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培英
【摘要】目的:分析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临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準确率。方法:选取本院疑似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82例行回顾性诊断研究,患者超声病理穿刺诊断前均接受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诊断,以病理穿刺诊断结果分组,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影像特征差异、恶性甲状腺结节诊断效能。结果:经对比两组超声诊断影像学特征后可知,甲状腺恶性结节较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敏感度为91.89%、特异度为91.11%、符合率为91.46%。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在明确结节病灶二维超声影像学特征基础上,经明确病灶内、周边血流信号特征后,实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有效鉴别诊断。
【关键词】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
甲状腺癌是临床高发颈部恶性肿瘤疾病,发病早期均以甲状腺占位性结节为临床主要症状表现,可在早期确诊后经积极治疗,改善临床预后质量,但甲状腺癌早期病理表现同良性甲状腺结节病变存在高度相似性,需接受病理诊断确诊的,按传统病理诊断创伤性操作使得患者接受度较低,应在病理诊断前提供可信筛查诊断依据,以引导患者接受早期病理诊断,确诊疾病。因此,为分析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临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准确率,特设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疑似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82例行回顾性诊断研究,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8月~2021年10月。男37例,女45例,年龄最大者73岁、最小者23岁,平均(48.05±4.65)岁,均为甲状腺单发结节检出者。
纳入标准:研究纳入者均确认接受研究用超声诊断及病理穿刺诊断,自愿加入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既往恶性肿瘤病史者;(2)临床资料不全者;(3)确诊甲状腺功能亢进引发甲状腺结节者。
1.2方法
患者超声病理穿刺诊断前均接受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诊断。引导患者取仰卧位接受检查,取软枕垫高颈部后暴露颈前区区域,于超声探头涂抹耦合剂后行多切面二维超声扫查成像,确认结节病灶位置后观察、记录结节二维超声影像学特征信息,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模式下病灶内、周边血流信号扫查。
1.3观察指标
以病理穿刺诊断结果分组,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影像特征差异、恶性甲状腺结节诊断效能。
1.4统计学方法
以Excel表格形式整理录入研究数据后,采用( ±s)表示连续性变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行t检验;用(n,%)表示定性资料,行 检验,研究数据差异性分析由SPSS25.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如结果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影像特征差异分析
经病理穿刺诊断后确诊良性甲状腺结节45例、恶性甲状腺结节37例。经对比两组超声诊断影像学特征后可知,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病灶以低回声信号为主,边界模糊,纵横比>1,后方回声伴衰减,周边多无声晕,病灶内可见明显微小钙化灶影,且血流信号丰富,以Ⅲ级血流信号为主,较早颈部VI区淋巴结异常,较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1)经对比两组超声诊断影像学特征后可知,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病灶以低回声信号为主,边界模糊,周边多无声晕,病灶内可见明显微小钙化灶影,且血流信号丰富,以Ⅲ级血流信号为主,较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敏感度为91.89%、特异度为91.11%、符合率为91.46%。
超声检查是甲状腺结节疾病临床主要诊断措施,具有无创、可重复性诊断操作优势,而在甲状腺恶性结节病理进展中受恶性肿瘤细胞对周边组织浸润、侵袭影响,病灶边界多模糊,且病灶内细胞密度较大,故病灶内回声信号以低回声信号为主,少数病灶内无回声信号,伴有明显微小钙化灶影像征;而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模式诊断中,受癌细胞高水平血管生长因子释放、肿瘤病灶增殖血流供给需求影响,恶性甲状腺结节内病灶内及周边血流信号丰富,且可见明显新生血管影。故在甲状腺结节性质鉴别诊断中结合上述恶性甲状腺结节超声影像学特征,可有效提升临床鉴别诊断效果。
综上所述,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在明确结节病灶二维超声影像学特征基础上,经明确病灶内、周边血流信号特征后,实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有效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邢艳,韩雯雯.二维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3):1874-1875.
[2]龙坤岭.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2):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