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中发现过去不理解的生活

2022-05-13 01:34王蒙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22年4期
关键词:条理性符号化高尚

王蒙

我多次想,读书最大的乐趣是什么呢?就是在书中发现了生活,发现了自己过去不理解的生活。

那生活中最快乐的又是什么呢?是在生活中发现了书。某一个处境、某一处风景、某一种感受,你觉得完全应该写进书里,或者觉得真跟从书里面体会到的、阅读时感觉的完全一样,这是最快乐的事情。

书与生活,可以互证,可以互补,可以互见。小学二年级时,我读了这辈子第一本书《小学生模范作文选》,第一篇文章叫《秋夜》。第一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皎洁的月儿升起在天空。”

我非常兴奋,什么原因呢?

那时候我快满7岁了,已经知道什么是月亮了,而且我对月亮和太阳也有一个比较:太阳很亮、很刺眼,晒在身上很热;月亮我觉得也亮,但跟太阳的亮又不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呢?我不知道。

我一看书,这叫“皎洁”,我太兴奋了——老天啊,这是皎洁啊!从此我只要看见月亮就想到“皎洁”。我乐得不得了。我认为自己发现了世界。世界不再陌生,我给它命名了。命名了什么呢?皎洁。

我们又必须承认,书永远不会像生活那么丰富、那么直观、那么生动、那么微妙。但是书有书的特点,有些内容是在生活里头不能完全得到的。

原因在哪儿呢?书主要是靠语言和文字来表现、来成立的。书是把生活符号化了,符号化的结果,就是把人的思维加在里边。书是表达人的思维的。

書与生活的关系在哪里呢?书有经典性。有些书有一种生活所没有的“高大上”的性质。书代表了前人的智慧、经验、认识,只有读这些书才能够掌握经典,才能够获得经典。

书有条理性。日常生活给了人感受:今天认识“皎洁”了,明天认识“明亮”了,后天认识“鲜艳”了,大后天认识“香喷喷”了……可生活里这些经验都是乱七八糟的。只有经过符号的梳理,经过语言和文字的梳理,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才开始有条理,这种条理性是日常生活给不了的。

因为有了条理性,就有了清明性,什么事儿都说得更清楚了。有时候甚至是在配偶之间——配偶之间最怕的不是意见不一致,而是闹不清不一致在什么地方。我有时候就想,要不你写出来三条让我看,我一看就明白了,就清明了。

书有理想性。什么叫理想?就是希望有,暂时还没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每个人不光是爱自己的父母,见到别人的父母跟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去爱他,见到别人的孩子跟照顾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去照顾他,这个社会该有多好!

书里能表达很多高尚的理想,这些高尚的理想是生活里还没有完全实现的,这就是理想性。

书有概括性。因为人的语言和文字概括了很多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幸福、高尚、崇高、献身、仁义、道德、方向……这些抽象的东西只有靠语言和文字来概括。人看不到的,语言能达到;人听不到的,语言能达到;人摸不着的,语言也能达到。

语言就是人的思维。用人的思维来看世界,来理解世界;来看历史,来理解历史;来看生活,来理解生活。不读书,只是在生活当中,一个人再聪明也达不到这样。

书是不能够被替代的。一个人的经验不管多么丰富,没有书提高着、总结着、推动着,生活就永远达不到比较高的境界。

猜你喜欢
条理性符号化高尚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符号化”思想的实践研究
写文章要有条理
跟踪导练(一)(1)
关于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的思考
合拍片《风筝》的跨文化传播
当没有人看到
高尚的人
大学数学课堂:老师可以做得更好
三“三”两“两”通“航天”
学会做事