,陈关海,吴柱国.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J].海南医学,2020,31(2):227-230.

[16]  范春煜.急性心肌梗死青年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及临床特点[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8):111-112.

[17]  Kloner RA,Dai W,Hale SL,et al. Approaches to ImprovingCardiac Structure and Function During and After a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cute and Chronic Phases[J]. J Cardiovasc Pharmacol Ther.2016,21(4):363-367.

[18]  董津艳.丹参川芎嗪结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7(14):82.

(收稿日期:2021-10-28)

猜你喜欢
血脂水平临床特点急性心肌梗死
三种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大量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血脂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冠心病患者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围术期血脂水平的护理改善效果
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及血脂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